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读后感

时间:2024-10-26 13:39:38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阳明》读后感(通用2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阳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阳明》读后感(通用23篇)

  《王阳明》读后感 1

  王阳明一生正如他的名字,如阳光般清朗明耀。这种智慧,既是他母亲十四月怀胎上天所赐,也是由“阳明洞天”取号“阳明”的启迪,还是他龙场悟道的奖赏,更是他在为官讲学中对知行合一的提炼。简而言之,王阳明因儒道释三家精神的滋养从而拥有了收放自如、纵横捭阖的阳明智慧。

  儒家、道家、释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主张修齐治平,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信仰佛教的释家主张静悟超脱。这本来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甚至相互排斥的三家思想竟神奇地在王阳明身上得到完美融合。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奇观。但这绝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必然。客观原因是他父亲只信儒,他祖母却信佛,而他祖父又信道;就像北京皇帝痴迷道教,皇太后醉心佛教,而金銮殿上一概宣扬儒学。

  主观上当然源于王阳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他从儒家文化中学习仁义道德,修齐治平。

  尽管王阳明从小有点像贾宝玉一样,不爱仕途经济,不喜科举考试,不屑八股文章。但他父亲王华,是状元出身。“儒家用心,崇尚苗不剔不长,树不削不直”,因此王阳明可以说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受到了正统的儒家教育。

  在他父亲为他制定学习计划、给他请名师指点的情况下,他也开始用心学习书经,参加科举考试。尽管因为格竹致病、会试晕考,考场逞能、再次落第,会试风波,屈居二甲,他还是顺利地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了仕途。而且他与其他众多考生有所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死学四书五经,只练八股文章,成为泥古不化的.书呆子。

  他从小立志学做圣贤。在追慕圣贤的道路上,大量读书,静心修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除了熟读四书五经外,还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他不满足于只读书,还静心修养;他不满足于做一名书生,还拥有武备思想;他不满足于文章,还修练武功。他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功,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他向北京一名鞑靼巴特尔师傅学习骑马射箭,并随他深入塞北,做了一回侠士,独自用计,帮助主人吓退盗马贼。他还枯坐三年,研究边患。他的书房除了大量书籍外,还有三件必备之物,那就是一台古琴,一把宝剑和一张硬弓。他在一次与武将校场比武时竟连发四箭,箭箭靶心。

  用他自己的话说,学习圣贤学问,追求全面发展,一点都不影响考试。从今天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不但不影响,反而是一种促进。他参加殿试时,题目就是有关军事方面的,他早有研究,自然胸有成竹。如果不是因为“泄题风波”,他可能也是个状元。

  他从道家思想中学习平衡阴阳,顺势而为。

  王阳明祖父王伦道家情怀,主张静虚无为,对王阳明的教育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决不揠苗助长。王阳明本人也一心向道,学做圣贤。他从小就痴迷道学,自读《道德经》。十七岁时新婚之夜,他闲行步入铁柱宫,竟与德一道士静坐谈道,整夜未归。后来又游历九华山,向性空法师打坐学道。二十多岁时,来到阳明洞天,听许璋老师讲学论道。

  他悟出了天地之道,在于阴阳,阴阳调和,便为大道。所以凡事不必强求,只须顺势而为。这种思想看似无为,实则有为。以无为之智,行有为之事。

  他开始为官之时,在刑部主事,后又到江北断案,都是先了解情况,摸清底子,然后根据实情,依据法理,公允处置。由于年轻气盛,上奏弹劾刘谨八虎,被贬贵州,几次都差点被人半途追杀身亡,他凭借机智勇敢,随机应变,虎口脱身。面对官府一筹莫展的苗乱,他洞若观火,仅修书一封,晓以利害,便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叛乱。至于后来在赣州剿匪和平定朱宸濠叛乱,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常常是四两拨千斤,以弱胜强敌。

  无论何时何地任何职,他都能洞悉事理,明察秋毫,透视人心,因势利导。而这,正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即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而为则必成。

  他从释家精髓中学习向心自求,自度度人。

  王阳明每天晚上睡前除了默诵《大学》第一章外,还默诵《心经》。他强调,心外无物,心即宇宙,“心即是道”“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是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从而创立了心学。但这不是唯心的,他坚定认为心学不是玄学,心学不是空谈;他明确提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要做到“知行合一”。

  一个大才子,突然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驿站,这里一片废墟,贫穷落后,民族野蛮,民风剽悍。衣食住行,全无着落,如果是你,会安心于此吗?王阳明没有抱怨,没有逃避,没有懈怠,一方面安抚手下,一方面亲近夷民,然后开荒种地,静心讲学,教化百姓,政绩卓著,功夫做足,龙场悟道。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王阳明硬是凭着这种精气神,化腐朽为神奇,推暗夜迎光明。

  他收徒讲学,人言空谈;他捉贼平叛,反遭诬陷;他年老多病,又受诽谤……上天要考验他的伎俩都使尽了,他也被折磨得身心疲惫了,但是他从没有屈服,他从没有抱怨,他从没有退缩,他总是能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找出对策,抽丝剥茧,应对自如。

  正如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盗贼,它常常是各种利益和诱惑,难以防范。只有“修成光明之心,方能抵抗诱惑”,只有心静如水,方能应对自如。也许这便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57岁,已近花甲之年,王阳明乞骸回乡。归乡途中,巨星陨落。临终留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不言之智,当为阳明之智;这阳明之智,便是光明之心。

  《王阳明》读后感 2

  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起伏跌宕的曲折生涯,知行合一的生命智慧。

  说起王阳明,可以叙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明史》评价王阳明:“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这是一个完整的时代的呈现,王阳明的一生传奇色彩很是浓烈,在中国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唯一一个文学、武功都开宗立派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之比肩。在明朝的弘治年间,王阳明的故事可以讲述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宸濠之乱”时候的建功,精谋善略下的夺取,足以让后世仰慕的人感念不已。然而,如此出色的一个人,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此复杂多智的一个人,让人着实也头疼,如何读懂王阳明呢?如果你也是这么困惑,那么,孟斜阳的《王阳明传》值得一读。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得以展现,然而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必然要去除那些无相干的细节,保留的是那些足以呈现这个人最精彩一面的内容,王阳明的一生历经了许多大事,廷杖、下死狱、遭贬谪,被诬陷……几乎每一个文成武将在人生经历的`各种大小挫折,王阳明几乎都承受过了。但也正因此而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今人格的崇高理想就在他身上有了最佳的范本。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不可能平常的,无论是正史或者野史都必然是值得后世的人大书特书的。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想要多了解一下一些人,那么也许你需要参照一下一些正史之外的资料,所以孟斜阳在写作《王阳明传》的时候采用一个大胆的写作方式,先参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然后以详尽考证的事实为基础,把王阳明的一生用故事的方式来讲述,章回体的方式让故事结构和情节在开展的时候不会单纯阅读的是一本传记,更多的是一个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在另外一个比较创新的角度是,采用了很多有依据的史料,王阳明在经历过哪些事件的时候就采用了哪些恰当的语言或者引用哪些具体的诗词,反而让诗歌的写作和文章的写就有了一些具体的背景。

  讲述王阳明的故事,如果将这么一个精彩而又复杂的人讲述成刻板的故事,那就实在可惜了。所以《王阳明传》在阅读的时候,最吸引我的还是作者在时代场景的描摹上,单纯的王阳明的故事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小说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个人的喜怒哀乐这里来寻求这个人的一生经历。一开始的叛逆少年,对传统道德之下那些鄙夷,然而这么一个少年最后还是走上了仕途,这一段读起来就实在很有意思,不是一个纯粹的批判然后告诉我们一个正统的人应该怎么成长,而是从一个最真实的少年郎来写作。好不容易进入官场了,这么一个人又不适应官场生活,很快变成了一个愤青,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激情和愤怒,所以迎来的自然是贬黜。最终的成长,靠的还是机遇,真正的家国和情怀的觉醒是在现实生活里呈现的,心怀家国是因为对百姓的感情。而让他的成就可以最终在历史上留名的,则是因为有自己的真正思考,“格物致知”的良知和追寻,这些才是真正吸引读者的东西。

  也许你对阳明先生也很好奇,也许你也知道“心学”但是又不知道入手着手阅读,也许阅读枯燥的历史书籍比较乏味,那么,一本薄薄的小说,一幕精彩的人生,一场惊险的冒险,值得你好好去阅读的,诚如《王阳明传》中借王阳明之后所说,“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心即是理,你就是世界。

  《王阳明》读后感 3

  寒假期,我读了一本令我颇有收获的书,叫《王阳明》。

  王阳明入朝为官,受到权贵陷害,被打入监狱,他凭着超人的意志活了下来。后来又被派往偏远的龙场赴任,那些权贵竟在半路追杀他,王阳明诈死逃过一劫。龙场是个蛮荒之地,瘴毒汇集,少数民族居多,王阳明又奇迹般地在那里定居。这一切,都是权贵们所没有想到的`。王阳明经历重重磨难,在龙场悟道,成为“心学大师”。

  读到此处,我不禁想起刚跟马老师学作文的时候,我水平不高,作文不仅语言别扭,还特别啰嗦。读着自己的作文,我差点把它扔到一边,甚至萌生了放弃学习写作的念头。现在想来,如果我当初放弃了,那真是不成器。看看心学大师王阳明,经受了那么多磨难,始终坚持理想,没有放弃。我居然也有承受磨难的品质,选择了继续学作文。此后,我上课认真听讲,马老师也经常鼓励我,把我的佳作发表在微信公众号。如今,我的作文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自己还算满意。

  《五百年来王阳明》激励着我,使我相信,磨炼成就不朽。在将来,它会给我更多帮助。

  《王阳明》读后感 4

  读完《王阳明》这本书后,我的感受颇深。

  了解了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心学的奥义,也充分了解了为什么王阳明能够在当代中国有着这么高的地位,甚至与孔子齐名,被称为五百年“两个半完人”之一,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王阳明历经三十年厚积薄发终究成圣,这正是他一生的自律才得以成圣。幻想是毫无意义的,与其如此倒不如脚踏实地,活在当下,认真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王阳明被贬龙场,身处瘴毒之地,这对普通人来说是极其崩溃的,但王阳明却能潜心修道,仿佛早已与外界隔绝,脱离世俗一般。正因为他怀有一颗“清明之心”,才能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修道成圣,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着酸、甜、苦、辣,没有人会是一生都过得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的内心是至诚、至善、至净、至美的,那么就能够“致良知”,从而达到一种“此心光明,万事皆可成”的境界。

  记得书中有一句:“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句话意思就是圣人的境界是一定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的。也就是说,没有天生的圣人,圣人也是通过学习和修炼而成为圣人的。放在我们今天,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成功的.。而现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做到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向着梦想展翅飞翔。

  立志,要趁早、要远大,也要全力以赴。志向立得越早,得以实现志向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充足,王阳明十二岁立下宏志,用二十多年时间时刻践行着,最终得以实现。立志,做圣贤,在常人看来,这太虚了。可在王阳明看来,这不是虚,而是远大,要想完成这个志向,首先要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其次也要我们付诸行动去实践。当十二岁的王阳明说出要做圣人的志向时,所有人都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小孩子随意说的罢了,可从那天起,往日的小伙伴门再来找王阳明玩时,王阳明却十分认真的告诉他们:“不跟你们玩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做圣人了。”王阳明是认真的,之后二十年时间,他都在践行这个志向,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早立志,立远志和全力以赴的精神!

  《王阳明》读后感 5

  完人之路

  书中写道:一个并非十分聪明的人,只要他认定人生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容易摇摆,很少会受到致命的阻碍和诱惑。但是,一个太聪明的人,要走到圣人、走到完人那一步,反倒无比艰难。

  作者郦波在书中多次将王阳明与曾国藩进行对比,这让我感到兴致盎然。尤其我前不久刚读完了《曾国藩传》。

  曾国藩是那个并不十分聪明,却认定了人生的方向,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王阳明是天资聪颖的人,经历了诸多选择和磨砺后,找到人生方向,持之以恒,同样成为了完人。

  他们二人分别代表了两类不同的人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实现人生的最高可能性。他们二人可以给天资平庸的人和资质非凡的人分别提供榜样的力量。

  所以一个人无论天资如何,都不应成为懒惰的借口,也不是耍滑的缘由。我们需要做的,从来都是那些“老生常谈”的叮嘱: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勇往无前……

  家庭教育的真谛

  王阳明的出生有着传奇的色彩。更为传奇的是他五年多不说话,一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他爷爷惊喜万分,再问一些其他的经典名著,结果王阳明都是张口就来。这还得了?这生来就是“为往圣继绝学”而来啊!作为五百年后的读者,我们与其感叹故事的传奇和王阳明的天资,不如从他成长的环境中寻找这个传奇的奥秘。

  王阳明是怎么会背的?因为他爷爷平常带他在身边,爷爷天天在那里诵读、背诵,他耳濡目染,早已默记在心。还有他的父亲,那可是后来考了状元、给皇帝当老师的人,自然是平日里手不释卷,不断诵读、背诵的。这里,其实交代了非常重要的教育真谛:第一,陪伴教育很重要。第二,上行下效,潜移默化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

  只有我们喜欢读书,我们的孩子才会喜欢。要是我们都不喜欢读书,怎么要求孩子喜欢读书?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翻过父亲那座山

  书中反复提到王阳明和他父亲王华的关系。这对父子的关系可以说是比较具有典型意义。一边是状元老爸,一边是天才儿子。他们之间肯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每一个男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要想由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人,第一个要翻越的其实就是父亲那座山。年轻人呢,总是蔑视权威;而父亲呢,往往就是儿子在成长历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权威。尤其在中国文化环境里,我们一般都称父亲为家长,具有一种权威性。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一个男孩只有在精神层面战胜父亲这个权威,他的自我人格才能完全独立出来。一个男孩要想成为一个男人,就注定要翻越父亲这座高山。普通的父子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王华、王阳明这样一对极品父子了。

  王阳明最终送别父亲的表现就证明了他在翻越了父亲这座高山之后,终于成为了他父亲一样的一座高山。这既是超越,也是传承。

  圣人必可学而至

  王阳明虚心请教娄谅,怎么才可以成为圣人?娄谅用很确定的语气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

  这句话非常有名,就是说圣人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成就的。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无论天资聪慧的王阳明还是资质平常的曾国藩,或是其他领域的优秀人物,都需要通过持续的、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知识、技能,成为行业里的优秀人才。

  有时候人生的困顿,反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终极的意义、问题的源头。当王阳明在诏狱那个狭窄、困顿、窘迫、肮脏的环境里,当什么人都无法依靠的时候,他只有去依靠自己的内心,反而从自己的内心中找到一种终极的力量。这种思索,其实已经为王阳明的人生开启了一段蜕变的旅程。

  最爱是教学

  我们说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尤其是平南赣匪乱、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功业上不得了。但王阳明其实是不喜欢打仗的,他自己反复说过,他人生最喜欢的事就是上课,是教学。

  王阳明喜欢上课到什么地步?他是唯一一个把课堂带到战场的老师。后来他因为经常到各地打仗,就把好多弟子带在身边。到各地打仗都带着学生,只要有空档就给学生上一课。

  上课才是王阳明最大的爱好,他讲课也讲得特别好。在王阳明的人生中,最得意的事情便是讲课,他的理想其实要当一个孔子那样的好老师,而不是要去打仗,不是要建功业。他要做圣人的,圣人就是要风行草偃,要改变人心、感化人心的。

  要锻造一个人,讲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讲学只是影响和培养别人吗?不是的`。讲学对于讲学者自身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在多年讲学的过程中,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逐步丰富、完整、崇高起来。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也终于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一个圣人。

  华夏三千年文明史出了“两个半完人”。前有孔子,后有王阳明,半个算曾国藩。孔子和王阳明都是优秀的老师,这个毋庸置疑。曾国藩一生不止做了平定太平天国和兴起洋务运动两件大事,其实还有一件,就是培养人才。他的幕府就是他创办的“学校”,他和孔子与王阳明一样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他也可以算作一位老师。

  他们都对教学无比热爱并且身体力行。这也让同为教师的我受到很大鼓舞。

  做价值判断,而非利益判断

  毁誉得丧是什么?就是在做利益判断。你的出发点,你的终极追求不是致良知,“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毁誉得丧和致良知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为什么会困惑其中,是因为出发点以及最终的归宿其实都是一个:你在做利益判断,不是在做价值判断,不是致良知。

  作为老师,我们要反思:我是在做价值判断,还是利益判断?或者换一个问题,我为何而教书?

  我为五斗米而教书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驱此外更何求?是这样吗?我只把教师职业当作营生的途径、赚钱的门路?我为了获得某个奖项或是证书,为了晋级职称可以不顾教育教学规律、不惜伤害学生身心?

  我相信,一定有更多老师是超脱于这样的追求之外的。他们为了教书育人本身的价值而教书,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自身的完善而教书,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教书,为了祖国的更加繁荣而教书。

  这样的教师越多越好。

  《王阳明》读后感 6

  不知从何起,知行合一成为了热点词汇。当今社会,人们总是思考如何发展从而突破瓶颈到达新的天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是许多中国人的追求。通过阅读《王阳明》,借助先贤的人生感悟与智慧,是一种帮助我们修身的重要方法。

  1508年,王阳明来到贵州龙场,在这里经历语言不通、穴居山洞、毒虫瘴疠肆虐的种种磨炼之后,他不仅留下了《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等收录于《古文观止》之中的传世名篇,而且在一个仲夏之夜放生长啸,照破山河万朵,大彻大悟,创立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在以后的人生中,他集心学之大成“六经为我之注解”,息四省贼寇、平宁王叛乱,最终立德、立言、立功。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龙场悟道,首先在于立志。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各种立志教育。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已经被磨圆了棱角,成为了“标准件”,而没有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很难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其次,正视困难,玉汝于成。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有些困难其实就是人生进步的关卡,当我们能够攻克这个难关,生命也就发生了质变,才能够获得人生进步的喜悦。

  最后,对于知与行的关系,我国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睿智深邃的观点,如《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吾欲托之空言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王阳明将知与行结合起来,不能做到就不是真知道,真知道就是能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晚上睡觉前玩手机对身体不好,早上要早起,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个却很难做到。运用知行合一的观点,没做到就说明了我们现有的`做法还不到位,如果我们从实际操作这个方面去思考,把手机晚上10点钟时设置一道铃声提醒我们管理手机,并且把手机置于较高的地方,这样早上我们关手机闹钟时必须要起身从而就做到了早起早睡。这与现代的管理学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首先是要有端正的态度,然后要有实际的具体措施。而当我们在做到了长时间的早起早睡真正形成习惯后,这时候即使手机放在旁边我们也能早起早睡,这就是通过知行合一重塑了自我。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不忘初心,与其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如知行合一将初心坚持到底,不要在爬到80层楼梯时发现钥匙(梦想)遗留在了20层。

  《王阳明》读后感 7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习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俌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俌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平匪患,包括后来平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平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王阳明》读后感 8

  在明朝中期的王华家中,王华母亲岑氏太夫人梦见天上阳光明媚,祥云缭绕,穿着红衣的众多仙子,击鼓吹萧,乐声悠扬。其中有一位神仙怀抱着个婴儿,脚踏祥云,自空中冉冉而下,一直朝着她家门前而来,把婴儿送入岑氏的怀抱。太夫人十分惊奇,从梦中惊醒。原来是自己有了孙子了。他便是著名的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王阳明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曾问老师:“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呢?”老师说是读好书登第做状元。王阳明若有所思,回答说:“只有读书做圣贤,也许才算是人生头等大事。”王阳明认为做圣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能够保境安民。他十五岁独自一人在塞外练习兵法,记录地形地貌。后来他果然统领三军,平定动乱,安定国民,成了圣人。从中可以发现,有志向并付诸实践,便能达到目的。

  王阳明会独立思考,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和祖父竹轩先生与一些老朋友吟诗作赋,他们还没想出,年仅10岁的小阳明却已吟出了一首绝妙诗:

  金山一点大如掌,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大家不禁拍案叫绝。他真是聪明过人。

  王阳明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经常一个人独自沉思道理。后来,王阳明因被人诬告,被贬到少数民族当驿丞。住在石洞里,吃野果粗米维生。他天天静坐,殚精竭虑,终于大彻大悟“格物致知”的真谛,奠定了心学理论,撰写了《传习录》,成为为哲学家。后来他又平定动乱,谥“文成侯”,名扬中外。

  王阳明是余姚人的楷模。看了《王阳明》这本书,更使我坚定这样一个思想,要像他一样成为有德之圣人,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当然勤奋更必不可少。

  《王阳明》读后感 9

  受同行王文军老师影响,在一个阴霾天开始阅读王程强先生所撰的120万字的长篇历史传记小说《王阳明》,历时近半年,终于读完了。也许有人会说我的读书速度太慢,用了这么长时间。是的,是有点慢,一是没有多少大片闲暇时间来读书,二是这本书太吸引人了,就像遇到了可口的饭菜,不忍心大快朵颐,只想要细嚼慢咽,终于选择了慢慢品尝。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次有写一点心得的冲动,由于各种繁忙,始终没有完成,现在我到底忍不住了。

  要写的点实在太多了,但我只准备写三篇。这是第一篇。

  王阳明的人生是从“心”开始的。无论是他健康的成长,优秀的学业,还是辉煌的仕途,都是从自己内心出发去寻求答案的。

  虽说王阳明五岁才开始说话,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禀赋和潜能,也不影响他的思考和探究,更不影响他的修炼和实践。在那个崇尚科举考试,学而优而仕的年代,他无意于科考,竟一心想做圣贤。

  而最近的圣贤莫过于朱子(朱熹)。特别是在他学习了朱子对“格物致知”的解读后,他进一步认识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格物。既然是格物,那好,我也来格物。格什么物呢?他首先发现了自家院子里的竹子,而朱熹也喜欢竹子,还专门写了一首《新竹》诗,后四句是“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他就想象朱子每天坐在院子里赏竹子才成了圣贤的。于是他就决定开始照猫画虎,先从竹子开始。他从竹子的特性开始,想到它的精神,想到它的命运,想到它的未来;又由竹子想到人,想到人的精神、命运和未来。他一会喜,一会怒,一会哀,一会乐,连续七天七夜,茶不思,饭不饮,结果一无所获,还得了一场病,致使他会试名落孙山。

  虽然格竹子以失败告终,但也许这是一次涅槃,就像习武之人常常获得独门绝技之前,身体会有一番痛楚的巨变一样,竹子特有的气质正通过这病痛,融入到王阳明的性格血液之中。

  我突然想到自古文人多爱竹的原因了。通过王维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否想见一位悠闲自在,清静淡泊的隐者形象?通过苏轼之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否想见一位超凡脱俗、神采奕奕的骚客形象?通过郑板桥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否想见一位刚正不阿、顽强不屈的斗士形象?

  王阳明血液中滋生的坚贞不渝和高风亮节,使他更加坚定执著,他没有放弃,他还在思索着,探究着,品味着。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默诵《大学》第一章和《心经》。

  《大学》第一章的核心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革新民心”说得通俗点,就是修身,修身就是修心,使人的内心不断趋向纯正。这个过程不能停,要天天进行。就像屋子,一天不打扫,就会落灰尘。正所谓商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他天天晚上睡前默诵《大学》第一章的过程,就是拂去心上灰尘的过程。

  而《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最重要的经典。它强调要“心无挂碍”才能“度一切苦厄”“究竟涅槃”,这终究还是在自己心上作文章。他晚上默诵经文就是空净心灵,使自己更加宁静,宁静才能致远。

  这时,我突然悟出了王阳明良知学说也叫“心学”的原因了。

  参加会试两次意外失败,他不抱怨,继续寻找出路;被刘谨八虎迫害差点丧命,他不抱怨,重新思考前程;被贬荒远蛮夷之龙场,他不抱怨,不断反省悟道;剿匪和平叛立下赫赫战功却被无端诬陷,他不抱怨,静心传道讲学……这一切都源于他稳住了自己的内心,在心中找到了方向,从内心获取了力量。

  是的,他悟出了心就是良知,心就是宇宙。

  只要我们不断修养自己的良知,净化自己的心灵,让自己从内心安定下来,我们自己就是全世界,也就拥有了全世界。

  到那时,我们的心上是否真的阳光明媚,别有洞天呢?作者:周耀山

  《王阳明》读后感 10

  这本书还是很好的

  阳明先生言:人假设复得〔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我暂以为:假设复得完完全全,又岂能手舞足蹈?

  阳明先生言: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一豪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一豪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即于本体上加却了这些子意思在……便于本体有障碍。

  我暂以为:初入佛道之门或许有执,入微过程自会逐渐化解,然真至其果,那么始执到了1915年9月中旬,郭沫假设在东京旧书店里偶然买到一部《王文成公全集》〔王阳明〕。读到王阳明先生以“静坐〞法养病健身的.故事后,他就开始试着学起来,每天清晨起床与晚上临睡时各静坐30分钟,不到半个月,奇迹发生了,郭沫假设的睡眠大有好转,睡得香甜,梦也少了,胃口恢复如常,渐渐地竟连骑马都不感到累了。身体一直少病健康,活到了87岁。

  《王阳明》读后感 11

  这本书做为入门太难,除非你有很深的功底

  断断续续一直在看,应该说很难,有些概念我觉得没有解释过就直接抛了出来,例如: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妄。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妄。

  我不知道是《传习录》版本差异还是如何,其它版本都是“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幻字比妄字好理解很多,并且对此句的解释此书也只是草草的`解释前面是从本体上来看,后面是从功夫上来看。

  好吧什么叫“本体〞,什么叫“功夫〞,我也懒的往前翻了,我感觉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解释过!本体应就是心,就是良知,当然这是我的理解,那么功夫就是就是致良知的一种循环。不知道对不对,现在只能理解到这一步。当然我不是从这本书中得出的!

  这样做为一本入门我觉得有点......

  《王阳明》读后感 12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读了《王阳明》一书。王阳明是家乡余姚的先贤,之前我参观过“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名人馆”,看到过许多关于王阳明先生的事迹,这次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感到特别亲切,而且书中情节引人入胜,看得我都入迷了。

  书中对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成长过程、坎坷经历以及最终成为了一代圣贤的描写,让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阳明的传奇与勇敢、智慧与高尚。但在整本书中,令我最受启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小立志做圣贤”那远大的人生目标。

  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调皮,喜欢恶作剧,有意打闹,又有许多怪想法。有一次,他突发奇想便问起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回答:“读书才能有功名,头等大事是登第做状元。”他却说:“不对!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当他在有了这想法之后,他的一切行动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多大的挫折,始终没有放弃。后来王守仁真成了圣贤!

  通过阅读本书,我认为,我们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又能真正做到如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把知识当作是实践过程,把实践过程还原为知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获得收获的。

  这是我读了《传奇王阳明》之后想到的,现在我懂了,如果要想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王阳明》读后感 13

  寒假,我读完了《王阳明》这本书,书中讲述的王阳明生平经历令我印象深刻,而他所崇尚的观点“知行合一”四个字更是给我极大的启发。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

  王阳明是谁?首先他是明代有名的大臣,其次,他是一个文坛大家,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将领,是被称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两个半“完人”中的一位,是孙中山、蒋介石等人心中的偶像。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前,王阳明曾反复实践了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他勇敢地反驳了这个观点,也随即提出了“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便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要到生活中实践,才能够体现出它的真实价值。朱熹在儒家学术地位极高,王阳明提出了这个超过朱熹的观点,在当时令所有儒家学子难以接受,他是冒着死提出并坚持的,他的勇气和对真理的.执着令人赞叹。

  我也要学习王阳明先生善于思考的品质,在学习中思考在生活中实践,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另外,作为一个学生,我还应该学习的是王阳明不放弃、不气馁、昂首苦读书的精神。王阳明曾经两次考进士落榜,他却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他在挫折面前不畏怯,凭借自己的努力战胜失败,向下一个困难发起挑战,最终获得金榜题名。

  这是一本好书, 值得所有人去阅读, 也值得所有人去学习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真理。我在此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王阳明》读后感 14

  寒假里,我读完了《王阳明》这本书。书中描写的王阳明的人生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四个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

  王阳明是谁?首先,他是明朝的一位名臣。其次,他是文坛大师,是用兵如神的将军,是被誉为华夏五千年的两个半“完人”之一。孙中山、蒋介石等人们心中的偶像。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理论。在提出这一观点之前,王阳明曾多次实践朱熹的“求物致知”,他勇敢地驳斥了这一观点,并立即提出“知行合一”。什么是“知行合一”?意味着知识不仅在理论上有其意义,而且需要在生活中实践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朱熹在儒学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王阳明提出的这一观点超越了朱熹。当时所有儒生都难以接受。

  我也想学习王阳明先生的思维品质,在学习的同时在生活中思考、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作为一名学生,我还应该学习王阳明那种不放弃、不气馁、昂首苦读的精神。王阳明曾两次考中进士,但他说:“世人以不排名为耻,我以不经意为耻”。他不畏惧挫折,用自己的努力克服失败,挑战下一个困难,最终夺得金榜冠军。

  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大家阅读,也值得学习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道理。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王阳明》读后感 15

  秦教授在假设干年前去世了,看她的自选集或者杜维明的集子,记录了她和杜维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同时做阳明的博士论文,秦给杜打电话,因为杜当时似乎已经是青年才俊,人所周知,他选了阳明这个课题,秦有些不安,就大电话请教。杜说了一句,一千个人研究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不同的莎士比亚。于是,秦和杜分别作了阳明的博士论文,两书都有中文版,秦的博士论文的根本东西大概就在这部《王阳明》的书中了。

  秦教授据说是相当厉害的女哲学家,可惜早归天国,杜老现在仍在坚持写作和教学,似乎在国内还是风生水起的大好时光。而且这几年出了不少他的书,奇怪的是,王阳明那个书似乎没有怎么重印,网上都不太好买了。

  秦教授的这部书,现在看来是有点落伍了,经过了三四十年的开展,王阳明的相关资料越来越多,相关的研究也在深入中,所以这部书只能反映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阳明研究的情况,对于当下的研究,似乎谈不上有太大的启发意义。这或许是学术开展的悲哀,一个人的作品,过了几十年,也就没有当年那种开拓的价值了,因为其中的很多东西变成了常识。

  秦教授开篇说,王阳明的研究在两岸是一种为难,儒将和刽子手的不同划分,确实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可能直到九十年代的基调,历史人物任人品评,没有什么发声的权利了。最近这些年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皇上开始谈这个,于是乎满世界全部在谈,一夜之间,满街都是圣人,估计王阳明在世也得啧啧称奇。这果然是一个奇葩的.世界。

  秦教授关于王阳明的根本判断,即认为王阳明是个狂人,他的哲学可以说是狂人哲学,这个结论在现在看来问题颇多。为什么秦教授会有这样的解读,我猜测可能是因为阳明确实在很多地方展现出一种张狂的样貌,但实际上的阳明究竟如何,真的是千人千面,各有不同的见解。

  一部博士论文,能够在作者没有了之后还能反复地翻印,也应该是作者的荣耀了吧。

  《王阳明》读后感 16

  当拿到王阳明一书时,心中有点激动。听到最多的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词句。他对于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提炼和升华。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和立志之路让我们赞叹不已!甜酸苦辣可酿酒,坎坷磨难悟人生。

  共筑中国梦,传承中华魂。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王阳明的人生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传的中华魂。

  作为青年一代要先立志。少年王阳明立志要成为圣人。无论是春风得意顺风顺水还是历经磨难身处绝境,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圣人梦想。龙场躺棺悟道就是他为梦想努力的证明。日子虽然清苦,内心却很安定。圣人梦就像一盏灯,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梦想的支撑,他才度过了一个个劫难。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经受不住诱惑和磨难,使自己迷失了方向。所以,我们首先要立志,而且要立利他之志、充满正能量之志。有了方向,我们才不会虚度光阴,走上歧途。其次,我们要改过。年少的王阳明放荡任性,通过认知自己,变得心静如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否定自己,才能突破自我,迅速提升和进步。王阳明主张内求,我们要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从而更好地激发我们真实和善良的一面。最后,要做到知行合一。知是心,行是理,知行之为一,正如心理之为一,是一个贯通的道理。王阳明带病出征就是知行合一。

  至善的最高境界——致良知。致良知,是一种体认良知、激活良知的`过程,是把良知扩充、推广、发扬、光大的过程。良知是知,致是行。致良知便是知行合一。良知无处不在,良知无时不在,人人都具有良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王阳明是我们的榜样,就像伏波将军是他的榜样。致良知,觉悟真我!

  《王阳明》读后感 17

  明武宗,朱厚照,以荒唐而闻名,人人都知道他亲近小人,但是,谁又知道他的孤独。

  朱厚照从小喜欢军事,天资聪慧,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于是他索性把政务全部交给别人管,比如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还有王阳明,这些人为官正直又有才干,朱厚照一点都没看错他们。可惜到了史官眼里,皇帝不管政务全甩手给大臣,这就是不务正业。大家都知道他一手养成了“八虎”,可是谁有记得他亲手诛杀刘瑾,覆灭“八虎”,他之所以亲近刘瑾,是因为刘瑾真正愿意陪他做喜欢的事情,而那些大臣,总是限制着朱厚照,范儿让他有了逆反心理。朱厚照御驾亲征,让蒙古族30年不敢来犯,又平定宁王,可是大臣却一直在劝谏。这就是古代帝王家。

  朱厚照的孤独,是心灵上的。

  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孤独的呢?

  从他出生起,父亲就让他死读书,认为他捣鼓“小技”是不务正业,扼杀了他的兴趣。他青少年时期,同龄人都在追求金榜题名,以获取高官厚禄。但是王阳明却早以想开,认为这是小事,即使他又着一手好文笔,即使他可以出口成章,但是他的梦想是:做圣贤!这个理想简直太大了,老师讥笑他,父亲也认为他在吹牛皮,但是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是认真的',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所有人都把圣贤当作敬仰的对象,只有他把圣人当作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大后,他又迷上了军事,父亲骂他败坏家风,让他读书考状元,他却说:“状元只是风光一代,但建功立业却能流芳百世,我恐怕不会稀罕状元”。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疯子,他“格物”失败后,开始质疑朱熹理学,这在当时是要被斩首的,可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悟出于朱熹理学同样伟大的心学,他靠着知行合一去剿匪,部下都嘲笑他,甚至匪徒都看扁他,但是他依旧平定的江西数十年巨寇,他一直在通往圣人的道路上,但是所有人都在质疑他,没有人真正理解他,或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吧。

  王阳明的孤独是思想上的。

  所有人都是孤独的,有一种孤独,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孤独,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王阳明》读后感 18

  读完关于王阳明的书籍,我心中涌起了诸多感慨和思考。王阳明,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他的学说和思想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生活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官场的黑暗、社会的动荡,都没有阻挡他追求真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脚步。他历经坎坷,却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他没有选择抱怨和退缩,而是积极地去面对,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这种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知行合一”这一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统一,告诉我们不仅要知道道理,更要将其付诸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知道很多道理,却很难将其应用到实际行动中。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提醒我们,只有将知识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的目标。例如,我们都知道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但真正能够每天坚持认真学习的人却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用“知行合一”的思想来激励自己,不仅要有学习的意识,更要付诸实际行动,持之以恒地努力。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他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只要我们能够发掘和遵循自己的良知,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良知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本能的道德判断能力,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各种诱惑和利益的驱使,让很多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我们应该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问问自己的良知,是否符合道德和正义的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不断实践和传播他的学说的一生。他不仅在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更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自己的思想。他平定叛乱,治理地方,为百姓谋福祉,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担当。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心学的力量和价值。他的弟子们也在他的影响下,将心学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读完《王阳明》,我深感自己收获颇丰。他的思想和精神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王阳明为榜样,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发掘和遵循自己的良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王阳明》读后感 19

  在历史的长河中,王阳明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事迹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阅读关于王阳明的著作,让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他那丰富多彩的世界,也让我对人生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自幼聪慧过人,但却历经磨难。在仕途上,他遭遇过多次挫折和困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在龙场悟道的经历更是让人感叹不已。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中,他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深刻反思和探索,最终领悟到了心学的真谛。这种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信念,不断地思考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心即理”,认为人的内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内心状态。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正能量,积极向上,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也会是美好的;反之,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负面情绪和偏见,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变得灰暗无光。因此,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和、善良、积极的心,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告诉我们,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作用,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人虽然懂得很多道理,但却很难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这一理念提醒我们,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阳明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才能。他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进行教育。他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读完《王阳明》,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的思想和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和勇气,什么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知行合一”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王阳明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人生也将会更加精彩。

  《王阳明》读后感 20

  近期研读了有关王阳明的书籍,这位明代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的一生及其学说如同一幅深邃而壮丽的画卷,在我心中徐徐展开,带给我无尽的思索与启迪。

  王阳明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与思想激荡的时代,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学术与实践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曲折与挑战,然而正是这些磨难塑造了他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人格魅力。

  王阳明的心学核心是“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诱惑和选择,容易迷失自我,背离内心的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真实、善良、有担当的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凭借内心的.良知去行事,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私欲所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自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理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上知与行的分离,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知道应该做什么,但却很难付诸行动。王阳明告诉我们,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作用,实现自我提升。例如,我们都知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坚持锻炼、合理饮食等,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不多。这就需要我们践行“知行合一”,不仅要有正确的认知,更要有坚定的行动力,将所知付诸所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王阳明不仅在理论上有着卓越的建树,他还将自己的思想应用于实践,在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平定宁王之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他治理地方,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关注民生,深受百姓爱戴;他讲学授徒,传播心学思想,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弟子,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为我们诠释了如何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付诸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从王阳明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为我指明了修身养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王阳明为榜样,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用心去感受生活,用行动去践行真理,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总之,阅读关于王阳明的书籍,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领悟并践行王阳明的思想,我们都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王阳明》读后感 21

  当我合上关于王阳明的书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王阳明,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他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对人生、对世界的认知。

  王阳明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华。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仕途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和磨难。但正是这些挫折,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深邃的思想。他在龙场悟道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人在困境中如何通过自我反思和内心的探索,实现了思想的升华。在那个偏远、艰苦的龙场,他没有被外界的困苦所打倒,而是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真谛。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它让我明白,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勇于面对困难,从困境中寻找成长和突破的机会。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他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心即理”这一核心观点,让我对世界的认知有了全新的视角。它告诉我们,外在的世界是由我们内心的认知和感受所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所经历的,都受到我们内心状态的影响。当我们拥有一颗纯净、善良、积极的心时,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而充满希望。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心境,以更加乐观、豁达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知行合一”的理念,更是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我常常会陷入一种知道很多道理,但却难以付诸实践的困境。王阳明告诉我们,知和行是一体的,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也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例如,我们都知道要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地做到了呢?“知行合一”提醒我们,要在每一个行动中去践行我们的知识和信念,让行动成为我们知识的体现,让知识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导。

  王阳明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成绩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发展。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让我反思,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

  读完《王阳明》,我深感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我会努力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做到“致良知”,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践行“知行合一”,让知识和行动相互促进,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和实践王阳明的智慧,我们都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光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阳明》读后感 22

  在深入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及其思想后,我仿佛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收获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和启示。

  王阳明,这位明代的杰出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独特的人生哲学,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官场的起伏,又有思想的深邃探索,更有在实践中对自己学说的不断验证和践行。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致良知”是其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了人类内心深处本就存在着一种善良、正义的本能,即良知。这种良知是我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也是我们行为的指南。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常常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内心的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提醒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遵循内心的良知去行事。无论是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在做出重大的人生决策时,我们都应该以良知为准则,做到问心无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知行合一”这一理念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触颇深的一点。它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知与行的分离,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统一。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知道很多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很难做到。王阳明告诉我们,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价值。例如,我们都知道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坚持锻炼、勤奋学习等,但只有真正去行动,每天坚持去做,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目标。“知行合一”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实践,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行动中,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王阳明的.一生不仅在思想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在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平定叛乱,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智慧和领导能力;他治理地方,推行仁政,关注民生,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他讲学传道,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弟子,传播了自己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心学的真谛,证明了心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和实践的强大力量。

  从王阳明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和人生智慧。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退缩,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让我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实际行动的结合。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王阳明为榜样,努力践行心学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做到知行合一,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遵循内心的良知,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总之,阅读关于王阳明的书籍,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方向和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和实践王阳明的智慧,我们都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阳明》读后感 23

  读完有关王阳明的著作,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和吸引。王阳明,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和他的思想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王阳明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但他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年的立志求学,到后来的仕途坎坷,再到龙场悟道后的思想升华,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他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放弃,反而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内心探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思想体系。这种在逆境中崛起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无论我们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不断探索,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他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心即理”这一理念让我认识到,我们内心所蕴含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不应仅仅依赖于外界的知识和经验,更应该从内心去寻找答案。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就能找到真正的真理和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和纷扰所迷惑,

【《王阳明》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王阳明的作文02-25

王阳明“心外无物”论04-30

王阳明-初中写人作文01-16

简论青年王阳明的道教情结04-29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智慧05-07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04-29

王阳明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04-30

论王阳明心学的道德凸显05-02

王阳明心学修养论的架构与价值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