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丁《神曲》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但丁神曲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但丁神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但丁神曲读后感1
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古代新纪元的开始,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记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毕生的教训包含恋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应其中。《神曲》的外壳固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事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念叨的是国度的兴衰,听他们倾诉本人的悲苦哀怨,揭穿他们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书共100章。基础情节架构看似简略: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拜托,率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功臣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遇不同的处分,另一些罪人则在净界里尽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呈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位置,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差错作一番告白后,亲身领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
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形的映射,天堂是人类幻想到达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需阅历的苦难。但丁盼望人能意识本身的罪行,改过自新,去达到感性天堂的净界。
和很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神曲》除了字面的意思外,还有寓言的意。“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逝世后灵魂的状态;从寓言上说,主题就是人凭自在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当受到公平的赏罚。”然而但丁自己也提到“全诗和其中各局部不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动而设的;假如某些章节的探讨方式是思维的方法,目标不在思辨,而在实际行为”这里断定了他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举动,就由于如斯因此存在强烈的政治偏向。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普遍地、深入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他一方面感慨意大利的决裂和局面凌乱,悲叹“意大利是奴隶”、“是苦难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个倡寮”、“意大利各城市充斥了暴君”;他也严格谴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国裁减权势,竟不来意大利行使天子的权力,“放任帝国的花园荒凉”;尤其对教会的揭露跟批评尤其尖利。他震怒地叱责教皇贩卖圣职的罪恶,“你们的贪心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地步,把好人踩在脚下,把坏人选拔起来。”其代表人物就是庞尼菲斯八世,因而但丁多处揭露他的罪行,并借犯贩卖圣帜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灵魂之口,当庞尼菲斯八世还在世时,就发布他必定要入地狱。
至于《神曲》对现实的揭露方式,个别是透过人物形象进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的'对象大都是透过历史上或当代的有名人物。如用号称第一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教廷的腐朽;用法国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检举腓力四世和其它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露他自己和他的后继者庞尼菲斯八世和克力门特五世的罪行。因为但丁信任,只有通过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干感动人心,促使改造早日实现。也因此《神曲》所塑造的各类型人物,大都性情赫然,栩栩如生,构成一座丰盛多姿的人物画廊,这在中古文学中是无与伦此的。
对于《神曲》的造诣评论部门。有人认为《神曲》的两大因素便是爱情与政治,但丁的最大写作念头亦在歌唱贝亚德而作的。但是咱们透过《神曲》的细节所表现的高度技能来看,它的重要成绩还在于高度概括和综合性。但丁看到祖国绚丽的河山,接触社会各国阶层,加深了爱国思维,丰硕了生活经验,视线从佛罗伦斯扩展到意大利全国乃至全部__世界。
他看到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处于纷争、混乱的状况,摸索了祸乱的本源和拨乱反正的道路,意识到自己担当着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振兴之路的历史使命。以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就要通过创作一部有宏大沾染力的作品,能力实现此一使命。因此这部作品把诗人内在的生涯经验、宗教热忱、爱国思惟和政治文明方面的重大问题;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__的因素融会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一点上,《神曲》确切是十分胜利的。难怪艾略特在他的〈但丁论〉中声称“但丁与莎士比亚平分了现代的世界,再不第三者存在。”“莎士比亚表示出人类感情的最大宽度,而但丁表现出最大的高度和深度。”
但丁神曲读后感2
威廉。布莱克,是个神圣、无畏、单纯的诗人、孤独的先知。虽然布莱克现在被誉为伟大及独一无二的富想象力的英国诗人,但对于他,我们知道的无疑太少了,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他的译介也不多。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英国第一重要的诗人,主要诗作有诗集《永恒的福音》、《天真与经验之歌》、《先知书》、《伐拉,或四天神》等。他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住在伦敦百特街(Broadstreet)28号,由于不喜欢正统学校的压抑气氛,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后来为了家庭,他去雕版印刷作坊工作。他的一生靠绘画和雕版的劳酬清贫为生,同时从事诗歌创作并配上自己的插图出版。在同时代人眼中,威廉。布莱克是一名才华卓绝的的圣者。有人说“布莱克,你见过他一次便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知识博大精深,他谈吐非凡,和他在一起散步就是在接受美的灵魂……他是一个不带面具的人,是那种我们在整个生命旅程中所见到的绝无仅有的.人。”正是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在不为人注目的一生中,默默地做了一次超尘绝世的内心旅行,抵达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和时代苦难的深处。
布莱克一生浓厚的天启意识、艺术家的天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它的诗歌具有明显的预言性、宗教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特点。他对英国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诗作内容以神秘、宗教及象征为主要特征。他以自己独一无二的意象,为我们留下了最重要的18世纪诗集《天国与地狱的婚姻》和《天真与经验之歌》,如果说前者是为结婚后守教的人看的,那么后者更多是小学生们的新年读物,或者圣诞老人给大家的金黄色的发光玩具。布莱克构筑了我们世界的宏伟与庄严教堂的顶层,在那里,理想与现实的箴言熠熠闪光,时时为我们提醒着圣母般的洁净与肃穆。他不理会禁锢心灵的传统宗教。在《天国与地狱的婚姻》中,他预言天国与地狱的结合将成为理想的人世。
因而他赞美肉体生机勃勃的美,赞美代表力的撒旦,认为“力是唯一的生命,来自肉体,理性是力之界限或外国。力是永恒的欢乐。”这无异于一次精神价值领域的革命,他的诗歌是精神革命的圣经。他,这个见到过上帝和天使的作者,因此而成为现代精神的先知。那“光焰灼灼,燃烧在黑夜之林”的虎的形象,作为力与美的结晶正是他的精神肖像。布莱克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亦长期倍受冷落,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重新发现了这位大师,他的作品日渐成为热点。布莱克诗歌的超验性、原始性、梦幻性以及对力与美的探求,对华滋华斯等后世诗人影响深远。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赏识。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它是个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和神秘主义者,一个远离尘世的人和偏执狂,他的作品没有受到重视。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的地位才确立无疑。时至今日,不少批评家把布莱克列为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画开启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被赞誉为“英国艺术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Museum)为布莱克开设了馆藏十分丰富的专馆;剑桥大学会有有关布莱克研究的课程。布莱克的成就及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正如国内一学者所断言的,对于后来者来说,布莱克是挖掘不尽的———无论从思想、象征、神话出发,还是从诗艺或绘画艺术出发。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诗人以及他的诗,只有充满敬畏的潜心阅读也许才是较恰切的选择。布莱克同时还是画家、雕刻家。他艺术的一面影响另一面。他用自己发明的方法,把写的诗和画的插图刻在铜板上,然后用这种铜板印成书页,再给它们涂色。细读布莱克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由图像和文本结合的整体。文本不仅仅是用来说明图画,图画也不仅仅是用来表现原文。布莱克除了自写自画之外,还常常为别人的诗文作画。
但丁神曲读后感3
但丁神曲果然是神一般的玩意,全书洋洋洒洒的,竟然有五百八十多页之多。是作为西方继《圣经》之后的极畅销作品,旷世之作,其内涵,怕是只有真正研究西方历史方面的人才能领略其真正内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读书人》里有关于作者阅读《神曲》的内容,大江健三郎阅读《神曲》,是把原文与译文一通摆上台面,对其中的语句含义进行详读,由于《神曲》的原文是以意大利文作为载体的,所以神曲使但丁毫无悬念地进入意大利世人的伟大殿堂。记不得大江健三郎看的原文版是英文还是意大利文了,总之,其阅读的方式,已经超出了普通读者阅读的范围,堪称专家级研究。在对于书中的字句进行比对的过程之中,对于某些字句的使用,译者的翻译,以及自己的观点,相互切磋着,得到更加精到的阅读体验,亦使其能够从中阅读到作者的思想,与但丁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堪称一绝。当然,假如运用此法进行阅读,多有时候是会容易厌倦的,只有真正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才能坚持着将这件事进行下去。话说大江健三郎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诗篇巨著的阅读工作的,每天下午三时开始,固定在案头的阅读,三年如一日,养成了一个堪称变态的习惯。而自他十几岁开始以此法学习,致出书时的70+岁,天天如此,自成一体的习惯与毅力,令人不得不佩服!
上面讲远了。对于这本书的感觉,可能是由于以往还从未阅读过此类以诗歌为题材的作品,且书中涉及宗教神学的内容,欧洲历史的例子亦俯首皆是,阅读起来着实能够满足自己对新鲜事物的满足感。
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本书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诗人描述了他在1300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
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开头阅读还是有些小不适应的,阅读到了后头,渐渐习惯了这一题材的写法,也才渐渐翻着页,跟诗人小小地交流一番。跟以往的书本不同,一首诗的段落并未十分清晰,阅读的节奏感不如有段落的文章来得自然,所以需要磨合一番才能有所适应。
全书读下来,确实如书本前面所形容那般,或许是接着书前的序言,才能引导着我坚持把这书大概阅读下来,毕竟我们的母语不是意大利语,且翻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足,读起来似乎不多感受如书中所讲的`ABA,BCB,CDC诗的韵律。《神曲》通篇以格律严谨的三韵句写成。但是但丁根据民间诗歌的格律创作的,每行包含六个音步,每三行为一组,每组中第一行与第三行押韵,而第二行则与后一组的第一行、第三行押韵,也即韵脚的安排为aba、bcb、cdc…这种形式既适宜于叙述和描绘,又能用来辩驳和抨击,用它些警句也很得力。可能是因为只是初读,对于里的典故未及详读,注解也未及细读,所以算是建立的对书本的大概轮廓认识,待他日有机会,定再次细读一番。
但凡看及类似神曲书中内容的东西,都会令人很是抓狂。《第七封印》便是类似的一部电影,看完后真的相当一头雾水。看此书的第一感觉便是如此,庆幸的是,看完此书过后,大可缓解此感觉,凡是一头雾水,只不过是因为少接触罢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而且《神曲》确实是一部相当不错的读物,从中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西方知识、历史、文化以及思想。看书的过程之中,有一个念头,神曲就是一部白日梦的故事书,其在地狱、炼狱、天堂的旅行,像极了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的《西游记》!!
对!就是西方版的《西游记》!其被捧得地位高高地,并且在许多方面,能做为很好的研究材料,既成全了但丁、也成全了历史…
【但丁神曲读后感】相关文章:
但丁《神曲》读后感02-21
但丁《神曲》读后感10-06
神曲10-07
神曲的功效与作用11-09
神曲读后感02-20
《神曲》读后感12-17
神曲读后感(精选14篇)07-30
神曲的读后感(通用12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