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习录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习录读后感1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习。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习心灵而作的。”——传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第二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问题是:“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有多少实用性?以及曾皙说的话,不过是一种戏弄,圣人许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经这样一句话却不经意地说:“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三子所谓‘汝,汝也’,曾有点‘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夫子也都许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就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时,都有“意中人”跟随,只有曾经点过志向时,没有“意中人”跟随。之前在给自己定下目标时,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自我并不评价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象孔子的三个弟子那样,尽管说自己还在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孔子认为他们能达到那种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评他们。高深的经世致用,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心境出发。本人目前还没有达到曾经的点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与物质利益有关的。进了师门,跟许多人聊天,都会问他们的远景是什么,大家在谈论远景时,不自觉地就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也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情是对的,结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说三人为器,把自己关起来。生活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学”。了解自己的半斤八两,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构成它的元素。我总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之力,听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第三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问题:“延平云‘当理而无私’。“理”和“无私心”怎么分别呢?”先生曰:“理即心。“无私心”即是“有道理”,“无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与理都能断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无私心,而外弃人伦,则非人伦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过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阳明从朱熹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生活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除私生活是无私生活。无私当然是一种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单纯的说理等于没有原则,这两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将他两人分开来说,那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澄又问到了佛家的无私心与正道的关系,他认为正道就是佛家的无私心,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一定要做孝子。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孝道时就离开了家,这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尽孝。男人可以没有伴侣,也可以没有孩子,但必须有父母。看起来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虚的,那父母之情呢?当父母健在时,你去追寻佛教的无私心,这是没有天理的表现。你们的心被你们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从反面论证了王阳明的心理之道。
第四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后,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意味深长,仅仅读了一遍,我就不敢说完全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但是读了《传习录》,我确实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许多时代,的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首先是心灵的净化。王阳明先生认为修身就是修身。万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个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产生良知的人,只不过是被物质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没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错误,使之回归正道。当欲望萌芽时就把它扼杀,防患未然以求修身养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将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参透事物的本质,把握知识的来源。要断案,就要从断案中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举例来说,在判案的时候,不要因为对方的不礼貌而生气,不要因为语言的婉转而高兴,不要因为对方的抱怨而屈从于宽容。怕心中有一点偏差,怕妄想与是非,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边,学习就会不着边际。
三是知行统一的问题。知者有为,行者有为,知之为行,行之决定行。读以知为目的,知以行为目的,所以读书必须用于引导行,从而知行合一,谓之“经世之道”。光看不想,只会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会变得自我。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心,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时候,不妨看看《传习录》,探寻一些人生的真谛。
传习录读后感2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3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传习录》
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的学说。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达也就实现了。
传习录读后感4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5
近来的销声匿迹不是去哪旅游了,而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坑,一本让我啃到现在才啃完的书———《传习录》。一直以为自己看书挺快了,然面对这本书,实是啃的太慢,慢是因为其文体作古,慢在于其意悠长,需要好好品味,好好回味。此时此刻终于啃完了,长舒了口气,却又叹息翻到了最后,有点眷恋。
在去往广州的火车上,我开始看这本书,越看越觉得震撼,也越看越觉得喜欢。每一位优秀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佩服的,也更应该是值得学习的,这点上出发,王阳明先生更是当之无愧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阳明心学更是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就连略知孔孟之道不明心学的的我,也更趋于其心学。
《传习录》人个觉得全篇要义在于:
一、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自省,就是致良知。良知不会停滞在见闻上,也不会与见闻分离开来,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了。无善无恶即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知格意格心。格就是正,纠正那些不正的,使其归于正道。在私欲先于其萌芽之际,防于未萌芽之前,修得真心。
二、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相较于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习,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例如,当你判案时,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你个人清楚。你必须仔细省察克治,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文件与诉讼,全是切实的学问。如果抛开事物去学,反而会不着边际。
三、知行合一。知中有形,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渭之“经世致用”。若只读书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而不读书,求教,便会自我且更加危险。固知难,行之更不易,需一世之功。
以上三点,在我看来,其精要还是在于知行合一。前二者皆内修行,而知行合一为表象,可视化,可量化,非心量可衡。前二者在于知,在于修,后者则表达了形,前者给予了目标,给予了方向,后者得已完善诠释以上成果。
此书我为啥觉得震撼,觉得喜欢?这主要是因为我觉得相见恨晚。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从未到意识到过的问题,从小我们听从老师们的不求甚解似的摇头晃脑背诵《论语》,《孟子》等巨著,却不如如今《传习录》来的猛烈,来的怦然心跳。因为因老师要求,父母要求,只为背而背,只知其义,而非像今日潜心去看,去想,尝试去理解。可能因我一直是理科,从高中开始,已经离孔孟之道越走越远,与我相近的是打字,电脑,物理,化学,软件等理科性的东西。而后越走越远。在拜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个疑问,我国学术传承上千余年,为何时间越久,越开始沉睡在了记忆里而不被发扬光大?反而是电脑系统,设计软件时不是时的更新,技能方面的书一本接一本,也从未断更过。这是时代进步的代价么?还是这物欲横流发展的根本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在乎的是如何创收,如何去战胜彼此而获得此时内心的满足?手游如此,论收入亦是如此?越来越在乎技能上的突破,个人能力上的突破么?心学讲述的东西,我时隔多年才用心去看,虽然陈旧,但亦有所得,也亦为其折服,但相较现代的发展,却实属有点心寒,心寒被太多的人忘却与不提及。可能是我以篇概全了,就我单眼皮的目光确实短浅,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更多注重那些古人的智慧结晶,不说发扬光大,但至少不致埋没。也希望更多的娱论导向更多在乎实质化,至少我国的宝贝要比国外人更懂得珍惜,就像茶,就像端午节,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觉得挺对!
传习录读后感6
心学不容易学!
我看很多给它评论员的文章:这一切的发生会不会是这种—理解不了你,我也不知道碰到同样的事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所以反过来试图用你给出的答案来解释它,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控制。就像我打不过你,反过来找理由找借口来说服自己,得出结论你很强。这不是学习心学。
你打算创业,很多人会说,整不成!只有你自己会说我是对的。你相信谁?一些二货肯定会说我肯定要选择我自己认为对的。那还要学心学作甚。你的内心肯定是:我认为是对的,还没有证明过,他们说的却有很大的概率发生,决策的时候,赌会占很多的。这个时候心学才会上场:想明白我做的初心,原始动力,别人会不会也需要这份动力,要用什么样的手段,让别人认识到这份动力,接受这份动力。这个过程涉及多少的精力,多少的人,你愿不愿花这些精力时间去处理这些,到第二天早上你采取的做法,才会搞懂你到底是致那一块良知。不做好好上班,做那就开始。这就是知行合一。很难对吧?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政策,就是上面想让你这么干,但是和你实际不结合。想哪样干肯定死,不那么干,你会死,这分钟你用用致良知的理论来,就是不干,你来试试,不一定完完全全致良知,不一定都不听从自己的内心。那个对我有益,我可能就会采取它。这个过程看到内心是这么觉得,现实你又必须那样,学问功夫就在这里,致良知不容易。
结合上面两个:做还是不做,干还是不干。做有做的'理,不做有不做的,干有干的理,不干有不干的理,这些理它都不在心外,是你决定要做还是要干。你心想干你脑子就会找出要干的理,你心想做就会找出要做的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那,什么对呢?我是做对还是不干对?这里所说的对是达到心理的预期,你去做了,也达到心理的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你去做了,没有达到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错也是一个反馈),却不符合天理。您看,又撤出天理来啰,心学不好学!
生有涯,知无涯。
用毕生的精力去追逐王阳明的心学,也追逐不到,是因为这个学问是他的。但我追逐我的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能指导我,救我,那我就听从它吧。这才是学心学。
最后:你说古人厉害还是我们厉害。我说是我们厉害,生活就是比以前好啊,这不是说明我们更厉害些吗?你若学完传习录,你去找心理咨询师,你会发觉,心理咨询比传习录有效,快,更能达到目的……事物已经发展,你还想用500年前的东西来pk?就像我用枪,你用木棍,你怠啊
传习录读后感7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教约》
传习录读后感8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习录读后感9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传习录》
这是《传习录》中徐爱记录的最后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体会。在同门聊天中我经常说“后悔加入师门晚了。”没像徐爱说的以前学的那些东西把自己耽误了,是因为以前自己也没学太多东西。加入师门之前,就觉得儒学只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加入师门,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师父学《周易》,学《周易》的思想也不纯,是想用它来预测未来。随着与师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师父发愿去传播儒家修身方式这套东西,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教,和社会上很多的儒学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我结合着师父的教诲,和我的人生相对比印证,才发现我的人生之所以没有达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以前总是喜欢怨天尤人,经常对别人说没赶上好时代,可实际上我赶上了中国最好的创业时代——互联网爆发的时代。
儒家思想传递了几千年,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依旧有指导意义。在与人日常聊天的时候,更多的`是说“反求诸己”、“格物”、“观情欲念”……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下手处。入师门三年多,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修心初级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头的分类、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敬慎不败、至诚如神……有很多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概念,现在已经变成了我日常生活当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说出来的,甚至是成为了我的行为习惯。
有同门问我怎么可以更快更好的改变自己,我对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要坚信师父”。如果你心存疑虑,或者是朝三暮四,你不会有太大改变的。这套东西不是背就能会的。还是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徐爱说的影响他的那些学说,《传习录》的后边会逐条的说明,慢慢学习。
传习录读后感10
《传习录》,钱穆口中“中国人必读的书之一”,蕴藏了一代儒学大师王阳明的思想精粹,读它,是对心灵的拷问与洗涤,澄澈与升华。
先生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初读,就令我汗颜,因为我就是那个“知而不行者”。我自诩懂得的道理不少,可是,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多少?我知道“人生大病,唯一’傲’字”,我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读过”君子温润如玉“,但是,当我盛气凌人时,当我半途而废时,当我得理不饶人时,我敢说,我懂了么?
再品,更汗颜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我知道的是什么?概念。我不知道的是什么?本质。概念,只是对本质的描述,我看似知道许多道理,其实都是镜花水月,空中阁楼。实践方能出真知,而我,一无所知,也一无所成。知而不行,就是悬空思索;行而不知,就是冥行妄作。我向来悬空思索,耽于理论,疏于实践,今日起改之。
可是,你们呢?你们是否同我一样,已经知悔?如若知悔,又是否已改之,亦或是依旧在苦苦挣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的社会上还有太多太多的知行不一者了。有像我一样的知而不行者,例如“键盘侠“、”喷子“,”愤青”……他们,或者说,我们,带来的言语暴力、社会伤害,难道还不够多么?前段时间四川那位自杀的医生,难道不是明证吗?也有另一些人,他们无所畏惧,视法律如无物,弃公德于不顾,冥行妄作而自以为特立独行,损人利己还理直气壮,他们,有杭州的那位纵火保姆,有飞机上的那位抖脚先生,有破坏六千万丹霞地貌的少年,有重庆那位殴打司机致使一车人坠江而死的女士,还有……我长叹一口气,此刻,我不仅仅是汗颜,简直是羞愧难当!为你,为我,为我们。
是的,为我们。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民族,为中华;我们的祖先,叫炎黄;我们的`文明,是华夏!它在蛮荒中萌芽,在蒙昧中成长,在时间中成熟,散发出动人的芬芳。可是,这个拥有三千年诗韵、五千年灿烂而辉煌文明的民族,他的传人,竟然如此不堪!
我们的民族与文明,承受着撕裂的痛苦,在黑暗中经过无数的摸索,攀过高山,穿过幽谷,渡过黑河,终于,在近代,以决绝的姿态浴火重生,然后踉踉跄跄地来到了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就是这样迎接他们、传承他们、发扬他们吗?不,当然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做法,王阳明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知行合一。如果我们人人知行合一,每个人都为传承、发扬光大我们的文明而做出实质行动,由文明的被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创造者,那么,我相信我们的文明不仅不会被我们玷污,反而会被我们发扬光大甚至超越先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的文明由此而来,也必将由此而茁壮成长。
传习录读后感11
我不是学文科的人,之所以读《传习录》,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国的又一圣人王阳明。
老实说,看完整本书,有些地方确实看不懂,特别是引经据典之处。下面,我只是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感想与启发。
第一点,阳明心学将求圣的方法从外在世界转为了内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无所不知(外在),而是内心纯乎良知(内在)。我觉得这个理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静下心来,不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时,只要此心纯乎天理,认认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点,看完书后,发觉阳明心学与朱熹的理学,都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上的`不同,对孔子的话诠释的不同。因次两派就吵架,不可安宁。儒生缺乏了对客观世界,对科技的追求。这也是统治阶级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点,对书中关于“求静”,“主专一”的看法很赞同,很警醒人。
传习录读后感12
立志成圣:纯粹是一种品质。
王阳明讲立志成圣,志是动机,是驱动一个人向前的精神力量,然而才分高下,志有长短,故曰:“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意思是人的能力大小虽然不同,若纯粹天理的心相同,都可以称之为圣人,犹如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若成色充足,都可以称之为精金。王阳明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志向,刘文刀也有为全家奔小康的小追求,不论哪一种,纯粹都是亘古不变的试金石。
志向一词不妨拆开来看,志的关键在于纯不纯,向的关键在于正不正。志不纯,经不起难关考验,向不正。当下这个环境,谈志存高远很奢侈,不如反求于纯粹,正本清源,抱赤子之心,行躬身之事。
格物致知:专注是一种天赋。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王阳明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是圣人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是贤人的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而知之,勉而行之,是学者的事。让学者一上来就去体会圣人的境界,难免会不知所措。凡事讲个循序渐进,是“行”这个层面的事,而格物致知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想,是“知”这个层面的事,那什么是格物致知呢?“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意思是使事事物物都得到它的道理,便是格物,通过格物实现自我心中的良知,便是致知。
关于格物致知,王阳明亲自做了示范,格了7天竹子,劳思致疾,随后悟出了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只消在自身心上锻炼格物功夫的`道理。道理很简单,可知易行难,专注便是其难之一。专注算得上是一种天赋,于外要求注意力长期高度集中在目标对象上,于内要求心无杂念,聚气凝神。格物需要专注,致知更需要专注,有些品质,靠天生不靠后补,有些人才,靠选拔不靠培养。
知行合一:勇气是一道门槛。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强调知行并进,不分先后,而实际上却往往分个先后,理论指导实践本没什么问题,可先理论后实践就容易出问题了。很多人喜欢运筹帷幄,因为只要不拿出来接受讨论,就没人知道帷幄里藏了什么东西,就可以独自享受决胜千里的满足感,可是真要抄家伙上战场,便高下立判了。
我们做事讲究胜券在握,谋而后定,事能这么做,人也能这么做吗?况且事有大小之分,大事面前策无遗算,小事面前也应如此吗?人志有长短,才分高下,以上才配短志,下才配长志又合理吗?实际上这些情况随处可见,知行不一罢了。
从知而后行到知行合一,迈出这第一步是需要勇气的,当手上的胜券没了,要从实践中边摸索边发展时,勇气使你出发,专注帮你驱散恐惧,纯粹保护你抵达终点。这两天还翻了翻东坡的词,真是挡不住的才气,最后附一首比较喜欢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传习录读后感13
玉华阅读完《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及《知行合一王阳明2》后继续学习王阳明的书籍,选了这本由王阳明撰著的《传习录》来阅读,坚持与大家分享读后感。
读到前言的知行合一,说到王阳明认为知行关系是两者的辩证统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玉华也在思索,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必然以人的认识作为指导,而人的任何认识都必然依赖于将认识付诸实践后才能得到验证。就如王阳明所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掌握真知的目的在于实践,不实践便不能作有真知。玉华读后更加坚定了要坚持将认知活动与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实践中发现真知。就如我们维爱的"悦读"项目的成长需要坚持知行合一才能走得更远!
玉华读到第12页徐爱与王阳明的对话: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也只是要世人明白,一方面去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能有着落之处。"王阳明说"你这样的理解反而是背离了古人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能够领会,只要说到知,行便包含在里面了;只要说到行,知也包含在里面了。古人之所以将知和行分开来说,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懵懂懂懂、任意而为,完全不加思考,只是任意妄为,因此才要提出知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做得恰当;还有一类人,整天空想,不肯切实躬行,全凭主观臆测,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知得真切。这是古人不得已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说,如果能够领会真意,只要一句话便已足够。现如今的人却将知与行分作两边,认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如今我若只是讲习讨论如何去做的功夫,等到知得真切之后才去行,必然会导致终身一无所成,也终身一无所知。这不是小病小痛,而是由来已久。我今日提出"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下药。但"知行合一"的说法也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而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即是如此。如今你若明白我为何如此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两回事也无妨,本质上则还是一回事;如若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说些无用的话罢了。"
玉华读到第30页,说到王阳明教导他学生孟源的。孟源有个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有一天,一位学友向王阳明谈自己修养的近况,请王阳明指正。孟源在旁边对那个学友说"你才刚刚达到我以前修行的水平"。王阳明知孟源的老毛病又来了。王阳明想借此教导孟源,说"你的老毛病又来了,这是你人生中最致命的病根!就像方圆一丈的地里种了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栽培,只是滋养这棵大树的根。如果在这棵大树周围种些好的庄稼,上面的阳光被树叶遮蔽,下面的土壤为树根缠绕,这些庄稼怎么长得成呢?只有砍去这棵大树,将树根拔得一干二净,才可以种植这些好庄稼。如若不然,任凭你如何努力耕耘栽培,也不过是滋养这个树根罢了。"玉华读完王阳明对孟源说的这句话后,感叹王阳明对孟源的用心良苦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有没有犯了孟源的老毛病。玉华忆起前几年自己刚拿到驾驶证1年多一个星期就自告奋勇独自往返清连高速的经历。现在玉华回想也被自己当时的冲动而汗颜。第一次上高速,玉华有个死党千叮嘱万叮嘱玉华开车要小心,还叫了人在旁边督导玉华。第一次无惊无险,一路顺畅从清远开往连州,又从连州开回清远,玉华又兴奋又激动,高兴极了!以为自己有经验了。此事过了不到一个月后,刚好连州当时有一个"血腥"杀人案,受害者的.家属需要关怀和心理疏导,玉华接到任务后刻不容缓,自己单刀匹马"直杀"现场。当天处理好一切后下午四点半左右就从连州往清远回程,玉华想想时间还早,应该无问题吧。但是,一出连州城就开始下雨,起初毛毛细雨,后来越下越大,玉华只能慢慢开,由连州到阳山开了两个钟头,天色渐渐黑了,玉华又饿又累,见到到阳山南站赶紧往那里靠。下了车,买了两个粽子狼吞苦咽地吃了起来,还担心自己不够体力喝了一瓶红牛饮料,做下伸展运动,舒展筋骨,准备再挑战从阳山回清远的高速路。这个时候,有几个中年男士,在玉华附近,左看看,右看看。玉华平时看上去似乎比实际年龄年轻些,像个女青年。玉华心里开始有些害怕,难道玉华遇到劫匪了,回想以前刚入律师所时主任叫玉华整理的那些刑事案件的档案资料,那些血淋淋的犯罪过程,触目惊心!玉华马上意识到必然要尽快脱离现场。玉华扮作慢条斯理地不慌不忙地打电话,并大声地故意地与电话那边说"喂,XXX派出所所长啊,好好,你们几分钟就到了,是不是,好的,那我也岀发了,那一起集中啊!马上到!"玉华说完,飞快地跑回自己部车,一启动油门,"呼"的一声,往清远方向强奔!在阳山路段,非常大雾,不到三十米的距离,根本就是朦胧一片,玉华只能像蚂蚁一样慢慢地慢慢地开,公路两边黑压压的山,没有半点灯光,死沉沉。玉华只是自己一个人,很担心刚才那几个男士开车追上来,加上周围环境恶劣,自己开高速又没有经验,玉华手心也出汗了,但有一种声音自己反复告诉自己,玉华"挺住、挺住……"开了差不多1个钟后终于在第三条车道上见到了一部拖着沉甸甸货物的三卡车。玉华见到它超兴奋,见到大卡车后面暗黄的后车灯觉得很温暖很温暖,心里想,终于见到车了!玉华之后就一直紧跟着这部大卡车后面,"不离不弃",又开了差不多两个钟,离清新区越来越近了,出了高速口,见到黄坑那边的万家灯火,玉华终于舒了一口气,车停在自己家楼下时,玉华的眼泪拼命地掉,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从这件高速事件中,玉华知道自己犯了孟源的老毛病,自以为是,过高估计了自己开高速的能力。空心的禾穗举头向天,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的。玉华不想做举头向天的禾穗,以此为鉴!谦逊是玉华需要历练的克己功夫!读古人的书籍真好,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
读到第33页,陆澄与王阳明的对话。陆澄问:"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王阳明答:"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努力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安定的境界。"玉华读到这里时沉思王阳明对陆澄说的话。玉华有个老师也说过"静下来才有福"。是呀,静下来才有福!玉华也浮燥过,也无奈过,那种心累的感觉不好受。记得前几年刚开始组织公益活动时,玉华没有老师,没有伙伴,当时就是靠一个"勇"字和一个"做"字。四年即将过去,玉华组织及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超过两百多场,也凝聚了一批热心公益的好伙伴。玉华静下心来回想这四年的历程,酸甜苦辣样样俱存。王阳明教导陆澄说"静"需要在事上练。玉华似乎也听到了王阳明在引导玉华要"静"下来,有些人及有些事情急不来,也不能急,就耐心地等吧。宁静致远,关键一个"静"字。玉华想到除了"静",如果要心平气和,工夫在于一个"定"字!
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王阳明说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玉华在思索,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或把善当作恶,这时“良知”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就好像在不适合的时间段"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爱的人。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有格物致良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可以把爱放在心里,祝福他,这也是一种至"爱"的表达方式!玉华感悟到: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是自己的思想活动了。如果自己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留下善去掉恶,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
玉华读到第116页,说到王阳明在来信中写道"真正具备了某种认知便会去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叫作认知,这是告诫学者要切实用功、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行。如果真认为行就是知,恐怕专注于探求本心,不顾事物的道理,必然会有不明白、无法理解的地方。"玉华反复读了几次,越来越认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说法。玉华几年前就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当时考这个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可以把律师的理性与心理咨询师的感性整合起来服务个案。刚开始,玉华从心理咨询网接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来解答,选择的是公益,没有任何咨询费。坚持了一年多,解答了几千条咨询,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之后一边咨询,一边坚持再学习。走了几年之后,慢慢地可以有选择性地收取了一些咨询费用。玉华想想,如果当时只是拿了证而没有运用起来,那么就是知行不合一了。玉华感悟: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真切的认知就是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称之为认知。
玉华读到第165页,王阳明说到"澄明之心是不动的",是因为它来自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所以不曾动,动了便是妄;"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是因为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未尝不在其中,只是有所动,不动便是照。说无妄、无照,并非将妄心当作照心,将照心当作妄心。把照心当作照,把妄心当作妄,这依然是有妄与照的区分。有妄与照的区分就是将心一分为二。把心一分为二,心体便有所停息。没有妄与照的区分就不会有二心,没有二心,心体就不会停息。玉华读到这里时被卡住了,不是很明白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也产生了一些疑惑:王阳明说的"澄明之心是不动的",难道是因为遵循天理,所以说它是静的吗?"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难道是因为良知未尝不在烦乱之心当中?既然说是烦乱之心,那么良知对于它来说就是澄明的,而对于澄明之心来说就是烦乱的。妄动与停息有什么区别吗?
传习录读后感14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平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平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习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习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平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习录读后感15
一口气把十四集的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讲)看完了,觉得还不过瘾,还买来印刷版的《传奇王阳明》以及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再研读。看着看着,读着读着,被王阳明传奇的一生所吸引住了,更被王阳明的哲学观点所折服了。
一、王阳明传奇的一生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更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是中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立德”、“立言”、“立功”之人,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
神奇少年——12岁:立志“读书做圣人”;
另类青年——15岁:独闯边塞,考察军事,上书皇帝;
挺身斗虎——34岁:身为朝官,挺身斗虎,勇斗祸害朝廷的号称八虎的太监,结果遭锦衣卫的追杀,几乎丧命;
龙场悟道——36岁:被发配到龙场(贵州),身躺在石椁,体验生死,创立了心学。
临危受命——46岁,临危受命,深山剿匪,更只身平叛,40天内从手无一兵一卒到平息宁王的10万叛军。
二、王阳明哲学观点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也是王阳明的心学经典。书中,不但涵盖了王阳明的思想,重点诠释了他所创立的心学的三大核心内涵: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明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细阅,虽然书中所论的个别哲理还是比较艰涩难明,但是慢慢咀嚼,回味,无论是教书育人方面,还是研究治学、修心养性等方面,还是颇有收益的。
1、教书育人之道
郭沫若曾经说过:“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王阳明礼赞》)
(1)顺应儿童的天性。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挠之则衰萎。”
王阳明以浅显易懂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儿童的情趣是喜爱玩耍而害怕拘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让它舒畅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以至枝繁听茂;如果摧残压抑它,就会枯萎。儿童的教育要顺应他们的天性,以游戏、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欢欣鼓舞,内心愉悦,那么他们的进步就变成了不由自主、自然而然的了。就好像春风化雨,滋养花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的,它们自然就日新月异;而如果是冰盖雪披,花叶零落,自然生机不再,日渐枯萎了。王阳明同样以浅显易懂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儿童的教育要顺应他们的天性,多鼓励去激发其好奇心。
(2)因材施教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200字者止可授以100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教师讲授功课不在数量多少,贵在精熟与否。根据不同学生的资质,能掌握二百字的只应当教给他们一百字,要保持学生的精力有余,这样就不会产生厌恶情绪,反而会有收获的愉悦。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学,学生每天的作业就一大堆,一个高一学生说,刚过去的高考放假,五天假换来11张卷子。有的学生为了应付繁重的作业,每天要忙到十一、二点,睡眠的时间严重缺失。试问如此疲劳作战,学生哪有精力应付学习呢?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学习的质量又有何保证呢?!
“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
——王阳明认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个人不同的资质,应教授不同的内容。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只能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于一种教法。人在刚开始学习时心猿意马,不能集中精力,其心中所考虑的大多是人欲方面的事。所以,姑且先教他静坐,以安定思绪。久而久之,等到他心能安定的.时候,如果还只是教他悬空静处,以至像槁木死灰一般,也就没有什么用了。此时必须教他反省自察克已修身。因此,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时必须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能才收最佳的教学效果。
2、钻研学问之道
(1)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知”的最终落脚点是“行”,而“行”得明白无误处就是“知”,两者是不可分的。换一句话“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做学问,要知、行并举,如果只知不行,就是悬空思索;只行不知,就是盲目冥行。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学说对陶行知影响深远,因此,他连自己的名字也改了,更创造了一个字“
”。
(2)重基础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三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如种树然。……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王阳明以种树作喻,做学问如种树,刚种上树根时,只管培土灌溉,不要想着生枝、长叶、开花、结果,只要不忘了培土灌溉,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因此,做学问必须有基础,必须从基础上下功夫,循序渐进,才能有进步。
(3)用心体会
“看书不能明如何?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做学问,总会遇到看不明,弄不懂的东西,王阳明认为,主要原因是只局限在字的表面意思上下功夫。要想学明白,必须得从自己的内心去用功,凡是不明白的、解释不通的,就要换位思考,从自己内心去体会,就一定能学明白,解释得通畅。
3、修心养性之道
(1)主宰常定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忙!有事也忙,无事也忙。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是这样认为的: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忌。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
意思就是说,“忙”并不是事多而繁忙,乃因“无主宰”,导致意气用事,秩序无存,有事无事皆忙皆乱。如果主宰常定,那么所有的变化的先后急缓秩序就确定了,人事秩序也随之而确定,有事无事故得从容自在。那么这个“主宰”是什么呢?从阅读上下文得知,是指一片纯然的天理,一个昭明的良知。
(2)委曲谦下
“大凡朋友须箴zhēn规指摘处少,诱掖yegrave;奖劝意多,方是。”“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大凡朋友间相处,彼此之间应当批评指责少,开导鼓励多。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谦虚谨慎,宽艰待人。谦虚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够驱使人不断进步,能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不论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委曲谦下”,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
(3)格物致知,良知学说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它的内涵,南宋朱熹学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这一解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王阳明则另辟蹊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格物就是慎独,就是戒惧”。
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 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但是出于私欲会压制内心的判断,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坚持内心的判断,持之以恒就会让良知做主。
王阳明的《传习录》涉及的内容丰富,所蕴含的哲理不易解读,自己以上的理解,只是非常皮毛,要真正理解《传习录》,还必须深入阅读,深刻思考,有全新的感悟与收获必会有所得。
【传习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传习录读后感09-20
《传习录》读后感04-30
《传习录》读后感04-05
传习录读后感05-01
传习录读后感(13篇)03-09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09-20
传习录读后感12篇03-10
《传习录》读后感12篇04-22
传习录读后感13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