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论语有感

时间:2023-04-19 17:30:57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了论语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了论语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了论语有感

读了论语有感1

  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其意为: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在《宪问》中的这句话中,孔子很明确地提出了“古之学者”、“今之学者”的概念与区别。“古之学者”应该是距现在的远古时代,最近也应该是夏朝、商朝;“今之学者”应该是孔子所处的周朝及春秋时期了。古代的学者认为做学问是为了探求宇宙、人生的奥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是有益于自身修为、有益于社会的,是纯粹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的.。今天的学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问、学术的价值,认为学问是做给别人的,起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使用的手段、工具及过程,很少有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得其乐地做学问的。

  对孔子的上述论断,现代人都持认可态度,并能举出很多现实社会中的例子。对此,意中同样认同无异议。只是意中由此想到了其他,并有了些许感悟。

  春秋时期的孔子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孔子是现在所言的真正意义上的古人,这是确定无疑的。从春秋时期往前数,只有“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朝了,按照孔子的划分,古之不说,只说今之。在“今之”的春秋时期,已经不是纯粹做学问了,学问变成了做给别人看的了。这是不是国人的悲哀,是不是受儒家“学以致用”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入世”观念作祟?值得商榷。

  可见,很多事情得以“传承”,都有其历史原因,有其思想承继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二XXX年X月X日

读了论语有感2

  所以,我觉得,这话可能有这么两种理解:1、缺少上下文,这句话孔子可能仅是就某一件事的感叹。2、讲“由”释做“行”,将“知”释作“识”。这样该句就成了:可使民众行君子之道而不可以让他们仅仅是背得那些大道理。(参见《孔子渊源》,韩永贤,国际文化出版社P128)。

  再看一看曾经作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耶?”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无违”二字,很容易将孔子对孝的解释误解为盲从。其实,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无违”讲的是“无违礼”。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到这里,应该把“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这个原则说得比较清楚了。下面该回到前面没说完的话题上去。前面讲到《论语》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点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读了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我读了《论语》心得11-20

初中读了论语有感08-07

读了《华罗庚》之后11-19

《于丹〈论语〉心得》有感12-13

学习「论语」有感作文08-05

我读了《伊索寓言》11-20

我读了《繁星》《春水》11-20

读了简爱节选作文08-04

读了《目送》有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