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时间:2022-09-04 17:03:25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读《论语》有感【热】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论语》有感【热】

读《论语》有感1

  《书海拾珍》一书出版了,翻阅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已拜读多遍的《论语》。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一直引导着我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弟子之间讨论上自尧舜禹下至春秋列国天下大事和修身治学,人伦国事等文化道统的语录汇编。全书共有20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等。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得到很多的启示。

  一、孔子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传授知识。

  二、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善于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事而教,因教启事,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个性和资智有着很大区别。他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习;如果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问“孝”,孔子给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问“仁”,孔子对子贡、子张颜渊与樊迟的回答也不一样。他的不同,是解释的方式、举例的深浅因人而异,最终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循序渐进,直达中心。

  孔子善于巧妙地启发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把死教材灵活应用。他强调必须重视学生的求知欲望,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也。至于如何启发,在于老师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三、孔子是“言传身教”的第一个倡导者和实践者

  孔子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这比说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义,因此他时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几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随左右,处处以行动和人格感召,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他的感染。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吗”?

  四、对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确的论述。

  他教学生学问,一要学思并重,二要下学上达,三要由博而约。学就是读书,单读书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读书;单用思想而不读书,就是胡思乱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要一面读书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读书,这样功夫与灵感并到,才能获得真实的学问,才不会盲从或想入非非,才不会对事理妄加揣度,乱下判断或一味主观、固执己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学问要从基础着手,一步步往高处走。做学问没有捷径,最高明的道理也是从最低浅处得来,每个人都要从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这就叫“下学而上达”。学问通达到一个广大的范围,就要选择其中一点,作高深的研究,这就叫“由博而约”。能由博而约,才能获得学问上独到的造诣。

  孔子还是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典范。他与学生平等相处,亲密和谐。子路对他拜见南子很不满,他一边解释一边发誓,而不摆老师的架子。他的学生经常与他辩论,他也不认为是对师长不敬,反而认为学生这样做可以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们仰慕他的博学多闻,崇拜他的完美人格,眷恋他的和蔼可亲,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况下始终追随着他。

  孔子晚年,许多学生奔赴各国去从事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商业贸易等各种活动其中有许多人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学者、富商,有的甚至成为王者之师。这自然与孔子科学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啊!

  在施教的过程中,孔子为后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诸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些指导人生的格言警句,将永远流传后世。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的贡献在于他打破了传统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他的教育方针、教学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新课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吗?与孔子相比,我是那么渺小,但我愿把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读《论语》有感2

  谈到《论语》思想,首先当属"仁"的思想,中国人的读书人自古以来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义礼智信"方为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则。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华人的血液当中并影响至今。要说《论语》就不得不先说说创造他的人---孔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这个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时候,从开国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为两部分,西周跟东周。孔子的时代是在东周,东周分为春秋跟战国两个时代,孔子是春秋时代末期,他生命结束的时候,春秋时代也随之结束了。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因为天下乱了,每一个人念念书都要问,怎么样从古人的智慧找到一个方法帮助现在的人?人总是要设法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严,所以才会有百家齐放的现象。

  孔子认为周朝的兴盛就是靠礼乐的制作让天下安定。礼跟乐的制作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必须有天子的位置,你还必须有圣人的德行。这两个配合起来,天子加上圣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后,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向往这样的一种境界,但他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他了解到自己这一生对人生要如何的看法,应该往哪里发展,但是在鲁国你要从政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鲁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斗争。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岁才开始有机会,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正式出来做官,鲁定公让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县的县长。古代当县长就已经成为大夫,不过是最基层的,你要当到中央级的话,才慢慢进入权力核心。所以孔子开始是当中都县的县长,一年下来,这个县变成模范县,全国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订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税的方式全国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担任小司空,司空是负责古代建设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门,他是副长官。结果几个月下来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负责司法的。所以孔子没有当过教育部长,却当过司法部长,负责管法律如何执行的,维持社会治安的。

  他当司寇的时候就发生很多事了,比如说他当司寇的时候,整个鲁国就开始上轨道了,治得非常好。后来鲁君跟齐国的国君相会的时候,孔子跟他去,表现极其卓越。他等于是帮助鲁君跟齐君来谈判,得到许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齐国侵占鲁国的几块地全部还给鲁国,这是孔子的贡献。让鲁君在齐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国之后就摄行相事,代理总理了。孔子最高的官就做到这个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后,鲁国大治,他当代理总理三个月,鲁国大治。司马迁用八个字形容:"路不拾遗,男女分途。"东西掉地上没有人去捡,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两边。这个社会实在是很安定。但是社会安定繁荣开始往上发展的时候,孔子很有企图心,就任命他的学生子路担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让鲁国统一,因为鲁国分成四分,他要统一。当时都靠城墙,一个城墙很高,里面有一些武器,别人就对你无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墙,各有武器,所以孔子开始叫子路把这些城墙都给我拆低一点,不要那么高,太高了打不进来,不行。这兵器不能太多,结果三家大夫里面两家就认了,一家还是起来反抗。到最后还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之后,很多反对的力量就出现了。孔子那时候也是一样,所以孔子在鲁国慢慢就发现,批评他的人越来越多,齐国在鲁国旁边,两国经常在竞争。

  所以齐国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马送到鲁国来,那时候鲁国的执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鲁定公每天观赏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这些马去赛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后送给他们,他们也不看,就拖着,就搁着。孔子发现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岁结束的时候开始周游列国,从此到六十八岁才回来。而《论语》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这段游历期间产生的。

  我们常说,看文章不仅要看其词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后的精神所在。正所谓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语中透露的不单单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些只字片语背后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来,古来圣贤,他们的行为、品德无一不被后人歌颂。但看看那些圣贤们后来的遭遇又有几个能做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成功"呢?并没有几个,没有几个能有这样的运气。但为什么他们仍然值得后人不断学习他们呢?这后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个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识分子该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将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将使得你有一股正气,一股追求真理,刚正不阿的勇气。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级也要把真理道出来的骨气。这才是一个读书人要有的气节,才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国学热,许多家长都会教自己的小孩学《弟子规》,而《弟子规》表面上看是为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诸如做人要孝顺,要团结、友爱等等。我们太容易将这一套东西变成驯化人们的一套工具,却忘了这套东西背后支撑它的是什么。支撑它正是千百年来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气。我相信,孔子当初的言论也并非想让看《论语》的人,学习如何做一个顺民,在遇事时如何趋吉避凶,而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刚健的人。当这股刚健之气蔓延到每个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么整个社会将会被一股浩然正气所充盈。这才是《论语》这类文学经典久盛不衰的原因,才是我们学习它的价值所在。

读《论语》有感3

  《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够教给我们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听后迫不及待的翻开《论语》,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务必做到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中,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愉悦。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知。这句话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说:要学习别人的.长处,用别人的短处来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让我明白了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是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别人的缺点呢,就用来当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缺点,有,就要把它及时改正。没有,就用来告诫自己,以后不要犯这些错误。这句话一向伴着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无时无刻的给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论语》应当是阶梯中十分重要的一级,学习《论语》,收获的不仅仅仅是知识,还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有感4

  初学论语还是在极小的时候,那是还乱不清楚什么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时候会把“三人行,必有我师”挂在嘴边,却不知道是何用法,后来随着年纪增长,论语里面那些句子,大多是能读懂和理解了,不过略读此书,虽然每则都有相当的解释、译文以及赏析,但其如此博大精深,不是随随便便浏览一下就能参透的。

  有句话叫做天机不可泄露,读《论语》后,我想说他就是天机,懂的人自然一通百通,不懂的人自然一窍不通。

  宋代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想而知它的价值所在。话虽如此我觉得此书不光要读懂,更要着重的是去实行。不管做到了其中哪一则都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读了许久,我还是对我之前就学习过的几则感触极深。《论语》开篇就提到了“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告诉我们学习放到第一位,把学过的东西经常加以巩固,才能让我们掌握的更牢固,并且要及时实践,学以致用才达到目的,才能体现学习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就是一名人民教师了。我们现在所学的与将来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因此我们现在大学生应加强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现在我们的学习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有户外的学习,生活中的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得很好,我现在也有所感触,在我们班这个大家庭里,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我学习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彼此的老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得《论语》而知天下,待你读懂论语,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你所有的迷惘也将找到归途,那时候你会发现,读书其实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踏着书香,遍地生花,大概是每一个文人墨客的终极思想,而我的终极目标不过是在茶余饭后,捧着一本质感醇厚,如老茶一般散发亲人清香的《论语》,在夏日的葡萄架下,或者在皎白的月光下,静静品读,悟其中真意,不忘初衷!

读《论语》有感5

  我来到读书会已经一个月了,每次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和大家学习《论语》,分享各自的经历与心得,这些就像纯凈无杂质的温水,不断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读到《学而篇第一》的第四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小学时就已经知道这则了,但知道归知道,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了解和体会,但通过读书会,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过三个方面:忠,信,传。通过读书会,我对于「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属于儒家强调的「八德」。尽己之谓忠,这是尽心的态度。「忠」字,心上一个中,便是怀着一颗「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离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一开始所坚持的始终不变;不倚,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或许就是责任和担当。做到这两点,便离「忠」很近了;那何为「信」?以实之谓信。一是对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根细刺,那是难以暴露的私欲和杂念,不仅别人看不见,连我们自己也很难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抱着很大的勇气去揭开自己的心并找到它;二是对他人,这也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我们自身对于他人的信,怀着诚心、讲诚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虚实,就如学长在读书会上所说:「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样,不仅要看见海面上不断迭起的波浪,还要看见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实质的内心,分清诚伪虚实,也是「信」的一部分。

  于这一则,另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个揭开内心寻找它,并将它连根拔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确很痛,因为我们总是把眼睛放在别人的身上,看得见他人的是非对错,却觉察不出自己的问题。我有自省过,我知道那种需要将一切都放下、不断揭开内心不敢暴露的阴暗面,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承认它、正视它的感受。或许由于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也很久没有观察自己的内心去寻找那根刺了。学姐说:「自省是一个过程,是需要不断努力与反复的过程,可能很快便发现自己改变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与磨练,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变得更好。」

  很感谢当时听从内心的声音来到读书会的那个自己,《论语》让我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与脆弱。我知道自己现在心中的那杯水没有很多,但通过不断注入,总会有醍醐灌顶的时刻。

读《论语》有感6

  《论语》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这个暑假,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

  《论语》中分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给予了我们人生发的启示,有的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

  要会善于学习,就要不耻下问,《论语》中有一句话:“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这是曾子曾经说过的话,含义是:一个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还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一个人很有学问,还向学问少的人请教。我想:一个人内心有智慧,敏感多思,愿意好好地去领悟知识,愿意“不耻下问”,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不过是一种难得的态度吗?就像生活中,小孩子的眼光定是与大人不同的,稍向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学习,也说不定能给人启发。曾经有人问一位学者,你是在哪儿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的?结果大家以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幼儿园,这就是孔子和他学生眼中的`“学习知道”吧!

  孝敬之道也在《论语》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亦。”意思是:一个人孝敬父母,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的确,孝敬父母和尊重上级不是一个含义吗?———细心为别人呢着想,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父母的训斥而感到委屈,但仔细想想,其实父母是为我们好。其实,孝敬不一定是让父母丰衣足食,为他们多着想一点,就算是最好的孝敬了。读完这句话,我回想平时为父母做过的事,更深一层地理解了孝敬的含义。

  《论语》,这本拥有无穷奥妙的书,带给了我们无限启发,告诉了我修身养性的道理,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循孔子的道德思想,争取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读《论语》有感7

  于丹这位作者编写了一本《论语》感悟,主要讲了以下七个道,对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帮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种人物,可能从你生下来你就必须孝顺自己的长辈,但它不是一种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有人开导,教诲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识可能是生产智慧的基本条件,但小聪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们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千万不能动歪脑筋。

  第三,学习之道,一个人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不同的`人,在学习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长补短,不耻下问。

  第四,诚信之道,人活着是为了正义,不能靠投机取巧,不守信誉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说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们小孩谈不上什么治世,但我们也要学一学,没准你长大就是总统呢。如果仅用政令来诱导,来约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这不足以上树立他们的廉耻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观念,尽自己的心去帮助他人,不要把种种是非推及给他人,要跟别人换位思考,假如别人这样对你呢?

  第七,仁爱之道,仁爱是一种人格情怀,它应表现为一种高风亮节,一种胸怀大志的气度,要帮助别人,鼓励别人,它是一种身体立行,点点滴滴的行为,不仅让别人受益,自己也很开心,也有收获。

  这七道,耐人寻味!

读《论语》有感8

  近来,我们学校开始了“好书漂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读了很多有益的书,其中最喜欢《论语》这本书。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

  书本里面写了许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写 “孔子学琴”,孔子从小刻苦好学,他向鲁国大师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几天,大师都很满意了,但是孔子觉得自己还没有掌握技巧,又过了几天,孔子已经把这首曲子弹得如行云流水般动听了,可孔子还是觉得曲子的道理没有理会。读到这里,我觉得孔子很专心学琴,没有浪费时间,他整个人都沉醉在音乐当中。

  当我继续读下去,我知道孔子把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学新的.曲子。但他还没体会作者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经过不断练习,终于有一天,他从曲子里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学习知识之后,不要骄傲自满,无论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专心致志、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还要不懂就问。孔子勤学好问,对事情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读《论语》有感9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节选自《论语.学而》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语言的环境里,人际交往都离不开沟通,我们都在承诺,,但是你说出来的话就一定能够兑现吗?你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能够做到吗?你说的话能不能兑现,那要看你的诺言离道义有多远,如果你的诺言符合道义,那么,兑现的可能便会高些,这便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人如果能够恭谨有礼,对别人毕恭毕敬但又符合礼仪,那么他就远离耻辱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意思是说,如果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都是可亲可信的人,那么这个人的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在这里,“信”也没有被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核心,而是说讲信用一定要符合道义。社会中不断地出现的`种种挑战,一个人光有单一的内心道德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完善的道理体系。

  我们知道,关于历史,有一个词语叫做“信史”,其记载真实可靠的历史。这个词内涵很重,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们的生命来维护历史的真实,让历史的真相得以流传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可贵的传统。

  曾经,北魏的司徒崔浩和中书侍郎高允两个人奉命撰写北魏的国史,叫做《国书》。《国书》写好以后,就被鑽刻在首都平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很多鲜卑贵族看了国史之后,非常不满,就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进谗言,拓跋焘盛怒之下就下令逮捕了司徒崔浩,接下来就要逮捕中书侍郎高允。拓跋焘就召见高允,问:“《国书》果真都是崔浩一个人写的吗?”这个时候,高允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这样回答的:“《太祖纪》由前著作郎邓渊撰写,《先帝纪》个《今纪》是我和崔浩两人共同撰写的。不过,崔浩兼职很多,至于具体的著述工作,我写得要比崔浩多的多。”拓跋焘一听,大怒,说“敢情你写的比崔浩还多,你的罪行比崔浩还大,怎么可能让你活!”高允不慌不忙,回答说:“我的罪过确实非常大,应该灭族,但我不敢说虚妄的话来骗您。拓跋焘回过头说:“这就是正直啊!这在人情上很难做到,而高允却能做得到!马上就要死了,却不改变他说的话,这就是诚实啊,作为臣子,不欺骗皇帝,这就是忠贞啊。应该赦免他的罪过,要褒扬他。”于是,皇帝赦免了高允。

  诚信,有时候是需要大勇敢的。它需要自己内心对于一种价值的坚持,这种价值延伸出来, 这便不是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更多人的利益。

读《论语》有感10

  当今社会文化中,无不掺杂着一些无聊的小说,沉迷其中自然没有什么好处。世界文明的发展提示着人们,要想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就必须要温习历史弥新的人类文化经典。《论语》,就是如此的一本书。

  我认为,《论语》是现代人必读的文化经典,这本书中,有许多是以下层民众的思想而起笔的,对我们能有很大的启迪。为什么孔子的学说能如此地立于不败之地,这主要是孔子所生的时代与他的理念。

  孔子生于春秋后期,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时代,君主视生灵涂炭与不顾,整个社会都处在摇摇欲坠的边缘。孔子从小就开始接触社会下层,因此他察夫民心,想要用思想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孔子生前周游列国,他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推行,传布自己的学说。他心中,始终贯穿着济世救民的理想,他希望眼前是个和谐的社会,人们都能过上有秩序的生活。但可惜的,是他的思想和学说已超越了权势,致使他只能惶惶然地坐与车内,随着簸巅不定的车身,在心中亦再想着济世救国。

  《论语》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也浸诱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心理、行为等方面。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并不是不无道理。

  自小我就接触它,在一日日的坚持中完成了所有的背诵。《论语》就如同中国的圣经,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个人的待人接物,一言一行,都在它的规范当中。《论语》中记录着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的智慧具有广泛普适性,它早已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因此,他才能够跨越时空,到今天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生命力的真正原因。

  为人处世、安身立命、齐家治国必读书,传世经典,圣贤智慧,逍遥忘今自迷沉。读《论语》,体验百态人生。

读《论语》有感11

  《论语》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时期伟大作品。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论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论语》被一代代的人们诵读、诠释、感悟、借鉴……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论语》。远离了电脑电视游戏,感受着《论语》的无穷智慧和思想哲理……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确,《论语》的字里行间,告诉了我们许多学习与做人的道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当然读书至关重要,其中自然也有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读书,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什么理呢?首先要明白人伦之道,懂得做人的道理。读书修身,成为君子,这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在自省也。”它就像一面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见到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应该要虚心学习对方的优点,以他(她)为榜样,不应该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见了没有才德的人,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和他(她)一样的缺点,以便及时调整自身,强化修养,取长补短。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人都面对不同的压力,产生不尽的烦恼,因而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需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自己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回家有没有跟家人问好?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温习?如果我们每天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每天都会不断进步。

  同学们,去读读《论语》吧,它是国学的经典,是智慧与思想的精华,它可以带你去领略经典的美妙,它会让你终身受益!

  因为文字年代久远的原因,我在初接触这本书时,也觉得十分枯燥乏味,一个小学生怎会喜欢这种东西呢?但随着逐渐的接触,我发现那是一座多么丰富的宝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先贤的智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催你上进,给你启迪,让你拓宽思想的视野,感悟生活的真谛!

  让我们与经典有约,与圣贤为友,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读《论语》有感12

  初读论语,有一种高不可及之感。但静下心来,慢慢去品味,你便会发现书中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永远都是最简单的。

  论语是一本记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语录,它运用了最朴实的语言去阐述一个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圣人。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善诱的,跟人言榷的口气。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了孔子的态度,一种儒家的态度,一种朴素。温暖的态度。

  我们看到的孔子,态度平和但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所以,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他的学生自贡曾经问过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就是论语中自贡问政的故事。而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自贡却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去什么?孔夫子说:去兵。我们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自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这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信念的'重要地位。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至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就现在而言,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信仰。国家的凝聚归根到底是信仰的强大力量。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令我记忆犹新。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过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那非常破陋的小巷里。这么艰苦的环境对于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很佩服颜回,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时,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我想也只有那些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相比现在,很多人虽然已“丰衣足食”,但仍不满。因为他看到的总是比自己更富裕的上一阶层。而论语所阐述的,便是去寻找你内心中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合上论语,孔子的思想却仍历历在目。论语中虽然都是浅显的道理,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让我们细细地去品味论语,品味孔子的思想吧。

读《论语》有感13

  学了《论语十则》,我有很多感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我记起小学学诗《枫桥夜泊》时,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的解释是:江边的枫树伴着渔家的灯火,带着思乡之愁的我难以入眠。但是很让人生疑的一点是,其实枫树不喜欢潮湿。带着这个疑问,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这里的“江枫”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指的'是“江村桥”和“枫桥”,且当时就有这样一座桥。(如此一来,疑惑尽消。)因此,我认为江枫应取第二种释义。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碰到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其引申之意也至为分明。)我们正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何种境地都应坚贞不屈,高风亮节。文天祥面对敌人提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诱惑,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国。

  阅读《论语》影响了我和我的生活,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事。

读《论语》有感14

  在我最初接触《论语》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的蒙昧状态,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读,要去记忆。

  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我死记硬背,却经常带我去叔叔、阿姨家参加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我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这也是一种老师。

  我对《论语》的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论语》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读的书多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对《论语》学习的热忱。长大的我,不仅停留在诵读何从生活的角度理解问题,而是去背诵和从做人的角度理解。

  我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时,当热浪袭来时,期末考试的最后冲刺也到了白热化阶段。作为一名中学生,温故早已成为主旋律。在这个阶段,我明白了要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山之所以高,那是因为每天都在得到新的石头;海之所以广,那是因为每刻都在融合每一滴新的水珠,所以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我们大脑中的知识也会如同山之高大,海之宽阔。

  当然在《论语》中最被推崇的算得上是仁爱与孝道了。还记得小学时的我曾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记得中央卫视曾播过这样一段公益广告:一个小孩的母亲给婆婆洗脚,她的小儿子看见后也也端来一碰水为母亲洗脚。这反映了孝与仁爱都是代代相传的。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村阿姨,从嫁到这个村子,就义务抚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就这样,她日复一日地在这些老人家中奔走。她自己的四个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从小就觉得村里的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帮忙给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四十年。有人评价她:如果富人做这样的事叫做慈善,那穷人做这样的事,她就是圣贤。看到她的故事时,我明白了什么是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然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最有用的。古人尚知要不断请教他人,要有虚心的态度。然而现在有些同学会想:我是好学生,我才不去问他们,多丢人呀!真的丢人吗?不丢人!不问怎知如何学!人与人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差,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学会谦虚。

  中国古代名著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灿烂的瑰宝,其中《红楼梦》写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的封建家族;《三国演义》道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势。然而只有《论语》奏响了人生真谛与感悟的优美乐章。而《论语》却奏响了人生真谛与感悟的优美乐章,她对我的一生造成了深厚的影响,相信她永远会是我人生的指向标。

读《论语》有感15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愈来愈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很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会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时间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们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是“不亦说乎”了。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读《论语》01-31

读论语的心得08-24

读论语心得01-29

读《论语》有感09-16

读《论语》有感08-15

读《论语》有感05-10

读《论语》有感04-24

读论语有感05-20

读《论语》有感集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