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军行》有感

时间:2024-01-29 17:06:11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从军行》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从军行》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从军行》有感1

  十五从军征,一个少年的悲歌;八十始得归,一位老人的悲绝。——题记

  十五岁的少年,从军。到了八十岁才得以回家团聚。然而,团聚的希望却如同一个泡泡,让凄凉的坟墓轻松打破。采些野菜来做羹饭,熟了,却不知将饭送予谁。

  一个士兵的65年啊!全权交给了野草丛生的战场。15岁风华正茂的年龄;15岁,激情高昂的岁月。可是——他却开始从军打仗。有谁知到他这65年来的苦累辛酸?

  终于,回家了。不料却看到长青的'松柏下,对着累累的“冢”。老兵的苦啊,到底该向谁哭诉?老兵的泪啊,到底谁能轻拭?残酷的兵役制度啊,何苦要将一个个少年放入打仗的军队中?何苦要将一个个老兵的团聚愿望打破?

  诗中,带给了我无限凄凉的心境;诗中,启发了我的另一看法。

  希望和平,不再有战争,是每一个人的最大心愿。但是,即使有这样的念头,也不能看着国家被外侵。老兵啊,敬佩你有“国比家重”的精神。

  与家人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是每个士兵的愿望。但是我想;即使士兵迫切团圆,厌倦打仗,但如果祖国国土被侵略,他们一定会立马穿上战服,与外族抗衡。

  虽然诗中凸显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平等的兵役制度下,充满不平和痛苦。但我想,应该还有赞颂老兵舍家为国的意思吧。

  所以我想对老兵说;谢谢你,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比家重”的含义,我也相信,你的“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一定会成为后人渴望和平的根基。

读《从军行》有感2

  学习了七单元的课文后,我对战争有许多感想,想起从前的抗日战争,想起那残暴的伤害犹太人的纳粹,又想起在边关抗击匈奴的士兵,战争是多么可怕呀!《十五从军征》这首诗就让我有了很多感想。

  《十五从军征》讲了一个老兵十五岁去打仗,八十岁才能回家,当他急迫地回到家时,只见丘坟垒垒,一片荒芜。他只好采野谷野葵来做饭做菜,他那悲伤无奈的泪落在自己的衣服上。

  我知道了这个老兵悲惨的一生后,感到十分伤心,当初被迫去当兵,一去就是六十五年。在这六十五年里,他在战场上经历过悲欢离合,挨过天寒地荒、刀光剑影,家中亲人也会遭遇天灾人祸。老兵在战场上整整漂泊了六十五年,苦苦思想的感情,正是他返乡的精神支柱,是他最大的心愿。

  可回家后,一切期望化为泡影,家中没有双亲的迎接,没有妻子的关心,也没有孩子的拥抱,只有家破人亡的现实。原本温馨的家,变成了伤痛的无底洞。饭菜熟了,“不知贻阿谁”,老兵还幻想着和家人一起吃饭,这又让我想起我们一家一起吃饭时的热闹与欢乐——我夸爸爸菜炒得好吃,爸爸不停为我夹菜,还说:“多吃点!”妈妈给我们讲有趣的事,都得我们哈哈大笑……老兵从幻想中清醒过来,又陷入了无尽的空虚与寂寞。是啊,老兵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他也希望老年时期能享受天伦之乐,可这沉痛的打击早已让他绝望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悲凉的处境让他老泪纵横,这,就是老兵绝望的眼泪。读到这里,我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位衣衫褴褛、手拄拐杖、白发苍苍的老人茫然地、无助地站在荒芜的家门前,望着东方,不知不觉留下了眼泪……

  这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但却总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它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生的苦难,它还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要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当战争拆散了幸福的家庭后,只会有无尽的悲伤,这样的悲剧不仅仅只发生在老兵身上,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军刀》中的侯万山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跪在宋哲元脚下,说:“如果我壮烈了了,希望妻子和孩子能得到军长的体恤。”最终,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裕中。

  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给人们一个又一个启示,那些只为利益不为他人的战争发动者们,一定要记住,战争给你们带来的伤痛比利益更多。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维护和平,反对战争!让和平之花开满每一个角落!

读《从军行》有感3

  边塞黄沙漫天,渐渐掩埋了将士的理智,而那如幻般的楼兰,似乎就在眼前,左右摇摆。

  ——题记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于此,它的北面坐落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雪山,但在云彩的衬托之下,就连雪山那纯净的白色,此时也有一丝的'黯淡。

  玉门关似乎就在眼前,并无遥不可及,但我站在城上眺望着它,似乎又有些一望无际。战争已经如万箭一般穿过每个人的心,在深处埋下了深深的祸根。还有谁会愿意再去破那似乎坚不可摧的楼兰?

  黄沙越风而过,划过每个将士的耳旁,使他们心生颤栗。响起一阵阵清脆的沙沙声,风所产生的爆破音,阻碍着他们的前进。许多人,此时已经开始怀念那安宁的故乡。

  天气又如何?哪怕沙尘湮灭我们,我们也终会攻破楼兰。但黄沙凶狠的几乎要成为一把长枪刺穿我们的铠甲,填充身上的一切,妄图使我们破碎希望,从此止步不前。

  极目远眺,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沙漠的广阔,楼兰的神秘,都将打击我们的内心。我们所有人,都深深地感受到沙漠的可怕。这里除了蓝黄两色,似乎也找不到第三种颜色了。

  和平,有时候得通过战争来解决。若攻不破楼兰,我们永远不会回去。广袤的沙漠和死寂的沙海,也永不会阻挡我们的意志,和平就在眼前。

读《从军行》有感4

  “人间绝代圣境,天下第一神湖。”青海已然是现代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处。然而在唐朝,那里人烟稀少,环境艰苦,还是唐朝和匈奴的战争之地。

  王昌龄就是驻扎在此的将士之一,《从军行》是他在边塞随军打仗时写的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阴云密布,甚至连终年积雪、一片明亮的祁连山也因之阴暗了。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他看着这样的景象,不禁回头想要看看远方的玉门关,可是只能看见一片荒凉的黄沙。他想起了自己和战士们身经百战,无数铠甲被磨破。读着诗句,我便能感受到当时战事之频繁,战时之长久,战斗之激烈、艰苦。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然而铠甲易损,生命可抛,将士们却没有任何抱怨,反而立下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言,坚持固守着大唐的重要边关。这首诗抒发了将士们虽远离家乡、艰苦作战,但仍能以国家为重、以克敌为志,坚如磐石的报国之心。这是多么铿锵有力、豪迈悲壮的誓言!

  这种英风豪气,千百年来仍感人至深。读着读着,我想到了另一位爱国志士——鲁迅。王昌龄是投笔从戎,而鲁迅则是弃医从文。二人虽是做着不同的事,但心中流淌的赤诚血液是一样的——那便是爱国。鲁迅曾经留学日本,当时正值俄日战争时期。有一次,他和同学一起看电影,片中有一个中国人为俄国当侦探,被砍了头,而围观在一旁的中国人却无动于衷。日本学生看到这一幕拍手大笑。鲁迅顿时愤怒了,说:“一些愚笨的国民,身体虽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事情。生老病死是我们所不能干预的,但他们的思想是能被改变的。”于是他弃医从文,希望从思想上指引民众,拯救社会。

  古诗词里的寥寥几行,是有志之士为之奋斗的一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今社会,爱国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我们要铭记历史,心向光明,不断奋进、担当,砥砺前行!

读《从军行》有感5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一句句朗朗读书声,从我们的教室里传来。原来,我们在学《十五从军行》,读了这首诗,我深有感触。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被抓去服役,等到八十岁才回归故乡,这其中六十五年都在沙场上度过,可以看出当时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当好不容易回到家乡,遇到一个家乡的人,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到;“六十五年了,家人是否安然无恙?”时,“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亲人们竟无一幸存?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可这又能怎么样呢?这都是战争惹的祸啊!一个平民百姓又能改变什么?

  回到家,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读后感《《十五从军行》读后感》。”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看到。

  这首诗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一个年满八旬的`老人回到家,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除了战争还有什么?

  战争是可怕的,它能让无数美好的家庭,顷刻之间支离破碎。所以,我们要维持和平,不要让更多的人重蹈这首诗中的老兵的覆辙!

读《从军行》有感6

  写在前面的话:小孩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期末考试之前的几次数学测验,分数一直在95分左右徘徊,有她马虎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这些看似不太紧要的原因都是因为她对于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的不够端正造成的,于是我一狠心,连续三天让她在室外温度27-30度的街边摆摊卖货,赚多少钱吃多少钱的饭,赚不到钱就没饭吃。

  因为她从小到大我从没有欺骗过她,也从不和她开没有意义的玩笑,所以她当时就认为我真的不打算让她读书,而要让她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

  她面对未知的生活状态其实是非常恐惧的,应该做了大量思考。因为她问过我,为什么要摆地摊而不是租个门头开店?也求过我让她去上学,并说她不想摆地摊,也告诉我她知道摆地摊赚钱有多辛苦了。在多次努力都无果的情况下,她摆了三天的地摊,三天之后,我观察她确实心力交瘁,既要考虑今天吃饭的钱,又要担心明天卖不出去东西没钱吃饭,这种每天为口吃的而挣扎的感觉她可能真的体会到了,也算是真正意义上尝到了谋生的艰苦,明白了谋生和学习的区别所在。于是我结束了她的这次社会体验。

  当时另一位摆摊的阿姨曾指责我对孩子过于严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既是她家长又是她人生第一任老师,我又能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想要她将来生活不是像我一样的艰难辗转,想让她从自身明白生活之艰难,我只能如此这般。看着她在烈日炎炎之下看着过往的人群,渴望着有人买自己一点东西的眼神,作为家长,我的内心痛苦又有谁能知道呢?当周围人在指责我的时候,我又是顶着什么样的压力呢?

  小孩现在已经五年级,每天只要老师布置了的作业都在学校做完,放学回家户外活动一小时,吃完饭即投入到自己安排的学习计划中,每天都学习到晚上十点。到目前初二年级的数学已经马上要自学完成,英语已经到达初四、高一水平,语文也已经到达能够独立阅读《资治通鉴》这一类书籍的水平,各副科的自学也开始加进自己的学习计划开始进行,寒暑假每天学习时间都在6个小时以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她能自控如此,皆是三年级那次摆摊卖货的经历时时刻刻在提醒她生活之艰难,使她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放松。

  看着她写的这篇读后感,我明白那三天痛苦的人生经历将是她一生的财富,同时也是我对她做的最正确的事情。——爸爸

  我气喘吁吁地跌坐到了座位上,翻出了早读要念的语文课本。过了一会儿,我们读道:“《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读了那最后一句,我忽地想到了什么,有些动情了。

  晚上,我查了一下这首诗。它是由王昌龄写于盛唐时代。那时,唐朝国力强盛,国君极欲进取、拓充领土,人们的志气突显,武将皆欲建功立业,于是有了王昌龄所谱写的一首首边塞诗篇。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正是边疆将士们不朽的誓言。此等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有什么可以阻挡?有志向才能做好事情。不然,便是盲目行事,可能会有一时的成功,但肯定不会长久。没有志向,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在小学时光中发生了一件可以算作大事的事,一件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的事。事实上,是它帮我确定了学习的初步的`大体目标——即是志向。

  那是个周末,天气挺好的,我到市场上卖旧货。那天中午的饭是用上午挣的钱“换”的。上午运气不大好,只挣了12元。进了面馆,我眼巴巴地扫着菜单——更确切地说,是扫着菜价——扫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终于把心一横,点了碗面,10元——所以我还剩2元——第一个念头:要是下午1分没挣,晚上怎么办?第二个念头:要是日日都要靠卖货谋生,又有好几日没有买卖,怎么办?第三个念头:如果这便是学习不好(那时我的学习一般,那周周五的考试就考砸了——不然我去卖什么货啊)时的余生……那最后一念闪过了我的脑海——我要好好学习,为了更好的人生!

  从那以后,我的学习基本上是“青云直上”了——有时未免有些挫折,但远比卖货前好得多了。

  边疆将士的志向是以身报国,我的志向是搏得更好的人生,两者皆宜。不管是小志,是大志,都将激励我们,走向成功。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从军行》有感】相关文章:

从军行作文11-06

从军行原文翻译09-27

从军行作文【优】11-11

从军行 王昌龄其一07-12

从军行七首_1000字02-11

十五从军行汉乐府诗03-28

小学五年级语文《从军行》经典教案设计01-23

读《窃读记》有感06-18

读窃读记有感01-11

读《窃读记》有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