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

时间:2023-03-31 16:29:48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1

  不管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行将就木的老者,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不论你急或是不急,它就在那里,不快不慢。要想合理地利用时间,不虚度光阴,必须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

  书中强调了一个概念——心智。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而时间管理就是一个“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过程。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而时间也不听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而已。其实,真正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心智是灵魂,是思想,时间管理只是方法,虽然有时我们定了很多计划,但执行力不强。

  所以,把工作、生活、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做自己的朋友,与自己的内心无话不谈,时间不是由长度这一维度描述的,还有深度、广度、高度。事实上,没有什么要比发现、培养、呵护、调整自己的心智的力量更重要的事情了,一旦我们的心智出现了问题,我们就会因为错误的理解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而浪费的时间往往不仅无法估量,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和浪费甚至可能根本无从知晓。总之,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做出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其次,书中多次提到这样一个词——耐心,学习和工作都是乏味的,艰苦的,路程总是漫长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耐心就是敢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耐心,是成功的核心素质,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相信自己离目标会更近一步。

  就我个人而言,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更有效率,因为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有时候兴致勃勃地制定了一堆计划,执行了不到一两个星期又扔下来了。这些现象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清楚地展现。“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在文中多次出现,大概最能安慰人了,当我们惊诧地发现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习惯和弱点在书中被清楚地表明,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书中关于懒惰的分析多少都说中你我的软肋,我们要克服这些困难,还需付出心智的成长和努力。

  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更改,未来却可以更改——通过改变我们今天的起始条件,当我们真正运用心智的力量认真而又正确的反思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尴尬时,最终,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肯定是我们过去曾经做错过什么,或有意,或无意。那么,为了将来的正确,我们今天就要做到尽量不出错。

  今天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在将来被无穷地放大。这样的认知,几乎会改变我们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说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它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仅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读过《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后,真的是受益匪浅,很多困惑了很久的东西,突然之间感觉开朗了!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2

  昨天刚刚把这本书读完,现在尽可能的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想。

  看这本书算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简直是说出了我的某些不敢承认的行为模式——怎么说的这般绝对,不赞同甚至有些讨厌——其实说的很多还是很有道理的,需要平和的甄别、接受。其实这本书看到中间是有些反感的,可能是由于有些不愿意碰的甚至有些透着腐烂气息的晦暗创口揭露的太直白甚至有些刺伤,平静下来再看一下,再回看自己沉下来细想想,很多事情不过是自己可笑的“自尊”或者说自负不愿意去正视罢了。

  其实非常喜欢书里的一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多数时候我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即使事独。可是总会在自我质疑的时刻听到“同道”的声音,所以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心安。

  在看到第二章——现实的时候,算是吸收到两个事情:

  1、虽然理智上知道速成是不现实的,但是潜意识里速成这个想法其实在很多时候一直支配着我的心理和行为,而接受现实对我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不论是从心智还是行为模式上,这不是一时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接受这件事情或者验证这个事情。但是“给自己多一些耐心,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这件事情我想我可以慢慢尝试一点一点做到。

  2、换个思维,用交换的思维去前进可能在现阶段会更适合我。或许是思维定式,或许是拖延症的借口,我洗好收集资料越大越全越好,但是搜集过的资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就已经阅读完毕以后就很难有读完学完的那一天,而对于一直没有搜集到的'资料哪怕是没有那么重要的资料会一直耿耿于怀,可能一路上早忘了初衷。其实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个事情,但是不敢深想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者决心改变这个事情。书中确实给了一个好的方法,我也准备慢慢尝试,用行为去改变自己这个有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拜托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第三章——管理对我来说应该是对我实际行动最有帮助的一章,对于时间的估算、记录和管理确实是我一直在关注的事情,也尝试过书中记录时间的方法,现在也在进行,但是总是会断断续续的,对于时间的记录总会被各种事情打断,是否是大脑在刻意回避这个事情慢慢深究,但是这个记录会持续下去,至少我也想客官的知道生活中的自己到底在干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客观的直视自己会很疼,但是对我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关于时间的感知这方面,在这里给自己立一个约定,从今天开始起,三个月之后再整理记录一篇自己的时间记录感知心得。

  后几章都过的很快,与其说学到很多道理不如说认同很多道理,但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能够去身体力行的实践这些道理。而我还需要自身行为的很多改变才能体会到开启新视界的妙处。所以还需要更多的体验和积累,后几章的道理对我来说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还有值得提的一点是,作者提到的26岁的顿悟我看到了其实很有同感,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或许顿悟的内容不同,但是顿悟那一瞬的豁然开朗我很明白也很怀念。初中那会儿特别厌学,成绩也算是印证了我的厌学,差的我都不敢再回首,那时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学习时间快乐的事情。你好好的想一想这句话,想明白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最初听到这句话我是很难理解的,甚至觉的很荒谬,可是我记在心里。已经不记得当初思考这句话的心路历程,可是我永远记得初二升初三的那个暑假某一天再回想这句话当时那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那种似狂喜又很平静的感觉一直到现在都铭记在心。后来的成绩也确实像坐在火箭上上升一样,我没法分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改变,但是非常希望能够再体验一次这样顿悟的感觉,至少对我来说会是一次真的心智转变。潜心积累,静静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这篇文章终于写完了,没有结构可言,但是可以看做我改变的一小步吧,慢慢持续下去,期待一年后不一样的自己。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3

  读《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之前,我给自己报了三门理财课,我学习理财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率,不要傻傻地冲到股票市场里被割韭菜。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后来,因为我自己的收获不小,然后就劝表姐学习理财。她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没钱不需要理财而且我在小城市生活不用那么拼。我发自内心地替她着急,希望她能够通过学习稍稍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

  其实,这本书买了一段时间,只是一直被收在柜子里没有打开过。上周才翻出来读,在第四章找到了,很多人拒绝学习的理由。

  主要有三点: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就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所习得技能,他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实时也确实如此,我本人就是因为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以及那种收获的喜悦才会鼓励身边的人坚持学习,并且不间断学习。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曾经一度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学校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最不爱学习的学生,那会因为自己眼界小、目光不够长远,因为没有坚持学习,所以也就无法体会学习产生的'收获带来的乐趣。直到大学毕业,直到工作很多年才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是可逆的。在知道它的`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改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习骑自行车,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无论多少年不骑车,就还是能够上车就走。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把“学习”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管理时间”、“珍惜生命”、“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十几分钟学习而导致其后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连只有一次的人生都没有过好。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4

  花了将近三个下午的时间把《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看完了。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感觉时间流逝的太快,一旦没有完成自己一天的计划,就会处于焦虑的状态中,有自责,更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感觉时间就像沙子一样,越想把握住,从指缝中流走的就越多。想看看大神李笑来是如何对待时间的。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每当我学习的时候,我都会在思考,怎么学才是最有效率的,甚至很多次我都在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是觉得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别人总是事倍功半而我却是事半功倍。在这本书中,写道: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比起学习效率来说,保持一种开阔的学习心态是很重要的。要知道有很多人是拒绝学习的。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思考。而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学会如何去思考,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从宏观上来看待学习这个问题了。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的,你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自己的选择,去做自己所选的事情,适当地放弃一些。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学习了却没有效果,其实只是积累的不够多而已。就像李笑来说的:人们往往太在意短期利益了,一旦没有看到短期利益就会放弃。要相信积累的力量,积累和复利一样,虽然每天进步一点点,但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效益将是巨大的。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积累如此重要,越要醒悟越好。书中写道好多有名的人学英语的例子,比如,钟道隆先生,以逆向法著称。据说他从45岁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成为高级翻译。钟道隆先生很坦诚地说: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坚持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不罢休,3年写了一柜子的听着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了电子管收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看看他学习英语的方法,自己太汗颜了,就从这个月1号起,开始和朋友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英语,我们还开玩笑说,要是刚开学这样学英语,我们估计英语都可以考600多分了。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行动。我一直都记得那句话勤奋也是一种天分。

  书中还说道人脉,这个我们平时生活中总能听到的.词语。好像谁的人脉广就意味着人的能力特别强。其实想想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要是给朋友关系下个定义,我觉得是:有共同价值观,可以最大程度地交换最大利益地一种关系。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互相帮忙,其实就是在互相交换,只是交换的思想大于苹果。这样就可以达到互利的原则。人人都不傻,大家在寻找朋友的时候,都是因为看到了朋友身上的闪光点。书中写道: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李笑来在最后给了两条建议:

  1、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2、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们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5

  其实,在读完这本一看名字疑似烂大街的时间管理心灵鸡汤文时,我已在阅读过程中写了不少感想感悟。以前很少看这类型的书,大多是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但至少这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值,也反省很多,经常看了一段便需要掩卷沉思一番。有对之前活过的人生的一个简单回顾与总结,有对自身心智的仔细审视,有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展望。

  时间的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

  我们并不是要去改变时间,而是改变自己,通过管理自己改变自身的时间属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的风景你会意想不到。

  心智的力量——实践出真知知识科技发达的现在,想要获取知识实在容易。少,不好;多了,也不好。我们需要去甄别知识的可靠性,我们渐渐地更依赖去看别人的经验、请教别人问题,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实践得到答案。如果你有条件去实践得到问题的答案,尽早去行动,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别人的经验永远比不过自己的经历。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心智的力量——改变态度,而不是去抱怨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抱怨不仅要花费时间,还会引发负面情绪,使你丧失斗志。同时最重要的是,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生活中有太多事可以让我们不停地去抱怨,抱怨公司、抱怨上司、抱怨应试教育。有些人说不抱怨不行啊,那还让我怎么去发泄啊。天呐,这么多正面积极的发泄方式你却要偏偏选择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一种,我还能拿什么拯救你?

  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考试,因为考试意味着需要努力才能拿到通行证,否则就成了拦路虎。如果,避不开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得通行证,与其抱怨不如热爱。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

  很多人总是对那些无趣的事(很容易就能发现身边的同学同事对他们自己上的课或是做的工作都提不起多少兴趣,整天抱怨课程本身无聊;讲课的老师水平差;工作没有意义,总是做重复的事。整天哀怨,成熟的人会改变自身的态度来使这些变得有趣。

  心智的力量——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不仅是反省,也是总结和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有冲劲是必须的,但也要牢记“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目标同一个,实现的道路有许多条,但如果连目标的可行性都没了,这条路怕是会让你迷失方向了。自以为是最可怕,需要不断的质疑自己,质疑自己所学所想所做,往往有不一样的思想火花产生,也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心智的.力量——计划性我是一个喜欢计划,但执行力不够,拖延症老犯的矛盾体。许多计划最终没有按时完成甚至之后也不会去完成,事后会懊恼一会,然后开始找借口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安心的理由,“这次安排的计划太多了,做不完也没办法”、“期间计划外的事情这么多,怎么完的成啊”、“都忙了一天了,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总结一下——这个计划没完成也没什么大不了,下次一定好好完成。说的严重点,我其实根本就没有重视计划这件事。还是喜欢给自己定计划,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给自己有一个安心放松的理由。

  在大学期间喜欢给自己制定周计划表,但往往是322结果(前三天按时完成,并且有热情,之后的两天开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最后的两天基本不去执行了)。当我发现这个个人规律的时候,放弃了计划,觉得随性更适合我,并自认为计划对我没什么用。当我开始阅读本书,第一次看到“心智的力量”,静下心来反思后,我决定重新拾起计划。

  心智的力量——执行力当计划完后,马上去行动,我相信很多人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做出计划之前心里一定想着去好好完成的。但像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理想与懒惰并存的人来说,长期坚持的去执行计划——这件事很难。

  有执行力的人不会拖拉,不管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有多长,都能坚持做下来。我欣赏,也希望成为,同时也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仔细想想,我为什么经常被其他事打断计划,因为我贪心,我想都做好——不管是计划内的事还是计划外的事,但太多的事实告诉我,要想做好每件事,你得先专心做好一件事。

  心智的力量——学习能力人刚出生并不与其他动物有多大区别,而我们之所以在地球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仅相较于其他生物来说),学习能力成就了人类。

  学习某样技能,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阶梯状增长。有的时候,你会很长时间没有一点点进展,但在未来的某一刻开始感觉突飞猛进,所谓醍醐灌顶,一通百通,之后则又是一段“平台期”。高手为何总是感到寂寞,因为他们就是孤独着过来的,试问多少人在“平台期”决定半途而废。

  学习是自发性的。学生总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而拒绝学习,而原因总是千奇百怪甚至无理取闹——他的上课风格不喜欢,他曾经为难过我故意叫我起来回答我不会的问题等等。老师是来帮助你学习的,而不是要求你学习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作为拒绝学习的借口。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这个思想很多人都能接受并在实践,自以为学会了往往带有个人欺骗性。

  清楚明了地表述你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有的时候,你没能给别人讲清楚,可能是你自己没想明白。更多的时候,被教者的提问,往往会令你发现你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不要吝啬你的精力,更不要目光短浅,记住,教别人等于自己学,只有学好的人才可能教会别人。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都是尊重。

  心智的力量——自制力读李笑来先生对时间的理解,越阅读越心惊,我的过去以及未来到底还要浪费多少时间才能明悟——时间从客观上看恒定向前的,从个体上看是可控的,让自己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让大脑控制你。这里的大脑,我个人的理解是被感官支配的低级控制中心。睡懒觉,真的挺舒服的,你的感官带给大脑的愉悦让大脑决定不要起床,继续睡懒觉吧。这样的大脑太容易被感官的舒适达到满足状,往往失去了更深层次更复杂的行为所带来的心灵愉悦。

  心智的力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如果不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到大脑的信息,过段时间这些信息就会变得无序,“明明记得但死活说不上来”就是这样的例子。文中多次提到记笔记,而且李笑来先生特别强调使用纸和笔来记,我当时第一个想法是现在电子产品如此发达,记笔记早就搬到各种云笔记等软件上了,多方便,随时随地都能记,还能有效保存。但之后也确实发现了不足之处。

  首先用纸笔记录对我来说可能印象会更深一些,其次用纸笔在记笔记的方式和风格上有更多选择以及个人色彩,而这些对于深度依赖云笔记的我来说体会会深一点,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我记在云笔记上的笔记不会经常去翻阅,也就导致过一段时间偶然翻到自己以前的笔记时,发现以前的笔记太粗糙了,然后懒惰的我就随之而去......

  当我意识到这一严重的后果是在写一篇技术文章的时候,记得以前有做过这方面的笔记,当我找出来的时候发现当时记的笔记完全不能用。突然意识到我记笔记的意义变得没有意义了,决定改变(吃一堑长一智啊)。

  当我正烦恼我实在太依赖云笔记了,不想转变为纸笔记录的时候,意识到问题更多的是出在自己对笔记的态度上面。记笔记不是记录下就完事,它的作用是经常去翻阅梳理,使脑中的信息有序的排列起来,最终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记笔记需要不断的去完善和扩展,定期的去整理自己的笔记,包括分类,修改理解不全面的观点,添加新的相关知识点等等。慢慢的,你的每一篇笔记都在进化,你能清晰的感觉到他们的成长。这种感觉,非常棒。

  最后,谈谈对努力的理解。书中对努力有一段引用: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其实,所有的人都须要努力。我很认同,努力和奋斗不应该被强调,不应该是被人鼓舞或受到刺激后才去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努力在很多人心中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觉得努力是额外的付出,不努力的时候也是正常的。但其实努力和吃饭睡觉一样,应该被平凡化,甩开“额外的付出”这个包袱,会更愿意去努力。

  你需要和时间赛跑、竞争,你更需要和时间做朋友。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6

  很久没有读过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市场上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书。如果看多了总是要为自己列一个时间清单。但是因为看太多的书,根本不会给自己列一个时间表。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计划者。每次我开始一项工作或一件事,我都会想很多。

  后来,世界变化太快,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意外,最后发现自己的计划总是不知不觉中被打断,所以放弃了很多长远的计划。读了三分之一的作文,不说茅塞顿开,却也有些豁然开朗。

  有些是非常实用的',甚至有些是我们不想承认的坏习惯,但我们可以在每个人身上看到。

  作者的观点是要我们提高我们的心智水平,当然这里的心智不是指智商。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心理起点都是固定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才能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心智水平。

  用我们的大脑来控制我们的大脑,惰性是天生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降低我们的惰性。。很多人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急于求成,内心浮躁,盲目。

  此外,整篇论文都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人们相信,学习一项或一项技能可以为自己打开另一片天空的大门。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往更高的方向而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是他们办不到的。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

  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下定决心要更有效地管理我的时间,因为我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阅读,上网,做运动,练习音乐,社交……有时我兴致勃勃地制定了许多计划,然后不到一两个星期就把它们抛在脑后。

  不甘承认自己不是个男人的同时,我安慰自己,我应该更好地对待自己。而这些心理过程在作者的案例中清晰可见。

  在本书中,我认为最值得我们直接实践的是:

  一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时间管理的内容,而是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可以分开吗?

  其次是记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事件-时间”日志,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我在自己的时间里看到这一点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情况都会发生变化,从那以后,我对那段时间有了更多的意识。

  关于睡眠、锻炼、准备等最常见的建议。有时候,光说不做,毫无意义,而有些事情,一旦做了,不仅有乐趣,而且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7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不仅有趣,还很实在,作者李笑来曾在新东方当过老师,现在在做留学的事情。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而人生是可以管理的吗?这大概也是个很诡异的命题。作者提到的“心智”跟《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观念如出一辙,根本上来说,要开始管理时间其实就是向自己的根本心理弱点开炮,挑战那些未知的区域,去面对乃至习惯自己的恐惧。

  就我个人来说,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更有效率,因为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读书、上网、运动、练习音乐、社交……有时候兴致勃勃的制定了一堆计划,执行了不到一两个星期又扔下来了,最后不得不感叹“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在不甘于承认自己不是个男人的同时,又安慰自己说,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而这些心理过程,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很清晰的展现。同时又清晰的和心智成长的命题练习起来,因而说从阐述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那些讨论时间管理的,往往倾向于在技术层面上打转:如何列表,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授权……

  作者对于很多常人思维出现的偏差做了一些分析,是些挺有趣的闪光。比如,“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与“别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的组合;“实际上正确和实际上不正确”与“以为正确和以为不正确”的组合;“真的重要和真的不重要”与“显得重要和显得不重要”的组合;“出色否”与“有无理想”的组合……凡此种种,都在平常的思维里,使用矩阵组合的方式,把思考前进了一小步,而带来的启发确是巨大的,这恐怕也是作者自己展示的心智力量吧。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在书中多次出现,大概最能安慰人了,当我们惊诧的发现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习惯和弱点在书中被清楚的表明,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过关键是这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我们要走出一些误区,仍然需要我们付出心智的成长和努力。书中关于懒惰的分析多少都说中你我的软肋,我也是一次次在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懒惰;然后又在别人发问的时候对别人的懒惰而无语。不过作者传递的态度来说,也不过不可妄自菲薄亦不可狂妄自大。关键在于行动。

  此书中,最值得我们直接去实践的,在我看来有:

  1、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时间管理的内容,可是时间能和我们的生活分得开吗?

  2、时间花销的记录,以及“事件—时间”日志。这差不多是我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项如果加上用在晨间日记当中,可能就更加威力无穷了。在我自己实验的过程中,亦有多次让人惊诧的体会。德鲁克的.书中也提到过这个方法,当初看到这个方法后,我尝试后,惊异的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竟然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而我是一个天天批判电视的人,因为电视如此的破坏着人们的思考,于心智提升并无多大帮助。当我从我的时间开销中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情况就改变了,不管是为自己找的什么理由,从那以后,我就对这一项时间有了更清晰的觉察。当然了,现在我几乎不看电视。

  3、关于那些最平常的睡眠、运动还有准备等等的建议。

  有时候真理就是“妈妈的唠叨”,光说不做,毫无益处,而有些事一旦做了,不仅有乐趣,还往往有意外的惊喜。尤其是“用传授给别人来实践”这一真知卓见,正好再次响亮的重申《与神对话》中所说得“你教的正是你所需要学的”。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8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

  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断需要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无论是谁,进入自己梦想职业的成本都很高昂。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

  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01-29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09-14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7篇06-23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12篇)11-08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通用17篇)06-14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08-29

磨砺心智《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11-08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09-03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0-06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1

  不管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行将就木的老者,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不论你急或是不急,它就在那里,不快不慢。要想合理地利用时间,不虚度光阴,必须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

  书中强调了一个概念——心智。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而时间管理就是一个“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过程。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而时间也不听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而已。其实,真正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心智是灵魂,是思想,时间管理只是方法,虽然有时我们定了很多计划,但执行力不强。

  所以,把工作、生活、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做自己的朋友,与自己的内心无话不谈,时间不是由长度这一维度描述的,还有深度、广度、高度。事实上,没有什么要比发现、培养、呵护、调整自己的心智的力量更重要的事情了,一旦我们的心智出现了问题,我们就会因为错误的理解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而浪费的时间往往不仅无法估量,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和浪费甚至可能根本无从知晓。总之,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做出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其次,书中多次提到这样一个词——耐心,学习和工作都是乏味的,艰苦的,路程总是漫长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耐心就是敢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耐心,是成功的核心素质,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相信自己离目标会更近一步。

  就我个人而言,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更有效率,因为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有时候兴致勃勃地制定了一堆计划,执行了不到一两个星期又扔下来了。这些现象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清楚地展现。“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在文中多次出现,大概最能安慰人了,当我们惊诧地发现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习惯和弱点在书中被清楚地表明,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书中关于懒惰的分析多少都说中你我的软肋,我们要克服这些困难,还需付出心智的成长和努力。

  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更改,未来却可以更改——通过改变我们今天的起始条件,当我们真正运用心智的力量认真而又正确的反思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尴尬时,最终,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肯定是我们过去曾经做错过什么,或有意,或无意。那么,为了将来的正确,我们今天就要做到尽量不出错。

  今天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在将来被无穷地放大。这样的认知,几乎会改变我们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说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它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仅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读过《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后,真的是受益匪浅,很多困惑了很久的东西,突然之间感觉开朗了!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2

  昨天刚刚把这本书读完,现在尽可能的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想。

  看这本书算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简直是说出了我的某些不敢承认的行为模式——怎么说的这般绝对,不赞同甚至有些讨厌——其实说的很多还是很有道理的,需要平和的甄别、接受。其实这本书看到中间是有些反感的,可能是由于有些不愿意碰的甚至有些透着腐烂气息的晦暗创口揭露的太直白甚至有些刺伤,平静下来再看一下,再回看自己沉下来细想想,很多事情不过是自己可笑的“自尊”或者说自负不愿意去正视罢了。

  其实非常喜欢书里的一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多数时候我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即使事独。可是总会在自我质疑的时刻听到“同道”的声音,所以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心安。

  在看到第二章——现实的时候,算是吸收到两个事情:

  1、虽然理智上知道速成是不现实的,但是潜意识里速成这个想法其实在很多时候一直支配着我的心理和行为,而接受现实对我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不论是从心智还是行为模式上,这不是一时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接受这件事情或者验证这个事情。但是“给自己多一些耐心,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这件事情我想我可以慢慢尝试一点一点做到。

  2、换个思维,用交换的思维去前进可能在现阶段会更适合我。或许是思维定式,或许是拖延症的借口,我洗好收集资料越大越全越好,但是搜集过的资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就已经阅读完毕以后就很难有读完学完的那一天,而对于一直没有搜集到的'资料哪怕是没有那么重要的资料会一直耿耿于怀,可能一路上早忘了初衷。其实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个事情,但是不敢深想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者决心改变这个事情。书中确实给了一个好的方法,我也准备慢慢尝试,用行为去改变自己这个有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拜托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第三章——管理对我来说应该是对我实际行动最有帮助的一章,对于时间的估算、记录和管理确实是我一直在关注的事情,也尝试过书中记录时间的方法,现在也在进行,但是总是会断断续续的,对于时间的记录总会被各种事情打断,是否是大脑在刻意回避这个事情慢慢深究,但是这个记录会持续下去,至少我也想客官的知道生活中的自己到底在干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客观的直视自己会很疼,但是对我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关于时间的感知这方面,在这里给自己立一个约定,从今天开始起,三个月之后再整理记录一篇自己的时间记录感知心得。

  后几章都过的很快,与其说学到很多道理不如说认同很多道理,但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能够去身体力行的实践这些道理。而我还需要自身行为的很多改变才能体会到开启新视界的妙处。所以还需要更多的体验和积累,后几章的道理对我来说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还有值得提的一点是,作者提到的26岁的顿悟我看到了其实很有同感,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或许顿悟的内容不同,但是顿悟那一瞬的豁然开朗我很明白也很怀念。初中那会儿特别厌学,成绩也算是印证了我的厌学,差的我都不敢再回首,那时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学习时间快乐的事情。你好好的想一想这句话,想明白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最初听到这句话我是很难理解的,甚至觉的很荒谬,可是我记在心里。已经不记得当初思考这句话的心路历程,可是我永远记得初二升初三的那个暑假某一天再回想这句话当时那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那种似狂喜又很平静的感觉一直到现在都铭记在心。后来的成绩也确实像坐在火箭上上升一样,我没法分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改变,但是非常希望能够再体验一次这样顿悟的感觉,至少对我来说会是一次真的心智转变。潜心积累,静静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这篇文章终于写完了,没有结构可言,但是可以看做我改变的一小步吧,慢慢持续下去,期待一年后不一样的自己。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3

  读《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之前,我给自己报了三门理财课,我学习理财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率,不要傻傻地冲到股票市场里被割韭菜。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后来,因为我自己的收获不小,然后就劝表姐学习理财。她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没钱不需要理财而且我在小城市生活不用那么拼。我发自内心地替她着急,希望她能够通过学习稍稍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

  其实,这本书买了一段时间,只是一直被收在柜子里没有打开过。上周才翻出来读,在第四章找到了,很多人拒绝学习的理由。

  主要有三点: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就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所习得技能,他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实时也确实如此,我本人就是因为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以及那种收获的喜悦才会鼓励身边的人坚持学习,并且不间断学习。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曾经一度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学校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最不爱学习的学生,那会因为自己眼界小、目光不够长远,因为没有坚持学习,所以也就无法体会学习产生的'收获带来的乐趣。直到大学毕业,直到工作很多年才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是可逆的。在知道它的`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改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习骑自行车,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无论多少年不骑车,就还是能够上车就走。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把“学习”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管理时间”、“珍惜生命”、“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十几分钟学习而导致其后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连只有一次的人生都没有过好。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4

  花了将近三个下午的时间把《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看完了。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感觉时间流逝的太快,一旦没有完成自己一天的计划,就会处于焦虑的状态中,有自责,更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感觉时间就像沙子一样,越想把握住,从指缝中流走的就越多。想看看大神李笑来是如何对待时间的。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每当我学习的时候,我都会在思考,怎么学才是最有效率的,甚至很多次我都在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是觉得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别人总是事倍功半而我却是事半功倍。在这本书中,写道: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比起学习效率来说,保持一种开阔的学习心态是很重要的。要知道有很多人是拒绝学习的。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思考。而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学会如何去思考,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从宏观上来看待学习这个问题了。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的,你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自己的选择,去做自己所选的事情,适当地放弃一些。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学习了却没有效果,其实只是积累的不够多而已。就像李笑来说的:人们往往太在意短期利益了,一旦没有看到短期利益就会放弃。要相信积累的力量,积累和复利一样,虽然每天进步一点点,但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效益将是巨大的。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积累如此重要,越要醒悟越好。书中写道好多有名的人学英语的例子,比如,钟道隆先生,以逆向法著称。据说他从45岁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成为高级翻译。钟道隆先生很坦诚地说: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坚持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不罢休,3年写了一柜子的听着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了电子管收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看看他学习英语的方法,自己太汗颜了,就从这个月1号起,开始和朋友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英语,我们还开玩笑说,要是刚开学这样学英语,我们估计英语都可以考600多分了。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行动。我一直都记得那句话勤奋也是一种天分。

  书中还说道人脉,这个我们平时生活中总能听到的.词语。好像谁的人脉广就意味着人的能力特别强。其实想想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要是给朋友关系下个定义,我觉得是:有共同价值观,可以最大程度地交换最大利益地一种关系。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互相帮忙,其实就是在互相交换,只是交换的思想大于苹果。这样就可以达到互利的原则。人人都不傻,大家在寻找朋友的时候,都是因为看到了朋友身上的闪光点。书中写道: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李笑来在最后给了两条建议:

  1、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2、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们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5

  其实,在读完这本一看名字疑似烂大街的时间管理心灵鸡汤文时,我已在阅读过程中写了不少感想感悟。以前很少看这类型的书,大多是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但至少这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值,也反省很多,经常看了一段便需要掩卷沉思一番。有对之前活过的人生的一个简单回顾与总结,有对自身心智的仔细审视,有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展望。

  时间的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

  我们并不是要去改变时间,而是改变自己,通过管理自己改变自身的时间属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的风景你会意想不到。

  心智的力量——实践出真知知识科技发达的现在,想要获取知识实在容易。少,不好;多了,也不好。我们需要去甄别知识的可靠性,我们渐渐地更依赖去看别人的经验、请教别人问题,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实践得到答案。如果你有条件去实践得到问题的答案,尽早去行动,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别人的经验永远比不过自己的经历。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心智的力量——改变态度,而不是去抱怨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抱怨不仅要花费时间,还会引发负面情绪,使你丧失斗志。同时最重要的是,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生活中有太多事可以让我们不停地去抱怨,抱怨公司、抱怨上司、抱怨应试教育。有些人说不抱怨不行啊,那还让我怎么去发泄啊。天呐,这么多正面积极的发泄方式你却要偏偏选择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一种,我还能拿什么拯救你?

  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考试,因为考试意味着需要努力才能拿到通行证,否则就成了拦路虎。如果,避不开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得通行证,与其抱怨不如热爱。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

  很多人总是对那些无趣的事(很容易就能发现身边的同学同事对他们自己上的课或是做的工作都提不起多少兴趣,整天抱怨课程本身无聊;讲课的老师水平差;工作没有意义,总是做重复的事。整天哀怨,成熟的人会改变自身的态度来使这些变得有趣。

  心智的力量——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不仅是反省,也是总结和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有冲劲是必须的,但也要牢记“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目标同一个,实现的道路有许多条,但如果连目标的可行性都没了,这条路怕是会让你迷失方向了。自以为是最可怕,需要不断的质疑自己,质疑自己所学所想所做,往往有不一样的思想火花产生,也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心智的.力量——计划性我是一个喜欢计划,但执行力不够,拖延症老犯的矛盾体。许多计划最终没有按时完成甚至之后也不会去完成,事后会懊恼一会,然后开始找借口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安心的理由,“这次安排的计划太多了,做不完也没办法”、“期间计划外的事情这么多,怎么完的成啊”、“都忙了一天了,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总结一下——这个计划没完成也没什么大不了,下次一定好好完成。说的严重点,我其实根本就没有重视计划这件事。还是喜欢给自己定计划,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给自己有一个安心放松的理由。

  在大学期间喜欢给自己制定周计划表,但往往是322结果(前三天按时完成,并且有热情,之后的两天开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最后的两天基本不去执行了)。当我发现这个个人规律的时候,放弃了计划,觉得随性更适合我,并自认为计划对我没什么用。当我开始阅读本书,第一次看到“心智的力量”,静下心来反思后,我决定重新拾起计划。

  心智的力量——执行力当计划完后,马上去行动,我相信很多人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做出计划之前心里一定想着去好好完成的。但像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理想与懒惰并存的人来说,长期坚持的去执行计划——这件事很难。

  有执行力的人不会拖拉,不管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有多长,都能坚持做下来。我欣赏,也希望成为,同时也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仔细想想,我为什么经常被其他事打断计划,因为我贪心,我想都做好——不管是计划内的事还是计划外的事,但太多的事实告诉我,要想做好每件事,你得先专心做好一件事。

  心智的力量——学习能力人刚出生并不与其他动物有多大区别,而我们之所以在地球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仅相较于其他生物来说),学习能力成就了人类。

  学习某样技能,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阶梯状增长。有的时候,你会很长时间没有一点点进展,但在未来的某一刻开始感觉突飞猛进,所谓醍醐灌顶,一通百通,之后则又是一段“平台期”。高手为何总是感到寂寞,因为他们就是孤独着过来的,试问多少人在“平台期”决定半途而废。

  学习是自发性的。学生总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而拒绝学习,而原因总是千奇百怪甚至无理取闹——他的上课风格不喜欢,他曾经为难过我故意叫我起来回答我不会的问题等等。老师是来帮助你学习的,而不是要求你学习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作为拒绝学习的借口。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这个思想很多人都能接受并在实践,自以为学会了往往带有个人欺骗性。

  清楚明了地表述你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有的时候,你没能给别人讲清楚,可能是你自己没想明白。更多的时候,被教者的提问,往往会令你发现你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不要吝啬你的精力,更不要目光短浅,记住,教别人等于自己学,只有学好的人才可能教会别人。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都是尊重。

  心智的力量——自制力读李笑来先生对时间的理解,越阅读越心惊,我的过去以及未来到底还要浪费多少时间才能明悟——时间从客观上看恒定向前的,从个体上看是可控的,让自己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让大脑控制你。这里的大脑,我个人的理解是被感官支配的低级控制中心。睡懒觉,真的挺舒服的,你的感官带给大脑的愉悦让大脑决定不要起床,继续睡懒觉吧。这样的大脑太容易被感官的舒适达到满足状,往往失去了更深层次更复杂的行为所带来的心灵愉悦。

  心智的力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如果不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到大脑的信息,过段时间这些信息就会变得无序,“明明记得但死活说不上来”就是这样的例子。文中多次提到记笔记,而且李笑来先生特别强调使用纸和笔来记,我当时第一个想法是现在电子产品如此发达,记笔记早就搬到各种云笔记等软件上了,多方便,随时随地都能记,还能有效保存。但之后也确实发现了不足之处。

  首先用纸笔记录对我来说可能印象会更深一些,其次用纸笔在记笔记的方式和风格上有更多选择以及个人色彩,而这些对于深度依赖云笔记的我来说体会会深一点,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我记在云笔记上的笔记不会经常去翻阅,也就导致过一段时间偶然翻到自己以前的笔记时,发现以前的笔记太粗糙了,然后懒惰的我就随之而去......

  当我意识到这一严重的后果是在写一篇技术文章的时候,记得以前有做过这方面的笔记,当我找出来的时候发现当时记的笔记完全不能用。突然意识到我记笔记的意义变得没有意义了,决定改变(吃一堑长一智啊)。

  当我正烦恼我实在太依赖云笔记了,不想转变为纸笔记录的时候,意识到问题更多的是出在自己对笔记的态度上面。记笔记不是记录下就完事,它的作用是经常去翻阅梳理,使脑中的信息有序的排列起来,最终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记笔记需要不断的去完善和扩展,定期的去整理自己的笔记,包括分类,修改理解不全面的观点,添加新的相关知识点等等。慢慢的,你的每一篇笔记都在进化,你能清晰的感觉到他们的成长。这种感觉,非常棒。

  最后,谈谈对努力的理解。书中对努力有一段引用: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其实,所有的人都须要努力。我很认同,努力和奋斗不应该被强调,不应该是被人鼓舞或受到刺激后才去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努力在很多人心中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觉得努力是额外的付出,不努力的时候也是正常的。但其实努力和吃饭睡觉一样,应该被平凡化,甩开“额外的付出”这个包袱,会更愿意去努力。

  你需要和时间赛跑、竞争,你更需要和时间做朋友。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6

  很久没有读过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市场上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书。如果看多了总是要为自己列一个时间清单。但是因为看太多的书,根本不会给自己列一个时间表。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计划者。每次我开始一项工作或一件事,我都会想很多。

  后来,世界变化太快,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意外,最后发现自己的计划总是不知不觉中被打断,所以放弃了很多长远的计划。读了三分之一的作文,不说茅塞顿开,却也有些豁然开朗。

  有些是非常实用的',甚至有些是我们不想承认的坏习惯,但我们可以在每个人身上看到。

  作者的观点是要我们提高我们的心智水平,当然这里的心智不是指智商。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心理起点都是固定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才能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心智水平。

  用我们的大脑来控制我们的大脑,惰性是天生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降低我们的惰性。。很多人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急于求成,内心浮躁,盲目。

  此外,整篇论文都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人们相信,学习一项或一项技能可以为自己打开另一片天空的大门。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往更高的方向而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是他们办不到的。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

  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下定决心要更有效地管理我的时间,因为我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阅读,上网,做运动,练习音乐,社交……有时我兴致勃勃地制定了许多计划,然后不到一两个星期就把它们抛在脑后。

  不甘承认自己不是个男人的同时,我安慰自己,我应该更好地对待自己。而这些心理过程在作者的案例中清晰可见。

  在本书中,我认为最值得我们直接实践的是:

  一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时间管理的内容,而是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可以分开吗?

  其次是记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事件-时间”日志,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我在自己的时间里看到这一点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情况都会发生变化,从那以后,我对那段时间有了更多的意识。

  关于睡眠、锻炼、准备等最常见的建议。有时候,光说不做,毫无意义,而有些事情,一旦做了,不仅有乐趣,而且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7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不仅有趣,还很实在,作者李笑来曾在新东方当过老师,现在在做留学的事情。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而人生是可以管理的吗?这大概也是个很诡异的命题。作者提到的“心智”跟《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观念如出一辙,根本上来说,要开始管理时间其实就是向自己的根本心理弱点开炮,挑战那些未知的区域,去面对乃至习惯自己的恐惧。

  就我个人来说,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更有效率,因为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读书、上网、运动、练习音乐、社交……有时候兴致勃勃的制定了一堆计划,执行了不到一两个星期又扔下来了,最后不得不感叹“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在不甘于承认自己不是个男人的同时,又安慰自己说,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而这些心理过程,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很清晰的展现。同时又清晰的和心智成长的命题练习起来,因而说从阐述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那些讨论时间管理的,往往倾向于在技术层面上打转:如何列表,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授权……

  作者对于很多常人思维出现的偏差做了一些分析,是些挺有趣的闪光。比如,“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与“别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的组合;“实际上正确和实际上不正确”与“以为正确和以为不正确”的组合;“真的重要和真的不重要”与“显得重要和显得不重要”的组合;“出色否”与“有无理想”的组合……凡此种种,都在平常的思维里,使用矩阵组合的方式,把思考前进了一小步,而带来的启发确是巨大的,这恐怕也是作者自己展示的心智力量吧。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在书中多次出现,大概最能安慰人了,当我们惊诧的发现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习惯和弱点在书中被清楚的表明,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过关键是这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我们要走出一些误区,仍然需要我们付出心智的成长和努力。书中关于懒惰的分析多少都说中你我的软肋,我也是一次次在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懒惰;然后又在别人发问的时候对别人的懒惰而无语。不过作者传递的态度来说,也不过不可妄自菲薄亦不可狂妄自大。关键在于行动。

  此书中,最值得我们直接去实践的,在我看来有:

  1、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时间管理的内容,可是时间能和我们的生活分得开吗?

  2、时间花销的记录,以及“事件—时间”日志。这差不多是我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项如果加上用在晨间日记当中,可能就更加威力无穷了。在我自己实验的过程中,亦有多次让人惊诧的体会。德鲁克的.书中也提到过这个方法,当初看到这个方法后,我尝试后,惊异的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竟然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而我是一个天天批判电视的人,因为电视如此的破坏着人们的思考,于心智提升并无多大帮助。当我从我的时间开销中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情况就改变了,不管是为自己找的什么理由,从那以后,我就对这一项时间有了更清晰的觉察。当然了,现在我几乎不看电视。

  3、关于那些最平常的睡眠、运动还有准备等等的建议。

  有时候真理就是“妈妈的唠叨”,光说不做,毫无益处,而有些事一旦做了,不仅有乐趣,还往往有意外的惊喜。尤其是“用传授给别人来实践”这一真知卓见,正好再次响亮的重申《与神对话》中所说得“你教的正是你所需要学的”。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心得8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

  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断需要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无论是谁,进入自己梦想职业的成本都很高昂。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

  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