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外汉语教师总结老外学汉字的难点 -教师工作总结
对于母语文字为拼音文字的学生来说,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汉字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汉字是表意文字,无法从字形直接拼读,学生常记不住汉字的读音;二是学生不明白字形与字意之间的关系,难以记住字义。这种客观状况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对学习汉字失去兴趣。因此对外汉语教师的汉字教学有两个任务:激发兴趣和帮助记忆。掌握了汉字教学的技巧,比较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外汉语教师的汉字教学应该掌握两个原则:一、对外汉语教师在汉字教学的初期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不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音的关系以及汉字表意的起源,觉得汉字难学,在这种畏难心理下,很难对汉字产生兴趣。对外汉语教师在汉字教学初期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这种畏难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把汉字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畏难心理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介绍汉字的起源,对外汉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汉字是怎样一步步演变到今天的样子的,汉字最初的形状是怎样来的,是怎样表达意思的。在介绍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同时要让学生理解汉字的表意功能,特别是象形字和会意字以及形声字的形旁。第二种方法是介绍字形与字音、字形与意义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音义关系,打消畏难心理,也为汉字的记忆提供更多的提示线索。介绍汉字起源。汉字的造字法有7种,其中最直接表达意义的是象形字。从象形字入手介绍汉字起源,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具体操作如下:给学生呈现几个他们已经学过的汉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字。学生会做出各种猜测,当然很可能猜得不对,这没有关系,学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之后,教师可以告诉他们是什么字。绝大部分的汉字字形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变,和现在的简体字差别巨大,将最初的甲骨文与简体字进行比较,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惊叹,学生会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这个时候教师就应给他们呈现这个汉字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是怎样一步步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例如,在黑板上写上"马"的甲骨文,让学生猜是什么汉字,然后告诉学生答案,学生会发现这两个"马"字差别很大,这时教师再给学生展示"马"字是怎样从象形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字形。同样,也可以通过汉字演变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表意功能,让学生通过最直接的视觉途径明白字素的组合是如何表意的。会意字是通过代表不同意义的字素的组合来实现其表意功能的,因此,通过字素分析我们就能较好地理解会意字的意义,如果在汉字演变的历史中去分析,将会更加明显,更容易理解,对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好",这个字是由一个"女"和一个"子"组成的。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李乐毅1992),表示一个新孩子的诞生,这是一件好事,让人高兴的事,好的意义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彻底明白好的表意功能。还有很多假借字,它们最初的意义和现在常用义已经完全不一样,在介绍汉字演变历史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下介绍,让学生明白这个字的意义来源和差别,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如"来",最初的意思是小麦,是一个象形字,但是被假借作来取得"来"。这些知识会增加汉字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汉字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随着学生学习的汉字数量的增加,可以给学生展示其他汉字,不只是局限在象形字和会意字,形声字也应该作同样的操作。给学生呈现汉字演变史有几个好处:①学生会慢慢了解某些部首的意思。在形声字的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形旁的表意作用。如"又"常常【对外汉语教师总结老外学汉字的难点 -教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老教师带新教师心得体会05-13
教师工作总结08-16
教师工作总结07-10
教师工作总结06-14
教师的工作总结07-29
优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工作总结05-26
物理教师工作总结08-31
教师半年工作总结08-10
历史教师工作总结07-24
大学教师工作总结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