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9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心得呢?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读后感)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最全面的参考网站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我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该书给我们教师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师。
书中彭老师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学生、爱教育。爱,能产生力量。
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做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爱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眼中无差生,只有差别的学生。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他们,转化他们,转变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品质。在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
二、不断学习,勤奋进取。
深厚的教学底蕴、超前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授课技艺,是优秀教师的追求。 “人不学不如物”。只有高素质老师才能带出高素质学生。要提高素质,必须从自主学习抓起。教育者必须先学习,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不能只靠培训,自觉、主动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勤学广集,才能厚积薄发。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平时观摩、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学习素材,一节优质观摩课,一次参观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机会。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收益,是自己得到提高。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有得的、有经验的教师。研究教学的得与失,找出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教师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教育工作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认真对待关于学生的每一件小事,促使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把小事做细致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一名教师要想成为名师,没有绝招,也没有捷径。没有哪一位名师是在几年之内一步登天的。他也是从每一次认真研读教材,用心地进行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写好每一篇教学随笔,批改好每一份学生试卷和每一本作业开始的。从备课、上课到听课、评课,从问题设计到板书设计等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小事能体现教师是否优秀,也能造就优秀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那就是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从成功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成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 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实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学生,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二、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当你聆听美妙的歌曲时,你是否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自己也能演唱呢?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
第三,音乐的兴趣就在愿望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兴趣首先是从求知的愿望中产生,比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吹竖笛时,孩子们刚认识竖笛,别提兴趣多高涨了,虽然吹的不成调,但这就是学习的愿望。当他们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巩固了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体验、感受音乐
在音乐学习中,坚持体验性,是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便成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特点。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聆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完成。如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如“请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或内容为乐曲命名。”“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听着歌曲好像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听的目的明确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活动是知行协调的过程,它是学生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主要还是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小小竖笛使学生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竖笛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了,学生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我在这项活动中,经常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如有的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确实不够好,但是他能唱,于是他就可以选择边拍手边唱歌,不一定要求他必须学会表演。通过积极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着音乐美带给它们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儿童情感方面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例如,独奏(唱)或合奏(唱)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很有意义,独奏(唱)使儿童充满自信,合奏(唱)使儿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等等。
3、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学生生动、主动、独立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先学后教法。这种方法是对先教后学或是只教不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学,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并为学生解决难点。这种方法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教师引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探索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结论评价。其中探索讨论是中心环节,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牧童》这一课的时候,我就采用了先教后学法。在听了大约三遍歌曲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印象,我就让学生拿出竖笛,自己练习吹奏歌曲。学生大约吹奏了十五分钟,程度好一些的学生已经能够完整的吹奏出来了。不过如我料想的一样,在曲谱中有几处大附点,学生吹奏的时值都不够准确。于是我就把大附点单独提出,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吹奏不准确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由此收到的效果不错,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印象深刻。
以上是我在阅读《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为贯彻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我们必须根据儿童的音乐学习心理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书籍是面包!书籍是营养!
书籍是智慧!书籍是力量!
……
而当今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教育部一再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创新教法,变“知识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要创新、要科研,务必学习;要学习,要思考,务必读书。古人谓人生三味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确,诗词怡情,哲思明理,历史博见,科学增智……无论那一门类的书,只要不是“伪书”,读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前说过:“一息尚存要读书”。一个画家、一个耄耄老人尚且如此,应对知识更替、知识趋于爆炸的这天的我们,个性是我们这些为祖国未来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博览群书,顺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人类才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礼貌、走向发达。当然,书籍也是个人进步、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手不释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守护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此刻掌管军政大权,应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光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光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光,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十分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
之后,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能做吴国的主将,他的进步,就是靠书籍。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也能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有何不能?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早年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但他为揭开“歌德巴赫猜想”之迷,一有时光就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所借书籍,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攻读。一次,在路上读书,碰到了树上,他以为碰到了别人,赶紧说对不起……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光,不停地演算、证明,在不到6平方米的宿舍里,草稿摞的比人还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最后成功了。古今中外,不可计数的普通人都是透过自我废寝忘食地攻读、钻研,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喜读之能够医愚。”还说:“读书,能够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灵性。”我国古代,还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认为书是有香味的。的确,书就像一杯茶,一杯好茶,它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绝妙之处。而我认为:书,更像一位老朋友,一个忠实的、知识广博的朋友,她随时为你增知,使你广闻,开你眼界,促你进步……
读书吧,因为“开卷有益”,所以,我们乐闻书香。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找到教学的“亮点”。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总是对自己教学的一个充电。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一杯清茶,一段音乐,徐徐的清风,此时加上一本好书,就有了安静而又丰富的内心。书,因为有她,我们变得会思考,并充满着灵性。
忙碌却充实的寒假中,还有一部分由书填满。
在假期每天都会看几页毕淑敏著的《爱怕什么?》。她以心理学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笔法,针对当代中国人纷繁驿动的心,写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着一篇篇娓娓道来的散文,犹如自己的内心沐浴在清新的风中,荡涤得一如雨后的新叶。
作为一名老师,繁琐的工作,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常常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精心读着这本书,正如书名所说,爱怕什么?于是,极力地吸收着书中的营养,告诉自己,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很喜欢其中一篇的书名《鱼在波涛下微笑》,那么让我在阳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时,因为我的努力,我的学生们在阳光下微笑……
书桌上《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两本书是关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我一下子就被她的课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从她的课,她的讲座,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展现出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因此,认真读了这两本书,内心里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为窦老师一样出色,不是因为可以出名,而是因为这样老师学生会喜欢,因为这样的课堂孩子才会沉醉其中。
认真琢磨窦老师的文字,仿佛能置身于当时的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断反思我的课堂。我震撼于这段文字:“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教师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窦老师能够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备课这一理念也伴随着这段文字,深入我的内心。窦老师的课堂,窦老师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诗意,所以有魅力。我想,这就是我前行的目标。
每一次读书便觉得自己的肤浅,于是,将继续鼓励自己,每天读一点,厚积才能薄发。那么,静静看书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心得体会《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爱孩子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全部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时间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07-05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5-07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8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2-10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7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2-20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02-09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2-09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2-09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