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读后感范文1
原本我是个事事追求完美的老师,只要是我接手的工作,我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力求自己做的最好。这本是优点,值得表扬。可就是这优点,最近让我陷入了痛苦和无奈。
本学期我任教五年级四班的语文兼班主任工作,班级人数众多,学生知识底子薄,行为习惯差,加之农村家长对教育的不关注,对孩子听之任之。最近一段时间学生不做作业的现象竟越来越多,对他们批评教育也收效甚微。这让我很头疼,于是我变得狂躁不安,开始常常抱怨——这班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一管……满脑子都是学生的问题,抱怨之余,随之而来的上课时我总是面带怒容,看哪一个学生都不顺眼,自己烦闷,学生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有的学生上课稍一走神,一旦被我抓住,马上就会被我狠狠地批评一顿,批评走神的学生不要紧,其他的学生有时也会遭殃,要么被罚静坐,要么被罚抄课文;下课后,应该好些吧,可只要我发现同学之间有些小摩擦,就会被我定罪为打架斗殴。尽管他们常常小心翼翼的,可总是得不到我的表扬。时间久了,他们竟渐渐变得更加消极和对抗。而我,也就更加抱怨这群孩子了。
见我工作如此疲惫,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它如同冬日的暖阳,让我的心里立刻充满了阳光,帮我指明了工作的方向。让我有种绝地重生的'感觉。我不由的感叹:做不抱怨的老师真好!
《做不抱怨的教师》让我明白了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要他们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我们不能粗暴的严加呵斥,冷眼相待,更不能歧视犯错误的学生。
放下书本,掩卷静思:一堂课40分钟,我们成人也不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呢。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会做小动作,有时可能是我们的课堂不够精彩所致吧。这样的想一想,这样的调整一下自己,那我们不就不埋怨学生了吗?就可以面带笑容走进课堂了吗?用我们的笑容感染学生,学生也一定会快乐的投入课堂学习。再如: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有时可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巧用这些摩擦,让他们在摩擦中学会谦让,在摩擦中逐渐成长。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耐心的做好他们的引导者、疏导者,宽容的对待他们的错误,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必大惊小怪,咄咄逼人,更不能以教师长者的身份压制他们。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能心情愉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研究表明,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有人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所以,我们爱学生不能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要讲层次的。只有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给学生快乐和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快乐和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脸面对自己的希望呢?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放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让自己脸上的笑容多一些,灿烂一些。顺应自然,我更用心的去教导学生,去感受并接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成功和失败。渐渐地,我竟感受到生活带给我的另一份财富——学生的敬佩和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而且我还奇迹般的发现:学生们更活跃了,更关心班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是啊,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不会给人产生任何的成就感,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愉快。教育教学是一种智慧,《做不抱怨的教师》让我明白了教师能在任何状况下都不抱怨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智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们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充满阳光的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我们的关爱和呵护中快乐成长!
你想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吗?你想让你和你的学生更快乐吗?那就请你也读一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吧!
教师读后感范文2
现如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高速腾飞。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能否通过自己的引导和讲解让自己的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成为了各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通读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另外,我还查阅了很多关于物理新课程的资料。现写些自己对课改的看法:
新课程教改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物理课程标准考虑课程目标、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过去相比,不再是以前的物理本身的知识和结构为出发点向学生讲解物理现象和规律。而是以物理的知识内容为素材,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在内容安排上教材中使用大量图片,形象生动,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科学的内涵。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性格,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良人才。
注重从生活启迪通向物理知识的大门
教材对知识内容和规律的揭示方式多从社会生活的实例中引入,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的体会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和意义。不仅仅是教材,很多的课后练习的原型也是来源与生活,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检验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更加注重科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对所学物理知识和规律,都要求同学们能够通过各种实验来亲身体会。如加速度这一重要的概念,学生都可以通过做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来感知加速度的含义。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总结得出一系列关于加速度的公式,以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加速度的进一步探究。找几个加速度各不相同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小汽车、卡车),让学生们自己测量从启动到同一速度多花费时间的'长短,把学习的加速度知识用来解释时间不一样的原因,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关心人类科技的发展
神五神六的升空,嫦娥一号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物理学习者必须有所了解。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我没么物理学习人的骄傲。让学生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荣誉感,还给他们带去无限的兴趣,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学习。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就培养了他们热爱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培养出来国家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人才,为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做贡献,也实现老师教书育人的梦想。
构建了新的评价体系
学校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把学生的各方面现状甚至进步都纳入到个人的评价中去。现在学校记录的不是一串串数字而以,而是实验、制作、活动等全方面的记录。也就是说,现行的新课标更加的注重了学生全面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如此,不仅是学生自己就是老师和家长也会也感觉到新课程教改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塑造来说是很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给学生带来福音才是至关重要的事。
了解到课改中的这些关键改变,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将政策很好的落实下去。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动手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较困难的课程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精心设计各种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学习有趣,有味!另外,现在大多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否很好的运用多媒体工具也成为教学好坏的关键。所以,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本领也要很好的培养,为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优秀课件打下基础。总之,素质教育牢记于心,便能成为新课程教改下的优秀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成为帮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令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教师读后感范文3
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让我感触颇深。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巴甫里可的差生。用老师的话来说:“看来,这孩子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教他识字的女教师给他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在一节植物课上,学生们在学习用各种方法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木上去。巴甫里克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实验,并且在试验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校。许多孩子都想用同样的方法培育树苗,而搞成功的只有3人,其中2人是女孩子。而生物教师自己,据他本人承认,连一根树枝都没有种活。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一位教师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这个五年级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
从这件事情上开始了巴甫里克的“转变”。巴甫里克身上那种害怕、拘束、犹豫的表现消失了。现在,当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在竭力回想教科书里的什么地方是怎么说的,而是在出神地思考着,从他所看到和观察过的东西里引出结论来。巴甫里克现在带着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听着教师们讲课,使一些教师感到有些意外。
巴甫里克他是不幸的,在“分数第一”的教育思想下,记忆能力差、不会解答数学题的孩子,就算你不断的补习也是个“反应迟钝、无可救药”的落后生。巴甫里克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五年级开设了他特感兴趣的“植物学”这门课程,因为“那位植物学教师善于安排课堂教学,他不仅要求学生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掌握教材”,而且让学生去自己获取知识。”在这里他的思维觉醒了,他的才能有了展现的舞台。经过努力,他最终成了农艺师并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巴甫里克的故事感动着我,正是这样刺眼的字眼儿映入我的眼帘,让我再次打开电脑,搜索到《少年中国强》其中一期节目,专心致志地又看了一遍“何不凡”的故事。何不凡——他的出生给妈妈带来了喜悦,他的出生让妈妈真正认识到自己长大了,他的出生让妈妈看到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孩子,所以取名——不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何不凡的世界。
巴甫里克、何不凡,乍一看都是所谓的差生,但就像节目当中说的那样,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只是极度的喜欢和极度的不喜欢,喜欢的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学,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想,付诸实施、精益求精地做;不喜欢的则反之,一切都不在乎。例如:学校六年级6班的何钰杰同学特别喜欢古文,他的风采我们已在校园晨会上一睹为快,他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背完了《国学》教材的.上下册32篇文言文和32首诗,已经读完郭校长送他的《后汉书》,而且他已经能写小古文了,最近他又在给老师及同学写传记了,其中已经写了28个同学和3位老师,在传记中,他把每个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没有雷同,没有编造,没有抄袭,完全原汁原味儿。自从喜欢上《国学》这本书开始,一个有点木纳、从不善于主动表达的他,让所有的老师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何钰杰,他有着自己美丽的梦想,长大后当一名作家。喜欢上《国学》的那一刻,就是何钰杰思维觉醒的成长历程,而郭校长就是帮助何钰杰思维觉醒的那个关键人。在我们的教学生涯当中,也许还会碰到像何不凡、巴甫里克这样的若干个孩子,但此时的我已学会不再生气愤怒,因为我有了学习目标,我要像何不凡妈妈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像郭校长一样拥有一双慧眼努力地呼唤孩子思维的觉醒。
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开掘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孩子的个性及兴趣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我们祖国的建设者,只是领域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要对任何孩子放弃希望!
教师读后感范文4
今年世界读书日的时候,我买了卢勤老师的《悦长大》这本书,在暑假前看完了,觉得卢勤老师的书挺不错的,我就去搜卢勤老师的书,《把孩子培养成财富》这本吸引了我,假期里见缝插针地挤时间终于啃完了,可以说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个孩子的母亲,我深深的感到孩子就是一朵娇嫩的小苗,如何让孩子茁壮成长起来是我们的义务和职责,卢勤老师用自己的经验、丰富的案例,充分的理论依据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另我感触最深的有几下几点:
赏识孩子
有一句名言说一个人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没信心就一定会输,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自身价值的体现,来自于自我的成功,而这种成功与价值的体现则来自于周围人的评价和认可。孩子们在每一天的成长中都在发生着变化,再不断地吸取新知识,不断地进步,作为家长、老师,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我们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赏识孩子,用正面的信息评价孩子们,肯定孩子在成长中的进步和闪光点,一定会给孩子带来喜悦的、快乐的成长体验。可以鼓舞孩子的勇气,激发孩子的自信。就象卢勤老师所说的“你真棒”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一种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一种看待孩子的角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用心去观察、发现孩子身上取得的点点进步和成绩,不吝啬我们的称赞,用心去赞美孩子们。我们对孩子的赞美也会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去赞美别人,进而向别人学习进取。
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做自己
中国的父母爱孩子,爱到包揽孩子的一切,从孩子出生,父母就为孩子设计宏伟的蓝图,力图把孩子培养成知识型、艺术型、学术型、运动型等多才多艺的全方位人才。现在我们的许多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上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对学习失去兴趣,感到厌烦,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对周围的人缺少爱与关心。当家长们为孩子们投入大量的金钱与精力时,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卢勤老师用孩子们的缺失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赏识、尊重、包容、肯定、沟通、信任等等这些内容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源泉。只有得到了这些源泉的灌溉,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健康地、快乐地、自由地呼吸和成长。还给孩子自由,在行动上让孩子做一个自由的人,在思维上让孩子天马行空,大胆创造,充分发挥自我的想像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让我们把自由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想像创造的世界里去探索,去追求吧!
关于孩子的学习
未来的文盲就是不会学习的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孩子,他的成绩一定是让人满意的,在学习上的压力相对也要少得多。卢勤老师在书中指导了家长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引导孩子爱学习,怎样帮助孩子学习以及如何面对孩子考试的失利。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他一生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老师应从抓住孩子的行为习惯入手,使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爱思考、会学习。还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孩子们天生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家长和老师应主动发现孩子身上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分数和名次不应做为评价孩子能力的标准。另外家长应改变家庭教育中的误区,不能只重成绩而不重能力的培养,更不能溺爱、包办孩子。应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使孩子们真正成为会学习,爱学习的人。
最后,引用卢勤老师的话与大家共勉: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要耐心,细心,有智慧。
教师读后感范文5
记得师范刚毕业那会儿,自己还是个半大孩子,天真地以为心中有爱就能改变一切,整天和孩子们嬉戏玩闹在一块儿,却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关爱他们的点滴生活……还别说,真有那么一阵出现过奇迹,也许是农村孩子特淳朴吧,他们被我的“爱”打动了,一个个对我特别的好,为了我可以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甚至连几乎不可能改掉的乡音都纠正过来了……我便一度迷失在自我陶醉中……
可美梦不久便被打醒了,由于局势的发展,乡村小学很快就被合并掉了,并校后,并行班级多了,也就有了对比。慢慢地我发现,即使我再努力,成绩始终都无法赶上别人,这才有了疑惑,恐怕光有“爱”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些其他什么,于是便一路追寻,到处取经,但收获却甚微。
前不久,高老师对我说,多看些相关的书,可从窦桂梅老师开始,于是我就去书店买了两本回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了起来。可一拿上手,就再也舍不得放下了,不管多忙、多累,每天我都要读完一课,那感觉不是仅一个震撼所能比拟的,收获自然也不小。
我边读边思,并时刻把我的课堂与窦老师的相比,仔细寻找问题所在。渐渐,第一个问题就在脑海里清晰起来: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自认为朗读还行的我怎么也教不出朗读同样优秀的学生,看了窦老师上的课,我知道了,原因是我只是一味地强加给他们,他们不但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更是不明所以,怎么可能接受呢?而窦老师就不一样了,她完全是让学生自己体会,并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来读,学生口读我心,自然而然就能读好了,窦老师只在适当时点拨一下,让整堂课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找了这么多年的答案,一下子解决了,“佩服”便是我对窦老师的第一层认识。
还记得孙老师也曾帮我找过原因,她问到我在课堂上关注的群体,我思考之后回答她是优等生,她说这就是问题所在。她平常关注的是后进生,即使偶尔一堂课关注优等生,那课后也必定给后进生补上,他们才是我们该关注的群体。是啊,后进生都会了,更何况优等生呢?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课上我照着教案提出的问题,后进生一个也不会啊,那叫我怎么办,课总得上下去啊,就只能……所以即便发现了问题所在,我还是没有办法改变。看了窦老师的课,我明白了:首先,后进生的士气已经在我的不重视下消退不见了,即使有他们会回答的问题也不愿意举手了;另外,我一直不愿意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后进生失去了信心……窦老师的课却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士气都是那么地足,兴趣都那么浓,效果自然不一样。即便刚开始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气氛沉闷,窦老师也总能扭转局面,真不是一般的神奇啊!
原来我的心里一直不曾装有后进生,自然就不会替他们着想了,我的语言也没有感染力,也就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难怪课堂气氛沉闷。真是惭愧,还一直把责任推到学生头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直到此时,我才真正领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今后的'课堂,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语言。
回想刚开始之所以能那么快认同窦老师,是因为她也是从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成长起来的。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也曾产生和窦老师一样的想法:为什么别人成长那么快,而自己却没进步呢?现在我知道答案了,并不仅仅像窦老师所说的是“公开课”的原因,我认为更是她那永不停止的进取精神,这才是她取得成功的源泉,而我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精神,虽也曾不停地找原因,可即便找到了原因,也没有那股子精神劲支撑着去解决问题,就此停止了寻找的脚步,当然不会有进步了。而窦老师即便取得了成功,都不曾满足与现有的成绩,依然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实感汗颜啊,看来我首先要改正的是自己畏首畏尾的心态,教师的使命是一切为了学生,可不能因为自己的缺陷而影响到学生的利益,即使困难再大,我也要向之努力!
教师读后感范文6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抱怨不如意的工作,抱怨不公平的待遇、抱怨不合理的管理、甚至抱怨天气的阴睛冷热,但我们却很少扪心自问:今天我努力工作了吗?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了吗?这是《责任心是金》一书中的一段话,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责任心的重要作用,让身为教师的我更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学生不论学习哪一门课程,都希望有个好教师;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个好班主任。学生的这种希望表明,教师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或支配下度过的,他们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所以,他们都殷切希望能遇到好教师,他们对每个教师都抱着很大的希望,每天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一些美好的`东西。
一位教师,不管年龄如何,也不管学历怎样,只要对工作认识到位,明晰自己的工作职责并执着于其中,视学生为自己的亲骨肉,时时处处替孩子们着想,这样的出发点会驱使教师千方百计、不遗余力把工作做好,去追求完美。无论大小工作,都会扎扎实实、尽心竭力去做。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负责。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进步,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终身负责,教学生几年,却要对其几十年发展负责。要精心打造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素养: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等。那种只注重学生眼前成绩和考试名次的态度和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最后我引用书中的一段话做为文章的结束:责任心是金。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的生命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心,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心,在人心中就如同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不可移动;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世界才更精彩、更迷人!
教师读后感范文7
11月5日,第一次集训的时候教育局统一分发给我们这本书。初看题目,这本书并不太吸引我,不过在后面工作之余翻看这本书以后,才发现它对我的意义之重大。这本书以传递正能量为题,恰恰适合我们如今充斥着负能量的教育行业。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它不仅在具体教书育人的方法上给我指导,而且还净化了我原本浮躁的心。所以这里由衷地感谢这本书的作者王福强先生。接下来我就具体谈一谈读此书自己的收获。
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首先,应该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这里不仅包括本体性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更包括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其他任何有助教书育人的知识。我们只有自身拥有了强大的知识文化魅力,才会收到由衷地敬佩,学生才会毫不顾忌地信其道。
陶行知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为教有法,传递正能量。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曾经我们被告诉说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翁。而现在,身为教师,教室里坐着的学生就是未来的主人翁。通过教学要把孩子培养成阳光的、积极进取的人,怀有一颗爱心、善心。让孩子树立好目标、好理想,拥有好心态、好心情、好习惯,相信生活是美好的。虽然我们面对的'社会有诸多问题,但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应该充满希望,充满爱。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学习,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心里的力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做好未来的主人翁。
书本中第七章说用心经营课堂,我理解最重要的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马卡连柯曾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用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不仅考虑到优等生的发展,也要照顾到后进生。因为这个社会不仅需要等着优等生来改造,也等着后进生来耕耘、维持。第八章提到的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是个好方法,不同学生都能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遵循班级规则,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来。这样就可以确保所有学生步入社会后都能很好融入社会。
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其次,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岗位特点,伟大的人民斗士鲁迅曾说“教育植根于爱。”把热爱教师职业放在首位,而不是被生活中的纷纷扰扰所困。热爱教师职业,把市场化的物质、思想放在次要位置,不因为薪水低就抱怨,也不去追求非法的收入。本书第一章列举了无数的例子,有些教师为了赚钱去开辅导班,课堂上不好好教知识,而是逼着学生交钱上辅导班。这样的行为可耻!可恶!可叹!
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还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制造业下行,能源企业难以为继,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究其根源,还在于我国科研水平较低,创新意识与能力不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有特色供学生欣赏模仿,必须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学生的特点,特长。教学中允许,鼓励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反向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于《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这本书的读后感。最后祝愿我们永嘉教育越来越强,我们未来的主人翁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读后感范文8
本学期学习特级教师蒋宗尧《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心里想着: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是那些被各级部门表彰的先进教师还是那些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质量高,教育科研成果多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呢?读了蒋宗尧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我明白了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得上是优秀的教师,如何做才能称得上是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不是你所取得的众多荣誉所能说明的,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优秀教师,是那些敬业爱岗,拼搏奉献,爱生如子,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工作当做事业来做,是一个真正有思想有行动的做学问的教师。
作者结合自身四十余年的工作经历、经验以及独特的教育理解力,现身说法,从“教育观念”“教育研究”“教改实验”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也可以从中获取很多感悟。
一、教育观念---优秀教师的从教、立教的奠基之路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为教师讲、学生听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你就很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果你认为做课题研究和写教学论文是教研人员的事,与教师无关,那么你就只会停留在备课、上课等,不会有意识的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就不会去分析、研究、解决它。”这段文字告诉我,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先进或落后、消极或积极都会影响教育实践。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呢?书中所阐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是值得我借鉴的,他说课堂是学生的,还给他们吧,学生是需要相信和尊重的。其实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幼儿,这样的教育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把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中自主的探索,研究,学习,和同伴分享,合作,交流,而教师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只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这样课堂将是孩子体验成功的摇篮。而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具有的儿童观,和孩子做朋友,才能有“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教育研究——优秀教师形成风格的幸福之路
教育研究篇章中从备课、到有效教学到听课到评课等一应俱全,细细看来,有些虽不能为我所用,但很多地方一样有所收获,比如说备课,书中介绍了备课前钻研教材的五步骤,
1、浏览全套教材。
2、通读某一册教材(我们可以改为某一主题)。
3、细读教材的某一单元。
4、精读即将实施的部分教材。
5、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这五步骤觉得以后可以试试,在制定每月教学活动前,如果能先从整体入手,通览全套教材,对每个活动主题都了解,就可以做到制定时有序、合理。再比如听课评课,听课是我们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经常会组织教师听课,那么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做:
1、听。听教师怎么说,包括怎样导入活动、怎样有效提问、怎样突破重难点、怎样启发学生等;听学生怎么说,怎么回答问题。
2、看。看老师的精神面貌、看老师的教态、看老师的的教具、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记。记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我们经常在听课记录时,都只能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环节,点评只能在结束时匆匆点过,其实我们可以在教师课堂记录时用简录的方式,对重点语句进行摘录,而在听课过程中的一点想法或思考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免忘记。
4、思。想想这个活动有什么特色、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手段是否合理、教育方法是够灵活等。
5、谈。和上课的老师谈谈活动设计和感受,听课老师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这节课的特色和不足,以及自己的思考。
6、写。整理听课笔记,思考自己有哪些收获,哪些启示,可以写写心得体会。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蒋宗尧老师不仅在实际行动上给我们老师树立了榜样,而且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教师这一称谓有了新的认识,能在此时读这本书,倍感快乐!
教师读后感范文9
一本好书,如同一泓清泉,甘之若饴;一本好书,如同一杯醇酒,闻之欲醉;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老师,在润物细无声的柔情中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
今年暑假,有幸品读了《做有灵魂的教师》这本书。这本书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每一篇文章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同仁们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反思,用饱含生命力的文字,记录着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青涩与成熟,失去与收获,可谓一路艰辛一路歌;领导们用他们缜密的思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吸引着我情不自禁的想走进他们的学校,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阳光海岸。
欣赏着他们的执着。我扪心问自己:年轻的我,这六年,你做了怎样的自己?
曾记得,6年前,你满怀热情,期待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是,每天早晨7:00准时到教室,辅导130多名学生英语早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累了,倚在墙上缓口气;渴了,咽口唾沫润润喉咙。你心里明白,一分钟的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就是一份进步的喜悦。为了给农村的孩子带去绝不逊色于城市的课堂,你每天练口语,查资料,像个淘气的小孩子一样一有时间就追着经验丰富的刘老师问东问西。你带领孩子将难读难记的对话编成小短剧,你学着巧嘴的史老师将重点知识写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你俯下身子,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帮他们解决金色童年里的所有难题,即使那些别人眼中的“小怪物”,你也从未放弃。
付出总有收获,的确如此,那些孩子们,每天一个进步,深深地迷恋上了英语课和你,当然,家长们也对你夸赞不已。而你所教的三个班级,却从未拿过团体全镇第一。回忆着无数个与星光作伴的日子,你一直在心底默默哭泣。直到如今,你也始终不能放过没能拿第一的自己。如果那时的你读到《做有灵魂的教师》里,田保华局长的“有灵魂的教师,不会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册看成是自己的工资册和奖金发放册”这句话,又将是怎样的一番不放弃?或是重振旗鼓,更加脚踏实地?
曾记得,学校每学期都会为你发放一本学习笔记,浮躁的你有时竟然把它作为小儿科的游戏。幸好,后来参加的'一次班主任培训中,杨瑞青老师《如何在农村当好班主任》中的一段话点醒了你“乡村老师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我们要确保我们自己在乡村学校里面,不封闭、不僵化、不落伍。在农村工作,如果因为学校偏僻,信息闭塞,封闭了,落伍了,不成长了,说老实话,没有人能帮得了我们。如果真的落后了,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无论你曾经吃了多少苦,都还是要被淘汰的.”于是,你的学习笔记上从那时起多了原生态的自我反思和学习日记。这一点,值得你自己夸夸自己。
曾记得,校长给了你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少先队辅导员。不自信的你,畏首畏尾,总怕出问题。教学任务和少先队繁杂的大事小情,让你夜不能寐,叫苦不迭。然而一路走来,回忆着第一次别出心裁的演讲比赛,带给师生们的那份甜蜜与惊喜;品味着初接广播站时,为师生们送去的贴心而又阳光的歌曲;再看着学校室内外卫生整洁,纪律井然有序,最重要的是这一路走来书写在日记本里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所有的忍辱负重和焦头烂额,都不再是委屈。
现在,你才真正明白当初你为何没能拿团体第一,因为你没有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你没有努力到无能为力。
写到这里,心底有一丝欣喜:感谢六年来一直不懈努力、敢想敢干、踏踏实实不虚假,不停学习的自己,而保持一颗童心,积极乐观,不断反思,做一个太阳般温暖的人继续学习下去也将是我深深迷恋的身不由己。
感谢《做有灵魂的教师》这本书,读了这本书,你扪心问自己,于是懂得:做有灵魂的教师,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怀疑精神,始终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推进道德课堂,不断学习,勤作笔记,不忘初心,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
教师读后感范文10
阅读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主要是于老师将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搜集整理而成的,内容很全面(可于老师谦称为“杂”)。从其研究可以感觉于老师是一个潜心教学、务实求真的人,可已成为著名特级教师的他还戏称自己是井底之蛙。
有幸见到于永正老师是20xx年4月,在广西“漓江之春”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及活动中,他执教了“作文中的对话描写”的作文课。课堂上,于老师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精湛独到的驾驭课堂技巧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他的语文课堂学以致用、活跃而又扎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后,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怀着崇敬的心情,捧着他写的《教海漫记》请他签名,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他一点也不嫌麻烦,很郑重地在扉页分别写下了“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教书”的题词。看着这两行一丝不苟字眼,我深深感受到于老师的博学多才,幽默而又严谨,令人敬仰却又容易接近的深厚涵养。
《教海漫记》根本就不是我想象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教育书,由它的64个小标题就可以看出来,这完全是一本记录平时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琐事”的教育随笔。当我读完《露一手》和《忍耐、宽容》两篇文章后,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有一种终于找到中国的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的感觉。
合上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大师的心灵剖白面前,我为自己多年来沾沾自喜的教育教学行为感到难堪,同时庆幸终于找到了这些年来自己一直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困惑——为什么自己为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倾注了满腔热忱,想尽了种种方法,最多只能换来学生的敬畏,就是没有办法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教海漫记》如话家常般给我讲述了教育的伊甸园,在我面前打开了一块五彩缤纷的儿童教育的园地。它告诉我,只有做一个用童心行走的人,才能用双手推开一扇扇通往未来的窗户,才能领略教育的快乐,才能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张斌的作文进步了,于老师没有写鼓励的话,因为面对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于老师就在他的作文薄上画了一只翘起的大拇指,并在旁边写上一个加了拼音的“棒”。这正是小学生喜欢的表扬方式!
于老师给学生的批语多数是属于表扬、鼓励性质的,而且是针对文章本身的优点说的,但他常常不露痕迹地和学生在“心灵”上沟通,即使在指导写作时,也不忘育人这个根本宗旨。蔡闽写的《妈妈,您辛苦了》感人至深,于老师给的总批是:这篇文章你是蘸着爱与感激的泪水写成的。
像这样生动的实例比比皆是。和学生一起搞“急行军”活动时,当班长大喊一声“卧倒!有敌机!”时,于老师也会和学生一样像模像样地趴在路边草丛里,大气不喘。吓得旁边路过的老大娘也跟着趴下,挎着的篮子扔出老远,里面的水果滚了一地。
不同的故事流淌着同一首歌,那是一曲爱的旋律。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尊重儿童。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假如我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有眼神的碰撞。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最恰当的方式去激励学生。50多岁的人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他“装猫扮狗”逗孩子们在乐中学;在课外,他让孩子在玩中学会爱别人、学会做人……
说不完,道不尽书中可亲可敬的于老师,掩上厚重的《教海漫记》,却难以掩上我对于老师的敬佩,对于老师的尊重,于老师令我高山仰止!我想对于老师的景仰,最好的做法是效仿他,学习他!学习于老师的崇拜思考;学习于老师的“熏锅屋”的犟劲儿;学习于老师时时刻刻包藏的一颗童心……
正如于老师给我这本书的题词——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教书。只要我带着思考去学习,带着思考去认真实践了,我的收获会越来越多,我的教师生涯会越来越精彩!
教师读后感范文11
我在家里认真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有效教师》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良多。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有效教师》不像平日里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自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
教师读后感范文12
这本书初拿到手,就被“军规”二字所震慑。“军规”顾名思义,是对军人的规范和规定,它是庄严的、具有强制性的。当然,更重要的它是军队制胜的法宝。教师,需要如此严格的“军规”约束吗?看完此书,我不禁又掩卷沉思:“军规”二字用的好!教师的职业太特殊了!特殊到关系一个人的人生命运,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这22条“军规”是使教师成长为德识兼备之人的法宝,缺一不可!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九条“关注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一般而言,我们会更多的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关注调皮学生,对于中等生、默默无闻的学生都比较放心,从而在心理上会有所忽略;我们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过去,我也是这样。
偶然一次,我和陈老师配班送她的学生去淮海堂上公开课,集合时,学生和陈老师之间的默契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们很喜欢她!愿意听她的话,能够靠眼神和动作交流。从那以后,我留心观察她是如何与学生相处的.。正如此书所言:“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慈祥的笑容,却可以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陈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她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后来,我又在《慢教育》这本书中,读到该书主编张文质先生在谈到生命教育的“关键词”时,提及了“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我领悟到:这些不都是我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姿态和心态吗?我所要从事的应该是关注学生“生命化”发展的教育。这些书籍提高了我对教育的认识,这些榜样丰富了我对教育的实践方法。
我们班上一个很内秀的男孩子叫小张,天性活泼,心地善良,也表现出了较高的上进心,但我总是感觉到孩子有种压力:我推选他当“小跳蚤市场”的收银员,他推说怕收错钱不干,我建议收错钱我来赔他仍然犹豫不决;班级开联欢会,我让他当主持人,他忸怩害羞怕出丑;每次考试前他都会寝食难安、生场病。在与孩子和他父母的不断接触中,我发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不愿意看到孩子的一点瑕疵。同时,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亲子沟通的时间和程度不够密切,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压力大、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我想:对于这个孩子“减压”是关键,“快乐”是宗旨。于是,我开始频繁地和小张的父母沟通,告诉他们孩子各方面优秀的表现,有时甚至夸大他的优点;告诉他们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目标时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交谈;尽量每天都对孩子说一句:“你是最自信的孩子,最有能力的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在学校里,我让小张提前做好讲故事的准备在同学面前进行展示,使劲夸奖他讲故事声音响亮,大方自信;让他担任语文课代表收发作业,表扬他的工作认真负责;我因公外出时,让他担任监督员提醒同学们注意卫生,夸他是个能严于律己的好孩子……总之,我想尽一切办法每天去表扬他一次,哪怕他只是坐姿端正。
这个过程持续了两年多,过程是缓慢的,小张的变化也是缓慢而欣喜的。他开始主动告诉我自己养的小金鱼如何了,爸爸怎么教他做汉堡包的,也会经常拿着新买的书给我看,还勇敢地参加了徐州市故事大王预选赛。有次家长会后,他的妈妈专门找到我,说:“孩子已经连续两次考试没有因为紧张而生病了,您推荐的书他都乐意看,孩子比以前自信、快乐了!看来我们做中学老师的要向您那样耐心啊!”
“耐心”是个多好的词啊!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评价!其实,我和她一样在千头万绪的教育事件中也会有心烦的时候,但是当我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就是在充满阳光般的关注中成长,心态就会平和了许多,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了!
关注,就是爱!这种爱就是理解、尊重,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此刻,当我再读这本书的书名时,《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有真知灼见,更要有一颗善于欣赏童心、尊重童心、关注童心的成人之心!
教师读后感范文13
翻阅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心里想着: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是那些被各级部门表彰的先进教师还是那些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质量高,教育科研成果多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呢?读了蒋宗尧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我明白了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得上是优秀的教师,如何做才能称得上是优秀教师!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为教师讲、学生听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你就很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果你认为做课题研究和写教学论文是教研人员的事,与教师无关,那么你就只会停留在备课、上课等,不会有意识的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就不会去分析、研究、解决它。”这段文字告诉我,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先进或落后、消极或积极都会影响教育实践。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呢?书中所阐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是值得我借鉴的,他说课堂是学生的,还给他们吧,学生是需要相信和尊重的。其实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幼儿,这样的教育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把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中自主的探索,研究,学习,和同伴分享,合作,交流,而教师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只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这样课堂将是孩子体验成功的`摇篮。而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具有的儿童观,和孩子做朋友,才能有“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本书从教育观念、教育研究、教改实验这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要求,给了我很多启发。根据学校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重心在“创建高效课堂”这个环节上,因此,我重点阅读了“教育观念”中的“课堂观”这一章。在这一章中,蒋老师重点强调了“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重要的理念。虽然,我平时也接触了这个理念,也尝试着这样去做。然而,现在想来,我自己的目标还是比较模糊,因此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着力点。此刻,我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心灵的空间,也有了亟待解决的困惑,所以,通篇读下来,茅塞顿开。
我感触最深的两点是:
一、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
普通教师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然后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观念是指导行动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必有什么样的行动,要想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吸收新知识,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自觉地摈弃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不满足于现有的荣誉,并以此为起点不断在教学中发现感悟,努力成长为优秀教师。
二、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把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做 要想把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做,首先要学会爱,我们当老师的每天都要面向课堂40分钟,如果没有爱,我们就不喜欢上,就会随意应付,学生就更会觉得没有意思,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烦心理,继而发展为在课堂上打闹,那样我们就会觉得这40分钟特别漫长,心里也总在盼,怎么还不打下课铃呢?上课就成了一种煎熬。反之,如果我们从心底里喜欢学生,喜欢我们的工作,把它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去经营,相信我们每天都会过得轻松愉快,学生也会有兴趣和乐趣,从而发展为“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把教育教
学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课堂观、评课观、绩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蒋宗尧老师不仅在实际行动上给我们老师树立了榜样,而且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教师这一称谓有了新的认识,能在此时读这本书,倍感快乐!
教师读后感范文14
寒假期间,在忙碌之余,静静地打开一本书,一个人独自享受着书中文字的熏陶,和室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相比,也是一份难得的清静与自在。
期间,我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初看到这个封面,顿时有一些感触,青年教师?我还是青年教师吗?毕业已有二十余年,早已不是什么青年教师了。但心里还时不时的把自己定位在“青年教师”这个角色上,无疑是不想面对现实,还存在着些许“还年轻”的幻想罢了,不过,要是和吴非老师比起来,我不就是一“青年教师”吗?
吴老师在书中,似乎是位长者在与我们亲切交谈。第一篇《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看完这一篇,我就有很深的感触。教师如果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与伤感,那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就当着学生的面哭泣吧。这有什么呢?让学生看到,老师自己的母亲、父亲一样,和普通人一样,也有悲伤甚至会感到绝望无助。
想起去年送走的毕业班,他们和我的孩子一样大,作为带了他们六年的班主任,对他们就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有太多的关爱,也有太多的期待。临近毕业,有一部分孩子调皮捣蛋,故意制造乱子,惹老师生气。现在想想,他也许是想给老师留下更深的印象罢了。
还记得那天,我把我的苦恼、伤心、失望等心情写成博文《六二班的孩子们,我想对你们说》并在课堂上读给他们听,边读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下课铃声响了之后,我抑制住自己的泪水,不让它当着学生的面流出来,而是快速的离开了教室……
在学生的眼里,做为教师,应该是一名强者,哭泣往往成为教师软弱与无能的'表现。但吴老师说,哭泣与落泪未必就是软弱,因为您的悲天悯人,因为你的正义冲动,因为您的仁爱和幸福。不要忍,就让您的眼泪流下来,当着学生的面留下来。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的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就那样木然的面对人间的一切。
读到《教学楼里有多少个洗手间》这一篇时,我震撼了。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们努力的向学生灌输我们的知识,即使听见下课铃声,还要再“好心好意”的重复几句,啰嗦一两分钟,好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可不知这时的学生中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学生已没有心思集中听讲了,而是要马上上厕所,如果我们耽误孩子们的下课时间,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为了下节课不迟到,而不能上厕所,导致下节课他也不会集中精力的认真听讲,而是在心里急切的盼着下课的铃声……
我们也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期间,有学生举手打报告,提出上厕所,我们应当同情,不必问出原因,更不能讽刺挖苦或阻止不让去。吴老师说,通常,学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提出这种请求的。
因此,教师上课不要拖堂,低年级的教师能经常提醒学生如厕,课上允许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自行从教室的后门去洗手间而不必报告……
作为教师,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为什么要重视(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渴望?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学生做对了,用红笔打上对钩;学生做错了,用红笔打叉,甚至还在怨恨这个孩子,太不细心了,这么简单的题还会出错,而狠狠的用红笔在本子上打下一个个更大的叉,来表达我们的不满与愤怒。
吴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位数学老师,在改学生的作业时,对于学生的错题,老师批改时用红笔打叉——那个叉叉很小,稍微大意一点还看不清呢;而如果作对了,老师笔下的那个“钩钩”可就是大大的了。那位小学老师是个有心人,他是在用“心”批改学生的作业啊!
书中通过一个个案例讲述了青年教师的很多困惑,并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与方法。他如同一名智者,为迷茫的教育者和无所适从的青年教师指明了方向。
这本书好似一盏明灯,指引着并不年轻的我不断前行。
教师读后感范文15
整个20xx年的春节假日,我除了享受这节日的喜庆之外,还享受着阅读《教师培训读本》一书所带给我的思考与感动。其中“第五章师德楷模”中所记述的“柳城县乡村教师韦秀红”的先进事迹更是让我在无限钦佩之余,平添了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继续扬帆前行的勇气。
韦秀红,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女教师,靠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凭着“我们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我们自己!”的信条,不满足于现状,克服困难,勤奋学习、锐意进取,从而得以迅速成长并成为了“全国优秀教师”。
而她的成长,我认为极大的得益于阅读,是阅读让她有了丰富的人生。
而对于阅读,我也有着自己的情结-----
其实,读书在我看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刚参加工作时,凭着一股“当老师就当一位好老师、当班主任就当一位好班主任”的豪情,拼命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专业书,以此来夯实自己的专业素养。于是收获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肯定,也收获了各种各样的奖励。
可随着年龄的渐长,家庭负担的增加,自己开始抱怨时间的短促,自然的就把看书的时间挪作他用。虽然知道它的快乐,也只能偶尔享受罢了!
直到那年暑假参加名师工程培训活动,聆听了广西师大众位导师的精彩讲座之后,才醒悟读书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要读书,因为“你的学生是否热爱读书,取决于老师爱读书的程度。”
教师要读书,因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受教育,是当你独自被一本书迷住的时候。”
教师要读书,因为“教师要一生修炼自己的语言素养,终生备课。”
教师更要会读书,因为“真正的读书人,既要把书读进去,又要把书读出来。
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你想不想读书!
我暗自揣度这些话的含义。的确,教师应该是博家、杂家,应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放眼当今教坛,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于是,我重又开始订阅大量的书籍,每天夜深人静时在铁观音茶香的萦绕中重又享受读书的快乐;也开始学会阅读时站在一个高处来冷静地分析和接受我读的每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百条建议》、《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学专著、专刊,还有《唐诗三百首》、《湖滨散记》等滋养生命的书籍。
读书让我沉淀了很多无法说得清的东西。走进书的海洋,浏览、精读、品味、思索,对于教学,有了很多灵感的顿悟,对于人生,也有了更深层次思考。日积月累,蓦然回首时,我忽然发现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观察事物越来越敏锐,思考问题越来越深刻,自己的教学也越来越精彩!原来成长却都在这不经意间!
我想,我将继续用阅读来丰富我的人生!
再则,韦老师身上的那股韧劲让她的成长势不可挡!正是那种勇于改变自我,在困难面前不妥协、不低头,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的韧劲,让她完成了自己生命价值的一次又一次的超越!面对着她,我不禁有几许汗颜:论环境,我比她优越,论韧劲,恰是我所要学习的!就拿教科研来说吧------
众所周知,教师的生命发展,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所有的名师没有一个不是通过重视教科研而成长起来的。而教科研工作又是寂寞的、是艰苦的:它需要有志者有无比的韧劲,日复一日的做好研究材料的搜集、整理、反思以及笔耕工作。而我,虽然也能在教科研的百花园中收获到一两朵属于自己的鲜花,但自己前行的脚步稍显缓慢:因为,每当自己的家庭琐事多时,总会对自己说:没关系,今天的反思放一放,明天再补!当自己管理工作忙时,也会对自己说:不要紧,材料的整理明天在做吧!俗不知,惰性就是这样一天天的滋长,成为我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我想,要成长,就要有韧劲,要坚定的朝着目标,一路前行!
【教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的读后感04-12
教师读后感02-07
教师读后感04-29
教师 读后感08-13
教师读后感12-17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读后感12-17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8-21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01
《有效教师》读后感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