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时间:2024-04-18 23:45:27 文圣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范文(通用9篇)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在该书中,作者打破旧的作文教学程式,提出九大革命性主张,是在丰厚有效的作文教学实践土壤上开出的美丽的思想之花。自谦为“一管”之见,实有超迈的视野,下面给大家分享《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范文(通用9篇)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1

  近日继续读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主张》,我继续保持一种状态——读得“一愣一愣”的。管老师是真的在进行一场革命,他的许多观念于我来说,都是颠覆性的。果然是越学习,越觉出自己的无知。

  一直觉得学生怕作文最直接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写”,却原来,先解决“写什么”才是根本。

  管老师说作文也得先温饱再审美。一个绅士带着一个饿得半死的流浪汉去豪华剧院欣赏意大利歌剧,显然是不够绅士的。作文的“温饱”指的是“写什么”,只有学生发现到处都是写的内容,再也不用为写什么发愁了,老师再组织引导,学生自然会把写作的重心转移到“怎么写”上来。怎么写更好,更有意思,表现力更强,更能抓住读者的心,属于审美范畴。审美要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

  写什么?我们在课堂上精心筹划给孩子“生成”写作内容,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管老师说,错!如此教出来的学生,将永远是作文上的“高度迟钝者”。“生成”写作内容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溺爱”,生成的写作内容是一种变相的施舍,作文教学,要让所有学生拥有自食其力找饭吃得本领。

  读到这里,我又大大的一愣了——难道我们的活动化作文教学是对孩子写作的一种溺爱?我们在培养作文上的“高度迟钝者”?细思量,又释然了——活动化作文是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呢,若解决了温饱,难道不需要审美么?在快乐的活动中了无痕迹地习得“怎么写”的方法,孩子们何其幸运。但是,作为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引导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如何解决作文的“写什么”?走进生活,贴近生活吗?管老师说,错!写作,要的是“留心生活”。而且“留心生活”这四个字中,重点不是“生活”,而是“留心”。对写作而言,观察只是发现的一个外在部分,而且是一个不成正比的条件。又是一个让人一愣的观点呢。就是说,并不是你观察的越仔细,就能发现越多。“重要的不是进入你大脑的是什么,而是进入你大脑的那个东西,在你心灵的湖泊上激起的浪花”。解决温饱,第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观察,而是内在的发现。

  决定写作高度的正是内在的眼光而不是外在的眼睛。一个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的观察上,忽视了内在的心灵的看、回味,他的写作之路是走不远的。只有当眼中事物成为心中事物,才会有写作意义上的'发现。

  由此,我想到“活动化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闭眼默想,此时,孩子们所有的外在感官都关闭了,内在的心灵当是汹涌澎湃的吧这也是写作意义上的一种发现吧?

  外在感官一减弱,内在的心灵随即活跃起来。其实内在的心灵每一刻都是活跃的,只是外在感官活跃时,你忘了体会,忘了审视,忘了捕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安静的阅读比看热闹缤纷的影像更让人获益的原因之一吧。

  管老师还提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牵挂,这回我的一愣,是因为找到了共鸣呢!

  管老师说一个写作的人,应该时刻牵挂着他的写作。要时刻想着:今天有什么故事会走进我的文字呢?写日记,当是最好的牵挂了。

  我一直非常推崇魏书生老师的观念——日记是一项道德长跑,坚持下去,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一年级下学期,我就领着我的娃儿们起跑了。生活处处皆素材,但是孩子们的眼睛还不够善于发现,或者说他们发现了还不善于捕捉,我总是时不时地提醒孩子——“这个可以写在你的小书里呀”,“哎呀,今天的小书有东西写了!”,渐渐的我也能经常从孩子那里听见这样的声音了——“我要把这件事记到小书里”,“耶耶,我今天有东西写了”日记不在长短,目的在让学生日日牵挂着写作,有一种天天写着的状态。这样每天寻觅着写作的素材,让人留心到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对事物的想法看法,人会渐渐变得敏感,富有洞察力,就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而写作的成功就在于,“一颗有准备的头脑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2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是管建刚老师作品。在这本书里,管老师指出要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这才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出路。他认为学生的作文就如盆景制作,盆景制作有两种典型方式,一是强制地将枝杆朝着人为的方向前进,从而制作出大量相同的盆景;二是顺着枝杆原有的姿态,做必要的牵引,每一个盆景都是不可复制的。当前大量存在于一线的,以“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就是第一种盆景的制作方式;而以“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走的恰恰是第二种盆景的制作方式,那是真正有艺术生命的制作方式。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头不禁一寒。按照管老师的理论,如果我的课前指导越成功不就是对学生作文更大的禁锢吗?那把这一块放进课题不就是一个错误吗?还是直接做习作中和习作后的指导就可以了呢?我陷入了沉思。

  管老师眼中的学生的作文水平和我们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基于农村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课前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很多学生如果不对他进行课前的作文指导,他就无法下笔了。傻傻地坐着或者是乱写一气,所以,课前指导还是应该进行。但是我们也不能走极端,就拿一篇范文来指导,那样的话,所谓的盆景就真的会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欣赏的价值。这就提醒我们课题组在实施课前指导的过程中多选一些不同的案例,并鼓励学生根据启发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作文。

  虽然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与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管老师强化作文讲评的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说:“学生写好了作文,老师认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句子就该这么写,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老师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由学生的作文现状,“导”出一个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的作文训练点,两者合起来,就是“指导”。“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它是有了“学生作文”这个文本之后,实打实的“指导”。

  “讲评”课,就是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得准,就能药到病除。即使不药到病除,它的副作用也少:学生已经写出作文了呀。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有什么问题,我给你诊断,给你开药方,给你治,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洋思经验。

  一定要研读学生的作文。离开了对学生作文的研究,作文教学必肯定无的放矢,你不朝着学生的现有的真切的作文水平“射”,你能朝哪里“射”?又能“射”到哪里去?作后讲评课,是“研究学生作文”之后的一个表现形式,最好的表现形式。一个老师讲评课重视了,上好了,对学生的作文状态了如指掌了,班上学生的作文绝不会差!”

  所以我们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要侧重于习作中和习作后的指导,让学生习作这个盆景千姿百态,不可复制。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3

  我阅读了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之后,我深有感触,非常认同管建刚的主张——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作文,创造性地写好作文,享受作文。我在作文教学中,也体会到,学生想写的作文写得开心,写得得心应手。否则,学生咬着笔杆也写不出皮毛。因此当学校发给我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这本书时,我是满怀期待,希望从中再次得到启发,得到方法,得到动力,得到实惠。

  一、“文心”重于“文字”

  “文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应是学生写作的心灵,是心灵的苏醒,是心灵的敞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理想的追求。而管老师认为的“文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上,他强调:没有兴趣的写作是“死”的写作。是的,管老师点出了作文教学的关键处了。作为第一线的老师,也深深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更何况是公认难的作文呢?对于一个小孩,让她们写什么呢?怎样写?没有兴趣如何实践!因此,我太佩服管老师的这一个观点。“你要好好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啊。”这是一些老师见到管老师问及作文训练的方法时,管老师回答的一句话。管老师还认为:作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我也觉得是:因为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因此,管老师提出了他的一些主张,我愿跟大家分享:说错误的真话,不说正确的套话;说不好听的真话,不说好听的假话;写作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没有兴趣的写作是“死”的写作。

  二、“生活”重于“生成”

  学生的作文不是另一种生活,即不要把学生的作文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割裂开来。是啊,“只要活着就有写的内容”,因为学生不是为生活而作文,作文也不就是为了生活。因此,我也认为,如果觉得学生没有写作的内容时,我会扪心自问,我限制了学生的心灵没有?每当此时,我会把作文教学停下来,因为让学生再写下去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一种另外的“写作生活”。记起,在春节后的开学初,班里举行一次茶话会,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谈谈茶话会的情况,再用笔头写在纸上,愿意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的兴趣可浓了,写出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侧重于春节的趣事,有侧重于庭聚会,有侧重于对同学的思念有诗歌、散文、记叙文,形式多样,这不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吗?还记得,在举办的心理团体辅导中,我班的学生是活动的对象,于是我让他们抓细节、抓气氛、抓过程,把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一篇篇多好的作文,就在学生的笔下记录下来。每当手捧着这些美文的时候,心里不由地再次感慨:学生要写作文,必须从生活中来,走向生活中去,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学生的生活就是写作的“金矿”!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写作金矿”。

  三、“发现”重于“观察”

  众所周知,观察是作文的首要前提,观察最重要的.手段是眼睛和耳朵,但我又突然想到:海伦凯勒成名的事实。所以,我觉得写作,重要的是内心的发现。倾听内心,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留心观察”这四个字,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因此,学生的发现是与众不同的,唯有这样才会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

  作文教学是一个弱势的群体,作文教学研究是一个落后群体。看了管建刚的这本书,让我掩卷沉思,作文教学的路子,自己在管建刚的主张下,努力绽放作文教学的奇葩!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4

  “打破旧的作文教学程式,提出九大革命性主张,是在丰厚有效的作文教学实践土壤上开出的美丽的思想之花。这便是《我的作作文主张》,这便是管建刚,这便是自谦为“一管”之见,实有超迈的视野的作文教学先锋。

  钟情与他的主张四,那一针见血的犀利语言,时时敲打着自己的心,那高屋建瓴的风范刻刻震撼着自己的魂,让你不得不掩卷深思,不得不注目品味。“学生作文前,套用林语堂的说法,老师的话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作前指导”的祸害,已经严重到了可以毫不心疼的、割掉肿瘤一样地将它抛弃。“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它是有了“学生作文”这个文本之后,实打实的“指导”。“讲评课”,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写顺教”。讲评课,它无法演练,无法磨课,无法反复,“一次性”是它的特征,它与“一劳永逸”无缘”

  重视讲评,这是管老师的作文风格,很欣赏上他的“作后讲评”课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欣赏。写好一句话,写精彩一句话,每个学生努力一下都能做得到。所以大面积地欣赏学生作文的最好办法是抓“好句”。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朗读,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小作者听到同学朗读着他的句子和名字,作文带给他的尊严和荣耀、自信和光荣一定会使他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念,其他同学念着小作者的名字,多少也期盼着下次能念到他的名字,每一个期盼都在学生心里播下一个“我要写出精彩句子”的种子。所以在下学期的创新作文课上,我的第一板块就是让学生欣赏五个以上孩子上周作文中的的好句、好段,让展示的学生感到荣耀,让展示的过程成为其他孩子本周写作的动力。第二件事是挑刺。挑刺一般着力于“句病”。学生经常出现的作文病有:“的”病、“我”病、“长着”病、“心想”病、“关联”病、“开头”病、“记得有一次”病、“然后”病、“于是”病、“再”病、“就”病。我班学生还有一个“看到”病。因孩子较小,改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下学期作文讲评,集中、反复让学生认识三种病——“的”病、“我”病、“看到”病,努力让学生的作文做到准确、顺畅、干净、利索。这也是我的创新作文课的第二板块。第三件事是训练。讲评课的练主要来自两处:一是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引伸出来。从课文、优秀作文选中引出的例子,学生有畏难感,从同伴作文中来,学生觉得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二是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引伸再来,好几个同学缺少心理描写,教师创设一个场景,大家一起练一练,学一学,写一写心理的活动。

  读着他的文章,又让我想到了美国学者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里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评价的目的就是在共同背景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其中的关键词“以转变为目的”值得我们玩味。评价是为了转变,服务于转变,问题是,我们老师的作文评价,是让学生变好还是变坏?我们老师的批语,是让学生变得信心十足还是心灰意冷?我们老师的分数,是让学生变得兴趣高涨还是兴味全无?

  他强调讲评重于指导。由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想到我们平时重指导,对讲评重视不够,讲评重于指导。我们的讲评课往往不受重视,也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讲评,学生的习作基本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较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更难以体会习作的快乐。

  我们今后在作文讲评上要体现老师真切了解学生作文水平,把握住学生作文最近发展区域,让学生有心理认同感,可以尝试先写后教,以写定教,作文教学中要有多改强于多写意识。由此我又想到了作文大师于永正对批阅作文的自法,“尊重性灵,多就少改;尊重差异,慷慨解囊”。于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多肯定,多认可,多保留,多赏识,多发现美,不要吹毛求疵,不要吝啬分数。

  当然,我们的作文教学绝对不是一次两次所谓成功的指导(一节好课解决不了孩子写作的问题,浮华热闹的表演更不能解决),而是贯穿于我们平时教学生活的始终,一天又一天,循环往复,日日如功的。

  所以,老师们,要耐下性子,放远眼光,像与自己的家人过日子一样,平平实实地抓好作文教学。不要让孩子觉得是作文在折磨他,让他失败,而要让孩子觉得,作文,让他成功,让他享受!作文里的他,和他的作文,是成功的。任何教育一旦变成折磨,就走向反教育!

  “帮助指导要明事理。不明是非的‘指导’只会捆绑学生的手脚,这样的指导,约束力是很强烈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哪!作文指导巨大负面效益一直潜藏其中未被发现,一直抱怨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原来“祸根”出在了自己身上!我们为什么不认认真真地进行讲评呢?针对性地进行“评”,针对性地进行“教”,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指导”啊!

  作前指导,有祸害,必须抛弃。这样的主张,哪位语文老师还能不附和?语文老师们,让我们都来学习管建刚和他的作文教育系列,一起走近管建刚、走进管建刚,拿到教作文的驾照,明明白白教作文。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5

  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到我们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把我带到了江苏吴江,认识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

  最初选购这本书,是因为看了此书作者管建刚的个人简历: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七代务农、八年村小、九九寒冬,十年板凳。著有《魔法作文营》、《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线教师》等教育书籍;创下了带班两年,学生发表作文200余篇的记录。读着简历,不由地被他的身世所吸引了,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书被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当天内一口气读完,对有关教育理论书籍如此读法,是第一次。《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若只从书名看似乎不过是本枯燥无味的作文教学理论书籍而已,细读你会发现它完全打破旧时理论书籍的写法,以朴实但充满智慧的语言,融理论于一个个小故事之中,夹叙夹议地提出作文教学九大革命性主张:“兴趣”重于“技能”;“生活”重于“生成”;“发现”重于“观察”;“讲评”重于“指导”;“多改”重于“多写”。

  他的“作文教学主张”系列,具有的批判性、颠覆性和革命性,无不是对权威的挑战。当名师们都在研究体验生成作文指导课,凭着几节指导课讲遍大江南北,红遍全国时,身为一名村小教师的管老师却敢于向名师们提出异议,以其主张“讲评重于指导”、“生活重于生成”犀利地评判了“作前指导”的弊病,并提出大凡“作前指导课”百分之九十五均是弊大于利,提出学生作文前,老师的话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只有“作后讲评”才是绿色无污染的。管老师的观点无论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这种勇气与睿智确是令人钦佩!这种创新意识更值得提倡。

  管老师说:“我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希望每天下班后都能带回一个故事。”这句话让我们发现管老师对待自己的作文教学主张,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演绎,每一个故事,都在演绎中闪烁着生命的光彩。故事,让他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反思、总结,最终达到了成长。管老师的故事读着平实,当你尝试着效仿他时,你才会体会故事的感人之处!在主张“多改重于多写”、“文心重于文字”中,管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修改热情,特办了一份《班级作文周报》。于是,他的作文课与众不同,“写作文”叫做“投稿”。平时的作文课成了投稿课、品读“周报”课。就这样10年来,《班级作文周报》,共办近500期、500万字。读着这些别出心裁的管理制度,我觉得自己读的不再只是文字,而是管老师的那份爱与执著,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微笑与幸福!读着读着,我想起了杨九俊教授描述的理想教师的`样子——“是爱,是暖,是诗,是人间的四月天”;想起了杨九俊教授描述的理想学生的样子——“活泼泼,是在天空展翅的鹰,是在海里飞翔的鱼”;想起了杨九俊教授描述的理想学校的样子——“到处流淌着奶和蜜”。

  杨九俊的描述,是所有老师的追求,可这却是管老师的人生写照!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6

  现行“读写结合”的理念。所以阅读教学中流行挤进“写”,没有挤进“写”的阅读课,被认为理念不先进。一个“挤”字,道出了阅读教学的对“写”的重视,也道出了阅读教学对“写”的无奈。如果阅读教学过于纠缠文本内容的理解,缺少对文本表现形式上的追问,挤进去的“写”,本质上不仅不为“写作”服务,还会对“写”产生了误导。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常给学生练笔,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深化文章中心而练,久之造成学生不是我笔写我心,抑制了学生的自由表达。所以,阅读教学的重心应从内容的理解是走出来,学生读懂了基本意思后,要带领学生去搞明白,文本的`意思是如何随着语言的铺展表现出来的。

  管建刚老师认为写作高于阅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必将迎刃而解;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依然可能还未提高。这让想到了平时,家长在询问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我不假思索说:“要多看书!”现在想想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话呀。班里有个别孩子的书是看了不少,可作文写得不尽人意,也就像管老师说的:一个经常阅读的人不一定会写作。原来这其中还有深刻的奥秘!管老师把语文教学的三大内容“识字“、”阅读“、”写作“,比作三层楼。一楼是“识字“,二楼是”阅读“,三楼是”写作“。我们应站在哪层楼看语文?答案是“三楼”。从“三楼”(即从表达出发的阅读)上看下来的风景,一览无余,惬意舒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看的更清除、更真切、更凸显语文的本质!

  因此,我们的阅读应是指向“写作”的阅读。一旦阅读教学有了“写作意识”的关照,步入指向“写作”的阅读的脚步就临近了。阅读的前方有个“写作”引诱着、引领着,你的阅读肯定会发生“质”的飞跃,你的阅读将不再纠缠于内容,将是从内容作向内容的呈现。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7

  今天开始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浏览一遍后,我对管老师提出的这两个观点很感兴趣,一是“语文书”不等于“语文课程”,一是“课堂主阵地”不等于“课本主阵地。有一种说法,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到底“三分”和“七分”,哪个重要?

  管老师认为,没有课外的七分,是永远学不好语文的。一个只知道读课文的人,语文学习上永远不会有出息。一个把语文书放一边,把小说藏在桌肚里读得忘乎所以的人,或许能成为作家、文豪。一本语文书不过三万字,教得再透,读得再熟,煮得再烂,不过三万字,不会变成30万字。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天到晚抱着薄薄的语文书,视语文书为宝典,一篇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白话文,折腾了两三节课,还不够,还有一页又一页的关于课文的.练习题、“课课通”。把“三分”折腾得死去活来,把“七分”忘得所剩无几;把学生折腾得死去活来,把活泼泼的自主阅读、写作忘得所剩无几。

  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错把“语文书”当成“语文课程”,以为把语文书教好了,就是把语文课程教好了,学生就能学好语文了。把语文书等同于语文课程的悲剧,正在认真而严肃地上演。我们的教育经常在严肃而认真地做着滑稽而错误的事。我们的老师经常在严肃而认真地做着滑稽而错误的事。

  将“语文书”的教学等于“语文”的教学,直接孪生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课堂主阵地”等于“课本主阵地”。语文学习重在课外的“七分”。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杯水车薪,缺得太多了。一个语文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把课堂教学窄化为“课本教学”。拿着薄薄的语文书折腾来折腾去,折腾了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也折磨了学生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折腾到最后,老师筋疲力尽,学生枯燥无味。

  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用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处理“七分”的“课外”,即开发语文课程和使用开发出来的语文课程。

  语文书太薄了,开发语文课程太迫切了。开发语文课程,开发好课外的“七分”课程,应该是语文老师的核心教学能力、第一教学能力。开发语文课程,是发展语文老师、成就语文老师、幸福语文老师的重要途径。只有自我开发,教师才有作品感,才能走向“教自己的东西”,教学才会充满老师自己的思想、见解和情感,教学才能烙上“我的”色彩。教师的核心能力不是课堂教学能力,那毕竟只占“三分”。一个语文老师用自己开发的“课程”来教,如《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的雷夫,用“他的”莎士比亚来教学生,教师的教学才能对学生有个人的、个性的影响。

  语文学习要“课堂小阵地”,更要“课外大舞台”。课堂,语文老师的研究重点,不是教材解读,而是“两个”开发,一是课程开发,二是组织、引导、激励学生方法和手段的开发,使学生主动用起、用好“课外大舞台”,将“读”和“写”融入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这就是最好的语文教学。

  读了管老师的以上论述,让人感到豁然开朗。一直以来,我也很多一线老师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一是认为“语文书”就是“语文课程”,把语文书当做“圣经”,抱着语文书死死不放,不把它读通读透决不罢休。一是认为“课堂主阵地”等于“课本主阵地。“课堂是个大舞台,谁都可以进来”。窦桂梅老师不是提出三个超越吗?其中就有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还有课内海量阅读的推广人韩兴娥、常丽华和薛瑞萍,不是已经把课外书搬进了课堂吗?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的作者,她仅用四个星期就教完课本,节省下来的时间全部带领学生读课外书,畅游书的海洋,读了一本又一本,她所教班级语文成绩与其他班级相比,遥遥领先。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靠一本语文书,不是靠大量的做题,让学生大量阅读,才是当务之急,老师不能禁锢于“一亩三分地”,学生,不能禁锢于“课堂小天地”,要到书的海洋中畅游。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解放课堂,学生才真正做到“营养均衡”。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8

  最近,学生们的作文扣分很多,于是感慨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能力不足,便找来了管建刚老师的书开始阅读。

  看着书,就让我联想到自己平日的工作过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就是等到了作文训练之前,再急急忙忙地说上几句没有深度有话语。

  而管老师让我看到了在作文教学方面不一样的见解。他把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是呀,自己有没有想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是生硬地讲解,机械地批改,那还有什么提升空间呢?其实,兴趣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再去谈其他的。可是如今的课堂,自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知道应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于是,学生们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没有兴趣参加到写作文的活动中来。

  管老师却进行班级周报的活动,把学生们优秀的习作进行改编,发到班级小报中进行有效地奖励。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家长们也都拭目以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可是,要想得到不一样的成绩,必须走一条适合学生的道路,必须让学生们能够愿意去尝试,愿意在这个活动中去体验一下。

  每一件事的解决地都不止有三种方案。是呀,自己每天被动地工作着,学生们每天也机械地学习着,我有时候照顾学生们的感受,往往少布置作业,可是学生们却并不领情,他们还经常耍小聪明,觉得有机可乘,于是,经常偷工减料,没办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有的孩子就是在偷懒,不是在认真积极地对待学习。有时候自己也很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是顺其自然,还是狠狠批评,还是通知家长?我有时候也没有招儿了。是不是把学生们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有点责任感,这样的效果也会提升一点?是不是跟他们商量一下,让他们了解了写作业的重要性,他们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今天,尝试了一种不同的方式跟学生们一起写作文,效果稍微好了一些。可是有些基础差的同学还是跟不上趟儿,总是在那里乱写一气。只写了几行字,还有的根本就不动了,无动于衷的样子。没办法了。实在是无语了。

  有时候,自己不知道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应对各种突发的事件。

  有时候,只顾着找学生的毛病了,却没有想到如何让他们的内心真正喜欢上习作,真正让他们把心里想说的话诉诸笔端。应该让那些正在努力的同学看到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的提升空间,让每个孩子者做他们最好的自己。

  虽然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可是,我们还是要坚守着心中那个梦想,勇敢地走着,走向那个心中的百花园。也许这条路并不平坦,也许还有很多路并未开辟,可是,我们只要努力地走下去,努力地朝着那个目标奋进,我想,最终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都会受到梦想的青睐,都会感受到坚持的力量的。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9

  你必须对一件事深感兴趣,才会专注,然后你才会想要知道相关的所有事情。你的整个心、整个人才可能专注。同样的,如果你认识到你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你就会有兴趣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了。

  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兴趣,才会想知道关于这个事物的其他信息。你想写作了,才会想去了解与写作有关的所有事情,你的写作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生活中将充满了写作的因子,你的阅读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思考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看、你的听、你的触摸和感受,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写作深感兴趣了,你所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会与写作发生隐秘的联系,并且,你会逐步地发现这种隐秘,这种秘密最终会成为你清晰的感受和论断。

  写作教学,教师首先就要转变观念,“作文兴趣”是第一重要的作文能力,“作文意志”是第二重要的作文能力,然后再是写作人格和写作技能。

  最最重要的作文教学是什么?就是让你的学生对作文葆有长久的兴趣。

  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让学生说真话,说大实话、大白话,就得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允许学生说不健康的话,哪怕,不是这个年龄该想的事,不是这个年龄该问的事,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话,就让他写出来,表露出来,这本身就是健康的标志,是走向“真健康”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学生,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谁都不难想象吧。一个习惯于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民族,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民族,谁都难以想象。

  我想说,我们作为老师,要蹲下身子,跟孩子平等的交流,摒弃成人的观念,从儿童习作的要求出发,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草根教师也应有教学主张11-30

自作主张作文10-17

读《名师教学主张》有感01-20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03-21

数学教学读书笔记03-15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04-26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03-29

我的大学读书笔记12-04

我的寒假读书笔记08-24

《我的母亲》读书笔记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