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路》有感

时间:2024-05-16 11:40:58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大学之路》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大学之路》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大学之路》有感1

  大学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在近几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大种教学模式,培育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为推动近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本书是围绕着对两类(纽曼式和洪堡体系)14所大学的走访考察而展开叙述的,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调研的第一视角去探访并深入了解这些世界顶级大学,让我们有幸窥得世界名校的风采。

  在看这本书时,我很好奇为什么我国在西周就有太学作为国立最高学府,并且在隋唐时代就有完备的科举制度,但是大学的发展却没有取得欧美大学如今的发展成就。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作者在研究了众多美国一流名校之后,确认为大学不仅要有大师,还要有好的硬件条件,否则大师的教育理念就无法落地生根。只有硬件条件有了保障,才能请到足够好的老师,提供足够的课程、图书、实验室来开展学习研究。对于上面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但是在对我们国家两千年的发展却发展不出一所世界顶级的大学的现象探究的过程中我对第二种观点却也不敢苟同,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思想与社会的多层个面。

  在汉武帝元朔五年,汉代初设太学作为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入学的老师与学生由国家供养;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完善,有更多学子得以考入国子寺(后称国子监)入学的学生老师均由朝廷供养,至此直至清代国子监的变化大同小异;在此阶段内太学府不仅有全国的儒学大师也有足够的大楼,但却没有发展成为具有如今大学规模与思想包并风格的独立教育机构,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思想上的未开化;自古以来,太学依附于朝廷建立,“学而优则仕”是古代全国上下一致的想法。而且中央集权制使得太学的思想步调必须统一于当朝皇帝,稍有异议便会引火上身牵连众多,在如此的境遇下太学的发展只能取决于统治者的思想层次与境界。其二: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在西方的萌发与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教育跟随社会经济一同勃发,尤其在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大量的资本主义家,于是依靠捐赠发展的欧美大学进入了腾飞的时代;而与此同时中国还禁锢在封建主义的枷锁之下,小农经济的特性难以为私塾提供足够发展的物质基础,即便是行商巨贾在发家后也仍以后代入仕为荣,而在1840年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凋敝衰弱的国家早已无力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一方净土。在抗战时期我国当时的西南联大不仅无大楼无合格的实验教学条件,而且还要时不时的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轰炸,但它却以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风格汇聚了无数的大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无数的'栋梁之才。

  如今我们国家的各所大学不仅在大楼上有了保障更在学术上在迎头赶上,虽然我国的大学大多是受苏联片面理解的洪堡式教育影响发展的走了许多弯路,并有别于西方的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国家发展的快车道上,我国的教育也是在与时俱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全面赶超欧美的顶级大学。其实大师和大楼都是时代的产物,不论事“中式”还是“西式”教育也都受时代主流思想的影响。只有最优秀的思想与最先进的物质相结合才能产出最优良的教育与学生,当然这一切都在路上……

读《大学之路》有感2

  最近拜读了吴军博士的一本书《大学之路》。吴军博士于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任职于谷歌和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看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已荡然无存了。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路并不想想象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作者还提到父母到中年还在一起学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影响很大,作者和弟弟都是读到拿到美国名校博士学位的人。因为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说法是很假的,如果说有起跑线,那也就是父母让自身努力而达至的高度,父母不断学习的态度,在言传身教中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最终所能取得的成就。

  作者提到,在耶鲁大学,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很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如果在哈佛和耶鲁没有学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在那里学习的意义。我也走访了很多中国的一流工科大学,发现学生有90%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很准备考试上。这样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却让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里失去了培养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的机会。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学习阶段应该努力培养的最高目标,在我读研究生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面对困难时平和的心态、坚韧的斗志、与他人融洽的协作是更更可贵的能力,而大学中所学的东西常常因为缺乏实战应用的环境而让学习过程变的甚为枯燥,如果“学伤了”,那真是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一个人从小就应该着重培养那些关键能力,专业的知识学习也应该早早让孩子接触这些应用场景,学有所需,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可以生动许多。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因此而激发出学生一辈子的.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从十七八岁到二十四五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一个年轻人过好这四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里都能受益于这一段生活。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学伤了”,或者对人生产生了负面的看法,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

  对于当年潘石屹捐给哈佛大学1500万美金的事件,当年我觉得嗤之以鼻,结果看了这部书以后,对这件事有了更加深刻清醒的认识。

  捐了钱,子女可以读哈佛,对子女的教育,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个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这笔钱是为了中国大陆的学生以后读哈弗的奖学金,对以后中国大陆学生进入哈弗,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能扩大亚裔在哈弗的影响力,虽然每年哈弗收到的捐赠是40—50亿美金

  提高亚裔的比例,只有亚裔的成功人士不停地回馈美国的大学,美国的大学才能增加亚裔的招收比例。中国大陆每年进哈弗的都是个位数,类似于20xx年只有2个,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进哈佛,其实远远不是

  最后,哈佛大学的招生规则:

  哈佛培养学生是一种投资,需要一个结果,需要效率。所以,外国政要,亿万富翁的孩子更容易进哈弗,因为想比普通孩子,那些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慷慨捐赠的人,子女更容易进哈佛。比如,川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高中老师都说他成绩差,结果他老爸给哈佛捐了250万美金,结果他成功上了哈佛。所以潘石屹其实捐多了

  学校教师及教职工的子女以及校友的子女,更容易上哈佛。因为哈佛认为这是一个圈层文化,让以外的人不容易进来,里面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及优势。比如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哈佛的第一个毕业生,比如我们之前看到的哈佛女生刘亦婷,其实她能进哈佛最核心的是一个哈佛毕业生在成都七中任教,然后写了推荐信,否则她根本进不了哈佛。

  亚裔录取比例本来就少,只有15%,而且还要跟美国国内的竞争,所以大陆的录取率更加低。

读《大学之路》有感3

  美国的出色的几所大学都各有特点,不能说哪一个很好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每个大学都会按照自己选定好的路线和风格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坚持与执行。哈佛、斯坦福都是统合性通才教育方式,也有麻省理工等专才教育方式,有的以培养政界领袖,有的以商业创业为主,有的地处偏远主要以学习为主,有的地处纽约大城市与企业和政府联系紧密。

  但他们都有一些共性,在大学大都很方便调换专业,选课也相对自由,同时修两门学位的也很多,上课小班制20人以下。哈佛大学没有要求每个专业或年级必须学习什么课程,但除了写作课无论什么专业都必须学习的,因为他们认为写作与表达能力是对一个人一生都有帮助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活动非常多,去国外的大学不能光为了学习,还要融入他们的文化,参加各种组织或协会参与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要会玩,这一点是国外大学与国内大学最不同之处。教课方式也有很大区别,有更多的互动,而不是单纯的`教,学生有什么可以直接打断老师进行提问。

  选大学不是选排名最靠前的,选知名度最高的,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与自己的未来期待和专业方向特长相助的,同时也要喜欢选择学校具有独特精神或风格。

读《大学之路》有感4

  家长会上,卢老师布置阅读吴军的《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并写出相应的读后感。读完这两本书,感受颇多。作者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并写出了经典的教育读本。这样一位超级用心的父亲,留给作者孩子的只能是优秀。最终,作者的女儿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

  吴军在序言里强调“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成功的道路并不是想象得那么拥挤,在人生马拉松长跑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大学之路,只是终身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按照时间上的延续,终身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等三种方式。孩子从出生到青少年阶段,家庭教育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成功的家庭教育可以为良好的学校教育奠定基础。从小学到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学校教育逐渐取代家庭教育成为最重要的位置。从成年到进入社会以后,自我教育将逐步取代学校教育成为孩子持续成长的动力。这样的终身教育过程,才能够为人生马拉松赛跑提供足够的能量。在人生马拉松赛跑的后半程,自我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持续人生马拉松长跑的动力源泉。

  自我教育形成的关键期在大学,成功的大学教育是形成高质量自我教育的基础,不成功的大学教育很难形成适应自身发展的自我教育机制。因此,大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马拉松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美国大学承传了英国教育家纽曼的大学理念与德国教育家洪堡的大学理念。纽曼式的大学关注“道”的教育,推崇通才教育。洪堡式的大学应该关注“术”的教育,推崇专才教育,学生一走出校园就能为社会服务。我国大学基本上符合“洪堡式”的办学理念。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偏向于通才教育。如果单纯地比较美国本科毕业生和中国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会发现美国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少,但是他们的知识面要广得多,而且社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包括写作能力,讲话水平和科学素养)要强一些。这是通才教育带来的好处。美国大学为了弥补本科专业教育的不足,增加了一年硕士课程,以弥补通才教育的不足,从而达到兼顾专才教育的目的 。相对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未来社会,通才教育下的学生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

  面对美国优质的本科教育,中国太多的学子想挤进美国名校。但是,面对名校录取的激烈竞争,以及并不公平的美国私立名校的录取方式,学生的爬藤申请之路异常艰难,成功率极低。就连美国藤校的招生官退休后给中国学生做升学申请辅导,也没有必胜的策略。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主要的任务是抓住家庭教育的最后机会,帮助孩子如何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纠结大学申请技巧与应付对策。在孩子的知识、能力、心智成长方面,家长们需要不断地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阳光、自信、自主、自强的人,成为一个善良、热情、感恩的人。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申请到顶级名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机会与平台。但是,在成功率极低的爬藤路上,我更加关心孩子是否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与热情,关心孩子非智力因素的成长与完善,关心孩子将来在大学学到了什么。任何时候,学有所成远远胜过藤校本身。

  孩子们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把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与自我教育融为一体,为自己将来并不拥挤的马拉松赛跑提供永久动力。

读《大学之路》有感5

  5月24日,在书友家,面朝着大海,沐浴着温润的春风,书为美开读了吴军的《大学之路》。

  这次分享,从特约嘉宾Melissa的发言开始。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牛妈”。之所以称她很“牛”,不仅是因为她家老大Bill成功“爬藤”,并即将毕业,在谷歌展开下一段精彩的人生;更因为她与儿子有着一场不寻常的经历——在哥哥的帮助下,妈妈在家中顺利诞下了弟弟。这让他们全家有了无比紧密的联结和羁绊。

  对于大家都关心的“从小怎样培养孩子责任心”这个问题,Mellisa给出的答案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儿子年幼时,他们夫妇由于工作繁忙、又处在办理移民的关键时期,不得已只能将孩子一人留在国内的寄宿学校,一走就是半年之久。能够痛下这样的决心,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一定是出于对儿子的充分信任,儿子的实力表现也证明了父母的信任是正确而值得的。

  Melissa提到,儿子在很多方面表现优异,尤其是数学方面的特长很明显。但打动我的不仅是他体现在竞赛上优异的个人成绩,而且还在赛后慷慨地将自己的竞赛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带领校队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绩。他还在有限的业余时间,把自己从私教课学到的羽毛球技能传授给其他同学,“经营”着自己的羽毛球俱乐部。他的这种慷慨、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有志于带领一个团队做出更多改变和进取的上进心,让这个孩子变得更加强大、熠熠发光。

  结合Mellisa儿子的实例,再回头看看吴军在书中所阐述的“大学的意义”(上册第一章),就能理解为什么顶级高校会更青睐Bill这样的孩子了。

  吴军写到:从传统上看“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教授谋生手段”;“作为社会的精英,当时的大学生们不仅需要有学问、有教养,而且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同时他们需要具备管理社会和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本领”。此外,“大学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良知”。吴军认为,大学里需要培养的“精英”,并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而是带动这个社会前进的各种人”。而Bill的'例子就恰恰印证了这种价值观。

  具体到实操性的”如何申请大学“这个问题,作者在第六章详细剖析了大学录取的过程及一些“不公平现象”,特别针对亚裔,提出了几条忠告。经过全面了解英美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后,我也能够部分理解作者提出的“亚裔在录取上被歧视”的原因。除了政治因素外,在经济和社会责任上“只利用,不付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大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华裔孩子在中学阶段,除了学习好,更需要放宽眼界,申请专业不局限于当前热门的学科;从孩子的特点、专长入手,拓展活动范围,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领导力。申请材料的准备方面,也不必追求“高大上”,实实在在地挖掘自身闪光点,讲好“一件小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会有更好的效果。

  以上,是本次参加读书分享和阅读过程中的几点感受。回归到自身状况,虽然还前路漫漫,但对于“升学”这个问题起码理出了一些思绪,脑中不再混沌一片。低头看看家中的小女儿,我更愿意跟她亲密交谈,努力发现她性格中的闪光点。希望多年以后,她能在世界的某处踏上她的“大学之路”,挥洒她的青春,成为她想要变成的样子,做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读《大学之路》有感6

  最近,我阅读了吴军老师的著作《大学之路》,读后思考了许多。严格意义上讲,《大学之路》其实不能算是一本畅销书,但比起现在市面上的各种畅销书来说,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却更为深远,因为我的孩子三年后就要留学深造了。

  在《大学之路》这本书中,作者吴军老师以女儿选大学为机会,对欧美的许多世界级顶尖大学做了详尽的系统性研究。不仅如此,吴军老师还亲自陪同女儿走访了其中的一些知名院校,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弥足珍贵的。

  在这本书中,吴军老师以流畅的文笔和优美的语言,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卫斯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建筑风格、学科特色、申请条件等毫无遗漏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感谢作者吴军,作为一名三年后出国的高中生的母亲,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外大学的基本概况,等我的孩子将来选择大学时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同时,我体会到了国外这几所大学的`自由民主的精神,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思想的自由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冲击,我的孩子平时学习积极主动,时间掌控力也强,除学习外,还热爱运动,喜欢打篮球,他的种种能力让我相信,将来在国外的大学自由精神的熏陶下,他的学业也会更上一层楼。

  对于这本《大学之路》,我相信除了我这名高中生的家长,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刚踏入社会的职场新人,也或者是工作多年的职场骨干,其实都可以从此书中获得在漫长学习道路上的一些重要启发。

  吴军老师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四个角色。首先,他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而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这些教育理论,我都是理解并赞成的。

  看完这本书,不禁想更多地了解下作者吴军。原来,吴军出生于知识分子世家,父亲是清华教授,从小生活在清华园,一直拥有着很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吴军本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工作两年后,又返回清华攻读研究生,最后出国留学,一口气读到了博士毕业。用他本人的话说,他一生至今读书的时间比工作的时间还长,即便这样,他也没有耽误工作,20xx年他在GOOGLE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随后的十几年里他沉浸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聚集地--硅谷。目前的吴军就任于一家投资公司,也算是行业里的翘楚了。

  《大学之路》此书作为一套介绍英美大学和教育体系的书,这些都是他本人就读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经历,以及在他陪伴女儿挑选大学时所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详尽而真实,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书中关于教育的形成历史,以及中国式教育理念和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的差距,都值得人细细品味、慢慢阅读,也让人禁不住反省中国人曾经一度滥用的陈腐之教育方法。

  说实话,中国人的求学之路一度过于功利性,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生活条件不好,一旦发现大学毕业文凭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工作以及更高的收入,我们就恐慌不已。甚至我们从小的学习都是为了最后一张大学文凭,这种过于功利的学习何谈素质教育呢?

  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是科学的、创新的、有利于未来的,其实,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制度不断改进,已经全面迈向素质教育的征程,读后感的最后,希望我的孩子留学之路一帆风顺,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越来越好,受到更好的教育。

【读《大学之路》有感】相关文章:

读《大学之路》有感09-01

读幸福之路有感12-10

读《丝绸之路》有感08-03

读《少年读史记·帝王之路》有感09-11

读《丝绸之路》有感6篇11-13

成长之路02-21

成长之路02-21

《幸福之路》读后感03-19

《天才之路》读后感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