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书笔记

时间:2023-05-24 13:28:4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围城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围城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围城读书笔记

围城读书笔记1

  看钱钟书的《围城》,评论里头有这么句话,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方鸿渐,生追求认同感与归属感。有所触动,于是提笔。

  钱钟书在自序中写道,“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钱先生的讽刺本领可谓流,是人便不能免俗,如此而已。

  穷尽生追逐自我认同感,同外部世界抗争致死。这似乎是神话故事里的夸父,然红日不可得,梦想又是否是触手可及?不如去掉这遮掩的外壳,生为欲望而活,不择手段。良知与善掺杂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厌弃这世界,却又常常热泪盈眶,反复挣扎,至死方休。

  我们不断取悦欲望,不断厌倦,永远向着城池出发,从不停滞于安逸。于是方鸿渐由苏小姐转向唐小姐,爱而不得后又投向孙小姐的怀抱,于是方鸿渐由故乡奔往法国又辗转至上海,之后又去往内陆。于是,于是这句话被我们熟记。“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回望当下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任你是追逐名,利,还是感情,梦想。终避免不了这遭。 学术上是山更有山高的,翻过这座山方知下座仍屹立在那儿。名声,金钱便更加无穷无尽,只要你想,就有更多的险山与高峰,无休无止。感情,人们常常说婚姻是感情的坟墓,又总说感情是有保质期的。张爱玲早说过,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那得到了的呢?方鸿渐对唐晓芙始终念念不忘难以割舍应当并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与温柔吧。那是他生渴求的感情,但不可得。也仅有不可得才让这爱得以免俗。没有争吵,没有怀疑,没有天旋地转的`摇摇欲坠,仅有完美,仅有歆慕,仅有神经末梢的微微颤动,仅有爱她。

  我曾在文章里写道“生命,其本质是为欲望所驱使而存在的物质形态。”而生活作为生命的当下存在形式,则常常以更不平坦的样貌呈现,它逼迫着我们去妥协,去改变既定的行驶方向。

  围城便是由这欲望筑造的世俗枷锁,只要刻怀有希冀与所求,便刻无法脱离它的束缚。

  叔本华说得不到便痛苦,得到了便无聊。

  我沉默。

  有没有停下来的人呢?我也很好奇,也许有吧。

围城读书笔记2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给了我很多时间来读完手里的这本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说实话,尽管我“尽心尽力”读完了这本书,其实还是知半解。所以没办法,又去豆瓣、知乎等网站上搜索了其他读书者的精彩见解。

  书中主人公方鸿渐是个典型的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留学知识分子形象,整篇小说充满了讽刺的意味,以他为代表,针见血地揭露出了当时留洋回国后大批知识分子对生活无所追求,被当时社会风气逐渐消磨菱角,最终被世人所遗忘的普遍现象。这是我理解的围城中的层意思。

  我理解的另层意思是关于婚姻的围城。简单意思上是推崇的婚姻概念,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就如同婚姻般,结婚的人有时想着离婚,还没有结婚的人盼望着能早日成家,方鸿渐是个超凡脱俗的人,他不适合结婚,婚姻束缚他,在围城内苦不堪言,夫妻矛盾激化,婚姻成了感情的坟墓,孙柔嘉以前是个文弱不争的女生,结了婚后就变得矫情,锱铢必较的这么个人。像他说的那样,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而男生在婚姻后懂得的政治。

  婚姻和人生这两道墙构成了方鸿渐的围城。总的说来,我觉得他婚姻最大的不幸还是由他的经历所决定的。他像个哲学家样,时常说出的话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却经不起推敲。他有留学的背景,却没有真才实学和真本事,但却偏偏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出人头地。这种梦想主义情怀,让他注定那那个动荡的年代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和社会,最终落个流落街头的悲惨命运,这样的性格就成了他人生的围城,也是人们不愿意直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小说中的围城是人们种求而不得,摆脱不了的种困境。书中的人物或迂腐、或清高、或保守、或虚伪,他们缺少的是种强硬、真实、努力的精神,这本小说将人性的缺点刻画的淋漓尽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存在这些人,或者某些时刻,我们也会不细心流露出这种软弱黑暗的缺陷,对目前的生活得不到满足,好高骛远,不断地追求想得到的东西,可是当得到之后,又对此感到厌恶。这两者不断地交织、转换,在无形之中构成了层层的围城。仅有战胜人性的弱点,围城里面的人才能解脱。

【围城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围城读书笔记08-05

围城读书笔记范文04-26

阅读围城读书笔记08-20

《围城》读书笔记(精选22篇)11-04

《围城》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06-14

《围城》读书笔记(精选27篇)11-04

《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06-28

《围城》的读书笔记900字10-06

围城读书笔记(通用8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