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悉达多》读后感(通用1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悉达多》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悉达多》读后感 1
我好似非常喜欢这种修行类的文学。既然我还不能去修行,不妨让故事为我修行,为我洗礼。允许我"书"为弓,灵为箭,梵乃箭之靶,而我,当不懈地射中它。
然而主角悉达多离开婆罗门之后又离开沙门的故事让我深思,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是追寻真理?可是追寻真理的目的是什么呢?让真理给世人带来共有的快乐?如果永远无法悟出真理是否就等于无法拥有幸福或是快乐?真理总是以神的形式出现,无论神知晓真理还是神就是真理。如果神造论成立,不让真理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的原因是什么呢?
又或者是追寻快乐。追寻永恒的快乐。可是这种快乐的源泉是什么?内心的满足吗?所有的宗教最本质吸引人的似乎也只是"快乐"。不管是天堂、极乐世界、感受到"本我"的充实所带来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都是不能被证实的。叔本华认为快乐的本质就是没有痛苦。而认知的越多,我们只会更意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在我看来,这种局限性是一种空虚,而空虚直接导致的是痛苦。难道说到最后就是傻人有傻福吗?
不管是叔本华还是印度教,(好像还有佛教?原谅我知识面的片面,暂时并不能举出更多的例子)都认为"苦乃人生实相",而我们将毕生追求脱离苦海,从而获得快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再次说明了尘世便是苦海,可是浅显地把"回头"理解为"悟道"真的就是"岸"了吗?或许我们可以把"回头"理解为放下自己的学识与过往有幸拥有过的.所学所悟,以最孩童的态度面对世界,才能获得最本真的快乐。
引用章节"觉醒"里面悉达多的一段思考:
这位漫步的思考者自问:"你原先打算从法义里,从师父处学到什么?你学了很多,却无法真正学到的又是什么?"他最终发现:"答案是我。我要学的即是我的意义及本质。我,是我要摆脱、要制胜的东西。我,却是我无法制胜,只能欺罔、逃遁,只能隐藏的东西。当真!世上再没什么别的,像我的我这样让我费解。是我,这个谜,让我活着,让我有别于他人,让我成为悉达多!在世上,我最一无所知的莫过于我,莫过于悉达多!我对自己一无所知。一直以来,悉达多于我极为陌生。只因我害怕自己,逃避自己!我寻找阿特曼,寻找大梵,我曾渴望的是我被肢解、蜕变,以便在陌生的内在发现万物核心,发现阿特曼,发现生命,发现神性的终极之物。可在这条路上,我却迷失了自己。"
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三个阶段分别是:骆驼—狮子—孩子。我对此的解读大概是:骆驼是当人们还在相信无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例如:宗教信仰、生命的意义、各式各样的规则等等。狮子是当然们开始认同虚无,并且维持坚强的阶段;所有的宗教或者信仰都不再约束他们的行为或者思想。狮子们努力摆脱所有的束缚。那个笑着的孩子则是虚无本身,但是是积极乐观的虚无。当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完全没有意义的时候,孩子们仍然在追寻快乐获得快乐,在没有任何理由和目的的情况下保持快乐。
当我们需要感受世界本质,认识世界本质的时候,总被强调的一点是:忘掉"我"。然而前面这段悉达多的自言自语当中最后一句话却不再强调本我的"我",更为重要的确实现实中的自己。孩童时期,在被教会为人处世之道之前,总是自私的,似乎想要霸占一切,想要的就一定要拥有;换言之,是自私,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并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放下对世界过多的解读和认知,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当我们还无法认识到世界的虚无,还认识不到本我的虚无,还天真幼稚的时候,当我们不受身边人、社会乃至世界对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时候,只有那种快乐才是最真实的、能合理存在于尘世间的。
或许苦苦寻找和体会的存在于我之中的"本我",便是整个世界。而这个我,则是无边苦海回头后的岸。
《悉达多》读后感 2
读完了一遍《悉达多》,感觉很深奥,很哲学,但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读懂,内心的感受不是很强烈,所以写什么读后感,不写了。
第二遍读《悉达多》。
一、概述:
开篇,悉达多在学习,发现已有的知识不足以解答内心的渴求。悉达多决心离开,开始苦行。
成为沙门,悉达多感到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在腐朽,他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悲无喜无我,以此唤醒最深处的最终的“非我”。但这些修行均从“我”出发,终点总是回归于“我”,回归无法避免。
离开沙门,聆听乔达摩宣法。乔文达皈依乔达摩,悉达多离开。乔达摩的法义不包含自身的超脱,不包含他成佛的`历程,法义不足以让人成佛。悉达多不再苦修,他要拜自己为师,要认识自己。他去往尘世,向伽摩罗学习欢爱,去品尝财富、淫乐和权力的滋味。逐渐深陷20年。
忽然惊醒,告别这游戏,陷入绝望,步入歧途,抛弃智识,欲投河求死。但这一刻促成他在不幸中、在癫狂中认清自己。
悉达多回顾自己,为了找到内在的阿特曼,去成为愚人,为了再活,必须犯罪。
悉达多获得新生,留在河边,成为船夫。
伽摩罗去世,孩子交给悉达多。悉达多试图通过教育、祈祷和劝诫,使儿子免于轮回。即便认识到自己不能,却无法割舍。爱源自天性,是一种必需,痛苦该去品尝,蠢行该去实践。
儿子离家出走,悉达多执意寻觅。
放弃寻找,回头。理解并同情世人由冲动和欲望掌管的生活。
依旧思念儿子,备受折磨,再次寻找。途中王者自己的面容,忆起父亲,想起自己也曾执意离家,便重新回到茅舍,想着父亲、儿子,挣扎,几近绝望,又感到希望,迫切的向瓦苏迪瓦倾诉。之后两人来到河边倾听,他的灵魂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自我不再被占据,而是倾听一切,倾听整体和统一,他的自我融入统一之中。
又一次与乔文达相遇。在与乔文达的谈话中,悉达多尝试阐述自己的思想。融入整个世界,爱整个世界,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思想的重点,我理解是时间的消失和轮回,真、善、美与假、丑、恶,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轮回,爱,即爱全部。石头可能是我,树木可能是我,恶人可能是我。
二、感想
悉达多是在追寻自我,还是在消灭自我呢?最终结果,或许兼而有之。在最终阶段,他或许找到了自我,但自我融入了统一,时间不复存在,一切都是轮回,他便同时达到了无我,我是万物,万物皆我,好人恶人都是悉达多,花草树木也是悉达多,自然乔达摩也是悉达多,乔文达、伽摩罗、瓦苏迪瓦、父亲、儿子,都可能是悉达多。这是书中最终达成的世界观,其宗教意味极重,我只是一孩童、愚民、虫豸,不好妄言,谈一些更细微的感受吧。
1、悉达多曾执意离家苦行,儿子则执意离开悉达多去往繁华,虽去向看似不同,但轮回意味充足,放儿子离去,是黑塞一如既往的教育观,教育是解放,不是束缚,是激发热情,不是强加限制。亲身经历了自己所受的教育,人到中年,又不得不考虑孩子的教育,深感,原则是好的,要尽量贯彻,但教育也是复杂的,人类摸索了几千年。父母、学校,确曾对我严加管教,但我并未像《在轮下》的汉斯一样夭折,我还是混到了大学毕业,现在不是天之骄子,却也安稳度日,庸庸碌碌,我不知道没有严加管教我会如何,是否反而后悔,更加怨恨父母。或许教育这事,需要从最初始,就步步小心。若从孩童来到世间的第一天,便以开放与热情去培育,让他永远身处自在,或许很好。但就像数学常设想两根直线平行,但我们知道,从没有两根直线平行,物理常假设平面光滑,但从没有平面光滑。世间复杂,很考验微操,平面光滑,小球就会一直完美运动,可它不光滑。
2、悉达多入世,何以如此轻易便体验到如此极致的情欲欢爱与物质繁华呢?众生皆是想得而不可得,于是看破,也不过是想在红尘中翻滚而不得翻滚,不得已作看破姿态,一步三回头,七步、八步、九步后,才狠心离去。飘逸如李白,自诩谪仙人,也只大抵如此。众生绝不是悉达多,连李白都不是。也因此,众生不会成佛(不考虑轮回),走不了佛陀的路,只能勉勉强强学习佛陀的教义,求个心安。
3、其实重点不是是否成佛,而是经历。学什么教义,去他娘的教义,悉达多不学,我不是悉达多,但我亦不学。去苦行吧,去爱吧,去追求欲望。经历越多,才越接近佛。
《悉达多》读后感 3
最初听说这本黑塞的小说《悉达多》是在慈怀读书会上,知道这不是一本传记小说。
之所以想读这本小说,是因为总是觉得自己太单纯,太简单,太肤浅,没有一点江湖经验,更不要说人生智慧!我想向佛陀——悉达多祈求,我的智慧在哪里?
可是当我翻开这本诗一样的小说时,我震撼了,激动了!这哪里是小说,分明是诗!黑塞是一个有深厚宗教信仰和宗教观的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诗必须是信仰,我进行实验,把我的信仰写成了一本小说,这就是《悉达多》”所以,这是一篇自我探求智慧的书。我激动着,很多时候都是高声朗读地看的,我也想从小说里是否能找到我的智慧。
佛陀的生平世人都知道,小说巧妙的把佛陀分解成两个人——真正的佛陀加泰玛和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作品叙述了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学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世,最后悟道成“佛”!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所有这一条条道路的抉择,都是他自己确定的!而不像他的青年好友戈文达,那是个好好学生,是个勤奋求学的弟子。就仿佛是我们这时代那些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灌输知识和思想而不知自我领悟和探索的孩子一样。
悉达多是佛,也是人,佛说人人皆具佛相,而成佛之路,人皆不同,各有早晚曲折吧!因为人最终要走上自我之路,才能更好地感知体悟,一如悉达多。
小说的第一部中,在悉达多与圣人加泰玛对话之前,不管他是斋戒祈祷的婆罗门之子,还是森林里的游学僧人,他都在用一种主观意识在思索着,不愿意将目光投放到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去,我把这理解为唯心主义,或者说一味的向内求,闭门造车!而加泰玛要求悉达多来听听他的学说,做他的弟子的时候,悉达多讲了一大段话,指出了加泰玛没有告诉他的弟子和众生,每一个人要亲身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所以他还要继续流浪!他要“自己一人去攀登我的目标,或者去死亡。
”直到此时,也许他从加泰玛的对话中体会出了一点:亲身经历!实践!也是直到这时,我似乎也有点明白,干嘛要羡慕别人,学习别人!我就是这么简单又怎样?每个人的经历和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正应验了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当悉达多离开森林,将那位佛陀圣人留在后边,将自己的朋友戈文达留在后边时,“他才感到,他也已将自己迄今为止的生活遗留在身后的树丛之中,自己也已和它们相脱离”。他走向了觉醒之路,证悟之路!
接下来出现的美女卡玛拉,商人卡马斯瓦密以及那些“儿童似的人”其实都是佛陀加泰玛幻化出来以帮助悉达多思考和证悟的!当然,他的“堕落”也是自甘情愿的,这就是他的成佛之路。不惜把自己迭到尘埃里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摆渡船夫华苏德瓦陪着他一次次的摆渡行人过河,一天天的教给他倾听河水的声音。我知道,这是佛陀最后一次的幻化,给了悉达多成佛的一剂加速度!他对于悉达多的行为和言语从不多说,只是那样温柔地默默的坐在河边倾听着,也让悉达多学习倾听,悉达多不断的'向河水学习着。学习它以宁静的心境,有所期待和敞开的心灵,没有痛苦、欲望,评论和见解,静静的倾听的本领!直到此时,我已领会到这条河水,不就是我们的心之河吗?悉达多从这里领悟到“万物无过去,也无将来;世上万物只存在本质和当前。
”这是否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另一种表述?
证悟后的悉达多每天在河边倾听着生活的声音,神圣的声音,“永恒的未来的声音。”他是宁静的,幸福的!然而,佛陀加泰玛涅槃后还要给予他一次更严厉的考验!当他的亲生儿子愤然离他而去的时候,他承受着爱而不得痛苦,他的那些伟大思想毫无用处,他折磨着自己,任凭心灵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孩子是最大的桎梏!
还是华苏德瓦,用河水的声音幻化出了悉达多的每一个亲人的图像,这是要告诉他,每个人的目标都象这河水一样,流向不同地方。“他目前所见的河流不属于他或其他任何人,而是属于它自己,所有这些浪花和流水急匆匆地,痛苦地流向自己的目标,流向无数的目标……”
“但是河水的声音已经改变。它仍然探索着、充满痛苦地呜咽着,但是已经有另一种声音掺入其中,那是既欢乐又痛苦、既美好又丑陋的声音,那声音既喜笑颜开又低沉悲哀,是上百种声音,上千种声音的混合。”
这段描写我非常感动,读着有些哽咽。这即是河流的写实,也是人性的写真。追求,奋斗似乎成了一种众生的目标,但痴念和贪欲生成的目标使人痛苦!
这时候,悉达多的灵魂和河水已经融合在一起,但却不同“任何一种声音相关联,”能够随时出离。这就是我理解的和谐统一!
小说的结尾从戈文达的角度把加泰玛和悉达多统一到一起了!当戈文达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的额头时,他看到悉达多脸上的笑容和加泰玛活佛脸上的笑容一样,这张脸“平静地微笑着,轻轻地,温柔地微笑着,”
看完这本小说,我也徜徉在自己的灵魂之河中久久不愿出离。
也许世间就是这样,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而最后的大同净土就是那佛国!当下,我们只需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殊途同归吧!
《悉达多》读后感 4
有多长时间没与自己对话了?
乔达摩·悉达多本是同一个人,在本书里前者是第一位佛,是悉达多尊敬的佛,而悉达多一路从婆罗门儿子到沙门到商人到摆渡人到圣人,经历了世间的爱恨情仇,享受过金钱的诱惑、爱情的滋润和赌博的快感。他天生聪慧、外貌英俊,总能很快学会知识,却永远得不到满足。他一次次超脱,一次次自我对话,终于在他儿子离开他后,在又一次聆听河水的'声音时,他明白了,醒悟了。
本书教会了我几点(当然我相信,下次再阅读,又有新的收获,毕竟,我还未来得及跟自己对话):
1、智慧是学不来的。
智慧是不能言传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把智慧讲给别人听,那些话一旦说出口来,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愚蠢。
语言无法将思想完全表达出来,思想一旦被语言表达出来,总是会与心中的原意有所不同,有所曲解,显得有点愚蠢。
2、成长,是自己的事。
没人可以限制你的成长,没人能够阻碍你的成长。想学时,就努力去学;不想学时,就放空自己。
为别人成长,最终只会成长为别人的俘虏,少了自己的思想。
3、有爱,才能真正释然。
刚进入城市的悉达多,对所有人都心存包容和理解,但却不是真正的佛,因为他心里没有爱。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爱的时候,他怎么能真正做到理解、体贴别人呢?
戒斋,戒欲,并不是不接触,而是你尝试过了,理解了,而能脱离出来,才能真正做到释然。
4、你是一切,一切是你。
怎么才能断定地上的石头就是石头呢?从形状?从成分?
这是一块石头。一段时间之后,它也许会化为泥土,它又会由泥土变成植物、动物或者人,从前我一定会说,这块石头仅仅是一块石头而已,它没有价值,它属于玛耶的世界,不过也许由于处在变化的循环里,它也能变成人和神灵,因此我也认为是重要的。这是从前我一定会想到的。可是现在我是这样想的,这块石头是一块石头,它也是动物、神和佛。
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你与一切,都不能分离。
5、不要在寻求某事物时而不去关注其他事物。
人们在有目的时,往往会忽略身边的其他事物,因为人们的身心已被那个目标占据,除此之外的事物都毫无价值。然而事实上,可能这些事物跟你的目标息息相关。
会思想,会等待,会斋戒。
如此,甚好。
与天和地对话,与自己对话。
《悉达多》读后感 5
说实话,这本书第一遍没读明白,看第二遍,才有了些想法和感受。
本书讲述的是婆罗门之子悉达多高贵博学睿智,很受大家的喜爱,然而他自己却并不快乐。他感觉已经学到了婆罗门智者们的智慧精华,看到他的父亲已经是无可挑剔的贤者,却每天还要洗去罪孽,努力清洁自身。
他不想也像父亲一样,他要寻找原初之泉。所以他决定要跟随沙门去苦修,从家庭中叛离,开始寻找自我。
悉达多成了沙门的一员后,修忘我,修入定,遵从新的沙门法则。他学会了清空自己,清空渴念,清空愿望,清空梦、乐、哀,可是每一次觉醒之际又回归自我,回归现实。
总重复感受从无我到自我的轮回折磨,他觉得这都是在逃出自我,只是暂时的脱离自我存在的苦恼。他不断地追寻目的.,追寻自己想要的答案,然而最终的答案不是在别人的教义中,是要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去经历,必须体验自己。
后来他步入尘世,经历爱欲、权势、财富的诱惑,成了自己最看不起的俗人。他过分放纵自己,比常人还要坠落,从而丢了自己。看似落入凡世,却没有对生活的热爱,罪孽贪婪放纵愚昧裹挟着他,内心没有学说规律及目标,让他更加虚无,夜不能寐。
悉达多觉得不认识自己,找不到自己了,来到河边自寻短见。在沉入水底之际,他听到内心深入的声音,一声“唵”,让他在绝望中重生,他跟随船夫成了摆渡人,倾听生命之河的声音,世间万物的声音。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悉达多又回到了原点。正如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从年轻时的理想到现实,从冲动到冷静,从迷茫到清醒。
我们一直为生活做加法,追求自己想要的。我们身上包裹着太多的东西:自己的各种想法、快乐、困苦、贪婪、欲望、掌控、傲慢等等,这些让我们做不了自己,越来越累,越来越迷失自己。
此时的悉达多已经年老,已经阅尽千帆,船夫法苏德瓦倾听悉达多的讲述已经让他有所觉悟,但他真正的醒悟是在碰到他的儿子。
他的儿子不和他相认,并不愿意服从他的安排,就像当初的他,从家里出走,沉迷要追寻自己的目标。他在追寻他儿子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不断体会,也受法苏德瓦的点拨,慢慢地微笑,看开。
原来,世间万物不管是假象也好,真相也罢,去爱这个世界,爱世界万物,因为爱是超越一切的关键。用善来对待万物,接受他们,赞美他们,敬畏他们。
我理解的就是和自己和解,和万物和解,一切皆为圆满。
《悉达多》读后感 6
第一次读哲学小说。听到“哲学”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愿的,但接着看后且很想了解悉达多的一切行为和行为动因和背后的想法。
我觉得悉达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行走在时间河流中,却忘记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顺其自然是看破红尘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安慰。而悉达多的顺其自然是更多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坦然和释手。当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去见佛陀时,他说了句非常安详的话“让我们享用这一果实,并继续期待吧,乔文达。我们已经受了乔达摩的恩惠。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唤我们离开沙门。至于是否还有其它更多的果实,让我们静心等待吧。”其实我有点难以理一个人能如此安详仍然执着于远方的自我,更何况处于冉冉社会的我们呢。
“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乔文达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你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这是悉达多在准备离开乔文达时讲的一句话。想起初中的英语老师曾说过人都是非常孤独之类的'话。老师对我讲的这些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独,缘始而聚,缘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会是人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体验过程,珍惜过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样的仪态,能如他一样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ch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处才能有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这段是悉达多对佛陀微笑的描写。从文字和脑海中对佛像的面容,瞬间感觉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测、别有蕴意。好像很小时看电视之类的对佛祖的容貌就有点印象,但从未好好洞悉过佛陀的微笑里包含着些什么,被作者这样一描述,感觉从前忽略的些什么。按照这番话的描述,我在想佛陀会不会也有他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觉得悉达多这一生是幸运而多彩的,他虽然没能寻到他很明确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尝过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没有白白来人间一趟吧。
小说故事后面的末尾让我感觉有点进展过快。我觉得乔达文在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前额后瞬间参透和领悟这么多事情有点奇怪,我不太理解。
《悉达多》读后感 7
身边有好几个人在分享读了这本书的感受,评价都很高。我也在想着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看了下作者“黑塞”,一个哲学家的书,居然有这么多的人推荐,好奇感更强了w。之前一直在准备PMP的考试,就想着等考完再看吧。在国庆回家的旅途上就看完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寻找自我的书。网上有很多这本书的简介内容,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描述了。想要表达的是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关于儿子,在这时候,他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爱,当迦摩罗在临终前来找他,并告诉他,他有了一个儿子。在这之前,他可以说几乎都是顺风顺水的,而在这一刻,他开始陷入爱里,迷失了自我,或者说他终于感知到了自我的丢失,也通过这一段的煎熬,他也终于寻找到了自我,完成了这段旅程。
之所以这段的影响比较深,是因为我也为人母,开始在想我与孩子,我们之间的`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相处。在成人的世界里,总以为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语言以及所谓的悲悯、慈悲去影响、感化周围的人,但实际上,我们的子女,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只是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他有他的思想、有他的行为逻辑,以及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是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替他暂时的遮挡风雨,最终他都是要自己去走自己的路,我们只能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成长为他自己。
想清楚了这点,我想以后我和他的关系相处起来也会简单一些,我们各自都会轻松一些。而且,我也会时常来提醒自己来回看这些文字,不用其他的东西去羁绊他,也不为自己增添许多麻烦。
希望我们能够各自成全彼此的成长。
《悉达多》读后感 8
上周读完悉达多后,我一直处于精神富足的状态,我第一次感到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平静感,心情也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当时的我很想直接写下读后感,但被琐事耽误一直拖延。快两周过去了,现在的我心情趋于平静,精神世界也少有波澜,现在的我再来回味这本书,并写下我客观的评论,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时机。
在读这本书的伊始,我就被他诗一般的语言和简练而优美的文字给迷住了,如果不是它简明线性的描述了悉达多的故事,我甚至以为我在看一本诗歌,那些整齐的排比,精美的词汇,充满哲理的语句,让我一下子着了迷,我坦诚之前的我从没有读过这样特别的书,也是第一次我感受到了诗意的魅力,感谢我读的这版书的译者姜乙,将这本德语书的美通过中文展现了出来。
悉达多,印度婆罗门之子,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悉达多从一个贵族成为沙门,从沙门成为世俗者,从世俗者成为船夫的故事。书只有小小一本,但这段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充满了悉达多对人的思考,对自我的思考,对世界的思考。黑塞描述了悉达多从出世到入世,又出世的传奇经历,通过他每一次重大抉择前的契机和内心的思想历程,为我展现了一个宏大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里面有太多佛家,道家和西方哲学的思考,我觉得,和很多文学作品一样,这个世界里,爱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个精神世界展现了太多形式的爱,对自己的爱,对亲人的爱,对世界的爱,对世人的`爱,让我动容。
思绪良久,我实在难以形容这本书对我的思想冲击有多大,囿于词穷,我很难表达他是怎样影响我的精神世界的,这有些遗憾了。但是在我读完这本书那天的晚上,我在睡前闭着眼推导了一遍悉达多的一生和他的心路历程时,我从心底感到震撼,感动,感到一些东西被打开了,让我对这个世界和人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见解,那种感觉实在美妙,让现在的我依然能回味。我敬佩悉达多,我爱这个人物,我折服于他的思想,当然也折服于这部作品的作者,黑塞赫尔曼,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我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新标杆,让我迫不及待去了解黑塞这个人,想去读他更多的作品,感谢这个伟大的作家,用这么美好的文字,描述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故事,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给了我极大的精神力量。
我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推荐了悉达多这本书,当然我也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沉浸在这个故事中,可是我实在太喜爱了,难以抑制自己想要分享的欲望。这本书有太多内容值得回味,因此我会再看第二遍,等再次读完或许又有新的见解,届时我会再次记录下来,细细品味。
《悉达多》读后感 9
我太喜欢《悉达多》了,以至于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酣畅淋漓。
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寻求真理和真我的时候遇到麻烦吧。有过自大,有过对自己的厌恶,然后有过迷失,这本书是位很好的引路人。告诉你,别害怕,去经历,去感受,去拿起,去放下。
个人最喜欢的章节是轮回。轮回这个章节太精彩了,好像就是作者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圆。让悉达多从大河渡过去入世,然后返回大河出世。刚好一个轮回,一次我生我死。悉达多这个修行者,有血有肉非常丰满。充满矛盾,但是像我们每一个人。
有的读者认为,真正的修行要六根清静不理凡尘,无欲无求心无旁骛。
但是不知众生苦,怎会苦众生之苦呢?不会小爱,怎知大爱。没有我执,怎么放下我执。所以私以为,最好的修行恰恰是到尘世里,看众生观百态。只有经历尘世从尘世中走出,方叫出世。这是相对的概念。
书中的`悉达多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离家一心去追求无我的境界。对佛说的话谦卑但是他傲慢,他自以为一心向“无我”便可以真的达到最高境界。
“悉达多只有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意愿、梦想、快乐和悲哀——让“我”死掉。不再有“我”,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体味纯洁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标。”但是人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欲,有了欲自然不会做到无我。做不到无我,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本心所看到的,完全受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入世了。他有了自己的爱情体验,有了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他不再把这一切当作一场游戏。因为他有了强大的欲,也就有了强大的惧。他害怕失去,他变得世俗。一切的山山水水都和他没有关系,他执着于自己现有的财富和华丽的生活,他看重名利为五斗米折腰,背弃了自己的修行,坠入了尘世的欲念纠葛。他有了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便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即一切都是无。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悉达多经历了尘世,放走了自己这只金丝鸟。最后在大河里悟到,不是所有以爱为名的感情都是好的对的。自己应该做的是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等他放下了对儿子的惦念,放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就终于放下了“我”放下了小爱。小爱成了大爱,他爱每一块只是石头的石头,爱每一个世人,爱每一种苦难和幸福。
有句话我很喜欢,因缘而得往往求而不得。追求无上的境界本身就违背了修行的“皆空”和“无我”悉达多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找到了“我”又失去了“我”。
最后用喜欢的一句台词结束这个书评“众生之爱皆是爱。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悉达多》读后感 10
今天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悉达多》,看完后有许多情绪涌上心头。
《悉达多》副标题其实是一首印度的诗,她在豆瓣评分9.4分,是很多大v都在推荐的书籍。
书籍里描述了悉达多开始修行的道路,不断的在寻求答案,找到真正的目的,甚至见到佛陀还是觉得佛陀说的答案没有达到他的想法。他宁愿入俗继续寻找答案。
悉达多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物质生活时,作者这样描写他的心理现实:“就像湿气一样,一点一点进入快死的树身里面,一点一点多起来,一点一点把树身腐烂掉;这个凡俗的世界和它的生活惯性也是同样,它们一点一点地偷偷钻进悉达多的'灵魂,充满他的灵魂,使他的灵魂变得沉重、忧郁,感到疲倦,最后沉入睡乡。”非常多的描述,一次次打到人的内心里,把整个人物的塑造立体又一点点推动内容的发展。
后来,他突然发现这不是他所期待的方式,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个期待的“我”的答案。本来想直接一了百了求死却被他的朋友乔救了起来,他又来到曾经免费送他渡河的船夫那里,船夫说河流会给我们答案,河流的过去和未来都没有一样的,它会在每一个时刻都认真倾听着我们。
船夫给悉达多度过了特别难熬的日子,而他也体会到,原来我们根本不需要一路在追寻着答案,他通过第二次渡河,还有和船夫的交流中,他也在渡着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他终于明白,自己找的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在书尾,当他的朋友乔通过悉达多看到了不同世俗的景象,那个景象就是活生生的生活,他有爱恨嗔痴,有离别相聚,有苦楚有喜乐,一切都是由这些构成的。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路过傲慢无理,路过世俗功利,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路过接受理解,路过自己的一生。
终于理解为何这么多说当你迷茫和困顿的时候要去读一读《悉达多》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因为我们在生命长河里都是唯一的个体,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形态。
我们就是悉达多,我们在一生中都在追寻,追寻每件事的答案,追寻活着的价值,追寻生命的意义,无非这些就和当下相关。
书里提到,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同时,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自由、敞开、全无目的。可敬的人,你或许确实是位探索者。但你却因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些眼前事物。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每一句话,就像每一个给我们的提醒。人生道路漫长,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悉达多》读后感 11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摆脱经书,身体力行去悟道——去体验、感受、拷问,无论是幻灭还是永生,他直面自己,决不逃避。
第二站·沉沦
他放弃僧侣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经名妓的引荐成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渐开始富有。他一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一切,但财富、酒色终于腐蚀了他曾经坚毅的心灵。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对自己感到恶心,他想到了自杀。
第三站·重生
在河边他意图寻死,却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选了一条与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从智慧到愚昧,从坚韧到堕落。这条道路引他自杀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为经历,才能厌倦,才能摆脱,才能参透。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完人。他彻底自由,“他的胸中沸腾着喜悦”。在他的`青年时代,在他见乔达摩之时,他即决定摆脱所有的圣贤法义,追寻自己的内心;数年之后,在他破败不堪的中年时代,他终于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后,他就栖息于河边。他彻底摆脱了修习经义,从凝视万物中获得启发和力量,尤其是凝视流动的河水。在他漫长的老年时代,在他栖居于河畔的数十年里,他彻悟到了时间和爱的奥义。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它是过去也是现在;爱并非是占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即圆满)。领悟至此,一位完人成为佛陀。
《悉达多》读后感 12
《悉达多》是德国诺奖作者赫尔曼·黑塞的经典之作,创作始于1919年12月。此时,一战刚刚结束,已过不惑的黑塞在个人生活上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对他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震动。每一位饱受战争之苦煎熬的人都在思考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刚刚发生过的悲剧不再重演。
《悉达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它讲述了一个年轻人悉达多的成长与启悟之旅。这本小说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达了一种对内心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的主题。
悉达多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享受着物质的富足和优越的条件,但他却感到内心的空虚和困惑。他与父亲相处冷漠,面对亲密关系的'缺失感到痛苦。于是,他选择了离开舒适的家园,开始了寻找真理和自我的旅程。
在他的旅程中,悉达多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包括那些饱受痛苦的人,以及那些放弃一切追求心灵上的自由的人。通过观察和体验,悉达多逐渐领悟到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而真正的幸福只能从内心找到。
在他与高僧果伽摩身份的相遇中,悉达多最终达到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内心的平静。他体验到了内心的觉醒,摆脱了欲望的束缚,并最终成为一个智慧和慈悲兼备的人。
这部小说引发了我对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思考。我们经常追逐物质和外界的成功,但是我们是否真的找到了真正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快乐的东西呢?通过悉达多的经历,我意识到,内心的平静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才是真正让人心满意足的事情。
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是晦涩难懂的。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慢慢的竟然发现,悉达多不就是那个在尘世间徘徊的我吗?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何尝不是悉达多,渴望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平静,渴望寻找那个真正的我,那么何为真正的“我”?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不快乐不幸福其根源就在于大家每一分每一秒都生活在烦恼中。要么在悔恨过去,要么在担忧未来。时常用对过去的不满,来折磨现在的我,或者用对未来的恐惧,来惊吓现在的我。
《悉达多》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发现的重要性。它通过悉达多的旅程展示了内心的探索和觉醒的力量,激励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寻找自己的道路。这本书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程,通过发现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总的来说,读完《悉达多》后,我被它深深打动。这是一本引人思考的小说,通过悉达多的经历,它探索了人们追求幸福和真理的旅程。这本书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寻找真正让我心满意足的事物,并最终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悉达多》读后感】相关文章:
悉达多读后感05-05
读《悉达多》有感:人是三节草05-05
谆悉(諄悉)04-29
陌·悉的作文09-25
思达高科:多渠活水为融资04-28
透悉命运作文05-02
悉索敝赋(悉索敝賦)04-29
韦达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