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1
初次听到费孝通这个名字是在大一的《文化学概论》课堂上,记得老师说费孝通写的作品有几本是相当出名的,比如《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是我们社工专业学生都应该好好看读一下的课外书。于是,抱着对费孝通先生无比崇拜的敬意,我借来他写作的《乡土中国》一书,准备仔细阅读一下。
费孝通先生在书的开篇,就为我们讲解什么是乡土本色。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费孝通先生的见解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平时,一般听到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时,我们作为乡下来的人总是会感觉城里人在藐视嘲笑乡下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经费孝通先生一说,这“土”字用得好啊,我们乡下人离不开泥土,说我们“很土”或“土气”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乡下人和城里人本身就所处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之间有些城里人认识知道的东西我们乡下人却一点都不懂,也是不足为奇的。这不,在乡下不是有很多东西城里人也不认识知道吗?呵呵,大家在此扯平了,平等一致。
在“文字下乡”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一开始就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但往下,费孝通先生就举例说明这并不是乡下人就“愚”了,只是他们对对城里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马路上听到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不是,西躲也不是”;而城里人在乡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也是相当滑稽可笑的。说到这,我认为从中有个礼貌的问题得讲。当乡下人不知道如何躲闪背后连续响喇叭的汽车时,“司机探出半个脑袋大骂‘笨蛋’”,而当城里人来乡下的人中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时,费孝通先生的乡下朋友却没有唾他/她一口“笨蛋”,而是微微一笑。从中可以看出,乡下人在礼貌方面比城里人好多了,至少他们懂得在嘲笑或责备城里人时能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像城里人那样锋芒毕露,容易直接伤人。接下来,费孝通先生就文字的功能和文字下乡的重要性作了详细说明。在此,我还得说上一句,我很赞同费孝通先生“识字不识字并非愚的标准”这种观点。“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指城里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费孝通先生这是机会和环境的问题,城里孩子大多数课余时间都是用来学习,一般不能随便穿鞋袜下足;而乡下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放学后可以在田野里随便跑来跑去抓蚱蜢。所以在抓蚱蜢时,城里孩子远远比不上乡下孩子,这也不足为奇了。文字的功能是传情达意,费孝通先生却指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要在适合的环境下文字才能充分行使它传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文字下乡相当重要。
在“再论文字下乡”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接着说明文字在时间阻隔的情况下有说明不同,对于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说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这个篇章所讲的文字下乡跟文化、词、语言、记忆等有关联,我说不清。
在“差序格局”这一篇章中,我初看到这一题目时,感到很迷惑不解,到底什么是“差序格局”呢?得仔细在下文找找才行。但是,我往下看来好久,都找不到“差序格局”的详细解释。“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呵呵,在这可有话说了,其实不止乡下人私,城里人也私啊,甚至有些可能比乡下人更私。这不,在文人笔里是中国威尼斯是苏州,作者却认为“天下没有比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在接下来是内容中,费孝通先生讨论了私和公家的关系,以及这个社会和西洋社会的不同。费孝通先生认为,西洋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团体格局,而中国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爸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由此,我们的社会可以或说很大也很小了,概念很模糊。而到底什么是“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只作出或多或少的比喻,没有详细概念。我是一名见识浅薄的学生,在这里也概括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就在此打住算了。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着一篇章中,费孝通先生说到,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点,西洋社会里“个人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而在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己向外推构成的,个人对别人的看法要由他和别人关系如何,比如别人贪污时他会大骂那人的行为是怎么怎么的恶劣如何如何的不检举,但当自己的父亲甚至自己去贪污时却认为这是“能干”的表现。孔子所提出的“仁”,意思相当复杂,但有侧重于“克己复礼为仁”。不同的道德观念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形式。
在“家族”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说起,他认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接着,他说到了“家族”,啊认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数量上、在大小上。”还有,他说到,“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但我们家庭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女子有‘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在“男女有别”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男女有别产生于各自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感情定向”一词是费孝通先生用来指一个人发展感情的方向。“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理解。”他还认为“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规定了男女的结合。”因此,乡土社会是男女有别的,也是稳定的社会。
在“礼治秩序”这一篇章中,费孝通先生主要讲了“礼治”和“人治”“法治”的区别,他说“法治”其实也离不开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不一定就文明、慈善、也可能很残酷。比如在印度丈夫死后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在缅甸有些地方完成成年礼要杀几个人回来等等。乡土社会安于重迁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经验是相当有用的。礼治在乡土社会中具有很大的特点。
在“无讼”这一篇章中,我很迷惑,费孝通先生为什么要以这个题目为名。我读完全篇,倒是老看到费孝通先生在说乡间不同时期的诉讼形式,由乡里诉讼到打官司,无疑是在讲以前的诉讼形式和现在打官司有何不同嘛,怎么可以说“无讼”呢?我真是不解了。以前乡里的诉讼用道德即可解决问题,审判结果都符合乡里规矩,但现在有些人凭借着对法律的了解却在官司法庭上玩起了把戏,确实可悲啊。我希望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完善。
在“无为政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论述了两种不同权力: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它们产生的缘由和表现。所谓横暴权力就是上级利用自己的`权力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而所谓的同意权力就是个人得服从大众的安排做事。由于一方的某种权力过剩引诱了另一方来争取就产生了横暴权力。如广西瑶山常见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却并不征服瑶人来做奴隶,是由于汉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乡下,大多事情都是通过同意权力解决的。
在“长老统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讲解了教化在乡土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化的手段,年轻一辈懂得尊重年长一辈,同时年长一辈也在向年轻一辈学习,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此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说,正是一代传一代的教化延续,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发展。
在“血缘和地缘”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重点解说了什么是血缘和地,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表现、功能。他用自己作为例子,说明“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的地缘关系,不管他走到哪里,并在那住上了多少年,人家都会用“新客”“客边”“外村人”等来称呼他。从文字可以知道,在乡土社会里,血缘和地缘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在“实名的分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相比较时是静止的,“但是事实上完全静止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不过比现代社会变动得慢而已。”然后他说到正是社会的变动,或快或慢,在不同的社会变动中,如果社会的变动速度变得快,长老权力也随着缩小。不同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就要采用不同的工具、方式和手段。在环境变动的过程中,“文化英雄”随之产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国家更好的进步,而这些领导们使用的就是“时势权力”。这些能使用“时势权力”的“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的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否则,该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但是社会如果加速的变动,注释式的变动方式就可以引起实名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该篇章所要讲的实名的分离了。
在“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的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他认为人的计划是不自觉的,欲望产生了“要”,为了满足“要”,人的行为就由欲望控制了,当人的行为变成自觉的,那就是需要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费孝通先生说:“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这句话很经典,在此我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经把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乡土中国》大概的看了一遍,并从每个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费孝通先生的原话,加上我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也作为农村孩子的我,读起他的书来感觉相当亲切,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没有丝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也是让我感到相当佩服的。
结语:以上是小编为你推荐《乡土中国》读后感范例的内容。《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作为一本学术性质的著作,这本书是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先河。它短小精炼的篇章,朴实无华却相当精当的叙述语言,探讨性的叙述方式与丰富充实的内容与深刻悠远的意义融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一种开放式的学术著作方式,绝无故作高深,也不会降低水准,就这样使各个水平的读者,都能通过阅读这本书,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与收获。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2
一段高度评价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评论引发了我的兴趣。评论称此书并非社会学中令人望而却步的拗口难懂节点,而是深刻的人文理论作品,易于理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感到真正豁然开朗。我的阅读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详细而深入地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师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这使得本书生动地描绘出了乡土中国的基本概况。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开篇第一句就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认为,中国基层社会的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里的“乡土气息”不是指乡下人的愚昧,而是取自于乡土社会通过实践证明,其学习能力并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对知识和城市生活规律的需求不如都市人强烈。中国传统社会建立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封闭性、保守性制约了中国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的发展。加之乡土社会是变迁速度极慢的社会,人们已习惯于乡土社会中安稳的生活方式,以至于难以适应其他快速变迁的社会,正是这个原因造就了乡土社会的乡土特色。
费孝通先生认为,“如果中国社会基层出现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语言和文字是表达意思的工具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有自己的语言和交流方式,有时甚至不需要使用文字,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声音等交流。除非乡土社会发生本质性变化,否则文字下乡进程将会缓慢进行。
《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分析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和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指出了它们的差异。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则是“团体格局”。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费孝通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分别是由个人之间的联系的不同而形成的两种社会组织方式。在西方社会中,人们通常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聚集在一起成立组织,相互之间的联系则是建立在这个团体之间的架子之上的。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由彼此之间的私人联系所构成的,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费孝通用“石子投入水中”的比喻来形容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私人联系像水中扩散的波纹,越推越薄,越推越远。而“伦”则是由自己向外推出去的社会关系形成的一轮轮波纹。这种社会关系的特性导致了许多“走后门”的现象,并在官场上引发了大量贪腐的现象。
“礼治秩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关于道德规范的.体系,与现代法治的理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乡村中,人们在处理矛盾时通常会询问一些权威人士或长者的意见,最终才会根据法律来裁决,这种“无讼”的社会现象凸显了“礼治”的特点。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保守封闭的特征形成了“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的现象。年轻一代普遍对长者具有非常高的信任度,认为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最丰富的,因此,年轻人对长者的意见极为依从。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们往往缺乏政治意识,政治参与度较低。只有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会寻求政治或法律上的救济。
最后,虽然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速度较慢,但是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人们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因此“名实分离”的现象也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仍然奉行“名”,但在实际操作时,却运用自己的“实”,以应对现实问题。
总之,《乡土中国》这本书涵盖了丰富的社会学内容,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费孝通先生在探索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展现了敢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其理论不仅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也对今天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3
我怀着对社会学极大的热情读了这本费老的《乡土中国》,读罢,感触颇深。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而。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而展开叙述,生动全而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而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口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己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的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
这才是我读了《乡土中国》的第一遍,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会有收获!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4
自从我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的职业性质要求我主要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每天都要处理法律实务的律师,我的书架上几乎没有基础理论著作,例如法哲学、社会学等,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倾向于做一个胡适派——即多解决问题,少谈一些主义。另外,近十年来,我发现现今的大学教授们写的东西越来越难以理解,我不知道是自己肤浅还是人家过于深奥,总之,我对那些解构—重构—再解构的所谓“大家学说”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厌烦,因为它们离基层和实际太远,充满着牛角尖书生气的东西。因此,即使我有兴趣和耐心去写读后感,我至少需要确保这本书真正能够解决问题,打动人心,并且历史能够证明它的价值。尽管像国外的社会学名著已经不少了,但在国内,很多我们现在谈论的社会问题,在我看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1948年出版)中,就已经被透彻地阐述了。
请原谅我对社会学背景的无知。在我读费老的《乡村中国》之前,我仅仅是从(朱)苏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和《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等畅销书的一些内容中了解到,然后才去查找这本书的资料。在看完《乡村中国》之后,我心里有一种不太想承认的感觉,感觉前面苏力的两本书似乎在偷学费老的研究方法,甚至一些文风和语气也相似,虽然没有那么严重到抄袭或山寨的程度,但是还是让人不适应。这也难怪,我们八十年代以后培养的前几批法学博士,现在都基本上是中国法学界的执牛耳者,但是却一直没有出现过一个至少让人敬仰的大师。可能在浮躁的空气下,我们们过于追求博古通今,而将古今中外的思想教条化,导致几乎没有任何创新或突破。
《乡村中国》实际上是费老以《乡村经济》为基础并结合在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编写的讲义整理而成的反映中国农村问题的社会学著作。按照费老的说法,这本书不是完稿,也不是定稿,只是试图记录下来。这本薄薄的书有十三篇短文,不足一万字,用平实朴素的文字将中国三十年代封建农村社会描绘得淋漓尽致。自1948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已经多次再版,其内容在过去的60年中从未过时,是一部经世致用的大作。
第一篇《乡土本色》是对乡土社会基本轮廓的概述。文章描述了30年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二篇和第三篇分别是《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讨论文字或教育对乡土社会的意义和局限。第四篇《差序格局》被认为是最经典和重要的一篇。
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中国社会结构存在着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是《乡土中国全书》的核心。费孝通用石子投入水中引起的涟漪来比喻乡土中国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以自己为中心,根据亲疏关系的不同对待家族亲属要“孝”、“悌”,而对待知心朋友则要“忠”、“信”。其次,存在着差序,水波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一圈一圈,越向外,波纹越浅。在这种格局中,每个个体都以自己为中心,站在任何一个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则可以说是私、是己。而在这种格局中,公、群和私、己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接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等书加强了这种农村特有的`人际关系的论证。其中,《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等则各自对农村礼教秩序等治理架构和习惯进行了描述。而《无讼》更是符合中国当前的情况和律师面临的现实。中国社会群体普遍存在厌讼心态,造就了打官司的人基本上都被认为是刁民的错误印象。
最后的三篇《血缘与地缘》是对中国农村“入土为安,叶落归根”的论述,而《名实的分离》则是对时势造英雄背景下的个人功名探讨。《从欲望到需要》则表达了费孝通对中国社会成长的远景。以上这些都是动态地从角度描述了乡土社会的现实现象。
尽管中国已经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无法改变中国社会的传统社会伦理观念和家庭观念“内孝外和”。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已受到很大的冲击。例如,我们已经没有大院邻居经常性的互相串门了。而我们也不像父辈那样能亲自下厨烧菜在家迎客了。我们的交际圈子也越来越注重利益,人脉虽然越来越广泛,但真正的知音和知心却越来越难以找到。此外,由于对传统功利观念的扭曲,父母不敢让孩子去社会实践,而许多孩子选择泡在无用的奥数班里。无论如何,费孝通描绘的中国社会尚未完全褪去“差序格局”的特点。
同样地,这本书蕴含着对律师如何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启发意义。我们作为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时,深深地感到中国律师行业与西方国家律师行业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律师的按小时计费方式和我们律师的包干计费方式,直接反映了两种社会文化对待结算方式的不同;西方社会追求以牙还牙的法制强制执行和我国采用止诉息讼乃至全民调解的社会治理理念;此外,西方社会的惩罚性违约损失,与我国违约责任采取填补损失的方式存在不同。这些都是律师行业文化差异的体现。
把中式律师和西式律师做比较,就如同比较中国中医和西方医生。中式律师注重治本,强调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而西式律师追求的则是指标效果。根据我的理解,中国的律师需要考虑我们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格,以及心理和道德上的儒家和谐文化。如果以《乡土中国》为例,这本书对于我们律师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5
中国人对土地有着别样的情怀。
乡村居民也好,城市居民也好,都喜欢在光秃秃的土地上种上各类花卉、蔬菜、粮食等一切可以种出来的东西;都喜欢在离开家乡的时候,在行李箱的最下层放上一小包家乡的泥土;都喜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回到最初生养我们的土地。人们又喜欢逃离土地,奔向城市,扎根城市,来获得更加富足的生活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命册》对这种对故乡对土地的复杂情愫表现地淋漓尽致。从骨子里来看,吴志鹏是一个决绝的乡村逃离者,他被推荐上大学时在心中发誓再不回到无梁村,在他看来是一次成功的逃离;为摆脱乡亲们的各种合理的不合理的请求毅然辞职下海,跟着骆国栋走上一条先当“枪手”,后当“黄马甲”“红马甲”,最终当上双峰公司经理、厚朴堂药业代表的道路,是另一次逃离。
他宣称要割断与无梁村的一切联系,然而,养活他的无梁村人们的质朴与良善,作为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背景,时时刻刻提醒着他“背后有人”,他也时时刻刻忘不了放不下自己背后的人们。小说在叙述吴志鹏的个人发展的故事中,穿插着无梁村形形色色人物的经历与命运,而在这些人身上展现出的优秀品质,正是使吴志鹏在商战中守住道德底线不沉沦的镇石。
他不断向前走,同时不断回头,去寻找家乡土地带给他的精神慰藉。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谋生活。在古代,农村是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只是较小的较分散的非农业人员的聚居地。而在农村,因为地广人稀以及地形地势交通运输等各种原因,在某一范围内形成或大或小的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社会团体,这些团体中有着独特的文化、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独立的政治生态。
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礼俗社会,这个社会中不同于法律的规矩与道德是极重要的,人与人之间有着自然的熟悉感和信任感。在乡村,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互帮互助,某一家发生的事往往会迅速被全村人知晓,可以说,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没有秘密的。而现代社会恰恰相反,随着现在的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处于一个相对陌生的社会中,这种最自然信任感随着乡村的消失逐渐消亡,人们自然常发出“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
在中国古代,阶层分化十分严重,教育是贵族化了的,尽管在春秋战国以及两宋时期,有着规模较大的教育下移,但大多数贫穷的乡下人还是读不起书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产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又使得受教育的乡下人努力走上仕途,自然搬离乡村。而乡村,久而久之,成为文盲的聚居地,而中国人自古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对于不识字的乡下人,识字的城里人自然认为他们“愚”。
这种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里依旧盛行,甚至在现在还能看出一些痕迹。当然,不识字不等于没有文化没有智慧,乡下人“愚不愚”与是不是文盲没有必然的联系,那是知识的问题而不是智力的问题。但是不识字终究不利于新中国的发展,于是,扫盲运动出现了。当年的扫盲运动,书中说的是“文字下乡”,的确是轰轰烈烈。
中国的家族是以血缘维系的。在一个村子中,追根溯源,大多数同姓村民都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而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及微妙的了。在乡土社会中,规矩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定式,而维持这种规矩的力量是“礼”和人治。正如许多土改小说表现出的,土改运动初期难以发动和进行,原因之一便是如此了。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自我”与“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儒家的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同时,中国的`社会是事业社群,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之间要相敬,女子有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这些在《白鹿原》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白嘉轩,这位识字不多,一生敬恭桑梓、扶田立穑的家族长,把“仁、义、礼、智、信”完全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约束着自己与白鹿原上人们的言行。他亲自发起了原本的宗祠上请了教书先生让原本上的农家子弟接受了可以成为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启蒙教育,这在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农村可谓是一种前瞻性的举动,同时,他请白鹿原的精神领袖朱先生为同族定制了《乡约》,这《乡约》关于到乡民的教化、言行、思想、也更加突出了白鹿原上的德行与教化。
他一手策划了交农事件,使他真正从以封建的伦理道德对于同族的影响转化到关心同族的生死存亡问题上来,为社会带来一股民主之风。他公开进行对对田小娥和白孝文的惩罚,对于田小娥,只是他进行“程序”化的行为,他人为田小娥的行为是对族长所领导的正统道德的挑战,是对整个社会风化的挑战;他对白孝文的惩罚,是真心实意的,认为儿子的行为极大伤害了他的人生准则,是他无法接受的。
他定制《乡约》,组织交农运动,惩罚白孝文、田小娥,援救黑娃等行为,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乡土社会的群体性特点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而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别阻碍着共同生活着的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男女有别,这在中国的社会上是一种主流思想,男女在社会生活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这就决定了女性的弱势地位。
依然以《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为例,她的悲惨命运,来自男性、男权社会以及传统封建礼教共同带给女人的压迫。“一部二十多卷的县志,竟然有四五个卷本,用来记载本县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贞洁烈女的事迹或名字,不仅令我惊讶,更意识到贞洁的崇高和沉重。这些女人用她们活泼的生命,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志’和‘节’的条律,曾经经历过怎样漫长的残酷的煎熬,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我在密密麻麻的姓氏的阅读过程中头晕眼花,竟然产生了一种完全相悖乃至恶毒的意念,田小娥的形象就是在这时候浮上我的心里。”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进步,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在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乡村,走向城市;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偏远城镇,走向富裕繁华的东南沿海城市,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在逐渐变淡。现代的中国,依旧是含着独特乡土气息的国家。礼仪、道德、亲眷、血缘等等,都是流淌在中国人血管中的独特精神文化血脉,对于这些思想,自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不断促进国家的发展。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6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写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读完这本书后,面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什么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
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
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u中国的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资于土地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它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
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带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主动的,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但“礼治”在表面上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不然,它只是主动服从于成规而已。也就是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社会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时无法维持的,所以费先生指出,“礼治”也将会在社会变迁中慢慢走向“法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未来,也是乡土社会的未来。
费先生也在书中提到乡土社会中权利的四种性质方式: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利,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统一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长老权力是强势的,而时势权力则相对不发达。时势权力的权力的构成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环境是固定的,变迁慢。
二、浅谈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显现这点。而在西洋的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断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洋社会将的是权,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人对人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就是要互相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在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还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而在西洋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确得很。最后就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等级差别的。而在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
费先生说,在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可以这么说,在立体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石头,而当这些石头一起扔进水中的时候,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而且还不断移动,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也会因相互作用而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或者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在不断地“伸缩”,这样的动态模式也许可以更形象地体现出“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和变动的相互关系。
而在中国复杂和变动的社会关系是有着它的社会根源,可以这么说,“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之中的。在《乡土中国》里,费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而孔子所提出来的“推己及人”正是这样一种模式,在中国这种社会结构里,从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种推的过程,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关系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伦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正是传统“差序格局”的状况,就是要建立社会等级和社会制度。
三、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乡土格局
《乡土中国》有许多的延伸意义,让人看完有一种对乡土社会发展未来探窥的欲望。
有一位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者曾这样写道:《乡土中国》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勾画出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原则。“费先生多年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乡村,他认为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费先生力图使自己的研究紧密的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如何从乡土社会转到工业社会”。
而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乡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没。
最明显的是社会关系网络的变性。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自己为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关系的亲疏是以距离的远近来衡量的,而在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人情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但社会关系还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团体格局”。不过可以打个比喻,中国人的人情视野开始有点像远视者眼中的景观,近的反而看不到了。乡土社会是私人关系累积的群体,费先生书中也有提到,在传统结构中,每一个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过去喜事要请街坊喝酒,有丧事邻里也要出手帮帮,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街坊邻里就构成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而我们的现状是,隔门的邻居不太往来了,甚至是不相认识了,一个小区里的人们只是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块地域里,没有了以前同一块地域内的相互依赖关系。
当然,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她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却反而有一种加重的趋势,社会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风气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地冷漠。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会失去它的香气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视“乡下人”,那就有点可笑了。
以上是本人看完《乡土中国》后的一些想法,其实看完《乡土中国》之后有许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将能成文者呈现出来了。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7
我得到了社会学系的同学的推荐,阅读了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乡土中国》。作为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泰斗,虽然费先生已故,但他的思想仍然对学术界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对费先生怀着敬重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
阅读完毕后,我深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社会学的著作,它更是一部近代中国社会的缩影和哲学书。每一句话都富含哲理,令人深思和回味。我不禁感慨民国时期学者治学之严谨。书中分别探讨了以下主题: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私人道德、家族亲友、男女关系、礼治秩序、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地缘、名实分离以及欲望需要。尽管知识有限,我将从熟人社会这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读后感。
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私人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将人们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因此,可以把熟人社会形容为“关系社会”或“背景社会”。在乡土等“熟人社会”,法律并不适用,因为“大家都是熟人,相互打个招呼就可以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话语吗?”只有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在更大范围内活动,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对方,都是陌生人,所以为了解决问题,需要遵循明确的程序,需要签署协议和合同,因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基于此,费孝通先生总结了熟人社会的一系列特点,包括私人道德、家族、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地缘等。
正是因为“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词汇,有些人将其称为“关系社会”或“后门社会”。熟人社会强调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处理事务多个人之间的熟悉度和感情深度有关,关系越亲密,被核心成员利用实现其“利益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这种社会里,责、权、利的界线往往比较模糊,他人的权利容易被侵犯,公共事务中也容易发生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不公平现象。
费先生认为,“熟人社会”运行的基础是信用和规则。但是,并不一定是熟悉程度来判定是否可信,真正能够产生信任感和推动规则形成的是“自己人认同”。因为无形和有形的“内部机制”存在和制约,人际关系使得面子、信任和规则成为熟人社会内部的恒定规则。
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情的社会,在“礼尚往来”的观念下,有时候甚至是将礼仪看得比法律更加重要,这也是“熟人社会”盛行的原因之一。现在,在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熟人社会的影子——从为子女安排就业到寻求医疗帮助,从买票买号到行政审批,从聚会到组织地方社团。事实上,熟人社会在中国农村社区里已经无所不在,托人和寻求人的帮助已经非常普遍。因此,熟人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能让人们感到放心轻松解决问题的地方。
然而,在现代法制社会的建设进程中,这种“关系社会”的行为模式已经成为了一大阻碍,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首先,它弱化了法律的作用,把“契约”换成了“关系”,用“熟人”的'情感代替了法律的严格约束,使得社会正义和公平面临更多的挑战。通过“关系”进行的干扰以及“人情网”,使得制度执行时常常能够受到影响。其次,这种模式淡化了竞争的激励效应,用亲情、友情等来管理企业、管理国家以及管理社会,导致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缺失利润动力和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做法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败坏社会风气。因此,“熟人社会”如果过度发展,将会腐蚀法制社会,破坏市场经济,瓦解和谐社会。
费先生认为,只有当社会变迁使人们变成陌生人的时候,法律才有必要产生。法律规定了契约和制度,通过规定的制度和规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信任。在这样一个“生人社会”中,熟人社会也会因此被打破。不过,仅仅通过社会自身的发展来打破熟人社会只会是漫长而不可预知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来推动“生人社会”的形成。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健全民主法制。民主法制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特征,也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熟人社会并不需要民主和法制,因为一旦按照民主的程序和法制的原则办事,熟人社会的熟人关系、潜规则等就会成为多余。因此,要打破熟人社会,首先我们就必须实现民主和法制。要实现民主和法制,我们必须要有透明的制度,要制定非是即否的处理标准,健全有力的监察机制,不给层层“关卡”留下漏洞,不让建立关系网成为可能。
重写后的文章如下:
其次,应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在熟人社会中,公共权力一方面被部分人视为可以为所欲为,从而导致行政行为的商品化;另一方面,则为图谋个人私利的人提供了机会,他们通过权钱交易、权情交易满足私欲。熟人社会与权力私用的关系,需要政府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割断公共权力与熟人社会的联系,使公共权力不能和不敢被用于处理私人事务和谋取私利,使熟人社会回归于民间,实现公共权力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理想。
再次,应建立和完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公民的个人权利是限制公共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如果没有公民身份的个人权利得到保障,他们就无法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也就无法建立起“陌生人社会”。政府应该重视公民权利的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向公民们保障他们的个人权利、良好的社会地位和高质量的生活,以构建一个公正、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8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打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讲到了我的内心。
小生活在农村,和邻里街坊无不相识。谁家吵个架了就会去劝,谁家农活忙不过来了也会帮忙。完了大家还会互相说一句,咱们都是自己人。就跟费孝通在书里说的一样,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们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行为的,我们和邻里之间相互熟习,从熟悉里得到信任,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安安稳稳世代生活在一个村子里。
我和外婆一起住,姨妈家距我们2分钟的路程,舅舅家约10分钟的路程,哥哥姐姐们也都相距不远。还记得小时候放学了家里没人,妈妈就叫我去姨妈家蹭吃蹭喝,顺便帮着带带我的小侄女,教着她牙牙学语。每逢过年过节家里总来大堆亲戚,妈妈总说快叫叔叔,快叫阿姨我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愣愣的喊着。我们的家可以很小,小到只是爸爸妈妈和我,我们的家也可以很大,上至爷爷奶奶下至我的侄子侄女四代同堂。这种伸缩自如以我为中心的结构或许就是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提到的最重要的概念差序结构。以血缘为纽带,如同石头投入水中的波纹,一层层波纹,一层层亲疏。群己、人我的界限就在这攀关系讲交情的社会关系中模糊了。
但差序两个字也说明了,这种家庭结构不是混乱的,而是清晰、条理有秩序的。人伦这一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根深蒂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虽然中国的家庭的社会圈子可以推得很远,但始终免不了人伦差等的次序。从古代的臣子对皇上的忠诚,到延续至今儿女对父母的尽孝,人伦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传统道德观念。
人治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被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乡土社会是个讲传统的社会。在这里人治高于法治,法律是不起作用的。人治是依靠统治者的权威治理国家的一种形式。但泱泱大国,仅凭借统治者一己之力是不能震慑四方,稳定社会的。礼在稳定社会,维护百姓生活秩序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乡土中国的人治就是礼治。礼是百姓世代生活所积累下来的传统思想、传统习俗。由此形成一套默认的社会规范配合人们行为以完成社会任务。礼治延续至今,仍是维持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础。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讲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做错了就会受到惩罚,于是默默在心里记住这些,避免触犯这些禁忌受到惩罚。乡下里的人以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习惯和方式去生活,服从老一辈人留下来的规范和要求。我们年轻的一代都是通过父母的教化主动地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克己复礼,安稳生活。
说道乡下的教育问题,不得不提文字下乡这一节的内容。我很赞同费孝通的观点说乡下人愚,这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乡下人多是文盲不认识字,因此很多城里人骂乡下人愚笨,愚不可及。但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我们学习文字是为了满足使用文字的需要,但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小小的一个村子想要找谁在村头喊一声即可,想要管谁家借个锅碗瓢盆说一声就行,即使要使用文字,需要表达的含义也不多。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发生阻碍,社会发展不断变动的社会才需要文字来记录含义,用文字交流。抛开文字的问题,现代很多人看不起农村人觉得他们迂腐,固守旧思想旧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记得一次跟同学谈起我妈妈不会使用手机,竟然被同学嘲笑。乡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新思想新潮流很难进入他们的生活,跟不上时代固守旧观念是很正常的事情,仅凭这样的'原因我们就嘲笑他们未免太过刻薄。而且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也是不同的。城里的孩子不会捉蚂蚱,不会下河捕鱼我们又是否能说城里的孩子愚笨呢?我们只是掌握的知识不同罢了。要改变乡土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明白乡土性的思想方式才能更好的推进文字下乡,革除旧观念,让现代思潮进入他们的脑海。
我们家有几亩地,家里吃饭时就上菜地里拔几颗菜,拿几个蛋,照我妈的话说:自己家种的干净又为生,外面的谁知道打没打过药。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封闭性,自足性是它的基本特征。鸦片战争后,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但顽固的小农经济瓦解的速度慢且不彻底,仍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的根基。农民也离不开泥土。靠农业为生的农民是粘在土地上的,土是命根子。土地是固定的不流动的,以土地为生的人自然也就靠着这一片地一代代生活下去,很少有变态。土地对于我们来说是生活的延续,经济的来源,去世后的归宿。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中国人对于土的依恋深刻,不会轻易改变。
后来我们离开了老家,住到了到城市里。但总是能时不时的想起村子里的人聚在一起时那种温暖的画面。城市里生活节奏快,路上行人低头匆匆而过时脑海里总是会怀念起在乡间路上碰见不认识的阿姨时,相互打招呼的笑容。回家看到邻居家紧闭的大门后也会怀念在乡下住小平房放学后挨家挨户串门的场景。甚至在超市里买菜为了斤两数而斤斤计较时更会记起邻里间将收割的蔬菜粮食互相分送的亲密。村子里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日复一日,谁也没有想要去改变。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9
最初接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在偶然间看到的差序格局一章,那时读来觉得颇有意思,其语言简洁明了,又不缺乏生动,使人读来兴致盎然。
这十四篇不长不短的论文,每一篇都给本人带来了一种恍然大悟之感那是一种对司空见惯的情景的合理解释,平日里总有这么一些感觉,却又描述不出的东西,在费孝通先生笔下被揭开迷雾,一层层地剖析下去,最终让人有哦,原来如此!,茅塞顿开的喜悦。
费孝通先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展现出乡土中国的本来面貌,其文字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却又不刻意舞文弄墨,在让人看得懂的基础上又多了说服力。
《乡土中国》中用的例子都是源于现实的,使人有更为强烈的代入感。如在说乡下人愚的时候,费孝通先生用了乡下人躲避汽车的一幕进行解说;在描述中国人家庭的概念时,和西洋人做了一个对比,来体现家这个字的伸缩范围之大,同时也挑明了中国人差序格局和西方人团结格局的区别。
明白了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规范之后就可以明白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中国的`私就好像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对于中国人来讲,私和公是相对的,因为在差序格局里,站在不同的圈子上看,公和私是会转换的,这也是我在差序格局中了解比较深刻的一点,对我而言很有启迪。
书中对仁这个道德要素的解释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点,《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一方面他一再地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屡次对于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孔子虽然多次否认别人定义下的仁,但当他积极说明仁的含义时,却又退到了克己复礼恭宽信敏惠的私人道德层面。可见,仁德在弹性极强的中国乡土社会并没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后面作者在举例的时候,也举了一个关于朋友父亲贪污的例子,无比真实,同时也很好的体现出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这一观点。
作者对礼和文明的区分也让人耳目一新,平常人们都会觉得,讲礼仪即是有文明,费孝通先生则用鲜活的例子如火烧遗孀杀人完成成人礼等野蛮血腥的礼仪来否认人们的观点。
乡土社会运行的过程就是欲望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欲望的实现是乡土社会运行的内容。乡土社会中的欲望的已经自然和文化的筛选,契合人类客观生存条件的欲望才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得以积累。从欲望到需要,就是从自发到自觉。乡土社会是自发的,缓慢变迁的,也是稳定的;现代社会是自觉的,快速变迁的,也是不稳定的。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10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写于解放前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不足五万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书”。
最后的三篇可以归于一个单位,《血缘与地缘》让我们理解安土重迁对于乡下人的意义;《名实的分离》这是先生论述中讲到的第四种权力——时势的权力,虽然这样的权力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较少发生,但是这是一个诞生英雄的时代或是经验积累的`时代。《从欲望到需要》当熟悉的社会发生变化,原先代代相传的经验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束手无策,还没等找到一个时势权力的时候,社会现实又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就促使人们自己去思考表象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一个理想选择,完全不同与乡土社会中的选择。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11
这本书被列入了高中必修课本中的整本书阅读的推举书目,而另一本必修课本的推举书目是《红楼梦》,是在奇怪能够和《红楼梦》一起并列必修课本推举书目的书是什么样的作品,于是买了这本书准备细细品尝。初听书名,还以为是写中国乡土风味的散文集或是小说、杂文集,后来才知道是学术作品。
说实话,这本书对我来说,读起来是困难的,不是说理解上有多困难,而是读起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抛去一切杂念来读,实在太不简单了。可能是学术作品的缘由,又是社会学的书籍,涉及不少专业词汇和专业问题,给我的感觉总是把简洁问题简单化,把简单问题高难度化,读来有些难以消化或者说难以产生阅读的快感。
前面的乡土中国读来略微好一些,有原生态的乡土情味、风味,也细数了不少从古至今始终存在的乡村观念、乡土问题,后面的乡土重建则涉及到了经济、社会、制度等问题,越读越觉得晦涩,也不太提的起兴趣。
可能也是我个人便好文学类的书籍,更是由于我的水平和阅历不够,所以没有特殊大的收获和感悟。不过,作为教育类的讨论生,我不得不考虑,这样的书籍推举到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中有何意义,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学术高度这是不用质疑的,但是让高中生来阅读这本作品,教师要花费肯定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是否真正的对学生有帮忙。能不能读懂是一个问题,能否学会读学术类作品,学会学术文章的写作方法又是一个问题。
这本书中提到了许多次云南,也提到了许多次云南的呈贡,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有熟识感,有生疏感,笔下的乡村,和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乡村,有本质上的一样,也有形式上的不同。由于书中的论文及所涉及的调查大多在五十年月左右,距离现在过去了太多个日新月异的年头,不过,许多关于农村建立,乡土工业的建立好像在今日看来,得到了实现,说明的调查的问题是特别有代表性的,同时提出的解决措施也是特别有前瞻性的。
写不出什么有质量的书评,由于我实在读不懂、进不去这本书,可能需要历练可能还需要多沉淀,才能了解乡土中国,而不是把乡土仅仅局限于我童年成长的的乡土风俗。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12
这是一本深入中国农村的一本著作,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详细的中国社会的素描,内容只就农村而言。虽然如此,但中国上千年来的压迫封建思想并非短短几十年就能从我们的血液中消逝的。即使在今日的城市,也照旧有着乡土的特性。因而从农村着手描述,更能反响出原汁原味的中国。
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别,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绽开表达。我们中国乡土社会表现的熟人社会特征,在差序格局下的亲疏关系,在儒家社教的文化传导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现出中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老从一般乡下人的土气入笔,一反常人对土气这个词的轻视,赞扬“土”字用的精当,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由于有了土的滋养,才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才有了聚村而居、与世无争的传统生活,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这种乡土独有的气息蕴含着一股深厚的人文气息,也是乡村独有的气息。乡土社会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正是这种“土气”。此等的精辟见地,假如没有一种流淌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乡土中国心情,唯恐是难抒发出来的。
《乡土中国》所透露的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熟悉,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社会学层面的解析。从《乡土中国》到《再论文字下乡》,都是在谈论民族历史、文化对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差序格局更为深远的影响仍旧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传统导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现代化的今日也不能完全理解。而这对于市场经济的进展,现代化的转型,无疑是起着消极的作用。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13
在初次看到这本书时,就给人一种乡土的厚重感。作者费孝通在书本开头就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时还不甚理解为什么这么说,看完之后便完全赞同费老先生的观点了。
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关于乡下人“土气”的观点便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接着看了下去,发现这本书并不是那种深奥难懂的理论书,他不但语言通俗易懂,里面的一些示例也非常精彩,而且主题明确,叙述简明扼要。因为我也是从小在乡村长大,在观看的过程中,还常常引起我的共鸣,看到书本对某些现象的分析,有时我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有时则对作者敏锐的观察佩服不已,拍手称好。
费老先生在谈到乡下人的“土气”和“愚笨”时,他是这么说的,“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他的话算是给乡下人洗刷了冤屈,他还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一看到这里,我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在乡下是很少用文字交流的,即使有的人上过学,也因为经常用不到文字,而忘记书写了。
中国基层人们身上的乡土气息,除了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依靠土地生活,还因为他们身上的性格。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和别人儿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儿子错了,肯定都是劈头盖脸把自己儿子骂一顿。我小时候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当时只觉得非常得委屈,没有去深究其背后的原因。直到看到这本书里的分析,我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逆来顺受是很自然的。中国人是不太懂反抗的。中国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饭的,在人们对自然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只能崇拜它,顺应它。天,直接关联到人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活过这一岁。所以中国人当自己与别人产生并非无理的矛盾的时候,中国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约束自己,以和为贵,所谓“克己”。
“在中国的家庭里,夫妇间得相敬如宾,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什么话可说’。早起个人忙个人的事,没有功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的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没事,也没话;合作得不对劲,闹一场,动手动脚,说不上亲热。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意见,不肯象西洋人一般在表面上流露。”我想到我们村里面老一辈的夫妇们,几乎没有一起出门玩耍的,女的都是和女的在一起聊天,男的都是和男的在一起玩,他们或许就是碍于这种传统,不善于表达,给人看来夫妻感情非常淡漠。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性,很多的根据都能够从土地里找到。好比说中国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是不讲究效率的,讲究的是感情。于是人们的谈话很多都是没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无法进入正题,就连工作时也是这样,它不会像外国人开门见山直来直往。仔细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乡土性随处可见。
再想想咱们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稳定、保守、安于现状,还是天人合一、儒道的价值体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记。而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气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国人“内圣”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国依然是一个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国人是有根的,他们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这树上的叶子,一代一代的调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没有变,根还是深深的扎在泥土里。
这本书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跨度了,书中对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本质看的如此透彻,正因为看了这本书我才对自己生活的乡土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乡村基层正因为它的乡土性,它变化发展的速度比较慢,我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乡土性中也包含着不少优秀的品质,如勤劳质朴,追求和谐,与人为善,亲近自然等。城市里的人有城市里的生活,乡下人也有乡下人的生活,我时常怀念小时候家乡绿油油的田野和满山鲜果的山岗,这些就是我童年的美好,而这一切却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不见了。或许以后中国的乡土气息不再这么浓厚了,但《乡土中国》这本书会让我们记得我们以前是乡土中国,我们的根牢牢地扎进土里。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14
乡土本色说的是中国人对昵图的依赖,建立在泥土之上的生存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结构,包括信用制度。
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费老从工具论和功能主义角度谈及文字对于乡下人的意义,说明文字下乡关键在于文字应在乡下人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一种工具,我们常识看,推行文字下乡是必然,为什么乡下人不理解甚至不接纳?其实本应换位思考,文字在乡下人交际中不实用,这又让我想起老年人以房养老参与意愿低,我们就定下结论说他们太保守,而《圣俗边缘》中说到西藏青年劳动力参与率低,青年纷纷入寺庙,我下意识反应说应该提高劳动力参与率,让青年还俗从事生产活动,殊不知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容不下如此大的劳动力开采,以后生活中,往小了说应该换位思考,往大了说应了解各方利益。
中国古代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传统,是在这种社会中,社会变化很小,依循传统习惯而行便可解决问题,所以古代官员强调教化民众,使礼俗内化为民众良心,而非外在权力限制。
读《乡土中国》有感范文15
和《社会契约论》对比的话,其实这本小书更有启发意义。新学发展百年的当头,一些人觉得是时候复古了,有人干脆说“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伦理”,我不表态,毕竟我很菜。我亲眼见到的是,乡下每隔20年仍然会搞续家谱的事,甚至还热衷于寻根。
有时候我觉得西方那一套抵挡不住传统的深沉有力,我们还是不太相信法治,不相信商业信用,自由平等之类的外来口号只是在无力的叫着。这种新旧交替的矛盾,我认为作者都给了很好的分析。
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之间不需要契约,不需要法治,不需要文字,不需要社会建设的意识觉醒,人们通过关系圈建立联系,人们只重视私德而没有公德(重公德的恐怕只有墨家)。在这样的关系社会下,家庭关系变得极为复杂,家庭不再仅作为生育机构,他作为生产机构而不断扩大,形成家族,大家族,氏族,甚至氏族产业,显然,在这样严肃的环境下家庭已经完全政治化,因此出现了家法,或者相应的封建礼教(一种由经验导致的.实用且高效的未经反思的行为规范)思想,目的是为了保持生产的严肃性。作者从正心诚意齐家治国的思路来论证这种由家到国的政治思想,发现传统中国人骨子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们对家国大事的觉悟其实是不够的,因此朝代兴衰来去匆匆,而掌权者在这个历程中学会了适当的无为政策......而因我卖家,因家卖党,因党卖国,说的就是这种差序格局背的自我中心意识。
而西方很简单,家庭只用来生育,其他的全部交给社会机构,社会机构让人处于流动状态,因此契约建立。家庭在宽松的环境下,两性的情感得到加强,而社会人与人之间显得更加自由独立。在这样的中西差异基础上,恐怕寻常的社会批判要真正客观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了。
【读《乡土中国》有感】相关文章:
读《乡土中国》有感04-24
读乡土中国有感03-20
读《乡土中国》有感(精选23篇)08-12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8-04
《乡土中国》读书体会05-07
《乡土中国》最新阅读体会04-07
《乡土中国》的读书心得01-30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11-03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