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求蒙田《随笔录》的读后感一篇 -名著读后感
2011-04-26求蒙田《随笔录》的读后感一篇要1000字以上,谢谢!没有最好答案蒙田《论儿童教育》读后感蒙田,在他的《自画像》中是这样描述的:"身材矮小粗壮,面部丰满而不臃肿。脾气嘛,半开朗,半忧郁,合乎多血质与冲动之间。"他的表面普通,不能够引起人们对他的留恋,而他的《随记集》却成为了世界名著,这位怀疑论者也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哲人。批评他的人却说,书中谈论自己不多,借用了一些不常用的词语,文章缺少条理,粗野生硬,乡里乡气等等。在崇敬与批判的两种声音下,我揭开了《随记集》的第一页"致读者",其中写道:"你不应该把闲暇时间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再见!"真逗,不让读者读,那又为何出版呢?又在一篇《雷蒙塞邦赞》中写道:"我知道什么?"奇怪,既然不知道什么,又为何写上堂堂的几本书?他蛟龙得水地穿梭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中,在现实与理想的门槛上来来回回,将自己与世界结合的完善无暇,这个历史老头着实引起了我的乐趣。那就来看看他究竟知道些什么吧!他知道"危险的构和时机"、"坚毅"、"友情",还知道"良心"、"儿童教育"、"想象力"、"衣着习惯"…芸芸众生,林林总总,无奇不有,无所不知,他从1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虑大千世界,从古希腊到十六世纪,从古埃及到法国,波澜壮阔,旁征博引。当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时,我问自己,我知道什么?就拿他对教育的看法来说,那也是我们这些所说的的"师范生"远不能及的。教育问题在《随记集》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批评了经院教育对儿童身体和精神的摧残,反对纯粹书本教育,主张以世界为书;反对过度影象,主张儿童在教育中学习;反对给儿童灌输现成的概念,主张他们智力的充分发展,要让学生先说,让学生自由判断;反对学生盲从,主张直接经验,在同各种人的谈话和旅行中获获悉识。他还强调学生要爱劳动,沉默与礼让地与人交往,不要好为人师,过分声张。在《论儿童教育》中,蒙田纤悉地从各个角度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了然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他的父亲便是他笔下那位因材施教,引导孩子念书的好老师,父亲对他奇特的教育体式格局,便是神州正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以至于,让我们今天能够看到1个自如地应用荷马和奥维德作品的作家;1个从法语跳到罗马人或雅典人的语言,再回到母语,用难懂的拉丁语和人们轻松交流的语言学家。他对教育的看法,在其时,无疑是独领*河蟹*,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现代人"。我反复读了几遍谈及教育的文章,他先进的思想,奇特的见解,让我不禁肃然起敬。儿童教育实际上并不象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子简单,一成不变。其中至少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自小便给孩子提供学习外语的环境。蒙田回忆说:"父亲给我找了1个不懂法语,稍通拉丁语的德国人…父亲本人,以及我的妈妈,家丁和侍女,陪我顽耍时,尽量用他们现学的拉丁语同我说话。"现在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往国外,也许他们的初衷并非如此,但结果却往往是造就了1个"中西结合"的人,这就是语言环境下的产物吧。而一些小学中,在提供了小班化教育的根蒂根基上,还聘请了外籍教师,在愉快自然的气氛下教学【求蒙田《随笔录》的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著读后感06-13
名著的读后感09-13
经典名著读后感08-16
经典名著读后感05-15
名著读后感[精选]07-17
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07-25
[荐]名著读后感07-12
名著读后感(热门)07-14
名著读后感【精】07-01
名著读后感【热】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