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4-04-07 17:43:03 许清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0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0篇)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1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并已开展选课与走班上课。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规范课程设置,加快课程建设

  1、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与我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对课程结构进行战略性思考和整合规划,构建包括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兴趣特长课程等一系列课程群,满足学生结构性、方向性、个性化选课需求。开发完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将学生发展指导与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科学制定学业、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2、均衡安排课程教学。本校落实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科学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说明,整体设计高中三年课程总表。在课程设置上,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艺术课程分三个层次: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提高性课程。涵盖了美术鉴赏、书法、国画、美术史、摄影、衍纸、纤维艺术、素描、色彩、速写;音乐鉴赏、歌唱、舞蹈、钢琴、古筝、吉他、小提琴、双排键琴、电声合奏、乐理、合唱、歌曲演唱、视唱、乐理、声乐、空乘、模特、摄影、播音主持、影视编导、影视表演、文学与写作、演讲与口才、影视表演、影视欣赏等不同领域多方向的课程。在课时安排上,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艺术课每周2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18课时为1学分。学生在3学分基础上最高可以取得9学分。

  (二)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保障教学秩序稳定

  1、统筹安排教学资源。学校认真测算开展教学和管理改革所需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教学资源,根据需求我校统筹协调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艺体活动场馆、专用教室、功能教室等各种教育资源,为选课走班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积极推进选课走班。我校在必修课程同时实施艺术选课走班教学,根据学生自主选课需求、学习兴趣特长、高校招生要求等,结合校情,合理设置选课组合,满足学生选课需求。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运用,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智能管理,提高管理育人的水平。

  (三)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任课教师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4、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校本实现目标

  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实施要求

  1、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指南,撰写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

  5、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通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普通高中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

  (二)加强培训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高度重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普通高中学校调查研究,共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转变教研方式,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高中学校制度,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和进行指导,挖掘和培育学校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典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强化督导考核。省教育厅将定期对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和教学安排情况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及时进行通报。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省教育厅要把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纳入对各市基础教育重点考核内容。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学校要创造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的校内外环境。广泛发动,积极动员,凝聚共识,齐心协力,使教师、学生、家长等都了解、关心、支持新课程改革。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2

  暑假期间,州温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施雪云书记的《创新实验、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为我们解读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重点内容: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自主权,推动我省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选课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主观能动性,让课程建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赋予了学校课程领导的权利和责任,也考验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学校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预先设定的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校本课程又是打造学校特色的重要抓手,没有特色校本课程,就谈不上特色学校。州温市教育局十大工程提出:要建设特色品牌学校,深入推进特色项目建设,引导学校实施特色品牌发展计划,使特色办学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并逐步建设提升为学校特色品牌和文化。同时提出要培育精品校本课程100项,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要。可见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完善课程结构,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关键提升点。

  我校从新课程实行之初就开设了校本课程,虽然这么多年都在坚持,但是除了《感受瓯越文化》等个别课程成功编写校本教材外,其他课程都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次。如何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精品校本课程,有几点粗浅的认识一直在我头脑中徘徊。

  一、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

  1、校本课程要服务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学生自愿参加的课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安排课程,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文化底蕴加入到校本课程中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二期课改要求各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的课程结构,用灵活、有弹性、体现多元特点的课程设置,实现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与落实。在此精神指导下,上海许多学校对新型课程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不少适合学生发展,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比如上海开元学校以“国学教育”为特色,构建了一个统领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一套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完整的国学校本课程,依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年级教育分层目标,在基础性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教育和引导学生进德修业,促进学生品行日臻完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同时在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积极开发实施“国学”范畴的校本课程,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国画、书法、茶文化探究等,丰富了学校国学课程特色。我们可以借鉴开元学校的做法,围绕我校“生命教育”特色,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规划和建设,要在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整体构建、分步开发具有我校特点的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真正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提升,同时可以大大拓宽校本课程的选题范围。在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融合、构建校本课程不仅是对校本课程的推动,更是对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积极促进。

  2、校本课程要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必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校每年要对学生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类别并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学生的校本课程设置要体现差异。自州温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建设活动以来,我校初中已经连续两年招收了大批特长学生,今年高中又创办了科学创新实验班,针对初中特长学生和高中创新实验班学生的校本课程应该和普通学生的校本课程有所区别。针对这些特长学生、特色班级的校本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的选择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保证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的支撑;二是要考虑课程培养目标的持续发展通道,确保有优秀的上一级学校招收相应特长的学生;三是要考虑与其他学校的错位发展,以形成良性竞争。上海开元学校的管乐、游泳、击剑特色校本课程,培养的对象主要是特长学生,学校选择的项目比较特殊,竞争学校不多,而且学校十分注重与街道社区及区体育局合作,在物力、人力方面确保了课程的实施开展,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校正在做的武术特色项目与开元中学的做法很相似,除了依靠学校自有师资之外,还聘请了州温市少体校资深武术教练邓晓峰教练为顾问,并定期借用少体校武术房开展专业训练。我们希望通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武术能够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张金名片。

  二、把握课程开发的原则

  1、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提供丰富选择机会

  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好中学的芬兰罗素高中为例,它的选修课课程项目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罗素高中800学生,70名老师,学校开出的选修课程就达300种,光外语就有13种可供选择。然而校长却表示,学校课程的安排目标是800名学生有800种课程设计。为了开发更多的选修课程,罗素高中的一些做法力度非常大,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特色。如允许学生跨学校选修,花资金聘请校外专家,高校教师到学校教课,甚至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学生到大学听课拿学分……学校以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有效缓解了学校局部课程资源不足,课程开发难度大的困难。由此可见,加强校际、包括与职高、高校,加强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联手合作,将是推动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有益举措。

  当然,选修课的丰富多彩及深层次的改变,得益于国外学校高考压力的消失。没有了应试教育制约的丰富的课程背后,才是回归教育原点的教育,而不是被考试和升学率异化了的教育。在目前的中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有顾虑、有压力,有难度的。我们的课程建设如何在学生个性、能力发展与应试之间寻求合理平衡,是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

  2、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暑假里,读过一本《外国著名学校的管理特色》,书中所介绍的28个学校中,许多都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并享誉世界,如培养世界精英的“摇篮”——英国伊顿公学,享誉世界的“教育圣地”——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联合国的“模范学校”——德国海伦娜中学,美国最好的`中学——斯蒂文森高中,德国最著名、最严格的学校——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爱尔兰最好的高中——利默里克特涛瑞中学,法国名校的“精英教育”——大路易高中……虽然各国的文化差异很大,各校的办学基础和生源质量、办学目标都各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都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德国海伦娜中学的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一是把一个援助尼泊尔贫困山村的设想变成一项事业,甚至为此成立了一个完全由师生管理的贸易公司,使那个小山村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的学生上午学习知识,下午参加实践活动,如消防、艾滋病义工、图书馆服务等,其中消防队已经有60年的历史。无论参加什么服务,都要经过严格训练,比如消防员要经过4年专业训练,具备相关急救知识,拿到资格证书之后才可以加入。爱尔兰利默里克特涛瑞中学的木工工场摆满了各年级学生做的木工家具,小到椅子柜子,大到整套的卧室家具,全是实木制造。工场里有整套的机器设备,做出来的产品非常专业。加拿大森山高中,从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做起,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家政课是必修课,学校有专门的厨房、缝纫机、木工车间,老师还会带学生去幼儿园实践如何做父母及照顾孩子等等。学生参加实践类校本课程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会促进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责任心和乐观向上的人格,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学校和教师探索与创造的空间,给予学生张扬个性、多元发展的舞台,学校要不断加强课程领导,完善课程结构,提质量、出精品,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满足学生运动技能,艺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形式

  “走班”就是学生打破原来常态下的年级和班级组织,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的内容、形式,教师与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和双向选择,建立新的班集体后统一管理。本学期校级共设置了越剧、车模、摄影、魔方、科幻画、石头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十多个校级社团,进行拔尖型的教学;年级层面按照班级数设置了书画、棋类、动手做等社团,进行兴趣培养式的教学。

  校级节日活动进行整体安排:三月份是第四届“补天阅读节”,四月份是首届“补天戏曲节”,五月份是“补天科技节”,六月份是“补天体育节”。这些节日活动的安排纳入“选课走班”的内容,将整体占用半天的时间搞活动。

  三、时间设置

  每周利用两个半天实施:周三下午第二课全校实施具有区域地方特色的越剧课程,根据学生的已有层次选课;周三下午第三课全校实施年级和校级层面的兴趣活动走班。周三下午第一课和周五下午三节课,分别实施阅读、思维、美文和主题活动社团,这些社团均能做到年级内同时(或部分同时),将在该学科的范畴内,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实施走班教学。

  四、实施过程

  (一)全员参与走班课程的研发

  每一位教师要树立“我就是课程”意识。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长,积极主动地辅导社团、研发课程。每位教师要无限相信卓越课程成就卓越教师,卓越教师研发卓越课程,积极倡导“学科+特色+人生导师”的.创新思维,拥有属于自己、影响学生生命成长课程。

  一是开发学科课程。加强和完善原有项目工作室,组建新的项目攻坚团队,发挥团队效能,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有阵地、有保障、有成果。继续完善越剧、车模、摄影、魔方、科幻画课程,开始创编“五彩”石画、十二生肖、戏曲、橡皮筋、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器乐、声乐等特色课程。二是开发传统课程。深度研发“补天文化”,开发升旗、入学、成长、毕业、集会等仪式课程,开发戏曲(艺术)、科技、体育、阅读等节日课程。用丰富多样的课程为“选课走班”奠定实施的基础。

  (二)高度重视走班教学的过程

  1、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号召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确定所欲开设的课程,报少年宫审核确定。

  2、少年宫采用自主申报和学校派发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走班的具体项目,向相关年级的学生公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形成新的教学班级。

  3、指导教师根据确定的项目研发课程,形成校本特色教材,组织教学。

  4、学期末结合“学生庆典活动”开展走班教学的成果展示活动,评选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

  五、基本规则

  1、凡一经确定参加各组活动的学生,不得随意缺旷和改变组别,学生出勤由辅导教师每天作好记载,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和反馈情况。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走班选课活动,配合各辅导教师开展工作,敦促报名学生按时参加选修活动。

  2、辅导时间为周三和周五下午,辅导教师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辅导工作,有事不能开展当日选修工作的,必须提前向领导小组报告,作好调课安排,通知好学生,否则将按旷课计算,若造成意外事故将承担主要责任。

  3、领导小组按每天课程时间到指定地点检查。此项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纳入学校课程管理。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

  (一)目的:

  1、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大、易于理解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期。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xx年成立民族打击乐团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每周活动。目前已经初步构成以打击乐为核心的民乐艺术特色。孩子们不仅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研究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潜力。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那就为教师带给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遇与挑战是并有的。正如我们的老师所想的那样:这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职责、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和它一齐成长。

  3、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望欣园小学建校以来,一向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作为望京科技创业区“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殷切期盼。近几年来,望京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期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艺术素养、审美潜力,民族自豪感,从而丰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说我校艺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二)依据:

  1、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和《朝阳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

  2、我校的办学理念:创办高质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为培养德智双全、身心共健、才艺俱佳、健康快乐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校资源条件:设施完善,专用教室齐备,多媒体设备先进。教师工作热情高,且用心肯干;多数教师有可开发的特长。学生质朴、乐学,兴趣广泛。绝大多数家长综合素质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工作。社区参与学校办学的愿望较高,且与学校建立了较好的协作关系,学校有必须的号召力。

  4、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以及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关于校本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结果。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潜力,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四、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和潜力,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开发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区拥有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五、开发原则

  1、互补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做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思考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还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取。

  4、全面性原则:尽可能利用校内教师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灵活性原则:教学资料、方法应以学生实际状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潜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资料形式上可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设置课程的合理结构

  我校本着校本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既要思考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思考我校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既要取国家课程为主之长,又要补国家课程不足之短,既要思考学生的合理负担,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校本课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设置:

  a)根据对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问卷调查,拟开设民族工艺、民族器乐、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课程。

  b)根据学生年龄的不一样,设置不一样的课程。

  c)每班每学期校本课程课时数为16。

  课程领域课程名称涉及年级课时开发时光选修必修

  民族艺术民族工艺三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器乐四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服饰五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建筑六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七、课程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加强校本课程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3、校本课程修改组的人员参与听、评课的指导,做好校本课程的监控、测评,调控校本课程实施状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学习兴趣,二看学生实际理解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评价时,我们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资料。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允许孩子们把自我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书法作品、一盒录音带、一个小制作……)放到记录袋中,能够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我又长大了,或许这作品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课程管理:

  ㈠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校长),副组长:

  成员:

  ㈡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资料。

  2、通过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的调查问卷确定校本课程所设置的`资料。

  3、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能否满足学生、家长的意愿。

  ㈢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资料:《校本课程学习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等资料。培训方式:集中学习、交流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㈣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资料:

  1、主讲教师姓名、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时光(周课时、总课时)

  2、课程简介

  3、确定课程目标:(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

  4、课程的资料:拟定课程的纲和目

  5、设计学习方法:体现课程的特点、贴合活动主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提出课程实施的推荐: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7、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㈤学校正式开题,修改教师自主选取。

  学校向修改组成员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资料、目的、授课方式等,让教师自主选取进行修改。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学校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务必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到达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四)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学校报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五)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对教材资料的调整

  在使用校本课程文本的时候,将根据教材使用的实际状况,从学习资料的选取、诵读资料的数量上不断对文本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

  1、总目标:

  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

  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向各学科延伸,完善三大校本课程,即《爱你啊,母亲河》、《写字正人》、《田楼腰鼓竟风流》。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灌河”、“写字”、“腰鼓”三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五、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发掘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的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运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充实课程资源,交流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度和成果,将研究与实施相结合。

  6、逐步将“灌河”、“写字”、“腰鼓”这三个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学科实施拓展型课程的开发。

  六、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研究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6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资料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构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潜力;社会交际潜力、实践潜力、动手操作潜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务必掌握的新的潜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务必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络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带给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带给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潜力、动手操作潜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个性化课程。

  二、奋斗目标

  1、初步构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构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构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资料和形式,初步构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带给新的平台。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取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

  (1)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

  (3)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决定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

  (4)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潜力;

  (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6)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带给新的载体。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构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主角。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2)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潜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善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构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4)促进教师提高科研潜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潜力,促进专业潜力的持续发展。

  三、组织管理

  学校设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小组,校长宏观调控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指导。教学视导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校本课程的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各教研组拟订《校本课程纲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xx成员:xx、xx、xx

  职责:领导小组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制订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协调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2、组织协调小组

  由教务处、教科室所有成员组成。

  职责: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教研组的课程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各教研组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部署执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终审校本教材和计划,检查与监督其执行状况。

  3、执行实施小组

  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本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对教师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校本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状况,为课程管理带给依据;联系教师之间的合作,全力促进课程的构成。培训教师队伍,决定校本课程的设置和课务安排,组织校本教研,编著和初审校本教材。

  班主任、任课老师职责:负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四、校本课程资料的确定和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依据各个学校不一样的教育哲学与条件,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料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资料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根据课程的发展功能将其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类。

  1、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其中学科知识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资料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编、新编或拓编。其次是对课程结构的革新,它包括:学科知识分层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学习策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它使学科知识具有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从而完整地体现出基础性课程的特点。

  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取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精加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这种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有”生成性”特点,因此应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开发的重要资料。

  2、丰富性课程

  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如武术、乒乓、排球、篮球、足球、体操等,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这类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如诗词鉴赏、名作欣赏、名胜古迹游、页信息浏览等。博知课程核心目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广泛知识的方法。如查阅图书、信息卡集成、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一种是艺术怡情。可通过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舞蹈表演等课程来实现;一种是休闲怡情,如摄影、垂钓、插花、集邮、拼盘、盆景花卉等课程。该类课程可教给学生有好处的休闲和怡养性情的方式,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如成功人士案例分析、挫折调适、坚持训练等磨砺性教育课程。当前,很多学校仍偏重智力,忽视意志力培养,致使多数学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开发励志课程已迫在眉睫。”广行”课程就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即它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潜力和实践潜力为目的。如电子制作、页制作、无线电维修、新闻采访、英语会话、实验操作等课程。丰富性课程可单独开设,亦可交叉进行,这要依据不一样状况而定。

  3、发展性课程

  指拓展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相对于丰富性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它更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探究性。这类课程包括两方面资料:一是指加深学科知识的深度,重视学科的学术性、前沿性,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潜力的课程,如学科知识竞赛辅导等课程。二是指着重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潜力类的课程,如科技发明、学术小论文、创造技能培养、思维训练等,这类课程以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为主。此类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虽不占很大比例,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1、调查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不仅仅要分析校内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

  2、申报

  通过教研组会议,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标题及资料。并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贴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

  3、审核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对教研组提交的《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根据科学性、可行性等标准进行审定。

  4、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资料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方式与途径:

  ①、培训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

  ②、实践开设示范课、开展专题研讨。

  ③、学习,老师们通过相应书籍资料和络平台,经过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潜力。

  资料:

  ①、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

  ②、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辅导。教材编写力求在资料与形式上到达完美统一,并且做到色彩鲜明、图文并茂。

  5、实施

  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处列入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列入学校课程表付诸实施。

  6、督查

  教导处和科研处负责校本课实施检查,包括教案、授课、课后反思、推荐意见等,汇总后作为下一轮校本课开设的经验材料和决策依据。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7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工作计划、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平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总结(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艺术课程:美术、书法

  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

  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9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3、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由专家编教材,教师教教材。

  2、合作性: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与专家,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3、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开发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4、选择性:学校课程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因此,学校课程开发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5、开放性:学校课程开发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开发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教研员,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6、灵活性:学校课程开发是一项新的工作,同时各校课程资源不一,因此在学校课程开发上,不要求全求大求新,应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三、实施目标:

  (1)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的名称,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安排。探索校本课程教学方式,为全面开设校本课程积累经验。

  (2)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3)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取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撰写有特色的案例。

  (4)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四、实施内容: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1)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

  为避免盲目性,与其他学科一样,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2)重视教师配备和培训

  尽可能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有时侯也可以两个教师上同一节课,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3)重视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将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

  (4)在展开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请有关专家和上级领导及时指导,帮助,以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五、方案预定过程(具体措施):

  1、定向阶段:各班教师调查学生们喜欢研究的课题(内容)。

  2、准备阶段:收集有关研究项目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3、观念阶段:用观念来进行各种各样选择,把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

  4、总结阶段:把研究过程中的结论加以推敲,再验证,然后形成报告。

  六、评价方案:

  评价起着对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诸方面发展变化的`评估作用。而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评价活动中教师更要优先思考的是评价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否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行,是否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学习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一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除对专任教师核定每周二课时的工作量外,学校采取期中,期末工作考核的办法对教师实施单项考核,考核指标等同于其他学科考核。根据教师工作量化指标算出积分,评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学校领导评价,学生及家长评价三部分合成。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分阶段评价三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发言,作业,问卷调查及活动记录本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学分评价,一共分为四个等级:优(10分),良(8分以上)及格(6分以上),不及格(6分以下)。

  3、对课程的评价由学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形成。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组织领导:

  小学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特色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特色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特色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特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特色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特色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地域环境和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4.特色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特色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特色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特色课程。

  三、教学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

  四、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五、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特色课程教材《渔趣》

  六、特色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1.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学校原则上要求全部教师都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对认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的教师发给一定的课时补贴。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标准是: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七、课程管理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二)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

  (三)日常管理机构

  1.教务处

  (1)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

  (2)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

  (3)根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

  (4)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2.年级组、班主任和上课教师

  (1)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

  (2)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

  3.教研组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八、教材建设

  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九、课程保障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

  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工作成绩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教务处设一名专职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常规组织管理与教学工作。

  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活动开展前,通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专职教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5.课程的研究与建设

  对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尽管学校以前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经验,但不规范;尽管学校的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探索工作,但不系统;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学校把校本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操作也不是很有把握。因此特别强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实施策略研究、过程管理的研究、评价与考核的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程实施实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的研究等等。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数学特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0篇)11-13

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方案(精选12篇)05-11

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11-14

学校课程总体实施方案04-21

学校课程设置的实施方案优秀10-21

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04-23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6篇)02-21

花样跳绳特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1篇)04-25

学校体育特色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5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