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时间:2024-10-08 00:36:00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让学生关注、反省自己的现实生活,培养感激父母、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进取、奉献的精神。

  二、基本原则

  (一)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的原则。德育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恩”教育作为一项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也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

  (二)感性调动和理性启发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生动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感性材料去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又要有合情合理、入木三分的理性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真正在动心、动情的基础上获得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启示。

  (三)家庭、学校、学生三方互动、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调动家庭在这项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发挥家庭亲子关系的良好作用。

  三、主要内容

  (一)以“家庭教育投入调查”为起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对前途、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二)以情感调动为切入点,开展培养感激父母的亲情、感激社会的胸怀、感激人生的激情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三)以培养学习责任感为落脚点,让感恩之情落实在学生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社会的具体行动上。

  四、方法和途径

  “学会感恩”教育,要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要将日常的教育渗透与有计划的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其基本的方法和途径有:

  (一)家庭教育投入调查

  (二)每月一次的专题主题班会

  (三)师生、父母恳谈会

  (四)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

  (五)日常的教育渗透

  (六)开展“感恩教育”征文活动

  五、实施步骤

  从xxxx年3月份起,学校将开展“学会感恩”教育作为责任感教育的重点内容,本学期活动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3月份:组织家庭教育投入调查活动,获得基本的信息资料,同时开展以“成长的代价”为题的主题教育活动。

  (二)4月份:开展“感悟父母心”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5月份:组织举办“与父母的真情对话”主题教育活动,“对话”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进行。

  (四)6月份:总结“学会感恩”教育的经验,充实完善内容。

  六、检查总结

  年级、班级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发挥思想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结合本年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内容,开展活动。学校和年级组将对每班各个月份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年级组要有阶段性的总结,各班要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注意内容提炼,典型发掘,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树立校内的榜样,并有书面的典型材料报年级组和政教处。征文每班在整体开展的基础上精选两篇交年级组。

  学校将对开展此项活动做得较好的班级进行表彰,并推广其经验和作法。

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与宗旨

  1、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学校德育贴近同学们、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让同学们关注、反省自己的现实生活,培养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进取、奉献的精神。

  2.感恩教育的宗旨

  本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旨在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学们与家长之间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现象,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培养同学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意识,引导同学们养成热爱科学的求知精神和感恩心态,唤醒同学们的感恩意识,使同学们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增强同学们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途径

  1、具体内容

  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含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2、实施途径

  (1)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它对同学们的成长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盲点,即缺少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宽容之上的对话。师生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那是一种“管理与服从”、“权威与听从”的关系,是“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表现为教师对同学们的“教训”、“告诫”甚至是“塑造”。处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中,同学们的心灵是封闭的、压抑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碍,同学们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使精神相遇的对话关系成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才能让同学们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对话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2)通过课堂道德教育,了解自身定位,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首先,要引导同学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及对其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其次,通过课堂上对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让同学们认识到别人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要让他们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通过课堂教育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的道德共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将生活中基础性的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的培养融入其中,并将同学们对生活与生命体验贯穿于知识的传授过程。

  (3)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中进行辨析式教育。首先是通过正面引导了解道德素质是人才的必要条件,了解感恩是生活中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作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将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其次,通过讲座、开展社会调查、讨论等形式,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的、错误的道德意识,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不足。其三,要激励同学们不断反思现状,设计未来的价值理想,让同学们在这种不断的“获得”、“反思”、“设计”的活动中,不断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从而自我提升人格境界。

  (4)教同学们从身边小事中学会体察生活,知恩图报,学会回馈社会。开展感恩教育要让同学们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回报可以从学会感谢做起,这包括通过语言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表达我们的谢意。学会知恩图报,要引导同学们学会感受日常生活,感受生命中的各种恩惠,并挖掘出生活中那些小小恩惠的价值。应该看到,日常生活小事是滋养感恩大树成长的养料,生活就如读一本书,你一字一行一页地读,在这过程中被感动了,就会知道报恩了。学会知恩图报是要让同学们知道,并非大恩大德的举动才是报恩,对别人点滴的行为知道报答也是报恩。这里落实到同学们的具体生活中可以是对父母的点滴孝心,对师长、同学朋友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这样的心与行为会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创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使感恩教育真正融入校园。

  (5)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通过回馈社会,开展爱国、爱人民的教育。引领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同学们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能使同学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自身的价值,或者发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

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3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一、指导思想与宗旨

  1、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学校德育贴近同学们、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让同学们关注、反省自己的现实生活,培养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进取、奉献的精神。

  2.感恩教育的宗旨

  本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旨在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学们与家长之间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现象,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培养同学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意识,引导同学们养成热爱科学的求知精神和感恩心态,唤醒同学们的感恩意识,使同学们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增强同学们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途径

  1、具体内容

  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含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2、实施途径

  (1)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它对同学们的成长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盲点,即缺少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宽容之上的对话。师生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那是一种“管理与服从”、“权威与听从”的关系,是“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表现为教师对同学们的“教训”、“告诫”甚至是“塑造”。处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中,同学们的心灵是封闭的、压抑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碍,同学们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使精神相遇的对话关系成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才能让同学们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对话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2) 通过课堂道德教育,了解自身定位,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首先,要引导同学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及对其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其次,通过课堂上对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让同学们认识到别人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要让他们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通过课堂教育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的道德共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将生活中基础性的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的培养融入其中,并将同学们对生活与生命体验贯穿于知识的传授过程。

【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1-04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精选15篇)11-23

学会感恩活动方案08-31

校园感恩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方案08-18

感恩教育活动方案07-22

感恩教育主题小学班会方案06-26

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04-10

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方案08-03

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06-20

关于感恩的教育主题活动策划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