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心事》读后感

时间:2024-11-15 15:44:52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通用)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子的心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通用)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1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论乱之首。”强调送礼,并且强调礼上往来时,就有了功立性的追求,内心的忠和信就会越来越薄弱,为人也会变得薄情。因为,没有你上往来的说法时,我们觉得人家不会你也没什么,有了你上往来的说法,真来看那些不回你者,就会觉得他没有礼貌,不重视自己。有些人还会觉得,你想让我帮忙,还不给我送礼?你不送礼就是不尊重我,我为啥要帮你办事呢?这样的社会是很势利的。

  忠信薄了,情力和德行淡了,礼和利变得很重,社会就乱了。所以,礼的盛行,对社会不一定是好事。很多亲戚之间不再来往,有时也是因为你的问题。所以,“礼”是乱之首,与其让它引起厚薄的分别心,让有些人开心也让另一些人不开心,就不如不要送,更不要提倡。我们提倡德,得是不讲究回报的。在提倡德行的社会里,功利思想不会变得合理,更不会变成社会共识和集体无意识,人们会随喜无功利的奉献,敬畏无功利的奉献,甚至追求无功利地奉献。这样的社会是向上的,也自然是有序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有几种理解:

  1、是先知;

  2、是先见之明;

  3、是某种功利性的'规划,比如做这件事必然会产生什么结果。

  所以,前识者就是有先见之明的聪明人,或者先知。他们善于算计,善于设计谋略,总是可以通过计谋达到某种成功,或者准确的预知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所以大丈夫处事的时候要厚,为人要敦厚一些,质朴、不张扬、不炫耀、脚踏实地,让给你交往、合作的人觉得舒服。

  “不居其薄”,“薄”就是刻薄、浅薄、计较、算计,“薄”的人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

  “处其实,不居其华”,注重内证功德、内在修养,不注重技巧。

  “故去彼取此”,所以,要把表面的浮华舍去,洗尽铅华,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要注重内证功德、内在修养,这才是君子之所为。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2

  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只有五千二百五十四个字,很精炼。《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深刻的影响。雪漠老师写的《老子的心事》是对《道德经》每一章节的解说。他说,《道德经》是老子的境界呈现,是正量的东西,是学问,是知识,是老子的本意。不要走马观花地了解老子的智慧,要把它用在你的生命里,让它解决你人生难题,让你的心变得豁达一些,广阔一些,也在充满欲望的世界里,发现一种不一样的东西。在这个繁忙的社会里,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自由的安宁的心灵空间,永远做自己的主人,永远忠于自己的灵魂。

  老子提出,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老师们知道对学生、对孩子,要鼓励、欣赏、肯定学生,但我们就是做不到,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批评、抨击、否定他们,虽然过后我们会后悔,会自责,事一临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人的话,会脱口而出。所以,道德经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要“行不言之教”。我们要做的就是落实到行动上。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最后的一章句句都可以作为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圣人的伟大就在于她不断地帮助别人而不自私占有,就是为而不争,这种贡献他人而不争夺功名的`精神,也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我们的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章的每一句话!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最美的事,给予和奉献。

  读了《老子的心事》,让我觉得读好书,读圣贤之书,要学圣贤的活法,这种活法指导着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对一种信念贯穿一生,让自己的生命有所守候。真正学会妙用老子的智慧。同时,也希望有更多人能改善自己的人生路,在生命绝望的那一刻,能够交出一份相对完美的人生答卷。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10-22

读老子,读老子白居易,读老子的意思,读老子赏析 -白居易的诗08-05

读老子,读老子陆游,读老子的意思,读老子赏析 -诗词大全09-26

读老子,读老子陆游,读老子的意思,读老子赏析 -诗词大全10-18

老子名言09-28

晩老子04-29

论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的关系04-29

老子简介08-17

《老子》心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