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时间:2024-04-20 18:20:05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吾国与吾民》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1

  看到一个人,我们会观察他的面貌、体型等基本特征,进一步接触我们会了解他的品行、性情。一方面我们会在他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去了解他的习惯、性格、人生理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又会从他所在的家庭环境,社会大环境的方方面面转而分析他的性格、理想等的形成原因,以及家庭、社会等对他产生的影响。这是我看完《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之后,对"如何去了解一个人"这一问题的简单思考。显然这只是针对"一个人"而言,而对于一群人、一国国民而言,要想清楚了解、分析他们,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却要复杂的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观察的视角也要更多样。而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总结就更加困难。但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确是成功对国人进行深刻分析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可谓是"一面影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典型的中国人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国家。这里仅谈一谈,林先生对"中国人德性"的深刻分析。

  《吾国与吾民》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给西方人看的,其中各方面的分析,也自是在国人与西方人的对比中,表达观点,体现见解的。在分析比较中,林语堂先生用"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八个词概括了中国人的主要特性,其中,有些实乃恶性,而非美德。有些则为中性品质,它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如,忍耐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和平可以转化为懦怯的恶性;保守主义有时可成为迟钝怠惰之别名。

  圆熟

  圆熟,显露出一种静止而消极的力量,而非年轻的活跃和进取的力量。中国人总是把心的地位看得太高,以至于剥削了自己的希望和进取欲。并在无形中形成一条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强求的,因而放弃了这个企望。古语云,"退一步着想".中国人往往无盲进的态度。

  但是中国人的圆熟,也自有他的优点,它使我们显得更加沉稳,处事时能够更加冷静、镇定。

  林先生还认为,我们的圆熟,并非自书本中得来,而出自社会环境。"这个社会见了少年的盛气热情,会笑出鼻涕。他们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的自信,所以中国青年总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不许放肆。"(P72)

  忍耐

  "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人将忍耐看作崇高的德行,我们总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谋求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空间,个人认为"吃苦耐劳"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忍耐".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只是一味的忍耐,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底线,在超越底线之前,我们都会因为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容忍了对方的无礼或者霸道等。有时,我们忍耐也是有目的的,所谓的"蛰伏",应该有这层意思。为了以后的飞黄腾达,而甘于在时机不成熟的当下,默默无闻,忍受各种身与心的劳累,不断装备、完善自身,蓄势待发,待机遇出现时,从而快而准的稳稳抓住,一飞冲天。但有时,忍耐过了头,又会被视为懦弱,视为一种安于现状,不愿付出努力去改变当下的处境,去争取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无可无不可

  无可无不可,看到这个词,想来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它体现出一个人的一种消极或者说不积极的态度,对某件事情或所有事情的一种冷淡,漠不关心。可做可不做,如果不是有他人拉着你,或者某些其他外力的逼迫,我们可能压根就不会去理睬某件事情。好多的中国母亲会告诫自己的儿子:"少管闲事,切莫干预公众的事。"古语也云,"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林语堂先生认为,在中国人身上之所以常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冷淡消极态度,实属中国社会上个人权利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在缺乏权利保障的环境中,"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无疑是一种最稳妥和安全的做法。这种冷淡的品行,也并不是生来就有。我国的青年人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对各种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慨绝不亚于西方人。只因干预外事惹了祸,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那种激进和愤慨的性情,就被消磨掉,而慢慢"学乖了",不会再有第四次、第五次。古语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不足。只有你个人能力足够强大了,也才能去过问其他事情,而不至于受伤害,影响到自己。当然,在当今社会,我国不断发展,各种社会不公平,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事情依然广泛存在,但是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老滑俏皮

  林语堂先生在用这个词表达中国人的一种德性时,还是比较中性的。就个人看法来说,我觉得正面来说,老化俏皮表现的是一种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形成的睿智和从容。负面来说,则有一种油奸巨滑的感觉,各种实利主义的人生观,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也好,通过收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也好,最终能够选择一条完全对自己有利的道路,有人会利人利己,而有人可能会损人利己。林先生认为"老滑俏皮"这种冷淡而又实利的态度,源于老子的道家精神,且往往是"老人"才具有的品性。"当一个人年纪长大了,他发展了低飞的天才,而他的理想又糅合以冷静的慎重的'常识,加之以大洋钿之渴念,实利主义因是为老头儿之特性,而理想主义则为青年人之特性。"(P84)年纪越来越大,看问题也会越来越现实,二十左右的小姑娘不大会为了金钱目的而嫁人,四十岁的女人,不大会不为金钱目的而嫁人(她们认为那样更稳当)。如鸽之仁慈与如蛇之智慧,是俏皮的两大属性。联想到中国的老人时,我们总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面露慈祥微笑的老人,看着他因为顽皮而哭闹的小孙子,说着"这算什么"、"没有关系"之类的话语。显现着一种因岁月流逝、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的睿智、沉稳和镇静。

  和平

  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冒险类的运动,却感兴趣与寻常平凡的世界。因为我们具有无限的忍耐力,不辞辛苦的勤勉和责任心,慎重的理性,愉快的理性,宽宏的气度,和平的性情。

  我们爱好和平,因而很多事情都趋于一种"中庸".我们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愿意谅解,愿意妥协,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我们提倡做人不应"锋芒太露",我们坚持"勿逼人太过",并将其作为一种"个人修养".我们是理性的民族,因之道家的出世思想糅合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理想。在我们自己看来,这没什么不妥,但在思想激进的人看来,这并非一种理性思想,反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知足

  提到"知足",我们常会想到"快乐、幸福".因为知足,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仍觉得很快乐。林先生在文中提到,"幸福问题最后都可以收缩为个人欲望问题。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曾经宣称自己是一个快活人,原因是他没有任何欲望。当他见了一个小孩子双手捧水而饮,索性把自己的饭碗也摔掉。"(P98)没有欲望,自然也就没有各种矛盾和苦恼。但是现世中又有几人能做到没有欲望,达到一种看透人生空虚,看破红尘的境界?虽然我们做不到如此极致,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一种"积极争取,坦然面对"的心态。"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P99)这也是林语堂先生总结的中国人之"知足"的精义。很简短的一句话,却也意义深刻、精辟。

  幽默

  对于"幽默"这一词,我所想到只有某个人很风趣、他是大家的"开心果",能够我们带来各种有趣的故事。但是林语堂先生将"幽默"作为中国人德性之一进行叙述和分析时,却将这一词与人生、与中国的各种社会现象等联系到一起。读这一小章节时,我总能处处感觉到林先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觉得某些行为非常可笑、无法理解。很多只是点到为止,却并没有深入的挖苦。具体原因我并不清楚,但想来可能因为文章篇幅限制;也可能因为是在向西方人分析国人,语气不宜太过尖锐;也可能是其它多方面的原因。林先生认为,幽默是一种人生观的观点,是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人生是一出大趣剧,而我们人类仅仅是其中的傀儡,一个人把人生看得太认真,遵守图书馆章程太老实,服从"草地勿准践踏"的标牌太谨饬,常让自己上了当而给长老的同伴笑话。"(P105)

  书中提到,中国人幽默会见之于行为和文字两方面,且见之于行为者,往往多与见之于文字者。文字上,陶渊明的作品、杜甫和李白的诗中等都可以见到相当的幽默。行为上的幽默往往体现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作者打趣的提到"直到如今,著者尤不能辨别送葬和婚娶的仪仗两者之间有何区分,如非最后看见了棺材或者花轿。"(P105)林先生还将中国社会中,对待事情"不庄严"的态度,视为一种中国式幽默。

  保守性

  林语堂先生认为保守性有时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太过满足于现有状况。但当其受到某些外力的强烈刺激后,就会被突破,而走向进步。

  可见,这些个德性,各有独特的方面,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分不开来。圆熟的人,又显得老滑俏皮;爱好和平,容易知足,则又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艰苦和屈辱等;很多事情无可无不可,不乐于去和别人争,顺其自然,显得消极,却又无不有利于营造和平的氛围。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2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们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的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静,并且她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如此自白,林先生的性格便跃然纸上,令人情不自禁产生这样的念头:“这定是一个率真的作家。”

  历来并不乏剖析中国人品性与生活习性的文章与著作,但读来或则过褒扬近乎谄媚以期宣传之效果,或则过批判近乎无情并因之令人悲悯而缺乏客观性。一本阐述中国的著作,它的价值应足以当得起阐述中国者,不能犯上述任何一点毛病。这样的作者必须立于客观的地位,其客观的程度足以领悟全部中国人民的旨趣,这样的人才不是轻易找得到的。但正如赛珍珠女士所说:可是出乎不意,与历来伟大著作的出世一样,《吾国与吾民》不期出世了。它满足了我们一切热望的要求,它是忠实的,毫不隐瞒一切真情的。

  作者以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你会惊叹于作者简纯的风格,而这种简纯偏又不影响作者对真理领悟的陈览。

  林先生确是立于了客观的地位,无论是揭露中国的弊端,抑或是陈述其美好之处,他总是在扮演着一个叙述者的角色,但绝不只是信息的传送者,我们往往被他感染。

  有时,我们甚至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中国人写的,如若是中国人,怎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可细读全书,这又分明是一个中国人写的!如若不是中国人,又怎能如此富有诡辩与学识,幽默与澄明将中国人剖析的如此之深刻?每每读起林先生的文章,脑海中想到的竟是鲁迅先生,总不免要作一番对比。后者往往让人醍醐灌顶却又悲悯无奈,而前者虽平淡谦和却极具启示。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这本书是写给纯朴而忠恕的一般人的'”,这也就是为何此书能够与绝大多数的读者达到认知上的共鸣与契合。

  这里,我仅摘录一段本书中作者关于道教的论述,供大家欣赏。“每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礼教之下倘无此情感上的救济,将是不能忍受的痛苦。所以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付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者。”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3

  有人说过,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最透彻的,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林语堂先生。读完《吾国与吾民》一书后,我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林先生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中国精神文化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的精神文化阐释给了全世界,在中国还处在比较封闭的年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

  本书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展开论述,从各方面而又客观的讲述了中国人的各种特性,比如说中国人:老成温厚、和平主义、知足常乐等等。作者认为,形成这些人物特性的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民族特色具有稳定性,就算是在当今全球文化大同的趋势下,中华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但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还是不会轻易改变。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可能对我们本国人来说没有绝对的吸引力,但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向在那个时代不了解甚至误解中国的西方人清晰的从各方面介绍了一个健康而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我认为,现代人读此书不仅可了解过去的中国,也可重新认识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4

  《吾国与吾民》是文学家林语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用英文写成的著名作品,从多种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并感受中国人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作者将本书分为“基本要素”和“生活”两大部分。在“基本要素”这一部分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与心理。而在“生活”部分中,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人的审美与生活方式。

  《吾国与吾民》一书内容很多,其中不乏有使我格外感兴趣的内容。在作者看来,中国人最富刺激性的品性是“老猾俏皮”。所谓“老猾俏皮”,就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圆滑、忍耐和实利主义的性格。中国人的俏皮思想,集中体现在老子的《道德经》和其开创的道家思想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道教给予中国人民一种麻痹的感受,使中国人感到精神愉悦,将人民从严酷的儒家思想中解脱出来。但是,老猾俏皮这一精神特性也束缚了人民的创造力,使人以消极态度为人处世。

  旧中国人的个人主义观念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在旧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公共精神的缺乏。在中国的传统中,是没有“社会服务”这样的东西的。曾经的中国人在思考、解决问题时,往往并不考虑他人。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中国流行的游戏中,中国常见的扑克、麻将等游戏都是以玩家各自为战为中心的。但是,旧中国的个人主义并不是以本人为中心,而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为家族谋利益常常是个人行动的出发点。所以,我们说曾经的中国社会像一盘散沙,这一盘散沙中的沙粒并不是一个个个人,而是许许多多的家族。

  作为一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成的作品,《吾国与吾民》一书中必然存在一些不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内容。现代中国家族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人们的公共精神也大为提高,现代中国社会的特权和腐败现象也大为改善。此外,中国人民之间的地域差异远没有从前那么明显。最重要的是,旧中国人圆滑消极的生活态度已被积极进取的新生活态度所取代。

  但是,虽然经过了时代的变迁,中国人民总有一些独特的品格不会随时间逝去。顾全大局、爱好和平、懂得知足和幽默风趣等优良品格不仅没有消逝,在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品格更加显得重要。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对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对于旧中国人思想和生活中的封建迷信、人云亦云和徇私舞弊等,我们应当坚决唾弃。但是,一昧地推翻传统思想,全盘否定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做法,也是有失稳妥的。我们应当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合理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使自己更有修养、更加稳重。

  《吾国与吾民》用英文写作,面向西方读者。这本书向西方世界展现了一个真实又生动的中国社会。作者在这本书中表现的感情不仅有对中国现状的遗憾,更有对伟大中国光明未来的无限期待。我相信,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伟大的中国必将绽放出无限的光彩。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5

  久闻《吾国与吾民》大名,知道它是林语堂先生的成名之作,是用英文撰写的,也知道书的原意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几年前,我也在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中看到过几个章节,非常喜欢他的文风。但把这本书完整而认真地读完,却是最近的事。

  《吾国与吾民》诞生的重要促成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对这本书作出过评价:“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外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研究、描述中国人的书有很多,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系列,到《第三只眼看中国》之类外国作家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这些后来的作品都极难超越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吾国与吾民》。依我看,其关键就在于其作者林语堂先生多样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作为一个中西文化的混血儿,林语堂既在中式文化中深深浸染过,摸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饱受过西方教育,能够跳出中国看中国。

  “幽默”一词,是林语堂先生的杰作,他将英文中的humor创造性地如此音译。而幽默的风格也自始至终地贯穿着这部《吾国与吾民》。若不是有创作背景介绍,读者几乎很难想象,这本书竟是写于最动荡的年代。诚然,每一个读书人都关心国家的前途,但林语堂没有学鲁迅,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的书中,没有字字句句都剑拔弩张。他仿佛独处于世外,心平气和而又无比诚挚地,澄清着淤积的历史偏见,展列着沉淀的.璀璨文明。

  为求客观公平地评价中国,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林语堂自己认为“必须要摆脱主观意识、既成观念,不受武断思想的左右、排除西方观念以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完全像感觉自己跳动那样去感觉事物,由自己心的眼睛去观察事物。”

  事实证明,林语堂先生的确几近完美地完成了这个重任。读《吾国与吾民》,可以感到作者似乎是在往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上作画,清晰干净无比。他从文化差异中捕捉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美,灵巧而又不偏不倚,绝非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而能为。

  这本书的自序里,作者的一段话最令人感慨:“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绝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挠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比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林语堂先生不是不爱祖国,也不是如书中写的那样“无可无不可”,而是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虽然千疮百孔,仍有极强的生命力,绝不会为外族轻易毁灭。这样热忱又冷静的情怀,如今的所谓学者们不知道还有几个人可以望其项背。

  即便才情达到如此高度,林语堂先生仍然保持着若谷虚怀,“我欢迎人们为我辩护,也接受人们对我的批评。”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的根刨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但依我拙见,时代的发展已经转变了太多的传统观念,书中很多论断在今天早已不能适用,这一点在分析中国人心灵的女性化和妇女生活的章节中尤为明显。

  林语堂先生能够凭着自己对民族的了解,预测中国在抗战中的胜利。但他毕竟不是传说中可以用水晶球预测未来的吉普赛人,无法料想几十年后的社会面貌。这一点,作为读者,我们当然要十分理解,还要理解到:读书不能尽信书。

  话说回来,判断一部作品伟大与否,绝不能用后世的视角来审视,而应当回溯到创作的当时当地,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考量。《吾国与吾民》的创作出版至今已经80年,依然对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内涵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样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伟大的。正如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吾国与吾民》必将继续穿越历史的隧道,拨开眼前的迷雾,对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娓娓道来。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6

  《中国人》也就是大名赫赫的《吾国吾民》的最早全译本。于是得闲便翻看起来,整个阅读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也有趣很多,时时能读到让人露出会心微笑的文字。然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复杂的书,作者林语堂先生在写书之时正值国难当头,而新旧思想的碰撞无处不在,他成书的立意甚高,自然免不了牵扯进很多当时的政治局面,窃以为作者对于当时复杂的局势所抱持的观点还是书生了一点。但我在此不想也不会谈大事,世事有因果,不用我多说。想来想去,我也只能写点和现实生活有关的琐事罢了,虽然这样的品论不免是断章取义的,或者这样的观点根本就是作者最不想读者所落入的偏见,但70年过去物是人非,同样的文字由不同时代的人读来,感受想必都是大相径庭的。

  此书的笔者林语堂先生是近代是一位语言大师,此书是他用英文书的,根本立意就上让外国人理解中国,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作者对于当时政局的见解。而林先生自身“文化条件”就决定了他能完成这样一项貌似“不可能任务”,他出身中国传教士家庭,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游学海外多年,但同时又拥有浑厚的古文根底以及对各路传统学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他的着眼点和所抱持的观点就变的十分有趣了,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上。而全文通篇都用那样一种中立的,有别于以往的,甚至带点西洋人特有的天真的`口吻来阐述我们所司空见惯的日常的一切。可以想见这样的书在当时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而在70多年后的今天,读此书却又别样的感触。对身在今时今日的我们而言,那些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早已经不再是笔者当年的新鲜事物,转而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却渐渐褪色。这样的变化而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本无所谓对错,存在即是合理。但不可避忌的事实是,传统文化的断代现象。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7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真正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也就几个人:鲁迅,林语堂,辜鸿铭。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前有辜鸿铭,后有林语堂,而林氏成就最高,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也最透彻。林语堂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精神阐释给了世界,阐释给了全人类,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精神。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一生最关心两件事:文化,文章。文化是要去研究出来,思考出来,从社会里悟出来,从典籍里读出来;文章要写出来,表达出来,不仅用母语表达,还能用英语表达。有学人总结自己的生活,用很简洁的话:读书,思考,写作。语堂先生也是过的这种生活。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杰出之作,他将中国社会一点点的解剖,把这个社会的弊病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前进着,与此同时一些封建糟粕也跟着沉淀下来,深深驻扎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层面的东西却是越来越匮乏,我们不停的呼吁,却怎也抵不过人性的退化。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郭美美,卢美美?为什么不断的有人把金钱往自己的口袋中囊括?《公共精神的缺乏》一文中,开头便指出“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

  的确,在中国人的本性中,习惯性的组成家庭的势力。五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家天下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我们早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便在制度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这种个人主义,以另外一种崭新的方式,存活在社会中。它就像是病毒般,可以自己不断的变异,从而产生新的个体并且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曝光之前,红十字会每个月从社会各界收到的捐款都有几个亿,然而因为社会信誉度的降低,人们不再相信自己的爱心是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而是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骗,自己的.善良反而是给罪恶的红十字会网络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这让人情何以堪?有的省的捐款甚至是零。那么那些真正处于水生火热中的贫苦人呢?他们该怎么办?就因为自己的个人主义,家族心理。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难道不觉得感到羞愧吗?当住着赃款买来的房子的时候,不会感到恐惧吗?

  如今,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大多数人选择了漠视,只有极少数人勇敢的上去搀扶。我为什么说勇敢?有多少人上去帮忙了反而被人反咬一口?在一起案件中,有位老奶奶受人帮助后千恩万谢,当得知自己需要支付一大笔治疗费用时,马上翻脸不认人,最后闹上了法庭。法官判定被告人罪名成立的理由是“你没有撞到她,你怎么会去扶她?你有犯罪的倾向,所以罪名成立。”被告人只能吃哑巴亏,不是不愿相信,而是不敢相信。这个社会太美丽,美丽的让人不知所措,无法辨别是真是假,所以只能选择沉默。我们的心灵太脆弱,经不起猛烈地折腾,与其面临伤害,倒不如勇敢的放弃……公共精神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丧失的。个人主义体就现在老太太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怪罪于别人承担医药费。而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侵害,选择漠视……人性的冷漠啊,多么可悲。

  吾国之殇!吾民之悲!林先生的书,是一面铜镜,让我们不断的反省自己,去理性对待我们人性的弱点,建立正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8

  在选课的时候我和同学一起选了现当代文学赏析这门课程,之后又听其他同学说这个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趣同样也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老师,因为这个缘故,在老师的作业要求下,我选择了这部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先生本名叫林和乐,是福建龙溪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吾国与吾民》是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的。在林语堂老先生的作品中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有《生活的艺术》《我的话》《苏东坡传》等等。

  《吾国与吾民》一书由称作为《中国人》,很清楚的让人从字面就可以理解到一些意思,另外它还有一个英文书名是“MyCountryandMyPeople”,这部书不仅仅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国出现危机,中国人民慢慢的变得麻木,对于国家的发展显得无所适从,林语堂作为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又以崭新的理论,探究了潜在和必然的希望,断言了中国是伟大而不会轻易分解的。在当时的中国发展之下,有许许多多的中国青年对于中国的发展阐述了诸多观点,但是往往都是一些局限于表面的事物。而林语堂先生林语堂用一种客观而冷静的态度勾勒当时的中国,用含蓄的口吻道出中国人性格养成的历程,是为了让中国人了解国情,冷静的解决问题。

  《吾国与吾民》这一本书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中日战争之我见,在每一章中都具体描写了中国事物的.发展,点点滴滴的文字中都透露了作者渴望救国,深切爱国的感情。在《中国人的性格》这一章中,林语堂先生写出了中国的特点,他有力批判性的文字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腐败的所在,而不是官方,或许只有身处其境,才能明白林语堂的一番心思。从历代以来,中国沦为封建社会,历代的领导者很多都是消极迂腐,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中国人也变得消极避世,成为侵略者眼中的羔羊,林语堂对这些社会残留的问题都进行了分析解释。

  在林语堂的书中可以找到这样的一句话“我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甚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扰担忧,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林语堂先生是多么的热爱祖国,但是他不是溺爱,而是勇于对批判,从多方面让人们认识到真正的中国。

  而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受侵略严重的社会了,中国进步了,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社会真的是没有暴力,没有侵略的完美社会吗?不是的。要想达到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仅仅是需要我们做好表面文章,更需要我们从内在出发,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这本《吾国与吾民》,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出现了。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9

  读完林语堂老先生的《吾国吾民》被其深刻朴实的文字所打动。他用最朴实的语言陈述了他心目中的国家状况。这样一段话给了我深刻的记忆“我堪能坦白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他的一切困恼分忧,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他将调整自己,一切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由此可见,林语堂先生的思想及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及焦虑。本书从九个部分讲述了先生眼中的祖国。其中《中国人的德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让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中国人的各种品行。

  德性,在中国文中呈现出来的是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的了解自己,亦能了解别人。而德性的力量亦可称为心的力量。一个人德性上的成熟在于不断的领悟智慧。 在先生看来,圆熟,是中国国民一种典型的、综合的品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儒家理论之基础,意为:学习知识旨在培养是非(光明正确的品德)判断能力,然后才能发扬光明正确的品德。通过书籍学习和社会实践,当一个人的品德,臻于领悟人生及人性的美好及缺陷,臻于领悟事事的可求与不可求,臻于领悟人类努力之必须,并能适应融入这一切,便成就了国人所谓的圆熟老成,所谓的睿智通达。往往此等德性的修进,得利于儒家的宿命论。宿命论乃和平与知足的源泉。儒家刻板又充满宿命的自强不息,道家自然却不乏冷漠的大智慧,佛家清心寡欲间的大彻大悟。(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两千年来的中国,儒释道三家并存,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又陈腐固执、锈迹斑斑的文化,锤炼就了我们这等可赞可叹可悲的德性。

  忍耐,是中国人的美德,然而在这里作者把忍耐三大恶劣德性之一。中国人的忍耐能力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曾经忍受暴君虐政,无政府种种惨痛,而且把这种忍受看成是顺应自然之法则。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去忍耐,古代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说,忍耐的结果是好的,但是并非都是如此,忍耐的特性已经让我们失去了追逐自己个性的能力,亦或追逐幸福的可能性。当然在家庭里面,我们竭力互相忍耐包容,能够使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和谐幸福。,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面对的是近于屈辱的灾难面前,或者是非对错面前,我们如果依旧选择忍耐的话,我想这并不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美好的'品德,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我们这种忍耐的品质贯穿于生活当中,只要家族制度的存在,只要社会建立于这样的基础之上,即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已一个分子的身份生活语和谐的社会关系中,那很容易明了忍耐。

  无可无不可,我想这种品行产生于社会环境中而非人的本性。不是没有是非,而是不能论是非,不是我们生性冷漠迟钝,只是自我懦弱不能抗衡正义。长大以后的我们,是非面前,有几次可以不看别人的眼色,抬头挺胸,直抒其怀,慷慨陈词。因为数千年来个人权利没有宪法的保障,只有模棱两可的消极态度才能自保,才最为稳妥自然,此一德性,无异于王八蛋之发展其甲壳,所以,大街小巷之间,摩肩接踵的人群之中,到处是中国人特色的无表情凝视无可无不可,似乎是很释然的,但是实际却是缘于无奈。林先生把这种无奈归结为社会的法治的欠缺,由于人们的生活没有确切的保障,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律可循。这确实也有其道理。而由这“无可无不可”所衍生出来的是人情冷淡,安全第一,墙头草的精神。更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之类的词汇教导人们不要冒进,不要激动,绝对不能意气用事,要三思而后行。最终还要告诉你,你的生命不是你自己的,是父母给的,所以个人没有权利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诸如此类等等。于是人们变得越来越胆小,始终超不出群体而树立自我。

  我们在《水浒传》见到了鲁智深的侠义心肠,他成为了很多人的偶像。因为他的勇敢

  与打抱不平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可在当今社会,我们看到了许多并非我们想看到的景象。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不断嘱咐着不要多管闲事,惹祸上身。因为什么?使国人变得如此麻木,面对坏人却不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去阻止他的行为,而是以一种观望的态度去面对,这样使坏人会变得更加猖狂,变本加厉的做坏事,到时候受伤害的人会更多。其实,每个人都在担心着如果阻止了坏人则会招来报复,而没有人能够保护他。国家的法律并不是很完善,当然这与中国的国情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可以理解,但是公众的导向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偏差,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反思。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写过的文章“”讲到了中国的“看客”比较多。看客的产生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的民众的麻木是多么可悲。

  老滑俏皮,这是人到老年的一大特色,在和气慈祥之下,明明白白的表现出对劳动、抗争的嘲讽与漠视,这种思想很大程度来自于道家,从这一角度来看,儒家的克勤克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的一切都需贴上“徒劳”这个标签。从下面这个故事我们就能够了解到中国的道家所提倡的东西

  “一日,寒山谓拾得:今有人辱我,侮我,慢我,冷笑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受他,敬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由此看来,老子提倡的妥协让步的思想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从我国的文学中就有所体现,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退一步着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经常以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状态生活着。这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来说,是不利于发展的。

  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林语堂把它们称为三种恶劣的德性。他们麻痹了中国人的组织力量,吞噬了中国人的社会公共意识。是中国近代的屈辱史的始作甬者。

  和平,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品性。中国人是全世界最低能的战士,因为他们是理性的民族,她的教育背景是道家的出世思想和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思想。他们不好战争,因为他们是人类中最有教养,最能自爱的民族。我们都知道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痛苦以及巨大的损失,我想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讨厌战争的。在中国,和平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战争的存在与否,还包括人们所期望的一种生活状态——向往安宁,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东西方对待和平的问题是存有很大差异的大多西方人拥有的豪爽、热情、冒险意识和英雄胆略等等高尚的品质,在中国只赋予了少数的英雄豪杰。因为对生命的珍惜,对不无痛苦和忧愁的生活,坚强执着的热爱,对于安逸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知道战争的代价太高,我们不喜欢打仗。我们持有较高的理性,让我们成了最低能的战士。这原是我们的美德,但不幸而残酷的事实是:战争不因为不喜欢就可以远离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有战争才能消灭战争。这样我想起了清末时候我们不断的妥协退让,正是因为这种妥协,使国家面临着灭亡的危机。面对国家的灾难或者屈辱,我们不能一种“不战”的状态存在。所幸,八年的抗日战争之后,我们终于站了起来。以强有力的回击浇灭了侵略国家的火焰,才赢得了独立。所以有时候战争也是消灭战争的一种方法。

  知足,我一直认为,知足与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挂钩。如果我们知足的标准很低,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幸福感就会很多。如今的社会,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处于不幸福之中,究其不幸福的原因大部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做“知足者常乐”当我遇见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失利的时候,我不会沉溺于失败或者伤心中,因为我会想到,有多少人至今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对于失败,我们失去的只是一次机会,我们并未失去我们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命和价值。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事实上只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生活态度来源于一种知足感。当然在本书中林先生对于知足的解说有着另一番定义。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人怯懦的性格。在这点上中国人的知足和忍耐是并存的,这是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两种相辅相成的特征。一般情况下百姓是能够忍

  耐的,但是如果忍耐到了极限呢?一为“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这多半是行侠仗义之人所为,一般百姓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这么做;二为“忍无可忍,仍须忍”,如何忍?此时知足便派上用场了。说是知足,实际上并非是知足,而心中实际还存有欲望。最终知足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必须在内心做一番,有可能是非常激烈的自欺欺人的思想斗争,最终权衡利弊(当然安全安定第一),舍去自己的欲望,而选择一个还算能够接受的借口,接受眼前的事实。于是乎,可以将欲望暂且抛之脑后,得片刻的满足与欢乐,可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等问题再次出现,内心的斗争继续上演。人们对于此非但不反感,而且还有些乐此不疲。 “退一步海阔天空”,亦或“知足常乐”虽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百姓们困苦的时候的一颗糖。

  至于“幽默”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中国人真正的幽默无非两种,一种为真正的智慧的思辨,而另一种则为无谓的,有时候甚至是无聊的狡辩,北方人称其为“抬杠”,至于此词的由来,不得而知。前者能够博得智者之间的会心一笑,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为了给无聊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君子动口不动手”,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更喜欢动口,致使抬杠的技巧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此幽默明显不同于西方之幽默,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

  “保守性”,在当今时代可能不属于一个褒义词,尤其在现今发展如此快的社会之中,保守便等于落后,这就是现代人对于“保守”的诠释。但是在林先生看来,保守性是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的丰富之表征,是一种值得羡妒的恩赐物。”在他看来,正是孔老夫子给我们的保守性,保住了我们的文化的独特性。让中国文化在多次被少数民族统治之后,能够保存下来。最重要的是被统治者同化了统治者,而且不止一次的取得了成功,这也许可以成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奇迹。除此,现今时代的保守性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文化积累下来的沉淀,同时给与我们的包括不好的一些方面。在清末,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想这样也是中国的保守性的一个因素造成的。现如今,我们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吾们是老大的民族?”如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比林先生更豪迈自信地说。中国的强盛有目共睹,我们也不会再患得患失的过日子。我们有时候会想,我们能够为我们的祖国做一些什么,想想看来唯有在她的羽翼下努力的成长起来,直面她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接受她的美丽和与欠缺,以及,时刻保持那种强烈的归属感,这片最为我所熟知的土地,是为我们准备的,它将属于我们也必将由我们来经营和耕耘,这份担子分担下来,每个人多少也要背负一些沉重,过一些咬牙的日子。对于我们自己的祖国母亲,我们不仅要能够感受到她所带给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对于一些欠缺或者尚未完善的东西也想学会接受,并且不断的努力去使她变得更加完美。我们的民族生命真意踏进了新秋时节,我们的民族生命中,民族的和个人的,临到了一个时期,那是秋的景色已弥漫笼罩了我们的生命…..“我最爱好秋,它的金黄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圆熟和慈和的智慧”金秋时节,这个美丽的国家被笼罩上金黄的光彩,如六十支蜡烛般闪闪发亮,愿每个在其之下的人们都会思及头顶上分及的一片惠泽,因为祖国的强盛,我才会如此快乐

  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的状况。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习俗习惯,各方各面都有所涉及,可见老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具有比较深刻的观点。在艺术,家庭制度,女性地位,思想,宗教,教育方法上都有其独到的见解。虽然在书中,我们了解到的只是一些典型性的事例,但是确实非常全面的总结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及传统。值得我们广大的中国人不断的思考与总结。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10

  《吾国与吾民》是一部值得我们珍重与留念的,她成书于民国我国民林语堂之手。他站在历史与现实,矛盾与冲突的角度之上,深刻的对比与刻画了吾国吾民的国民特性以及此种特性之历史的文化的外域的深层次根源和现实考量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他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是一个有着广袤国域的国家,他的文化差异明显;中国是一个有着众多民族的国家,他的文化丰富多样。正是上述因素是其文化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交融着,互补着,并且较为和谐的演进着。当然,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中华文化构成了《吾国与吾民》的基本内涵,也构成了华夏文明的基石。

  当我们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下,我们显得有些沾沾自喜,我们似乎忘却了那沉淀而又厚重的历史遗产,那深深地植根于我国民之中的本能的难以踢出的民族劣根是否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亡呢?而那优秀的民魂是否得到大力弘扬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文化”是本书的一个核心词汇,她包括传统的现代的。在林书堂看来这包括民族性格、习惯、传统、精神、文艺作品、社会制度、追求等等。

  崎岖而漫长的中华文化是我们迥异于古代的希腊、罗马、埃及、印度文化的一个表式,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却未曾中断,时至今日依然坚挺,也成就了她特有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质。为什么我们的文明经久不衰?为什么我们的国民奴性难改?为什么我们的国民缺乏进取与创新?

  是地域、气候、人种?是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还是生物进化之必然结果?

  林语堂先生以客观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向我们真实的呈现了我国民之特性,自然与社会因素是我国民性格形成之本源。自然经济的脆弱性使生活在大河流域额人们渴望统一,渴望和平。他们需要中央集权领导和庇佑,

  俗语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统治者在君权神授的光环下毫不客气的吸食和压榨着被统治者,只是有时候他们更加注重“技术”罢了。中国的大众世世代代延续着这一“历史潮流”,这种垄断性强权性的官僚性统治环境正是我民族奴性的根源,但这客观上也增加了我们民族的“适应性”。

  “天下大势,分久必和,合久必分”虽有主观,但仍有借鉴意义。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在重复着八百年一个周期的轮回。而每一次无不因有新鲜的,强悍的外族或有外族基因的民族所重新焕发生机。

  在全球化的今天,过去的历史将永远不会重现,各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迈入了新的时代,而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中华民族的雄起必将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吸收一切外部优秀文化成果。我相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智慧将会在中华的崛起中再次应验。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11

  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拜读林语堂先生的书。看完以后,着实觉得其思想极为精妙。而身为国学大师,其对中国人有着其独特而又严谨的看法。从中国南北方的不同开始讲起,谈中国人的心理,谈中国人的生活,并客观的评价中国人。这是令人所敬佩的,身为中国人,能客观的看待自身,而不是身在此山中的片面。

  在我看来,其文中想解读出的,中国人的特色,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其家族制度,但细分的话,我想可以分成这六类,德性上的“忍”,思想上的“情”,哲学上的“度”,社会上的“家”,文学上的“诗”和艺术上的“书法”。而前三者所想体现的是中国人精神层面的特点,和与西方人的比较。后三者则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基点,也可以说,中国特色就是以“家”、“诗”、“书法”为中心,衍生出来的中国式生活。

  接下来就以我个人的观点,来谈谈林语堂先生所想的中国人吧。首先,便是中国人的精神层面的特点。忍,情,度,其实是放在不同情况下来讨论的。忍,主要是处事;情,主要是理事;而度,则是万事之则,无论是处事、理事其讲究的无非就是中庸之道。就如中国所特有的中药,所谓是药三分毒,药量过了,可能会引起另一种疾病,或者是加重病情;而倘若,因良药苦口而不愿服用应有的剂量,那么可能病情就无法得到好转。无论是过,还是缺,都不是可取之路,唯有中庸之道,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这于许多欧美的极端处事方式,还是有极大的不同的,虽然中国自古以来,朝代变迁、民族变换,但很少会出现种族灭绝的行为。按照古代的做法,如西周的法律制度中的举轻世重原则(举轻世重原则: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平定新国家,轻刑法;一般诸侯国,常刑;叛国,重刑),其对于异族讲究的更多是安抚和同化,这也是为什么经历了多次民族浩劫的中国,能在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的重要缘由之一,用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便是“她(中国)如何在亲率魔手下维护其生存,而且事实上反吸收了侵略民族的新血胤,转以自荣,而能不丧失其民族特性并保存固有文化之存续。此种种族本质的抵抗力之关键,即为中华民族继续生存的关键。”相反,对待印第安人,对待犹太人,欧美国家所具有更多的惯性思维便是种族灭绝政策,而这又是为什么欧美文化无法像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相比而言)。

  当然,除了中庸之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存,还有的便是她的“忍”,外国人曾感叹,中国人真的是忍耐力极强的民族,而为何如此?追其根源便是“家”的制度。但我选择不马上过渡到解读家族制度的问题,我想先讲讲理事上的“情”,因为它同样跟家有关,甚至影响到了整个中国社会。

  褒扬上来说,中国人看重“情”,凡事讲情面,社会不再冰冷,更多的是家的温馨。但是,贬义上来说,情理情理,先情后理,足可见,“情”在中国社会的重要性,正是由于过分的讲究情分,而忽视理性,这就是为何中国法制的进程如此缓慢、受阻的原因之一。带来的更多的负面信息就是徇私舞弊。“关系户”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上至皇宫,下至家族,关系、情面决定了一切。而且,又因为“情”,所以中国人更具有的是女性型的思考方式,而缺乏科学精神,因为中国人是不会因发表“四种洗涤盆碟方法的时间与动作之比较”,而复得沾沾自喜的。而之所以产生这种之重分析,不重实践、不重机械的研究的情况,正是情过分高于理的一大特点。

  但回过来说,精神层面上的“忍”和“情”的形成,追其根本还是“家”的制度所带来的影响。那又是何种联系呢?

  首先,我们得清楚中国的家族制度。中国文人的一生志愿无过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中国的古代封建社会,又可谓家天下,所以说实在,无非就是个人,上升到家庭,再上升到大家族的过程,因为平天下而连带着地位上升的也是他所在的家族。所以用林语堂先生的言语来说便是“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而家的观念的产生则应归功于孔老夫子,当然不是说其不是,孔子先生当初的原想是回复西周时的等级制度,

  维持社会的秩序,但是一定程度上却,加固了家族内等级身份的结构。再接下来的商鞅变法,更是把家联为一个集体,再接下来的灭族政策,更可以看出家族制度越来越加剧加深。因此,家的观念凌驾于社会之上,而在环境的不断熏陶影响下,中国人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唯家是图的特殊的社会观念(本想使用畸形,但是观念都是想像出来的,而且虽然其有弊端也有良好的一面,所以使用特殊一词),“仅志在光耀门楣而为家族中的好分子,但是营私舞弊,敲诈勒索,对于公众是一种恶行,对于家族却是美德”的中国式共产主义,限于家族内部的合作,产生了盗窃狂的结果,然而妙不可言的是,其竟然带有了利他主义的色彩。所以可以说中国是一盘散沙,而散沙不是个人,而是一个个家族。而日本则是一块花岗岩。但是那一盘散沙,你之多仅能使他散开,沙粒固然还是原来的沙粒,而花岗岩爆裂开来以后,可能其性质就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综上所述,家族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色产物,有利有弊。

  回过头来谈谈“忍”和“情”就来源于家族制度。家族制度中的等级森严的契约关系,使“忍”尤为重要,家固然是家,它更像是缩小的政权,所以忍术极为重要。而“情”,则是家族制度最为本质的血缘关系,产生了特殊的情感纽带。所以说,精神层面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家族制度为根本。而区别于家族制度这种政治生活,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是在其褪去社会身份后,在闲暇时间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所以可以说,书法和诗便是未直接联系,或者说是脱离于家族制度束缚的艺术表现形式,或者是消遣吧。

  书法可谓是中国艺术的经典,无论是中国的建筑,绘画都是符合书法的笔法的。就建筑而言,骨架结构的显露和隐藏问题,等于绘画的笔触问题,那简略的笔法不是单纯的用以描述物体的轮廓,而很多的建筑都是作为其余笔画的中心支撑点。而中国南方瓦房的建筑,则体现了以曲与直线想协调的特点。而中国绘画重的是意向描写,所以空白的位置也是画的一部分,相比于外国习惯将整张纸填满的习惯,足以体现书法的影响之大。总之,书法对于艺术的影响举足轻重。

  如果说书法是艺术的基础,那么诗则是文学上的基础,无论是戏剧,还是散文,甚至小说,都无时无刻不出现诗的身影。诗,其实准确的说是中国的歌剧,戏剧可能是看一遍就厌烦,而歌剧则是百听不厌的,而诗便是如此,越吟味越浓。相比信仰力量相对不足的中国,诗可以说是一种感情的寄托,或者说是文人的信仰和终生的追求。

  以上就是我对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一书的一点拙见。其全书讲述的中国人活灵活现,而又切合实际,富有幽默感,实在令人佩服。自己虽然身为中国人,但未必真的理解中国。可能林语堂先生是一种理解,或许可以根据他的理解继续深入,抑或是选择。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12

  读完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才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或者说,从未以一种深入的全面的视角审视我们中国人的特点。不得不感叹,林语堂确实是个文学大家。

  林语堂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牧师家庭,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英文,哈佛大学读比较文学硕士,1922年获得德国莱比锡大学读语言学博士学位。他饱受西学,因此能从文化差异中捕捉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美,能用求索真理的笔回应外国人的傲慢偏见和中国人的夜郎自大,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用深刻对比表现出来的写意中国。

  《吾国与吾民》这本书共分十章,分别为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中日战争之我见。作者以一种整体式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一位文化学者眼中的中国,其方方面面的精细描写让人重新认识一个伟大的国家。

  《吾国与吾民》是一面镜。林语堂先生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学生活、日常饮食及人生的最后归宿,都有精辟的见解。读后,细思,被著者的理性和睿智所折服。在写到中国的学府制度时,说,“总说一句,无人能相信,亦不能使人相信,谓把心理学,宗教,推销术,英国宪法史这样叠床架铺的累积起来,可以培养出一个有学问的人。”即使在今天,最热门的国考,即公务员考试,不也是如此吗?

  《吾国与吾民》成书于1934年,距今已有七十个年头了。尽管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但根深蒂固在个体和我们的民族的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变的。林语堂让你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让你窥到自己身后的影,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13

  还是在去年年底前,就读完了林语堂大师的《吾国与吾民》,当时就想写点东西,由于各种缘故没能写成,一直拖到今日。记得这本书也读了很长时间,是陆陆续续读完的,不好做总体的评价,只能记述一些随感的东西。

  之前就曾读过林语堂大师的几部著作,为大师的博学所折服。这次更是如此。《吾国与吾民》这部书,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介绍我国民族和社会的基本状况的。可以说是方方面面。总之,一言以蔽之,它是对我中华民族及其社会,尤其是汉族文化历史的一次全方位的扫描。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吾国与吾民》这部书也是用英文写的。想必写作的初衷,是向西方乃至全世界来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的确如此,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这本书对西方了解中国应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读的自然是中译本,由黄嘉德翻译。也可能是难为译者了,也可能是译者能力不够,反正读起来有好多晦涩和不通之处。这也与当年的白话文还不成熟、不通畅有关。况且由英文译来,当年林先生以白话文的感觉写成英文,想来实在是不好译。不管怎么说,让人读着不顺劲总不是好事。但瑕不掩瑜,质胜于文,就其反映的内容来说尤为珍贵,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全面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下面,我就阅读过程中感触较深的地方做一些摘记和描述,亦谈一些自己的感觉。

  (一)关于中华民族的同化力问题。

  林先生说,谈到中华民族的同化能力,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比得了的。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多次受到异族,主要是北方民族的入侵,但最终都被中华民族同化了。其原因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力量。北方民族大多文化落后,入侵后被汉文化浸染而被同化。如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汉化。

  二是传统的家族制度。家族制度的本质,是让家族的每一个成员不能忘却本人祖系之所属。此种绵赓万世而不绝之社会制度,中国人视为超越现世一切之珍宝。它含有宗教意味。当家族意识脆弱的异族与这种家族制度相遇,无论是异族本身还是与汉族通婚的混血儿,都必然乐于接受并加入到家族脉络之中,以分享家族世系延续之一部分,并沉醉于一种美妙的理想,觉得一个人的躯壳虽死而其灵魂不灭,扔能生存于家族生命的巨川之中。

  一个特别能说明的例子莫过于对河南犹太种人的同化。根本上也是这种家族制度作崇。现在河南的犹太种人,已全部同化于中国。他们的传统习俗不吃猪肉已成为过去。犹太人之民族意识,早已埋没于维系着家族组织之中国的较大民族意识中,结果在人种变化的园地上获得一伟大的新收获。至于种族意识比犹太人弱、自尊观念比犹太人低的其他异族,若入侵中国疆域,土著的汉族常保有超乎侵略者的优势。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由此说来,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实际上是深度同化后的混血民族。汉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统称。恐怕最先进的医学也不能再追溯回去了。唯一的标识只能是汉族的文化标识。

  (二)关于中国人之德行

  林先生说,“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有句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由是观之,忍耐是有目的的。”以此概括和挖掘中国人的特性可谓入木三分。据传,唐代宰相张公艺以九代同居为世人艳羡。唐高宗东封泰山,特临幸其居,问其所以能维持和睦之理,公艺索一纸一笔,书“忍”字百余为对,天子为流涕,赐缣帛而去。

  林先生认为,“容忍”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品性。要磨练容忍这种功夫,你需要一些道家典型的阴郁和轻世慠俗之气概。中国人是理性的民族。她的.教育背景是道家的出世思想糅合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理想。他们不嗜战争,因为他们是人类中最有教养、最能自爱的民族。

  所以如今我们自喻说,我们从不侵略别人,我们永不称霸。历史上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来自于中华民族的德行。

  (三)关于中国人的品性

  林先生在探讨中国人的品性时说,中国人人都是孔子主义者,失败的时候,人人倒是道教主义者。孔子主义者在吾们之间努力建设而勤劳,道教主义者则袖手旁观而微笑。道教替中国人的灵魂准备了一条安全的退路和一服止痛剂。可以说,道家精神和孔子精神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这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为中国人从无平等之胡说,而尊敬知识阶级殆已成为中国文明之出类拔萃的特性。而尊敬读书人之结果,使中下阶级,亦产生一种崇尚文雅之心理,这一点,向不为外人所注意。

  孔孟认为,“天地人为宇宙之三才。”而中庸之道则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在中国,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就连中国的国号,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规范。中庸即为本质上合乎人情的常规。故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法律纪律,即为一种机械,总是不近人情的。而中华民族厌恶一切不近人情的东西。所以,经常有法外开恩的事情,有下不为例的事情,有戴罪立功的事情。

  (四)关于儒道两家对中国人的影响

  谈到儒道两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林先生认为,儒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而道家则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在现实生活中,孔教相当于人们的工作状态,道教则相当于人们的游戏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而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

  道家的老祖是老子。他的《道德经》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灿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

  儒道两家这两种相对的人生态度,人们称之为“入世”和“出世”。见怪不怪的是,有时此两种思想在同一人心上撅起争斗,以其战胜对方。一个人一生的不同时期,或评比两种思想也会此起彼伏。

  因此,中国人的品性,折射出儒道两家的两面性。故有知识分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品性。儒家让人积极进取,道家让人退隐保身。进退自如,保全生命和精神的自由,实在是中国人特有的生存之道。

  (五)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政治

  林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分析最为深入,分若干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从历史沉淀的文化现象说起,可以说是深得密钥。他说,关于中国的文化生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史籍的写作成为最庄严重要的一种文学,而诗的写作成为最高尚优美的抒情的手段。

  关于妇女的生活,虽然妇女处于从属地位,但传统的婚姻理念,女子结婚是当然的权力,而母亲在家庭中具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出阁之前往往要待字闺中。无聊的时间怎样打发,人们发明了刺绣这种工作。因为刺绣很耗时间,但却容易让女子进入梦的幻境。正好适合于年轻女子,因为她们常常是梦幻的。

  关于阶级的划分。中国社会依着士农工商的次序分成四个阶级。农人受孔子学说的影响,被置于农工商三阶级之首,因为关心米谷之中国人,常能明了粒粒盘中餐从何而来,是以对农夫感戴无限。农夫与商人和工匠,大家都敬仰读书人——士——认为是一种赋有特权而受人礼遇的阶级。更由于中国文字辨认的困难,此对于书生的尊敬系出自心底的真情。

  关于家国之辨析。个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之,一切的核心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由于爱好家庭,生爱好氏族之心,由于爱好氏族心理,发展一种沾着乡土的心理。由此萌生一种情绪,可以称为地方主义,在中国文字中叫做“同乡观念”。并由此将同乡扩延为同县、同省,直至全国。这是家族精神的扩大。最终形成家便是国,反过来,国也便是家了。他分析道,中国形式上的政府,其实起作用是比较少的,不外乎课收捐税、维持和平、保持公正。而大多数的社会职能,却被家族祠堂、同乡会等组织化解。

  关于治国方略上。中国传统的治国方略是孔子主张的贤能政府。贤能政府的概念就是把每个统治者当做贤人君子,因而亦以对待贤人君子之礼待遇之。西洋人则主张法治政府。其前提是把每个统治者当做坏蛋看待,因进而制备种种条款,以防止其遂行歪曲意念。其实,这种法治政府的主张,中国早已有之,韩非子的法家就是杰出代表。韩非子说,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这就是法家哲学的道德观之基点。这与西方法治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比西方早提出一千多年。

  (六)关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与艺术

  我们知道,分门别类的西方现代科学,是在十七十八世纪之后逐渐分离出来的。其实,这些现代科学的原始要素在中国的古代也是有的,只是没有明晰地分离出来。那么,这些萌芽和要素在中国古代是如何体现的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从林语堂关于中国学术的探析中可以窥到端倪。

  他是这么说的:“所谓科学之著述,试一审其内容,则觉其内质不如外表之动人。实际上,中国并无所谓专门的科学,除了经籍训诂与历史考证。…天文学,除了一部分天主教学者的著作,很相近于占星术,而动物学植物学很近似烹调术,因为许多动物果蔬是可食的。医学常处于卜占星相之列,所谓医卜星相。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政治经济学都错杂包含于笔记中。有些作家的作品,得列入子部的本草动物学类或史部的杂记类,乃他们的笔记显出较明显之专门特性,而受优越的待遇。”总之,这些现代科学之要素,在中国古代是隐藏在这些史籍之中的。

  中国古代的学府(学塾或书院)与现代的学校也迥然不同。林语堂认为,中国书院优于现代学校。他写道:“事实极简单,即他的学业进修,不是依赖学程分数为手段的,至于科举考试,那是例外。旧时学府,是一个师传监护制度,教师很明了学生读过什么书,未读过什么书。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没有人升级,也没有人毕业,也没有人为了文凭奖状而求学。”想想孔子弟子三千,只有谁学得好之说,有七十二贤,没有说谁毕业和不毕业。

  说到考试制度,林先生认为,“考试制度由其本质的性能,不能不是机械式的,不能不集中注意于知识的蓄藏,而忽略判断的智质之发展。”他也认为,考试制度更多地体现为知识掌握的测评,而忽视了智能的潜质。

  关于中国的艺术家,林先生认为,他们的天性安静和平,不受社会的桎梏,不受黄金的引诱,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沉浸于山水和其他的自然的现象之间。总之,他们的胸怀澄清而不怀卑劣的心意。一个优越的艺术家,他必须首先要坚贞其心志,旷达其胸襟,达到这种目的的重要方法为游历,或为沉静的内省。文征明曾言:人品不高者画品便见卑下。中国的艺术家,必先有优越的修养与渊博的学问。董其昌曰:“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

  好了,挂一漏万,就说这么多吧。林语堂不愧为大师,知识渊博,实为了得。如果你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民俗和社会,以及它的历史渊源,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篇14

  林先生本书中表达的观点或立场,我并不完全赞同,好歹过去了一个世纪,思潮改向回流不知几何,也无甚可执着争辩的必要。但作为深受传统中国礼教浸淫,又得以学贯中西的作者的独特视角,使本书上升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林先生在当时给“外夷”展示中国文化之作,却在百年后,让传统文化不幸遭灭顶之灾的我们看了新鲜。(不知这算不算“出口转内销”了:P)而当时那样一个中西方文化初次交融的时代,对于现在身在异邦求学的我,也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林先生是位典型的中庸派,那么个文言白话,中西思想大战得不可开交的时代。他只摇摇头摆摆手:有什么对错好挣,大家都有道理的嘛。至于有人批判他,给他戴不爱国的帽子,他也只无辜的缓缓说声:我并不是不爱国的……别人称赞他,轻视他,他都不为所动,总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赏他的鸟写他的小文章,一副云端里懒得看厮杀的悠哉样子。真的被惹急了的时候,骂人也骂得温吞。他的文章里没有经世济学的大智慧,也没有钱钟书那些犀利的小聪明,只是不紧不慢的说:“你看,这件事是这样的”,却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拿来做枕边书再适合不过。

  可是,倘若某事某人严重违背了他的原则或价值观,属于“大逆不道”之类。他也是毫不客气的,譬如《武则天传》。评价一位执政者,单单从它的性别或取得政权的手段就予以定性,然后从一个主观鄙视的`基调上一路铺开,显然武断。有人说他作武则天传讽刺慈禧,故而有失偏颇,我深表怀疑——那他选择苏东坡又有什么政治意味了?倒是配合之前的中庸,温吞等特质,我实在不能不把他鉴定为儒家思想的贯彻者——贯彻得理想而忠贞。“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骨子里全是传统礼教的那一套呢。

  林语堂先生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学生活、日常饮食及人生的最后归宿,都有精辟的见解。读后,细思,被著者的理性和睿智所折服。在写到中国的学府制度时,说,“总说一句,无人能相信,亦不能使人相信,谓把心理学,宗教,推销术,英国史这样叠床架铺的累积起来,可以培养出一个有学问的人。没有人相信,也不能相信,谓试验一个人对于莎士比亚乐府体会程度,可以用下述的方法:解释莎翁名著的一节,或叫他回答依利莎白时代的惯用语。”

  看了上述文字,返观现在的教育制度,不知诸位有何感想?学校是什么?至今有些人还很糊涂。应该明确:学校不是通往衣食无忧和上层社会的坦途,而是“人”的不断完善自我的路。如果教师仅是“挟着本子贩卖常识”,教育又能给孩子留下什么呢?为孩子的人生奠基,不是一句美丽的谎言吗?

  我们不得不关注教育的后果。走出校门的学生,素质如何?对于素质,有人这样说: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就是素质。果真这样,学生把“莎翁名著的著作日期”和“依利莎白时代的惯用语”全忘掉,教育的苍白就会显现出来,我们不愿意看到。

  足以让人欣慰的是,新课程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科教学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命的发展。以前从未有的教育现象进入了课堂,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星星之火必定燎原”,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绝好的开头。

  《吾国与吾民》成书于1934年,距今已有七十个年头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但根深蒂固在个体和我们的民族的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变的。让你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让你窥到自己身后的影,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相关文章:

读《窃读记》有感01-08

读《窃读记》有感06-28

读窃读记有感01-11

读《窃读记》有感09-07

读《窃读记》有感集合12-13

读《窃读记》有感【精】12-10

【精】读《窃读记》有感12-10

读棋王有感12-19

读匆匆有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