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划 (通用6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有新的学习内容,迎来新的挑战,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做好学习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计划 篇1
又是一个新学期了(一句被重复过无数次的话),没办法,一想到学习计划,我脑中浮现的就是“新学期”这三个字。经过了高一一年的学习,我想我对于高中的学习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适应,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也改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最大的一点就是开始知道什么才算得上是认真学习。
首先,我认为,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像我——理解能力还可以,老师讲的东西不是不懂,但却总出错(用家长们的.话说就是不认真),而且对于一些死记硬背才能学会的东西总觉得不耐烦,因此,在这点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学期里对待学习更认真,更有耐心。
其次,我觉得,在学习中,确定学习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更是能催人奋进。反之,没有目标的学习,就是对时光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我暂时的目标就是先进入全班前10名,而对于我较弱的数学我会努力,让它也有所进步。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科学安排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学期里,我最要学会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要把每一点一滴宝贵的时间都抓紧。
计划写完了,我想,按照惯例,似乎还应该加上几句鼓励的话,但我觉得,有一句话会胜过许许多多鼓励的语言,那么,我就以它作为我学习计划的结尾吧,那就是——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行。
学习计划 篇2
坚持对的方法就是胜利
英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讲究学习方法是绝对必要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坚持下去,就能顺利掌握英语。好的计划要有详尽的内容安排,学习哪些单词,哪些句子,以及文章抄写几遍,背诵几遍,达到什么样效果,这些是必须要有的内容。详尽的计划安排可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掌握英语,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听说领先,学习基本句型的方法去学习英语语法,是行之有效的。句型学习是通过听说领先的方法去学习传统语法里最常用的语法项目,吸取了传统语法与结构语法两派的长处。所学的句型应该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讲求熟练掌握,不要贪多冒进。每学一个项目,首先要把单项练习练熟,然后过渡到综合练习,最后则应做到扩大运用。
结合课文学习语法,可以学得活,记得牢,比孤零零地背诵语法条目要有效得多。因此,在句型学习结束后,宜结合课文去学语法,要围绕课文中出现的主要语法项目,循序渐进地学习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除此之外,再推荐给学生几个好的学习方法:
1.充分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学英语。不断地重复。吃饭前,坐车回家时,睡觉前都是听英语录音、背单词的好时间。
2.听说读写译五项都要练,以听说为主。每天听写一篇文章,求质不求量,把听写的文章彻底搞懂足矣,不要好大喜功,贪大贪快。
3.每天学习英语必须要有详细可行的'计划,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任何借口。必须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英语。久而久之,英语自然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助手。
地理要有“图” “脉络”找不足
地理作为文综科目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一直是很多学生头疼的科目,普遍来说,天津地区的地理高考分数不高,基本维持在及格线上下5分浮动,所以如果高考中地理能够拿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可以说对于文科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开学初学好地理这个学科呢?
一、学会读图。高考地理中,大部分的题都会配有相关的图,地理的学习其实就是学习看图的过程,那么能从图中读出多少数据或隐含条件,就代表着学生对整体地理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在图中能够读出的条件越多,也就证明对地理学科的理解越深入,随着不断地学习和巩固,相信在高考中地理将不再是“拦路虎”。
二、搭建知识脉络。地理是一门讲究知识迁移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学科,我们在学习地理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如何让点与点之间连成线,线与线之间拼成面,最后若干面结合成为整体脉络,这是难度所在。其实书只是基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总结归纳。还是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如气候这样的一个关键词,可以联系到多个关键词,如气温、降水、经纬度、地形、水文、自然环境、农业类型、工业类型、人文景观等等。那么当你能用一个关键词联系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点的时候,学习地理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宽了,知识脉络也自然而然的丰富了。
历史要有“网” 学习要有“方”
历史可以说是“纯文科”,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愿意背,就能够拿到高分。但从近两年高考的历史分数来看却并非如此。历史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方向更倾向于“比较”式的发问,如何从众多的文科生中脱颖而出,需要的就是历史的“网”。
什么是历史的“网”?其实历史最直接的一条脉络是史年脉络,也就是历史发展的轨迹。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会有相应的或者说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等史实,这些就是纵向脉络,那么这些史实的意义、影响、价值,就需要熟记了。当这些史实都熟练了以后,学生就要将政治这一条线都贯穿下来,经济、文化等也都以此类推,这样,当你学完一个阶段的历史,也就拥有了一张自己的历史网。将网上的点和线都熟悉以后,无论问到哪考到哪,都不会再有生疏感了。
历史的学习还要有“方”。老师经常开玩笑说文科的学习是“死去活来”的过程,也就是指,只有把该背的该记得记住,才能够灵活起来,不会走就想跑是不可取的。有的同学对中国近现代史很头疼,一直觉得很乱,但这个部分又是高考的绝对重点。其实只要理出三条主线,就能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进程:
1.封建地主阶级走向没落;
2.民族资产阶级寻找民主救国道路;
3.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三条线如果清晰贯穿始终,那么对中国近现代的学习肯定就能事半功倍了。
学习计划 篇3
一、夯实基础
复习过程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复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平时学习新知识时,应按正常的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打好基础。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全部理解和掌握。绝不能在学新知识时,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成为“夹生饭”,指望到复习时进行弥补,那样会为全面掌握知识设下障碍。
二、自学归纳
复习开始时,首先按教材分单元看书研究,系统复习,并归纳整理,做好笔记。归纳的内容一般包括:
1. 本单元学过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
2.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出知识网络,写成提纲或画出图表;
3. 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注意点、考点和热点;
4. 本单元中的实验掌握得如何;
5. 本单元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
三、查漏补缺
复习时,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再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从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弄懂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基础知识。
通过以上第二和第三两个环节,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个别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
学习计划 篇4
这个假期以玩为主了,妈妈带我去爬了长城,爬长城真的很累啊,但是很高兴 。还去了圆明圆遗址,当时真的很生气,拒绝妈妈给我拍照,我搞不明白那些嘻嘻哈哈在遗址照相的人究竟是一种啥样的心态。假期里当然也读了不少的书,最主要的是读了史记,开始真心读不下去啊,后来慢慢地进入状态,还认真写了读后感,虽然是老师要求的。
新的学期开始了,该收回贪玩的心了,我的新学期的'计划:
1、奥数,继续做举一反三,暑假妈妈给我买的,惭愧的是只做了几页,以后准备每天做上两页。请妈妈监督吧。
2、语文,继续加大阅读量,妈妈说我看书只喜欢看一些有趣的书,今年准备读一些大师的经典文章,另外继续学习唐诗宋词。
3、英语,一直报的阿斯顿,所以觉的学校学的比较简单,只是我的口语不太好,妈妈从网上下了大量的音频,以后每天听上半小时。
4、古筝,今年暑假考过了9级,老师说10级可不是那么好考的,所以我得继续努力,天天半小时吧。
学习计划 篇5
7:30 起床
7:40 洗漱完毕
7:50---8:10阅读
8:20吃饭
8:40---9:30 做作业(语文)
9:50—10:40 数学
10:50---11:20 看报 课外书
11:45--13:00 吃饭 午休
13:30---14:10 语文
14:30--15:20数学
15:40—16:10阅读
16:40---吃晚饭前体育运动
21:10 睡觉
学习计划 篇6
1.保质保量的.完成寒假作业以及社会实践活动,
2.做好体育锻炼,强健身体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4.培养自理能力,体验生活2具体计划:
①早上9:00起床,起床后可以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
②10:30点开始学习12:00随意活动
③午饭之后休息半小时
④16:00(周一、周三、周五在家学习;周二、周四、周六去图书馆;周日去滑冰与同学出去玩)
⑤晚上11:00看书,
⑥晚上12:00睡觉
⑦每天睡前60个仰卧起坐3学习计划:
①10:30做寒假作业
②11:30开始预习下一册书
③周一16:00 -17:00做奥数题17:00 -17:30进行体育锻炼17:30 -19:00随意活动
④周三16:00 -17:00背下学期英语单词17:00 -17:30进行体育锻炼17:30 -19:00随意活动
⑤周五16:00 -17:00背下学期的古诗文17:00 -17:30进行体育锻炼17:30 -19:00随意活动
【学习计划】相关文章:
(经典)学习计划08-08
【精选】学习计划09-21
学习计划07-21
制定学习计划06-06
(通用)学习计划07-29
学习计划(荐)07-30
学习计划(推荐)08-06
学习计划[精品]08-11
[热]学习计划09-02
【精品】学习计划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