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的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忏悔录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忏悔录的读后感1
名人的自传看得不少,也颇受教诲。但就名人“自传”而言,基本也就看到这个程度了。再看也意义不大:这类自传,免不了以成名后的思维认识去撰写过去、分析从前,总会有不那么真实的感觉。即便作者极力控制自己,使之真实,但仍会不由自主的,以不实之词描述过去。或多或少而已。当然,不实的程度取决于对自主的控制。
其实,人在童年或青年时期的'很多行为是无(逻辑)思想、无(明确)意识的不理智行为,但也确实有很多这种行为有了较好的结果。由于这种结果发生在名人身上,便被笔者刻意描写成具有思想、罗辑、教养之必然结果——名人
卢梭自称:“我要把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真真实实地展示在我的同胞面前”但实际也未能做到真真实实地展示。还是以他人描写的传记更靠谱。
阅读中隐约感到的“不实”在书中末尾处的一段注解中得到了证实。见851页之注解:
这段话中所说的。“那两位跟我心怀叵测的夫人”,指韦尔德兰夫人和布弗勒夫人;“她们的那位朋友”,指休谟。
卢梭对这三个人的指摘,是错误的:两位夫人建议他接受休谟的邀请去英国,完全是出自一番好意;休谟对他的邀请,也是出于至诚。但是,由于这许多年卢梭屡遭祸害,到处被人驱赶,颠沛流离,身心极度疲惫,已成惊弓之鸟,因此,到英国之后,屡因小事,产生误会,便与休谟多次激烈争吵,并进而怀疑休谟与两位夫人和达朗贝尔等人共谋,将他诱至英国,对他继续加以迫害......
忏悔录的读后感2
托尔斯泰剖析到,“我是艺术家,诗人,我写作,教育人,可是自己什么都不懂……我们人数很多,尽管相互之间在不停地争吵,指责,但都在写作,发表作品,教育别人;而且不顾自身的无知,连什么是好是坏这一类生活中最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愿意听对方在说些什么。有时相互包庇,相互吹嘘,以便到时候别人也来包庇我,吹嘘我。有时则火冒三丈,叫骂的声音一人比一人高,简直像在疯人院里一样……现在我明白这与疯人院没有什么不同,那时候我对这一点这是模模糊糊地有点儿怀疑。只不过同所有疯子一样,把别人都叫做疯子,惟独自己除外”。
托尔斯泰与这些自命不凡的作家,与自己的过去决裂了。他要开始新的探索,世俗的羁绊无法束缚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注定要高高飞翔,到达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威临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沉静下来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它们确实不是单纯的小说,而是在描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那么丰满,那么美丽,充满生机,与这个世界融合在一起,并且体现了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最基础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面对写作而带来的声誉,托尔斯泰保留了一个思想者的本性。他在谈到《战争与和平》时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什么书?它不是长篇小说,也不是史诗,更不是编年体的历史。《战争与和平》是作者以一种它所能表现的形式想要表达并能够表达的东西。”
忏悔录的读后感3
为什么要注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因为还有另外两部《忏悔录》,分别是卢梭和奥古斯丁所著。在我看来,本书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冲击下,托尔斯泰的内心矛盾更趋尖锐。这是他一生最艰苦的精神探索阶段,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生命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原本是彻底虚无,生命的真相是死亡。为了找到出路和答案,他广泛接触、考察现实生活,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哲学、道德和宗教方面的书籍,经过紧张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第二部分是说当他最后发现信仰才是生命的力量,一个人活着就必须有所信,如果他不相信有什么让他必须活着,他就不会继续活着了。人生的目的在于拯救自己的灵魂,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人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他的舰载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爱一切人,“无以暴力抗恶”,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摆脱罪恶。
托尔斯泰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矛盾,也是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矛盾的反映。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他试图毁灭自己,但都未成功。当他脱离思想的桎梏时,他决定彻底同贵族阶级决裂,而站在了农民一方。宗教和信仰赋予了他新的生命,让他找到了生活意义的答案。
忏悔录的读后感4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透过对自我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我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我“与众不一样”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我所特有的道路,他务必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此刻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这本书,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
忏悔录的读后感5
刚看完《忏悔录》时,我想的是一个人怎能用如此欢快的心情来叙述自己生命中悲惨的事情,怎能把平淡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写成精彩有意思的故事。不懂。
昨天老师出了个关于自传事实、传记事实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的题目,我突然想到,其实所谓的“敢于批评自己、揭露自己”、“最真实”的《忏悔录》,很有可能也有很大程度的艺术创造的成分。所有,我们还是要有所保留地看此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对不对?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他笔下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世界,贫民、富人共存却泾渭分明的世界。不论是朴实的农民、热心的小店主、出色的阿奈、善良的麦特尔等平民,还是猥琐的神父、彭维尔、西蒙等人,好好坏坏,都是很真实很鲜活的人物。社会的这一面,或许也只有卢梭这般阅历丰富、感情细腻的人能写出来了。
当然,我们还能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卢梭,回首往事、不甚感慨、忏悔、抗议、极想为自己辩解的卢梭。很多地方,甚至直白、深刻得让我一时不能接受。就像他关于自己风流韵事的描写,或许代表了一个典型的'男性的心理?我不敢确定。
开篇时卢梭就说:“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他的勇敢、坦诚都很让我敬佩,可我还是有时会觉得,他晚年写这《忏悔录》时或许也一定程度上被他的记忆欺骗了,他的记忆展现给他的、通过他的著作展现给我们的,或许也有很多渗透了他本人意愿的经历和事实,所以才会如此生动、鲜活、震撼。
忏悔录的读后感6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己所特有的`道路,他必须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
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现在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忏悔录的读后感7
托尔斯泰说,“在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心情,与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完全一样。走到了林中一块空地上,清楚地看见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没有看到那里的房子,也不可能有房子。我向森林深处,向黑地里走去,只见一片黑暗,同样没有房子。我也在人类知识的森林中,在数学和经验科学知识投放的光亮中寻找出路。它们向我指示了明亮的地平线,但按照它们指引的方向走去,是不可能找到房子的”。
在经验的范畴无法找到答案,托尔斯泰是痛苦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痛苦求索的痕迹,看到一个个严肃、正直,纯洁、善良,努力探索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多夫。他们和这些作品本身一样,之所以出类拔萃,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越拿破仑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思想者。
年少的托尔斯泰很不喜欢宗教的虚伪性,他从十六岁开始就不再做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的尽善尽美,在意志上的尽善尽美,在体质上的尽善尽美,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
这些思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那时侯,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年轻的心,他们怀着爱,满怀欣喜的心情观察着这个世界,他们勇敢,富有激情,都有美好的理想。但更多的是,他们都是那么朴实、正直、而且都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审视。
忏悔录的读后感8
认识让.雅克.卢梭,源于“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旷世名言,这句话是《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句。一直心心念念阅读《社会契约论》,但又觉得牟然阅读如此一部大著,总好像缺了一点什么。最后,还是选择先阅读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看看他所处的时代,听听他的人生,品品他的思想。
以忏悔为书名,可以感受到卢梭先生是用自省的态度真诚地回望自己的一生,书中毫无掩饰地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读者,包括所有美好的、丑陋的。
卢梭的前半生是穷苦的、无助的,但我却在他潦倒的生活中闻到一丝丝“小确幸”的味道,虽然在物质上困苦,但爱情、友情却是真挚而真实的。
后半生,卢梭功成名就,但光环的背后却是更多的利用和欺骗,最终使他走向灭亡之路。
纵观卢梭的一生,造成他最后的苦难,可能有时代、观念、宗教、利益、权势这些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他的`真诚、坦白、善良,对朋友信任不疑的性格特点。但我觉得,导致悲剧的根源是他一生都不同程度地在物质上依赖、依靠别人。少年和成年的卢梭一直依靠别人保护而生存,物质上的依靠和依赖使他失去了自主独立选择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卢梭先生在其作品中不断发出为己为人的呐喊-自由!
读《忏悔录》,就如观赏一幅卢梭的画像,每一个故事就像在卢梭身上扣一个枷锁,直到不可承受的沉重。庆幸自己活在当代,相比卢梭的时代,即使如此有思想的卢梭,也不能逃脱被别人扣上各式各样枷锁的命运。而当代,个人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大,现代人的枷锁更多是自己给自己扣上的。如果把期望降低一档,欲望减少一分,心灵强大一点,内心坚定一些,其实,追求个人的自由真的并不太难。
忏悔录的读后感9
“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说的真是一点不错。一本好书就能够让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书能够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读完一本好书就会让人豁然开朗。是书让人类走上了提高的阶梯,有了今日这欣欣向荣的世界。书这无声的预言家,预知着未来,预知着中国的梦。让您快速写好读后感。本栏目包含中外名著,期望对您有所帮忙!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经过对自我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我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我“与众不一样”的认识是正确的。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资料、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经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我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忏悔录的读后感10
《忏悔录》在“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它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马克思(德)
我总认为伟大艺术家们的心是真挚、透明的,是能够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艺术家,可我有一颗很艺术的心。读伟大作家的书,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是如此的和谐。时间算什么,它终究无法隔断通过书籍传递着的心与心的交流。让雅克卢梭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我刚刚读完他的《忏悔录》,心却还没有从他的灵魂深处走出来。我一边独自散步在喧哗的大街上,一边思索着卢梭,感知着卢梭。
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全部真实情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看过不少的自传性质的书,但都觉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诚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引不起我的共鸣、也就是说他(她)的缺点不具有共性;或者书中的真诚是变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没有勇气去真诚,思考也没有深度,只在哗众取宠;或者就是钻进个人的狭小的天地,不注意读者的感受,等等。
反正,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动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鸣,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点我也大多数是有的,也许他的经历和我不同,这都没关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碰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是大同小异的。
或许通过再读《忏悔录》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扩大视野等意想不到的好处。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读他就是读我自己,虽然我不具有他的才华,但我有他的缺点,这无疑对我更具有意义。
忏悔录的读后感11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平。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们是怎么从无信仰到执着信仰的。在《忏悔录》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会了自然的规律,就破坏了我们和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这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实这也暗示我们,孩子出生到社会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他改变他自身带出来的本性。
这对于幼师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儿园,总是担心幼儿不听话,调皮,导致安全出现问题,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允许他们做这个,不允许他们玩那个,其实他们只所以调皮,那是因为他们好奇心的本性而导致的,我们一致的压迫会不会改变孩子们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书中,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耀,没有焦躁也没有自卑。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常常受人告诫和告诫人:后果自负。也许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错再错过来的。
【忏悔录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熬夜忏悔录散文10-02
忏悔录读后感04-30
《忏悔录》读后感04-30
忏悔录读后感10-26
《忏悔录》读后感03-14
忏悔录读后感02-24
《忏悔录》读后感12-17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04-04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