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高老头》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时间:2022-04-25 21:14:06 名著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英文版《高老头》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Father Goriot作者Honoréde Balzac总词数103656难度GT值118(极高难)用这个读后感标题,可能会给大中学生完成文学课作业提供便利:"高老头读后感"在百度是很多人搜的,更有学外语的学生用GOOGLE翻译来向英语老师交差:High Old Man。这个年代,花时间读名著原著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有个小弟,仅仅知道莎士比亚写过点东西,毕业论文开题就是"论哈姆雷特的人物特点"…中学时代五爷有位同学名为"雨果",只看名字就知父母是名著爱好者,果然他也爱读书,很多名著都已读遍。我好生仰慕,也借来法国雨果的《笑面人》,不过读了几页便没兴趣了,何况功课还很忙。读文学名著提高语文是不现实的,除外五爷向古龙学习写作技巧。缺乏有力的激励,我等俗人是不想去读纯文学名著的--高尚的文学,本来是纯粹的精神感悟,俗人是无缘的。许多年以后,当代俗人五爷终于给了自己一个读文学名著的庸俗理由:学英语。这是首次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英文世界名著1000部》光盘中找到巴尔扎克的大作,做成JAVA电子书再安装到手机上读的。除了复旦弄的这个玩意儿之外,还有个北大英文名著3000部--我不信有人可以在电脑上读完其中任何一部,除非打印出来。或者更聪明的办法:弄到手机上。从生词的角度,此书难度仅次于《呼啸山庄》(GT值142)和《达芬奇密码》(GT值123),而内容难度肯定超过《达芬奇密码》,用手机读此书是巨大的挑战。极高的难词密度对透析了75本原著的五爷来说已经小菜,septuagenarian、tilbury这些很冷的词很快就收编在手机朗文词典或电脑谷歌金山词霸上,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此书生词就太多了,所以不推荐。五爷也遇到了困难,因为我是在电梯、饭桌、茅坑、车站、路口等"零碎时间集散地"去读一两屏160*128分辨率屏幕,啃几句没完没了的法式人物的对话,理解上果然有困难,尤其是前半部内容很闷的时候。巴黎的糜烂生活,某某爵爷夫人的舞会,实在足够闷的,人名也很容易混淆,例如主角男生Rastignac与高老头大女儿Restaud的名字。开始的10%真的有点找不着北(手机电子书的计量不是按页数的,而是精确的百分比)。幸好是长篇。五爷早就发现长篇比短篇容易理解,鼓励菜鸟读长篇。"足够篇幅足以溶解难度"的规律原来对于我这老鸟依然适用:到了30%的时候,我逐渐牢牢抓住"大学生借富婆上位"主线索了,尽管仍经常搞混人名。如果不是同时用零碎时间开读国学经典的话(上午诗经,下午高老头),一天一个percent是没问题的。读到后来更是理解加速,一天内从91%直飞98%(那天长时间坐地铁,有幸密集地观看高老头的悲惨收场)。终于证实,用手机小屏幕也是能搞定大名著的,况且这还是开发零碎时间而得,基本上没有占用读专业教材的时间,可以说是白赚了一本名著!五爷对这本名著的理解和感悟,大抵相当于各位看电视剧的水平。所以,寻找读后感交作业的朋友终于发现这篇文章不中用了,不如去找傅雷译本吧,中文版的前面肯定有最专业的文学评论。但只看"读后感"的理解顶多是"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不太可能比五爷深吧:好歹,我读过全书,在现实生活中我还认识高老头的女儿那类人,好可怕--巴尔扎克笔力之强,不愧为法国帮一代帮主!

英文版《高老头》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英文版《高老头》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著读后感06-13

名著读后感[精选]07-17

经典名著读后感02-22

名著的读后感03-06

名著读后感【精】07-01

名著读后感【热】07-02

【荐】名著读后感07-03

【精品】名著读后感07-23

名著读后感(集合)07-28

(实用)名著读后感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