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1-05-23 13:39:35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实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集合8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书心得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心得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集合8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近日将雷婷老师撰写的《语文教师的高雅气质与童心本质》一文反复读了好几遍,收获颇丰。

  在雷老师眼中,语文教学,应该是高雅而不失童真的:优美地表达,智慧地建构,巧妙地引导,缜密地预设,灵动地生成。

  语文教师,应该是优雅从容的:拥有翩翩的风度,儒雅的气质,丰富的内涵,博学的底蕴,书香的气息,健康的情趣,柔善的爱心和童心。特别是这颗童心,应该是一颗“人之初,性本善”、对人对物先不下定论、先不存芥蒂、先不设防、对复杂的人性有同情的了解和宽容的赤子之心。

  语文教师的高雅气质与童心本质在语文课堂中要充分融合,高雅气质中见童趣,要精于预设,巧于生成,以最简单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从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发现并提取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然后用儿童的视角解读它。 在文中,雷老师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与视角饱含深情地阐述了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语文教师为什么要具有高雅的气质?

  雷老师认为:

  1、语言艺术是高雅的艺术,语文教师应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榜样,语言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点:简洁、准确,语速疏缓、抑扬顿挫,语调富于情感,富于启发性。

  2、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高雅的文人。语言有一个底座即文化,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文化的教学。教师要多接触优秀的书籍,努力成为一个文化的研究者,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3、语文教师要有对人类的无限热爱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只有快乐的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幸福感。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拥有幸福美好的一生;播种幸福的第一要义,是让自己活在幸福之中。

  第二个问题是:语文教师为什么要具有童心的本质?

  雷老师告诉我们:

  1、要认识儿童,教师就要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渴望,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和感悟,从而正确把握儿童心态。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有一颗孩子的童心,应该是一名“长大的儿童”,要以一种真诚的教师情怀把教学的成功建筑在对儿童的理解和引领上。

  2、语文教师要真正地使教学关注学生,把孩子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与孩子同呼吸、共感受,一起成长。真正的阅读来自孩子的感悟和对话,来自师生的共同成长。

  3、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有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意识,还需要有儿童文学的修养。

  第三个问题是: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做到高雅气质和童心本质的融合?

  雷老师说:

  1、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能力,要把语文教学内容中反映语言文字最优美的东西用儿童化的语言呈现出来。

  2、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困惑、疑问和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长点。但同时教学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到达“最近发展区”,语言修养和思想情感均得到发展。只有在童真的世界中融入高雅,学生才会在优美的语言氛围中成为文学的爱好者、文化的继承者。

  品味着这些雷老师以亲身实践为基石,用真情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真知灼见,我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知道了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情怀与追求,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一条充满阳光的语文教学之路铺展在我眼前,一直延伸到远方,路的尽头不时传来一阵阵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我愿踏着这条幸福之路,去实现一个为人师者最大的价值。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作为始终处于理论前沿的党校教师,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更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取胜之道,真正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人。中央党校王东京教授在《我的教书笔记》里谈到:党校教师讲课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不结合历史与现实讲理论,理论没有针对性,那是无的放矢;而离开理论与历史讲现实,又难免就事论事,缺乏深度。从这个角度说,书底子是第一位的,评价一节课讲得如何,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节课的科研含量,而要提高课堂的科研含量,最重要的渠道,就是要多读书,构筑深厚的学术功底。

  国家行政学院周文彰教授在《高度重视和全面提高授课水平》专题讲座中讲到:教人一碗水,要有一缸水;讲一个专题,要懂一个专题系列;讲一门课,要熟悉很多门课,"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所以要提高授课水平,就一定要认真看书学习,如饥似渴,永不满足。

  中央要求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学习型的人,我看党校教师更是应当终生学习的人。别人可以每天看连续剧,我们不可以;别人可以昏天黑地打麻将,我们不可以;别人可以不看书,我们不能不看书,党校教师要遨游于书山学海。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从中央党校一些教授的文章和省委党校老师在授课时透露的信息中,本人深切体会到,作为党校教员要讲好课,一定要要多读书、善读书、选好书。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这就启发我们,读书就应该多读经典与历史。经典是浓缩的智慧和知识,凝聚了经典作家对社会、对时代的思考,蕴含其中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被证明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比较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可以寻找异同,发现规律,获得认识问题的正确方位,把握处理社会现象的准则,从而鉴往知来,少走弯路。党校教师掌握了经典作家的学术框架,才能给学员提供一套分析问题的参考理论,并使学员举一反三,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其他类似问题中去。同时,掌握了历史知识,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境界,在讲台上才能从容淡定。

  当然,党校教师上课,面对的是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他们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有的本身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即使不是专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他们既是学员也是考官,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们对授课教师的课自有评价,是教师自己的研究还是拼凑别人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浮在面

  上,一听就能分析出来。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党校教师在学习经典与历史知识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是照搬经典与历史知识,没有自己的观点,讲课就成了人云亦云,教学质量当然不高,也就不会被学员所接受。

  此外,现代媒体包括电视、网络、期刊、报纸、杂志等也是党校教师丰富信息、积累知识的的渠道,把握好这些资讯,并在日常的读、听、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增强世界眼光与战略的思维,才能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

  大家身在教师岗位,就要践行八个字:"博览群书,深入实践",尽量要做到满腹经纶。这样,当你在讲课的时候,对相关知识和实践都了如指掌的情况下,你就能游刃有余。作为党校教师,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种体验,我们就要朝这方面努力!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后所引发的一系类感想。关心、关注、关怀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教师应该保持的工作作风。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应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受到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对待学生总有不同的态度和心情,他们总是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好学生犯错老师总为其开脱,差学生犯错老师们总认为是学生的不对。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能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教育的希望,职业的幸福感,而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总是让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而没有得到半点的快乐和安慰,他们总是让教师操心,让教师失去职业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说来容易做到难。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会赢得学生的心,我们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呢?

  1、要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不要轻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学生,今天学生学习不行并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们的学生几年后发展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当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公平公正的待遇。

  2、要学会体谅和宽容。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给予宽容。

  3、要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的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4、要多鼓励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当教师的都想得到领导的表扬,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学生经常性地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充满激情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认和肯定,就会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作为教师不仅要表扬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创造机会表扬平时表现不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进步更难,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教师就要敏锐地去发现并加以表扬与肯定,这样长期加以关注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各方面的表现就会不断地好起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近来,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 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必须注意几点: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学生人格; 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高效课堂”是以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建立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更是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其核心内容,以此实现师生教学、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学习《教师的挑战》一书,结合自身实际,就“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谈几点认识。

  1、师生创建学习共同体,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而开展的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完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师生必须共同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使“高效课堂”实验站在教育改革理论的前沿,它要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观,摒弃教师站讲台我讲你听的讲授式教法,改之以教师走下讲台,以学生学习指导者,帮助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大部分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实现师生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学相长,实现互助性学习。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创建学习共同体,开展互助性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建立应当保持总体水平的基本一致,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以此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组内各成员也应当逐步培养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意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应有一种积极互帮的团队精神。

  2、明确目标和责任,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

  以小组为单位,师生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实现的主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合作学习也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才能使合作有顺序、高效率。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强调开发“三单”,即问题导读单、问题生成单、问题训练单,应特别注意“三单”的目标导向功能。“三单”开发中,问题导读单,主要是导学功能;问题生成单主要是生成解决疑难问题;问题评价单主要是检测评价功能。“三单”的设计应成为目标导向的风向标,切忌成了简单习题练习。通过内容精炼、导向明确的“三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把握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思考、归纳,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习行为,让学生明确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中,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明白各自承担的角色。努力培养每个孩子的学科语言及敢说、会说的能力。通过角色意识的培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

  3、加强指导与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的保证。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展示学习过程”为其教学主环节,实现了“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转变,“生进师退”。但教师永远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是后台的导演,学生以教师为媒介,凭借教师的引导、帮助,通过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研学教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所以,“高效课堂”教学仍然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的。

  在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合作讨论、小组展示等各个环节,教师要始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调控。教师要走下讲台,通过巡视,深入到学生中,观察学生动态,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对于学生的讨论、交流要给予充足时间,并及时提醒、点拨,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使教学流程有可控性。

  4、培养合作技能,呈现互助性“高效课堂”。

  当学生个体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时,才能促进个体的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尤其突出了“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自我展示”这个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学习过程,使学习任务聚焦在学生身上。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就是以任务驱动的各个环节为线索,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行探索,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能否由形式走向实质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点。学生的合作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如倾听的技能:听别人发言也是参与学习,在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边听边想,吸取精华,补充自己;表达的技能:语言规范,学科语言成熟,表达清楚,特别是敢说,敢于质疑问难等;交往的技能:善于与人合作,尊重别人,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合作技能的培养是各个方面,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及时捕捉学习动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

  5、展示合作成果,呈现体验式“高效课堂”。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高度参与的体验式课堂。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是其重要的环节。学生背景不同,基础有差异,对事物、问题的看法有不同之处。在小组合作时,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个人想法,组员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收获。以组为单位,代表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更能使集体的成果得以展现,更大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展示合作成果,轮流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尽量让每个组都得以展示,这样就可以汇集多角度的思想,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视野。要充分发挥“三单”及“小黑板”在展示过程中的呈现,启思作用。成功的“高效课堂”应当是成功展示合作成果的课堂,让精彩在展示中出现,让展示成为学生最期待的时刻。

  6、重视合作评价,呈现促进式“高效课堂”。

  评价,是促进学习进程的重要手段,评价的方法、手段、形式应当是多样的。在“高效课堂”教学中,适应学生合作学习的需要,评价首先要注意的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总体奖励为依据。我们的评价对象不是某一个同学,因为个人代表着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一定要以小组为评价对象,激励组内各个成员。其次评价要适时、恰当,以评价促学习,用评价的话语,激发各组的学习兴趣,用教师评价的智慧和真情,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评价还应坚持多元、多样性,如小组可以自评,要求小组定期地评价共同情况,检讨小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程度,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班内组间也可互评,班级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类评选等。恰当、有效的合作评价,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持续开展的保证。

  总之,“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互助性课堂;“高效课堂”是学生以合作学习为基础,以展示学习适度为主要学习任务的体验式课堂;“高效课堂”是师生以“问题”为核心,以解决问题的各种操作行为为主要环节的促进式课堂。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推荐》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推荐,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推荐》,我想对自我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它不晦涩,通俗易懂,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进教育大师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他用30多年的时间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他闪烁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灵!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

  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第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必须能够分辨清楚语文这门学科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学科思想的前沿问题。如:我应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所了解,熟悉目前语文教育领域的动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是这样,只有当我的知识视野无比宽广时,在语文教育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改革创新、才能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真正能手。

  文中还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英语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专业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读书既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也能促进一名英语教师各方面的发展。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想要让自己的学生变得优秀,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是,我感觉自己有太多不足的方面。因此,我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又不知道从何学起。自从加入名师工作室之后,感觉有一盏明灯指引这我并且让我在教师道路上有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我利用将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来给自己冲电,我看了一些关于《新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虽然不是什么很有名的书,但是它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并且每一条建议都谈到一个老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加上精辟的理论分析,我自己法子内心的觉得这是一本对于一名想要进步教师的好书。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让我从中真的学到很多,虽未亲身经历,但却受益匪浅。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句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比如,上课的时候,一个优秀的老师不只是有课本上的知识,肚子里还应该装有其他的知识。这样,即使不喜欢英语的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英语。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读那些教育专着,从而不断地补充自己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在现实生活中,我了解到许多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认为自己对所教内容已烂熟于心,没必要再认真努力地学什么新东西。我是很不认同有这种想法的老师。首先,我觉得一名老师知识越丰富,讲起课来内容就越生动有趣,而学生的思维也就越容易跟上老师;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是需要时时更新的,老的东西总会被淘汰的;最后但不只是只有这一点,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和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同时才能更加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容易做出与学生实际的相符合的对策。总之,教师永远没有理由停止学习或放松学习,而学习就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实现。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通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更要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名家的书,吸纳各家思想之所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7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2-20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07-05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5-07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8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7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7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02-09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2-09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