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因斯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1
爱因斯坦的全名是爱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过动儿,所以每天都忘记吃饭都在花园里的树洞里自己玩。其实爱因斯坦个性非常内向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邀请。之后,有一天吃饭的时候,他看到了表链上挂着的小东西,就问爸爸那是什么?这时他家人万万没想到他会被小罗盘给吸引。他就说:我生日礼物想要一个罗盘。可是没有收到小罗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用原子能来造福人类,而不是使人类自我。
读后感:
这一本书虽然没有写科学的事,但有写日全蚀再一九一四年的夏天可看到和一九一九年会有日蚀。这日蚀只长达三百零二秒所以要把喔。虽然看到的时间短,可是能够看到算很幸运了。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他能成为原子能之父真不容易,生前他不愿意当原子能支付的他要让别人。我要像他一样不贪心也多多发现各种东西。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2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异它现实额明艳,却不知它当初的芽,浸透进了奋斗的汗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读了《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这句话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的心间。
成功,每一个人都想完成的,但是成功是很少人才能完成的,那成功秘诀是什么,那当然是:艰苦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等于成功,这也是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我认为,这三个条件中艰苦的劳动,即是“勤”的主要条件,也是最难做的一点,之所以爱因斯坦能成为“天才”是因为他做到了这点。
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人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笨蛋”,可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的不正是勤劳吗?爱因斯坦为了彻彻底底的弄清一个问题,他比别人多花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
这不就说明了“勤能补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3
你知道爱因斯坦是谁吗?我来告诉你:他呀,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他发现了大自然里的许多奥秘呢!不过,《爱因斯坦赤道》并不是爱因斯坦写的,而是刘慈欣写的少年科幻小说系列之一。
科幻小说可不是科学家写的,而是有学过科学的作家写的——我是这么认为的。《爱因斯坦赤道》这本书是我第一次看的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是首位获得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最主要代表作家。这本书是他从自己的经典作品中,选出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篇目,重新调整阅读难度和故事情节而成的,非常适合我们小朋友看。
《爱因斯坦赤道》这本书共有四个部分:山、思想者、信使和朝闻道。《山》里讲的是,外星人历尽了艰难险阻,来到了地球上,只是想和地球人随便聊聊而已,可地球人还以为外星人是来毁灭地球的,到处都乱糟糟的。冯帆可不这样想,他想去“登”外星人造的“水山”。他在“登”上山的时候,遇上了各种灾难,最后还是“登”上了山顶,与外星人聊天。我觉得,外星人很想去外面探索世界,勇往直前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了书,我有些不理解的词,不过我想世界上有外星人吗?如果有,会不会也会发生这种事情呢?如果发生了,也会有人去“登”山吗……种种问题都在我的脑子里旋转,它们都在等我来回答呢!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4
寒假和孩子一同读了《爱因斯坦传》,深深的被爱因斯坦关于科学研讨的敬业肉体所服气,他持之以恒、积极探究的肉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求学习的。
书的开头就描绘了爱因斯坦的童年,小时分的他性格暴躁,孤僻,乖僻,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但他喜欢看书,另外还有两处身体局部的锻炼是他的最爱,一是大脑的运转,二是屁股的坐功。当他将三者分离起来,即坐下后开端阅读与考虑时,其惊人的效果便显现出来——他能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与外界隔绝,只在头脑中不时满足本人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正是由于爱读书,认真考虑,他的学习成果不断是首屈一指。当孩子读到这局部时觉得好笑,但是也十分信服爱因斯坦读书时的专注。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多读书能够丰厚我们的肉体世界,能够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能够使我们的本身素质更高。
读书时需求认真考虑和专注,假如字斟句酌,走马观花,看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读书时一定要专注,不要被身边的环境所干扰,把读书作为一种享用,净化心灵,进步自我。评判一个人要从辩证的角度去剖析。我们不喜欢童年时他的性格,但是喜欢他的这份对学问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人无完人,固然他的缺陷让人不喜,但是他的优点却又值得我们去学习。
爱因斯坦从小就有很强的猎奇心,遇到问题,他会不时认真的考虑,不得到答案,是不罢休,这些是爱因斯坦过人的中央,也是我们与他的差距。关于孩子的猎奇心,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合理引导,不能由于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心生腻烦,以至扼杀。猎奇心关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有了猎奇心,孩子会主动学习,主动寻求答案。猎奇心也是想象力的源泉,有良好的想象力,关于孩子的生长来说十分重要,孩子在天马星空的想象中,会有重要的发现,对以后的科学探究或者绘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管孩子是如何想象的,我们不能讪笑以至呵斥孩子这不着边沿的想象,而是这让孩子去剖析阐明他想象的意义。
看待失败,爱因斯坦不像我们一样遭到波折就会畏缩,逃避,他会供认本人的错误,并且愈加努力,持之以恒的探究正确的答案或者继续努力,从跌倒的中央爬起来,这才是失败时应该做的,而这种肉体也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孩子也对本人的问题做了剖析,也认识到本人的畏难心情,遇到艰难就想逃避,而不想独立去处理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应该协助他处理的问题。岂止是孩子,作为成人的我们,也应该具备这种肉体,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应该充沛认识本人的缺乏,有足够的耐烦,看待失败的问题,要认真剖析其中的缘由,及时找到处理的方法。
“迷信权威是谬误最大的敌人。”这是爱因斯坦的信条。正是这份对权威的质疑和探究,爱因斯坦发明了一个又一个奇观。学习中一定要持疑心的态度,求知的态度,不要自觉迷信给出的答案,一定要本人去求证。在学习语文中,生字一定要借助字典,认真去查,这样才有深入的印象,固然有的辅导书给给出了答案,但是答案一定都是正确的,这需求我们本人去求证。数学学习中,一定要重复验算,保证答案的正确,不能想当然。
结语:爱因斯坦所具有的许多美妙的质量都值得我们敬仰、学习,我们只要不时进步本人自身,才干够越来越靠近胜利。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5
今天,我读了《爱因斯坦的生活课》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说: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他的日常生活却十分糟糕。后来,有一个小女孩碰见了他,小女孩发现他连穿衣服都不会,就告诉他许多生活上的要领。并且,约定每天下午都去接受小女孩的检查。有一天,小女孩的妈妈问爱因斯坦,她女儿每天去他家干什么,爱因斯坦说:“你女儿教了我许多生活要领,而我什么都不会,只能教她做数学题。”
爱因斯坦可真谦虚啊!他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却向一个小女孩问生活常识,并且还告诉小女孩的妈妈,自己什么都不会。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啊!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任何强大的人,也会有他的不足之处,就像爱因斯坦一样,他虽是以为伟大的科学家,但却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不管是多么弱小的人,也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就像小女孩一样,她虽然学习上可能不这么好,但她会一些生活常识。我们要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虚心地接受力他人的帮助。
让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关注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坦然接受每一份善意的帮助,用心感受一点一滴的关怀,讲快乐的种子洒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吧。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6
因为是礼物所以总想特意空出一天时间来看,结果到了月末才在深夜一口气读完。
物理大概是这世界上最迷人的学科之一,它既复杂又简单。它复杂,穷尽人的一生也很难在浩瀚如海的算式中找到正确定理,它简单,因为往往最后公式的只有几个数字。
高中的时候读霍金的《时间简史》,现在很多都不记得了,但有一句话一直藏在我脑海里奉为至宝,那句话是:唯有简单,才可能正确。
后来我高中做题也靠这个判断对错,答案简单我就不复核了,答案复杂我就看情况再算一遍,给了我不少心理安慰。
扯回来,作者和翻译者对这本书定位是小说,实际上,《爱因斯坦的梦》是由一位物理学家所写的小说。因为这样,我又觉得它不单单是小说了,它有物理的视角观念。
但爱因斯坦的梦非常浅显,不是什么长篇大论,深奥难懂的专业论文,它就是一本小说而已。如果要类比,大概和爱丽丝梦游仙境或者小红帽差不多,是故事,甚至是童话。
主人公就是爱因斯坦,这位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在1905年之前,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而已,在专利局干三级技术员的活计。然而仅一年之内,他发表了五篇论文,篇篇都引起科学界的变革动荡,于是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从此名震世界,乃至后世永垂不朽。
故事就围绕着他写出论文前的梦境展开,世界被设定在瑞士伯恩,这座城市极目远眺能看到阿尔卑斯山脉,城里有座大教堂,还有一条妩媚多姿的婀娜河。
每一个梦境,与其说它是梦,倒不如说是一个对世界和时间的想法。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圆环,我们都在重复过去;时间是河流,是否曾有人到过未来?时间是光箭,只能前进,没有退路,亦或者时间是种感觉?它是甜的.还是咸的?或者粘稠?陷入粘稠时间的人们便永远不会变。
他每做一个梦就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妇人行走在婀娜河畔,面包师傅烤羊角面包,你爱上我,原本都是永恒的故事。
也许时间是一种选择。
当你选择一种时间,必定会有其他的两种选择同时出现,它们都是正确的,时间是三维。
但假设这个世界没有时间,没有钟表没有日晷没有月历,伯恩城的夫人和丈夫吻别,每一个吻都是当下,唇齿相依仅仅是现在的唇齿相依罢了。
我猜译者也一定喜欢诗歌,因为他翻译的文笔有种如诗一般的美感,我分不大清这种美是由作者带来的,还是译者跳脱意向?
从窗外看阿尔卑斯山脉的雪。妇人细细碎碎的钻石手链。面包店里的香气。火车轰隆隆经过这座城市,婀娜河上爱因斯坦和他的朋友钓着鱼。
伟大而渺小的爱因斯坦躺在小船上想着他的计算手稿,朋友贝索告诉他星期六贝索夫人打算请他的妻子和他来家里一聚。
月光又抖远了。
如果这座城里的人一生只有一日,如果时间坚硬如化石,舞者跳着天鹅之死,她就是唯一、准确的时间。或者时间只是幻觉,女孩对你的微笑荡出涟漪,于是时间改变了。
若时间是夜莺鸟,你抓住它时间就能停止,那你是否会随身携带抓鸟的玻璃罩子?可只有小孩才能跑得比夜莺鸟快,但小孩不会抓它们,夜莺飞的越快,他们就越早长大。一旦长大,又抓不住时间的夜莺鸟了。
最后他的梦做完了,打字员推开门来上班,爱因斯坦把他的论文手稿交给打字员,窗外是茫茫一点空山色。
我也该睡了。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7
☆ [美]海伦.杜卡斯 巴纳希.霍夫曼 编选.李宏昀译.爱因斯坦谈人生[M].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本书作者海伦.杜卡斯曾担任爱因斯坦的秘书,爱因斯坦去世后一直是爱因斯坦档案的保管者。霍夫曼博士曾是爱因斯坦的合作者,并曾同杜卡斯女士合写过爱因斯坦的权威传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造者和叛逆者》。本书给读者展示了伟人的另一面: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也是伟大的人。
*“我名气越大,人就越笨。”5(感悟:名利是精神负担,为名利所羁绊就会让人迷失方向,阻塞思维。)
*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他在年方十六时写了一篇题为《我对未来的计划》的作文,内容如下:11-12
快乐的人满足于现状,不大为未来考虑。而另一方面,年轻人总喜欢大胆地畅想未来。对一个严肃认真的年轻人来说,尽可能准确地为自己树立人生目标,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如果我有幸通过考试,我将到苏黎世的联邦工艺学院学习。在那里我将用四年时间学习数学和物理。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然科学这些分支的教授,我喜爱的是其中理论性的部分。
握制订这样的计划,理由如下:首先,我个人擅长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不善于幻想和实践。再者,我的心愿也促使我作出上述选择。这很自然:人总是喜欢做他擅长的事情。此外,科学工作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也让我颇感称心。
* 1927年3月,爱因斯坦反对把他的讲课稿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他向编辑强调:“我不赞成发表这些内容,因为课程的原创性不够。人的对自己严格要求。应当尽可能地把不重要的东西全都删去,不然就不要指望别人来阅读自己的作品。”21
* 爱因斯坦毫不介意那些关于他的无耻的谣言和胡诌,他说:“时间是个筛子,重要的东西多半都会漏过网眼落入遗忘的深渊;而被时间挑剩下的,往往仍是些陈词滥调罢了。”“只要涉及我,即便是小声嘀咕都会变成嘹亮的军号。”22
* 爱因斯坦强调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寒伧的,他说:“在大自然面前——以及在学生面前,以为理论物理学家是多么的寒伧!”26(感悟:爱因斯坦反对孤立的探索个人的生活意义,而要置于整个人类的生活目的去努力。同时,也不要孤立的探索整个社会或作为整个的个人有何目的或意义,而要思考作为整体的自然界有何目的或意义。)
* 爱因斯坦在回答一位大学生关于“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的长信时说道:“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个问题合理而且重要。我个人认为,答案是这样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大家的欲望和需要,并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29-30
* 爱因斯坦回答一位年轻人关于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冲突的来信时说道:“我得坦率地说,就那些决定孩子们人生方向的重大决策而言,我不赞同父母施加影响。这种事应该由孩子自己说了算。不过,当你想要作出你父母并不赞成的抉择时,你得扪心自问:我的内心深处是否已经足够独立,使得我能够在违反父母意愿的同时不丧失内在的均衡宁静?如果你对此没有把握,那么我不鼓励你采取下一步行动。以上就是你作出选择的唯一依据。”31
* 在关于经验和理论的关系上,爱因斯坦强调:“没有经验作基础,我们掌握不了真理。然而,当我们探索得愈深入,理论愈包罗万象,决定理论的所必需的经验知识就会愈来愈少。”33他还认为,理论才能“击中事物内核”,因此,“物理学家不能满足于遵循现象、单纯从现象来思考问题;他必须运用推理,探究事物的深层形式。”33
* 爱因斯坦认为,对“美好自由的生活”的向往自古有之,而这炽热的愿望“只有在对世界万物的爱和理解中”才可能实现。他在给邻居家的女儿的纪念册上写道:“啊,年轻人,你们可知道,人类并不是从你们这一代才开始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你们可知道,历代先辈们都同你们有着一样的渴望——然而总是有种种困扰仇恨令他们纷纷碰壁?你们可知道,只有在对世间万物的爱和理解中,这般炽热的愿望才可能实现?无论男女老幼、飞禽走兽、树木花草还是日月星辰,在爱和理解中,让它们的欢乐成为你的欢乐,它们的痛楚成为你的痛楚。睁开眼睛,敞开心扉,伸出双手;不要像祖先们那样,贪婪地沉溺于历史的毒酒中。让整个大地都成为你的祖国吧,这样你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福祉流布四方。”
34(感悟: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赤子之心苍天可见!)
* 爱因斯坦坦诚自己有着宗教情感,但他也认为很难相信“凭借祈祷、凭借向超自然的上帝表达愿望就能影响事物。”他相信:“世间发生的一切都有自然规律决定,人类行为也是如此。”他的宗教情怀与一般人所笃信的宗教大不相同,他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上的,“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深信,有那么种精神显现在宇宙规律中——它远远超越了人的精神,面对它,能力有限的我们应当谦卑敬畏。”37
爱因斯坦给孩子们的圣诞贺卡中写道:“请学会从别人的幸福快乐中感受自己的幸福,而不要通过同类相残的无聊冲突来获得幸福!只要你们心中能够容下这一线天良,你们生活的重负就会变轻松,起码会变得容易忍受;你们就能耐心而无畏地找到生活之路,把欢声笑语带到四面八方。”38
爱因斯坦深信艺术发展与科学成就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他说:“当世界不再是我们个人欲求的对象,当我们以自由人的身份欣赏、追问、探究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艺术与科学的领域。如果用逻辑的语言来组织描绘所见所闻,那么我们从事的就是科学。如果传达印象所假借的形式没法用理智来知觉却能被直觉所领悟,那么我们从事的便是艺术。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对超越个人利害与意志之物的热爱与献身。”43
爱因斯坦强调“宗教情感”,但超越了“神”和“上帝”的束缚,他说:“我不相信个体能够永生。我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类自己的事,无需什么超越于人类之上的权威。”45“用逻辑把握深奥错综的关系,这种体验也能造就宗教情感,但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不同。它是对物质宇宙所表现出的系统结构的敬畏。我们不会因此而塑造出一个人形的神,会向我们提要求、会对我们这些个体生命感兴趣。在这种宗教情绪中,没有意志,没有目标,没有必须,有的仅仅是存在。正因为如此,像我们这样的人才会认为伦理道德是纯属人间的事,尽管它对人类来说最为重要。”83-84
“我不信仰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未否认过这一点,我一向说得清清楚楚。如果我身上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宗教性的东西,那就是对迄今科学所能揭示世界结构的无限敬畏。”51
爱因斯坦认为:“肉体和灵魂并不是不同的两件事物,它们只是接受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式罢了。”44因此,他反对神秘主义,强调“脱离肉体的灵魂概念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47
“智慧并非来自学历,而来自终身不懈的探寻追求。”
“如果一个人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要深入探索,那么这项工作就是艰难的。”53(感悟:让人感受轻松的工作,实际上停留在表面现象,是肤浅的工作。)
爱因斯坦认为,“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可能产生于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它只能产生于对人、对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54(感悟:客观责任难以真正激发人内心的冲动,而主观责任激发内心的源动力。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大爱的基础上!)
爱因斯坦说:“上了年纪的人,倘若能够为年轻一代的奋发有为感到欢乐,那么他自己也能重新焕发活力。”61(感悟:作为老师,学生的上进心和活力也会激发老师们的上进心和活力。)
爱因斯坦说:“和摇摆与恐惧和希望之间的年轻人相比,年长的人距离永恒更近。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更能体验那种最纯粹的真与美。” 61(感悟:只有对人性深刻理解的人,最求“最纯粹的真与美”,才能成为“挣脱枷锁的自由人”。)
德国有句谚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鞋丈量。” 爱因斯坦评价说:“这句话的要点,当然是说,人总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即以己之心度人之腹。”64(感悟:每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和解读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去衡量的,很少有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这是人与人之间误会和偏见的根源所在。)
爱因斯坦寄语年轻人:“千万别把学习视为义务。学习是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使你们能够领略精神领域中美的解放力量;它不仅足以自娱,而且能使你们将来为之工作的社会受益。”67(感悟:怎样看待学习?古人有“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分野,今人有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之分。不要把学习视为获取财富和名利的手段,而要把学习视为使人精神解放和情感充盈的途径,因此学习是人追求自由的内在需求。)
爱因斯坦说:“科学研究真是绝妙的工作,前提是人无须靠他维持生计。用来谋生的工作,应该是自己有充分把握的那种。只有当我们无须对任何人负责的时候,科学事业才会妙趣横生。”67(感悟:人的创造力在什么时候才能迸发?心灵自由的时创造力才会喷薄而出。当然,创造性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奴役。另外,爱因斯坦认为谋生的工作未必与自己的爱好和事业完全对等,他自己提出狭义相对论时他是瑞士联邦专利局的职员,而他敬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以磨镜片卫生。)
爱因斯坦说:“选择工作不能光看自己内心满意与否,还得看它是否被公认为有益于大众。不然的话,即使你要求得再微不足道,你也是寄生虫。”(感悟:从心理学讲。这是在强调社会性动机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一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人类,无论他是美国人还是德国人,犹太教徒还是异教徒。”另一方面他也悲叹:“令人悲哀的是,以国民身份和文化传统为依据的划分依然在当代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72(感悟:对个体的尊重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尊重,也就是对自己的尊重。站在你面前的人不仅仅是叫“张三”或“李四”的具体的人,还是整个人类。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平等,其根源就在于身份文化造成的等级划分。)
爱因斯坦说:“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或亲自审判自己创造的生物。我无法做这样的想象,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对机械因果律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质疑。我的宗教情感,只是对那无限高明的宇宙精神的欣赏、崇拜。我们这孱弱而稍纵即逝的理解力仅能把现实揭示出小小的一点,而宇宙精神就反应在这小小的一点上。伦理道德固然极其重要——但这仅是对我们而言,并非对上帝。”79
爱因斯坦把自己描绘为唯理论的皈依者——数学简洁性(这就是他所说的“美”)的追随者,是在审美冲动的驱使下,去审视日常经验,然后喜出望外地发现和解释。
爱因斯坦的科学灵感的主要源泉是他的宗教信念,即“对简洁、美和宇宙之崇高性的信念”。81
爱因斯坦认为:“客观世界中的交错纷纭,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概念来理解、把握。”83
爱因斯坦认为:“紧靠知识和技艺不足以让人类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道德标准的践行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84
怎样对待过去的伟人?爱因斯坦告诫道:“不要为多少世纪以来诞生在你们国土上的伟人而自鸣得意——这可不是你们的功劳。还是想想吧,你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又是如何遵循他们的教导的。”85(感悟: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中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这与爱因斯坦的想法是一致的,尊重伟人和英雄不是以其沾沾自喜,更重要的是遵循他们的教导。)
爱因斯坦认为,“音乐并不影响工作。这两者都是从同一个渴望之源汲取营养,而且它们给人的慰藉是互补的。”94这从爱因斯坦快演奏小提琴,热爱巴赫和莫扎特等18世纪音乐家的作品等兴趣可以得到印证。
爱因斯坦认为,“只有把整个身心全部奉献给自己事业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师。”94
爱因斯坦强调,“有些人生来就是孤独者,你懂的,因为你也是。”(感悟:享受和品味孤独,孤独不是坏事,能够平静地对待孤独反而说明其内心是十分强大的。)
爱因斯坦说:“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由于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99“我越来越把厚道和博爱置于一切之上……所有这些被吹捧的技术进步——我们的所谓文明——就如同病态罪犯手中的利斧。”107(感悟:技术理性带来的弊端连科学家都忍不住了!)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人类来说,通向伟大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亲历苦难之路。”105
爱因斯坦借鉴威廉.布什(Wilhel Busch)把节制定义为“节制,就是‘不做’各种事而得到的快乐”,他把宽容定义为:“宽容就是那些习惯、信念、品味异于自己者的品质、观点和行动作出友好的评价。”他还强调:“宽容并非对他人的行为和感受漠不关心,理解和同情必须是题中应有之义……”108
爱因斯坦强调独立人格的重要性,他说:“任何高尚伟大的成就,艺术也好,科学也罢,无不出自独立的人格。当文艺复兴是个人可以不受束缚地发展自己的时候,欧洲文化才从沉闷的停滞中取得最重要的突破性进展。”108
关于国家和个体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为了确保个人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国家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倘若国家变成主体、个人沦为唯命是从的工具,那么一切好的价值就沦丧殆尽。”108“只有当社会足够开明,个人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时候,人类社会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就。”109
爱因斯坦强调:“我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111
爱因斯坦强调:“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实践中为道德而战。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存在本身都有赖于此。只有实践中的道德才能给生命以美丽和尊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道德成为活生生的动力,并使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道德不应该建立在神话或权威之上,否则,对于神话或权威之合法性的质疑,会令健全的判断及行为沦落无根。”115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思.冯.劳伦在爱因斯坦六十寿辰时给他写的贺卡中写道:“你站在自己的命运之上。”129
一位因被人错认为是男孩的女孩给爱因斯坦写信诉苦,爱因斯坦回到说道:“我并不在意你是女孩,但关键是你自己不要在意。”135 (感悟:对于别人的非议、误会和偏见,不要苦恼和在意。《诗经》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的一生不可能被所有人完全理解和认同的。)
莱奥.贝克是犹太学者领袖,与纳粹德国作坚决斗争,爱因斯坦十分认同他,赞美道:“你从不恐惧,也从无怨恨。这样的人才堪为我们效仿的楷模。身处由自己一手造就的苦难中的人类,能够从你身上获得安慰。”1954年3月17日,贝克在祝贺爱因斯坦75岁生日的贺信中说道:“在那些对道德存在与否的追问只能得到‘否’的回答的日子里,当人性概念都遭到深切质疑的时候,我有幸想起了你,顿时感到内心恢复了平静和力量。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站在我的心中对我说话。”141(感悟:一来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和崇仰。另一方面可以认识到“知己”的价值和标准,即“你站在我心中对我说话”,这是知己的最高境界。)
爱因斯坦说:“好的和高尚的人往往孤独——而且必须如此——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空气中自由呼吸。”143
爱因斯坦十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他说:“归根结底,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在道德。”158
本书译者李宏昀认为,“今人热衷于求异,无意求是,这无疑造成了各种混乱。”157
本书译者李宏昀认为,“每一个人都需要珍惜来自生命本身的思想收获,并尽最大的努力让这种感悟深入下去,他会因此越来越快乐,逐渐体验到发自生命深处的那种愉悦,这种愉悦是其他任何愉悦都无法替代的,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爱因斯坦读书笔记
6.爱因斯坦语录
7.智胜爱因斯坦
8.爱因斯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