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傅雷家书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1
暑假里,我读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傅雷对孩子浓浓的爱。书中有傅雷夫妇给孩子傅聪写的近百封家书,纯真、质朴洋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知道了,傅雷是非常细心的一个人,他对孩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傅雷爱孩子,但却不溺爱孩子,他对孩子悉心培养,希望他成为一个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的人,这样的父亲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信中,傅雷对孩子写到:“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在演奏姿态方面。”多么真挚感人的话语,傅雷把对孩子各个方面的关怀、培养都寄托在了这一封封书信里,他希望让孩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希望他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浓浓的亲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仿佛父母和子女是不只是亲人,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坦然,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久铭记。
傅雷家书读后感2
如杜甫所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一封封雪片似的家书都包含着亲人间的浓浓情感,而这本《傅雷家书》依是如此。
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着傅雷夫妇对儿子的爱和期望。不管他们对艺术上的谆谆教诲,还是对生活的千叮万嘱,从中我都品味出了浓浓的亲情。
傅聪出国多年,为了避免他忘记中国的文化传统,傅雷不断地向他寄去一本本中国名著,建议儿子每天写些中文日记,并坚持要他用中文与自己写信。虽然儿子更好的了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他有耐心的语言和西西的'文字,一步一步的引导着儿子。
我看来,与许多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不同,傅雷和傅聪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他像一个知心者一样,与儿子天南地北的谈:他们谈艺术,理想的艺术同行云流水一般;他们谈婚姻,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才能持久;他们谈中西文化的异同,等等等等。
合上书,闭上眼睛。想起父母,他们或许没有傅雷夫妇那样博学,但他们努力让我们学会感恩,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我沉浸在这家书里流淌的爱,久久不能自拔。
傅雷家书读后感3
我相信在读了《傅雷家书》后,就有许多同学敬佩傅雷是一个好父亲,羡慕傅聪有一个好父亲,并且认为《傅雷家书》里承担的那一份父爱是多么的伟大。
可以在自己对孩子不舍的情况下,还能给傅聪写信宽慰儿子不要想家,要专心在波兰留学;可以在自己要工作的情况下,还能关心傅聪学琴期间的问题并帮他解决;可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挤出时间给儿子写信并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可以在自己工作十二小时后,还对儿子平时的坏习惯进行改正。
父爱呀!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的父亲对你也像傅雷对傅聪一样。当然我相信肯定有许多的'同学不相信,等我说几件生活中的事,你回忆一下在你生活中有没有这一份父爱。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过,你的父亲把你送到学校后,总是等到看不到你的身影后再离开;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父亲总是在茶余饭后与你谈一些课外的知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的父亲总是会在繁忙的工作中,关心你的生活起居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父亲总是在空闲时给你传授着学习上的知识。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这些难道还不能证明,世间父爱一般大吗?
傅雷家书读后感4
翻开一本厚厚的书籍,白纸黑字间写满了拳拳的父爱。一字一句的谆谆教导,让我为之震撼。一位知天命的老人,伏案写了百千余封家信,在学习艺术﹑做人做事﹑演奏姿态等个方面,给儿子指明了方向。在寒冷的冬季,《傅雷家书》作为温情的使者,教会了我受益匪浅的道理,也给予了我一颗期盼已久的,学会感恩的心。
在学习艺术方面,傅先生这样说:‘读俄文别太快,太快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一开始必须从容不迫。“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常有发生。记得每次制定计划,总希望快速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制定了不切实际的计划,然而囫囵吞枣地学习结果就是一无所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稳扎稳打,有一个牢固的根基,才会收获一个较好的结果。
在做人做事方面,傅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又一个的根头都栽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每每面对失败,都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于是,一次又一次哭泣后慢慢站起来,但这布满荆棘的过程中,伴随着别人的不认可,伴随着小小的失败,这句话鼓励着我坚强走下去。久而久之,在行向远方的路上,锻炼了自己的韧性。而那句”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窖。“更是让我想到了那句话”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那话语深深扎在经历了挫折的心上,鞭策着我前行。
傅雷家书读后感5
不得不说傅聪有如此开明、大度、博学、慈爱的父母是幸运的,傅老先生的每一封信都表达着最儿子的思念与关切,不仅在艺术学术文件与儿子交流切磋,在生活细节上发现了儿子的问题便立刻指正,耐心教导。或许大部分父母的初衷都一样,希望能与儿女在精神与生活上一起进步,但能有傅老夫妇这样修养及知识底蕴的父母毕竟是少数,或许是接受国外文化较多的缘故,他们对儿子的爱的表达相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父母要直白得多,对儿子的赞美与思念时刻流露;当然他们对儿子的性格、缺点也十分了解,时刻叮嘱。
傅聪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毋庸置疑,但作为子女,他身上反应了许多年轻人的`毛病。比如没有及时回复交代父母前信提到的问题,经常需要父母再三催促回信,这跟现在许多孩子不爱给父母打电话一样。人非圣贤,傅聪在父母的教导下终于也从懵懂少年走到为人夫为人父,虽然与父母聚少离多,但有父母的信一直激励,也是他一直在异国他乡求知的坚强后盾吧。
尤其佩服的是两位老人的格局,在傅聪逐渐进入中年后,父亲多次劝他减少演出次数,多多修养身心,出去散散心,享受宁静的生活,钱财够用就好,不要盲目追逐。我想傅家后人,继承这样的家风,必不会随波逐流,成为追名逐利之辈。
傅雷家书读后感6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资料,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傅雷家书》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向诸葛亮借智慧。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期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明白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7
在《傅雷家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多少天的不安,好几夜三点醒来睡不着觉,到今日才告一段落。你的.第八信和第七信相隔整整一个月零三天。我常对你妈说:‘只要是孩子工作忙而没写信或者是信在路上丢了,倒也罢了。
我只怕他用功过渡,身体不舒服,或是病倒了。’谢天谢地!你果然是为了太忙而少写信。”其中的数字令我很震惊“一个月零三天” “好几夜三点”这个可怜的父母,几乎每天在等孩子的信还在害怕孩子的安危。
这种日子怪不得以后父亲脑子笨了许多,目力体力也不行,睡眠近十多天又不好了。大概是精神苦闷的影响。生就惶惶不安的性格,我认为这个父亲很有趣孩子在远方而他写的信中却有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比如:明天同妈妈去杭州小住几天,上回还是一九五六年九月陪你去玩了一次,我和妈妈特别高兴的是你身体居然不摇摆了,今年暑天,因为身体不好而停工,顺便看了不少理论书,我们在此过戏剧节,忙里偷闲,晚上还要去看昆剧,我们已看了八次之多,解放以来是破天荒的。实在是
节目精彩,演技精良,出神入化,无一不佳。大概再有一星期昆剧汇演也要结束了。但仔细想想也是想念说一次就够了,说太多只能证明没有价值,而且毕竟是自家人就说自家话,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体现家的感觉。
傅雷家书读后感8
看完了傅雷家书之后,总觉得一股暖流缓缓淌过心间,这就是傅雷对他的儿子的爱吧。
事无巨细,心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傅聪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以自身的经历来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见困境不气馁,得到成功不骄傲,要有国家与民族的荣辱感,要热爱祖国。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他还对傅聪的生活进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如何处理婚姻恋爱等问题他都给傅聪提出了建议。傅雷作为一名文化底蕴深厚,在艺术方面有非常高造诣的人的.人,也给傅聪在音乐方面指了明路,还鼓励他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汲取营养,给他寄去书籍。
在我看来,傅雷是傅聪人生中的一盏指明灯,他既是一位慈父,又是给傅聪提出建议,给予关怀的良师益友。书信中无不透露出他那浓浓的父爱,洋溢着父子之间的深情。
傅雷家书中的种种人生道理也使我受益匪浅,家属传递的不仅是父子之间的爱,也是人生哲理的传承。
傅雷家书读后感9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多少读者来信,希望我多跟他们通信,可惜他们的程度与我相差太远,使我爱莫能助。”这是傅雷给傅聪的信中提到的,傅雷很想给傅聪来信的,那么傅雷为什么要给傅聪写家书呢?有四个原因,傅雷在1955年5月的.信中有提到过,傅雷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1954年,傅聪留学波兰,傅雷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在信中时刻用约韩。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来启发傅聪。同时傅雷会关注傅聪,时刻告诉她不要早恋,给傅聪讲清楚学问与爱情的关系,这些都可以看出傅雷即使与儿子在不同的地方。傅雷都时刻开导傅聪,虽说儿子留学在国外,但是傅雷会为儿子抄古诗文,让儿子提高文学素养。
1961年,傅聪找到了自己的伴侣弥拉,远在中国的傅雷异常兴奋,在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们虽远隔万里,可是也跟着你们生活在一起。”这可以看出傅雷对傅聪和弥拉的挂念,以及对他们深深的爱。1966年8月12日,是傅雷夫妇写给他们的最后一封信,傅雷夫妇在信中说道:“想象我们的孙儿在你们的客厅及厨房里望着我们的照片,从而认识了远方的爷爷奶奶,这情景又是多么叫人感动。”我不知不觉流下了泪,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傅雷夫妇都惦记着傅雷的儿子,两地书,父子情!信中日常的叨唠和苦心孤诣的教育,都体现着深深的父子之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11
母亲的爱犹如于春天里灿烂的阳光,给与温暖,给予光明;母亲的爱,犹如于狂风中的一把稳定而沉着的大伞,遮风挡雨;母亲的爱,总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给予动力。那股如丝般连绵不断的爱意成为坚强的后盾,时时刻刻不再有空虚的感觉。
傅聪的.母亲就是这样爱孩子的,尽管生活出现了种种问题,傅聪的父亲也生病在身,他们都没有怎么告诉孩子,好让他在国外安心。
而且时时刻刻嘱咐孩子,不要太劳累,不要太奔波,要好好休息,爱惜自己的身体。还有,告诉孩子在他乡要和朋友多多联系,不要封闭自己,这样才能好好发展。
父母的谆谆教导,很多年轻人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充满青春活力,不在乎一些事情,而往往有些事情不在乎就会付出代价,比如健康。爱惜自己是生活的首要问题,为了事业,很多年轻人拼命的工作,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可是,一旦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一去不返。
就像一个杯子,打碎了重新粘上,也不会是原来的那个,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年轻人,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让自己输在了健康上。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
有些爱就在父母的唠叨里!树欲静而风不止!希望孩子们珍惜!
傅雷家书读后感12
我和父母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无法体验到交换家庭信件时由距离引起的淡淡的悲伤和甜蜜。我非常渴望这种感觉,所以我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教子以严厉著称。我觉得他们父子关系不是很好,但是看完这本书,他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傅聪出国留学,和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靠书信,所以父子之间的感情无疑在家书中表现出来。他们通过信件讨论艺术,研究音乐的内涵,交流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沟通时的嘘声,但他们之间的'默契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替代的。
回想起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傅雷对艺术的深刻造诣。傅雷对艺术特别是音乐的理解有自己的看法。这让我不禁想起,大多数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很高的研究。也许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一样的。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读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各种风格各异的音乐也会带来类似的结果。美丽的散文带来了欢快咏叹调的喜悦;沉重的小说带来了悲伤的交响乐;幽默的杂文将带来歌剧般优雅的场景和无尽的思考。仔细看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像戏曲一样给人很好的氛围和回味。
《傅雷家书》是一位父亲,他很善良,读得很好。它不仅充满了对儿子的深厚感情,也充满了父亲独特的不可抗拒的威严。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能和父亲交上几封这样的家书,那该有什么味道呢!
傅雷家书读后感13
打开《傅窗家书》就像打开了过去的旧时光。傅雷不仅是傅聪的父亲,也是傅聪一生中陪伴他的朋友和老师。虽然傅雷对孩子要求很高,但每一点都反映了他对儿子生活和艺术的细致关注。深厚的父爱也融入了字里行间,使一代又一代的中毕儿童受益匪浅。
傅雷教育他的孩子,成为一名艺术家,不是为了得到粉丝的'追求和金钱,而是为了提高他的内涵和他人的意识形态领域。傅雷在信中建议傅聪减少音乐会,更接近自然,在自己身上实施启迪领域,解放身体和灵魂,而不是在经济人士和观众的控制下。只有将音乐融入自然的好处,我们才能在新年开始艺术,使音乐更加美丽和优雅。
在情感方面,一次又一次地对孩子们保持警惕,小心情感,少用情感做事,多关注知识。并警告孩子们,对方把你当作她的整个世界,这是非常危险的,但也是非常宝贵的,慢慢唤醒她,保持她的个性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这样一个高贵的父亲,处理感情不仅考虑孩子,而且考虑彼此。傅聪接受了他最大的教育,以便在学习和家庭中获得双重收获。
住在《傅雷家书》里,脑海里的画面和电脑一幕一幕播放,傅雷对傅聪的教诲也深深印在我心里:先做人,后做事。这就是傅一直坚持的数子之道。
傅雷家书读后感14
本周老师让我们读《傅雷家书》中1955至1956年,虽然我还没有读完,但我从中读到了对艺术的尊严和一个德高望重,德艺兼备的艺术家——傅雷。
艺术家用严肃认真对待一切,文中说: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也就是说艺术的表现动人,一定是从心里的纯洁来的,要不然怎么打动听众,不管是在哪些方面都保持纯洁善良。
《孟子·离娄者》:“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就是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
赤子之心,一开始我想到的并不是多么伟大的事,而是助人为乐。在我的'班级中,同学们都非常友好,上个星期,我的涂改带坏了当时我环顾四周寻找涂改带的踪影,然而没有找到,我开口向班长借,班长用她那纤细的手指拿起涂改带,面带微笑把涂改带递给我。当时心里非常开心,用完后我还给班长并表示感谢,班长说没事儿.....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人的道德,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助人为乐是罪人的根本,也是一种美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用人美德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如果在大街上有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了,有的人却只会路过,有的人会转头看一眼便离去(可能是怕惹是生非),但也有的人义无反顾的去将老人扶起来。我们应该保持原本的纯洁善良,共同打造一个拥有和谐风气的社会。
最后,愿赤子之心,永远流传下去。
傅雷家书读后感15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心得03-22
傅雷家书教案01-02
《傅雷家书》心得05-26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20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15
傅雷家书读书感受06-08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7-14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9-01
阅读傅雷家书心得09-13
傅雷家书阅读感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