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合之众》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乌合之众》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乌合之众》有感1
决定群体意见和信仰的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间接因素类似于信仰,使群体接受某些信念,并且使其不再接受其它信念,比如民族、传统、时间、制度和教育。民族性格迥异,群体特质也不相同。
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构成传统。民族类似于一个在历史中生长的有机体,通过缓慢的遗传积累过程发生变化,这些恰恰支配者我们,即便自己不曾意识得到。时间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唯一毁灭者。政治和社会制度是民族的产物,制度之优劣并无客观标准,因时因地而异。能够决定制度是否完善的因素,除了实用和时间之外,别无他物。因此,制度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民族的幸福也不能到制度中去寻找。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人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本身,也不能改变天生的热情。应试教育之批判:使人厌恶自己的生活,想逃之夭夭。工人不想当工人,农民不想当农民,都想吃国家职员这碗饭。在高层是一群轻浮的权贵,多疑且轻信,在底层是对命运愤愤不平的群体,随时都想起来造反。不但没有让人获得生存能力,相反是破坏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包括(1)形象。(2)词语和套话。这些可以激活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它更加鲜明,跟重要的是词语本身就是某种形象的代表。词语的内涵古往今来意义早已面目全非,但是其拥有极强的号召力,群众只关注词语,忽视意义。(3)幻觉。人类只有怀抱着希望和幻想才能活下去。科学永远无法担负起这一重任,因为科学不敢做出过于慷慨的承诺,也做不到像幻想一样撒谎。(4)经验是传播真理的手段,也是幻想的敌人。(5)理性。群众不受理性的影响,他们只能理解那些拼凑起来的概念。但是,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就像是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这些东西。
有群体的地方就有领袖。只有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领袖拥有权威,是因为群体的奴性心态。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领袖的名望至关重要,可以用来动员群众。其方式有断言,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重复,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这也就是宣传的作用、广告的威力。传染,传染来源于模仿,且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名望可分为先天的名望(称号、财富、荣誉等)和个人名望(类似于魅力)。通过命令的方式、获取成功可以获得个人名望。但是失败和探讨会让名望流失,此时群众便落井下石。
群众的意见和信念可分为重要且持久地信仰、短暂而易变的意见。信仰数量十分有限,构成文明的真正基础。形形色色的意见之所以日渐增多,在于信仰日甚一日地失去影响力,群众力量在不断增长和报业的发展。现代人的历史观正在消亡,即他们在判断问题的时候,很难并存一个长久的标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没有一种能够引导意见的力量,再加上普遍信仰的毁灭,最后的结果就是极度的分裂。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那些伟大的人,那些具备长远眼光的人、以及那些使徒和民众领袖,总是要比那些只会否定、批判或者麻木不仁的人有更大的影响,同时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他们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读《乌合之众》有感2
《乌合之众》正如其名,主要解释与讲述“群体”(乌合之众)这一历史产物。这里所说的“群体”并不简单指向聚集的某一团体。“一千个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群体。”简单来说,“群体”是没有理性与自我认识的野蛮人的聚集。
由此,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框架起的“群体”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无意识的,思想简单极端的,野蛮原始的存在,渗透给我们的是一种反集体主义思想。
刚拿到《乌合之众》时,第一感受就是薄且简,但真正读起来却花费我大约两个月时间,涉面广泛且观点众多,理论远多于实例论证且字里行间存在一些暗示影射。书共分为三卷,勒庞选择从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来剖析群体,探究社会心理学。我则选择从以下几点表达我的看法。
首先第一点,于众多生僻概念及观点中我发现了一个我们都所熟知的实际现象——从众心理。据勒庞在书中的定义,群体是无意识的,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在判断上没有自己的思考且容易受到外界及他人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易暗示,易轻信。同时另一方面由于群体本身特点的存在。每个孤立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欲望,情感,放入一个群体中,这样的欲望,情感会被无限放大,包括力量,正如一个人是不易产生烧杀抢掠的犯罪思想,但群体数量上的优势便给这一想法带来实际可行性,所以面对格格不入的思想,庞大而又野蛮的群体很有可能产生“仇敌”反应。实际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此,不愿被孤立,被多数人的力量庞大的群体抛弃甚至敌对而选择从众,获取一时短暂的安逸。
其次第二点,就群众的思想与信念来谈,群体是一个简单生命体,思想自然也是简单的,无意识不理性的,观念更倾向于极端化,即一味地全盘否定或全盘否定,就像是倒退回原始社会时期一样。一方面他们更愿相信直观的表象,更擅于夸张放大,例如成功的演讲不在于逻辑清晰思维流畅的长篇大论而在于夸张形象的表达演讲主题及自我看法。同时具有丰富想象力,热衷于追求幻想。“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也可以很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所以对于思想信念来说,群体更尊崇自己幻想的产物,这也是《乌合之众》将其行为归为宗教形式的原因。
对于此处可以联系实际说明,最典型的即为网络舆论现象。成千上万的网民就是一个个所谓的“群体”,舆论的不同导向不正是这一个个“群体”想象的产物,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自我幻想的“事实”。例如最近被爆出的蒋劲夫家暴案,调查前甚至于伤检报告爆出后,还是存在对立的两种观点。此时,重要的不是案件事实,而是想象的事实。宗教迷信也是一个典型实例,最清醒的天才也不得不在群体的规矩面前俯首称臣。邪教不断存在至今,即使覆灭又会有新的萌芽壮大,正是群体的信念提供其发展动力。
另一方面即是思想的极端化,行为的冲动化,无意识不理性是极其恐怖的,这就表明群体所存在的一种潜在危险。于他们本身而言,有些错误做法甚至犯罪行为只是完成一种符合群体信念的任务。
例如极端爱国主义,为表现自己的爱国,而选择采用极端方式包括砸日本车,打伤日货买主等冲动违法行为。
最后第三点,对于勒庞所描述的群体的时代,他认为随着传统宗教,政治,信仰的毁灭与工业发展的巨变,群体作为一种潜藏巨大力量的存在,将推动我们进入群体的时代。勒庞的预测在某些方面的确得到了验证,比如上文的几个事例。但在我看来一:随时代变迁,背景日新月异,人类的思想发展变化是无法预估的,对理性看待也有不同的见解。二:面对现二十一世纪如此便捷且信息储备巨大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易辨别问题事实,更便于去理性分析看待,群体中的个体也不全是不理智无思考的存在。
勒庞其人可以说是天才,是直觉性论述者,他从自己的观察中直觉地将大脑思考产物全部写入《乌合之众》一书中,他的时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充斥着革新,起义,极端,变乱,当时的历史为其社会心理学探究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这样的背景下,《乌合之众》问世,流传百世。也许有些言论放到如今已经被否认摒弃且存在某些极端见解,但不可否认,它为后世心理学研究打下地基。阅读此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群体的认识,更深刻的在于它对于个体的社会价值。理性,应是我们时时刻刻带在身边的必需品。
读《乌合之众》有感3
很久以前,勒庞就预言了今日群体中的大部分特征智商低于群体中的任意个体,换句话说就是智商无下限。个人总是受着群体无意识因素的支配。个人如何实现超越,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事实就是这是一个群体的时代,人属于社会动物,要取得别人的认同那么务必先认同一个群体,在群体中发展自己,同时自己也会受到群体的限制,无论你是否知道人格和智慧都将被磨灭。无论这个群体对某事是认同还是反对,这都是一个个的群体和阵营。对某一群体的认同取决于群体的言论和发布的消息至少我认为此刻是这样的诸如微博等等,而事实告诉我们群体的观察往往是失真的。正像书中所讲,群体的情绪是单纯的,夸张的。而群体又是易受暗示的,于是这就催生了种种阴谋论,正因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被煽动了,是不是被暗示了。正因前面说到真实已经被群体糟糕的观察和分析潜质磨灭掉了...如果你不进入某个群体,你又很难知道他们的运作过程,而你一旦进入那么就不能保证你自己还有智商这个东西的存在。
我们总会在一个群体中,不是吗?正因我们都有一个阵营,无论你是赞同还是反对,除非你对此事不闻不问不去选阵营。那么好吧,又一个阵营出现了,人总是要有一个立足点来生存。群体能够成就,也能够毁灭。
群体中的个人如何超越群体低智能。我们学习群体理论,目的在于明白群体特征,从而掌握群体动向,自己则能顺利地超越群体。但群体中的个体,要想超越群体,是很难的。首先,个体既然成为群体的一员,就意味着个体有着与群体共同的意识,要想超越,就要先否定自己原来的意识。而人性中的以我为主,又注定了人不会轻易否定自己,因此,群体中的个体要超越群体的低智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个体要想超越群体低智能,首先就务必认识自己,然后否定自己,将自己从群体的圈子里拔出来。然后再来研究群体的特征,并由此思考超越之法。但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正因群体中没有人会支持,你还务必假装与他们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考验面前,人们往往会放下自己脱离群体的发奋。比如说,股市中的投资家,与其他所有在股市中投资的人都有共同的意识,要想赚钱。也正正因如此,他与其他股民一道,都是一个群体中的人,智能水平是低下的。他要想超越大家,就得经常与大众思想不一致,像涨得好的时候卖出,跌得惨时买进,横盘时还要忍受。他需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却又时常要遭受市场的惩罚以至于不得不怀疑自己是错的。要想从中脱离出来,其实很难,很难。
读《乌合之众》有感4
对勒庞的《乌合之众》早有耳闻,弗洛伊德称其为当之无愧的名著,其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也许未阅此书的人会不以为然,但当你深读下去,会惊觉勒庞竟能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如此淋漓尽致,将人的心理、从个体到处于群体中的个人的转变血淋淋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可否认,我们将在《乌合之众》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导言以“群体的时代”为标题,道破人类文明社会的本质存在形式。约翰·多恩曾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即每一个体都是相互牵连的,无关乎时间或空间、有形或无形的距离。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
正文分三卷,层层深入,由大及小,条理清晰,以法国大革命之案例贯穿全书从群体的特征、观念等来说明人们由单独个体成为群体一员之后是如何模糊自我个性意识、渐失自我思考能力、逻辑与判断能力渐与群体吻合直至智力泯灭的。他们汇成群体推翻专制呼唤自由个性,却又在群体中丢失自我,又因此渐渐产生了领袖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我从《乌合之众》中抠出了三个基本板块,或者说是我总结出的印象最深的两大主题吧:集体与个体、精神与物质。我想从这两个板块来谈谈我的理解与看法。
一、集体与个体
勒庞在全书反复强调这一点:群体使人们失去自我。没错,群体的力量足以让一个吝啬鬼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忠实的信徒,把本分的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英雄。
那么我们不妨顺着勒庞的观点,先来看看群体中的个人如何变得无意识,以及集体无意识的后果。
在勒庞看来,群体是冲动急躁、狂热易变、容易轻信的动物。他们极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无异议、情绪化、低智商的举动让我想起了《阿Q正传》中愚昧无知而又冷漠的那些看客群体:他们在阿Q无财无势的时候排挤他,在他得了钱的“鼎盛”期尊敬供奉他,在革命谣言蔓布之时讨好他这个“革命者”,又在阿Q被处死之时兴奋热闹地欢呼;亦想起了文革时期的青年们缘何丧失理性……
莫言获诺奖后,各大书店他的作品一扫而空,然而很多购买者甚至根本对其人其作一无所知,单单是因为身边的群体如此做。读者闻风抢购,出版界掀跟风浪潮。为迎合市场需求,出版群体亦大量以各种途径扩大出版量将莫言书籍推入市场。这是一场基于集体无意识及商业利益的循环购买浪潮,而非出于阅读初心源于精神的读书流。
当个人成为了群体的一部分,他开始易受群体的煽动,开始亦步亦趋和群体融为一体,开始忘却自己的本心与独立意识,也开始变得盲目暴躁,不计后果。
不止一次看见这样的新闻:欲轻生者因围观者怂恿跳楼身亡。这就是所谓的群体可以让人生,也足以促人死。舆论杀手造成的惨案早已不计其数,这就是群体舆论的力量。
种种事件告诫人们,舆论拥有无法想象的力量。我们该如何去合理利用这种群体力量,保持理性,公正真实,去做出积极的推动影响而非让它成为隐形杀手去阻碍社会发展。
毫无疑问我对勒庞“反集体主义”的极端观念是不敢苟同的。不可否认,群体吞噬了个体,使其失去自我意识逐渐趋同,做出无知愚蠢甚至危害社会的事。但我坚信集体有其独有的无可替代的积极力量。
从最小最近的谈,拔河比赛是群体齐心的活动,个体必是无法完成的。再看班级建设,处在一个氛围积极向上的群体会激励个体前进,朝着共同的目标驱进。社会建设、国家建设,一个民族的崛起是群体努力的结果,新中国今天的成就是中华人民群体共同的结晶,复兴中华的目标更需要群体的不懈合作。这些都是独立的分裂的个体无法实现的,即使是有理性有自我意识的高智商个体,这也是一个国家反对分裂、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原因之一。
故辩证认识、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是每个人的义务。
二、精神与物质
勒庞反集体主义的另一理据是,个体秉持的信仰在群体中湮灭。他对“群众心理”研究有两个起点:传统的宗教、政治及社会信仰的`毁灭;技术发明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巨变。这两点互为表里,皆为引发传统社会进入现代转型的主因。起着引领作用的精神信仰在工业文明席卷的年代里逐渐被瓦解。群体使个体忘却自我意识自我思考,似乎理所当然信仰也被吞噬。我承认工业文明初席的物质年代,群体以利益目的替代了信仰追求,但若断言信仰自此消弭着实不可取,无论是迷信还是正确的信仰。群体有其自有的夸张式的崇拜偶像,并且群体的偶像崇拜不会消亡。群体对观念只会全盘接受或者完全拒绝,信徒盲目服从偶像的指令,并有狂热的渴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在历史上同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来都是战胜者。
当然不可否认,信仰亦有其积极的社会作用。源于群众向上的奋进的信仰,中国方得浴火重生,雄狮苏醒。
勒庞所列出的五条群众运动的导火索中,教育是第五个关键词。他直言“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害人的”,呼吁废除教科书和考试,代之以勤劳的教育,因为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对于他此条观点,我只能认可一半。的确,培养懒汉的寄宿制度、过多的人为训练、填鸭式教育、繁重的课业使学生们没有机会学习适应社会、考虑融入时代,培养出了一批批空有精神理论全无实践能力的“书架子”,对象牙塔的美好幻想在严酷现实面前土崩瓦解。但是,他只看到了实践不可或缺的作用,却极端地否认了理论的作用,殊不知实践只有在理论的基础上践行才能实现功能最大化,正如精神与物质缺一不可。
读《乌合之众》有感5
勒庞的这本《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心理是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时代表征的重要意义。他对群众心理的研究在后世享有持久的影响,他在书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所处在的社会背景,至今已经演变成现代社会和人类政治生活最重要的现象。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从众心理,例如各种共享单车,十一购物等等,用勒庞的话说,群众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各种的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全面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者绝对缪论。
作者在书中过多的强调了群众负面印象,群体心理可以守财奴变成挥金如土,将怀疑者变成信徒,把正直善良的人变成罪犯,把胆小的人变成英雄,书中的群体犯罪的心理学特征在我们检察院办案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本书包含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其中有许多社会现象都隐藏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强调了群体中人的行为理性或者非理性的特点。
作为身处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必然身在群体之中,这是无可避免的'。无论是否是乌合之众,我们都会在生活中作出抉择。到底该选择随波逐流而麻木但轻松的安逸,还是选择打破砂锅问到底但劳累的奋斗与追求?随着社会阅理的逐渐丰富,我慢慢的明白,不成为书中描述的乌合之众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读《乌合之众》有感6
看了董事长推荐的《乌合之众》一书,感慨良多,作者居斯塔夫·勒庞总结的大众心理其实并不陌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一百多年前如此系统细致的研究,更加让人敬佩发人深省。群体的野蛮冲动本能、偏执易怒特质很容易让个体失去理性、迷失自我从而成为乌合之众,如何保持头脑清醒守初心、不从众甚至推动所在群体充满正能量而不断前行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命题。
勒庞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这说明了个人在群体中的微不足道,但也恰恰说明了无沙不成塔的道理,群体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每个成员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守住本心抵住诱惑成为群体向上的力量,如果放任自己随波逐流一旦加入消极不负责任的群体则很可能越走越远甚而一去不返。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俗话说:法不责众,因为群体的数量庞大,群体中的个人难以被追究责任,以致群体成员对于责任的.约束感完全消失。这样的心理让我不免联想到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网络暴力和围观不救人的情况,疫情蔓延之下因别有用心的流言引发的纷争、诋毁和谩骂;路上有人摔倒或需要帮助也会因个别人的一句“会不会讹人啊?还是少惹麻烦吧”而选择袖手旁观,这都是不自觉加入了消极负面的群体产生的社会现象。相反,如果网络上经常出现真善美的文字,路遇他人有困难主动伸出你的手,情况就会截然相反,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擦亮双眼做正确的选择。
习从众心理,绘出众人生。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加入许许多多的群体,家人、朋友、工作平台,我们在其中的角色一定要准确恰当。我很庆幸自己加入了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群体—南昌水业集团,这个群体始终坚持服务民生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围绕“三个一流”、“五零式”工作法等举措,严格履行社会服务承诺,大力开展扶贫助教、慈善捐助、无偿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赢得了良好的百姓口碑和广泛的社会认可。
团队不断践行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朝着迈进“全国环境产业集团第一梯队”的宏伟目标扬帆奋进,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的目标不是“众中之众”而是要成为“众中之重”。可能只是众多员工之中最普通的那一个,你依然可以怀抱梦想、坚守本职,筑墙之砖,为砖比石坚,攻盾之矛,为矛比箭锋。在看似毫不起眼的基层工作当中不断磨砺拼搏,受得了枯燥、耐得住寂寞,一定会远离“乌合之众”,绘制“出众”人生。
读《乌合之众》有感7
个人有意识的行为,会逐渐被群体无意识行为取代
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其个人行为很容易被群体情绪暗示和吞并,在个性被共性泯灭的同时做出被情感支配的极端暴躁行为或认知偏差。换句话来说,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之中,他的头脑和个人意志就被净化和隔离,所以理智和主见也就不再属于他们。
群体感情的狂暴更会因为群体责任感的消失而得到强化,道德约束范围的夸大使得个人在群体中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平日加以限制的欲望在群体的掩饰下顷刻爆发。
由于群体中存在无思辨和推理能力的理性特性,因此群体中的领袖更像是被赋予了神学的地位和意义,并在外在形式上体现为“宗教的语言”,绝对崇拜与无条件信服,特有的偏执和无端的妄想构成群体的感性信念,并进一步加深了群体组织被统治和被压迫的低劣地位。
要想很好地领导一个群体,那么领导者就必须在群体的想象力这一方面下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因为真理从来都不是群众最为渴求的存在,相比较而言幻觉与充满诱惑力的谬论更能满足群众幻想的要求,再加之中国式教育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匮乏,使得人们较少的拥有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的学生思维,就是对现存教育体制现象的完满体现。
我能想象到的关于民主的暴政:苏格拉底死刑、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
无意识情绪的支配、理性的匮乏、盲目的服从与相信、群体意识的感染使人们的行为逐渐被情绪支配且变得毫无回击之力,人们如同被牵线的木偶在集体感染的情况下做出一系列疯狂的行为并不以为然。
正是由于群众的这一特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在很多演讲或者辩论当中,情绪感染往往比理性逻辑带来的冲击强大的多,“观察观众的`表情变化,来判断自己每句话所达到的效果如何,从而得出采用什么论证证据最为有效的结论”“随时根据现场的反应来改变自己的措辞和演讲方式。”
通过这本书,我收获到:
1、保持理智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时刻采取第三人称的监督方式,随时跳脱集体环境审视自身行为。
2、主动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对待事物要现有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补充自己匮乏的思路。
3、根据群体特性,如若想要获得群体的支持,首要任务是征服其中的灵魂人物(因为他们是可以左右普遍观点的核心人物),其次明确群体想要的幻想
4、不要小看信仰的力量
读《乌合之众》有感8
可能是最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了,《乌合之众》这本书读下来总觉得哪里不对...一开始慕名而来,被推荐的理由是:能够对群体不理性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
但是整本书读下来,我只能看出来一句话:群体是不理性的。没有论证,依靠修辞不断丰富。
后来,每当意见相左者狭路相逢,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偶尔会见到双方援引书中金句用以嘲讽,成为了无端指责的帮凶,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些想法在此记下:
这本书划分了两类人。
一类人是通篇都在描写的,那些被放在人群当中,变得胆大妄为,勇敢非常,失去理智的人们。
如果某件事是不理性的,那么看穿它,揭露它一定是理性的`。
所以另一类人虽然只字未提,却每一个段落都没有缺席。是作者,是预设赞同意见的读者,是拥有理性的,人群之外的人。
当你接受了这套“乌合之众”的逻辑,并在相当数量的公共不理性事件中找到了现实依据,诉诸人身的逻辑谬误竟然冠冕堂皇地变成了一套理论而被信服。
这些看穿社会心理的“精英”从哪里来?
如果“理性人”来自于“乌合之众”,那乌合之众本身就是伪命题。
如果这些“理性人”永远区别于“乌合之众”而存在。其真实性本身就违反直觉,需要论证。同时,这将是对公共话语权最大的垄断,如果有人永远是对的,那还关对错什么事?
逻辑自恰的答案只能是后者,而后者的价值判断让人恕难苟同,事实判断也缺乏证据。
颇像《1984》中真理部的手笔。
读《乌合之众》有感9
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乌合之众》首次出版于1895年,尽管这本书出版于100多年前,但它仍然对我们理解当下的互联网网民行为有着借鉴意义。古斯塔夫·勒庞在书中对群体持有批判观点,认为有个性、理性的孤立个体一旦融入群体之中就会被情绪所感染,表现出盲目、冲动,甚至会不加怀疑地接受别人提供的'意见和想法。这种现象并未远离现代社会的我们。
回顾最近几年的互联网事件,造谣、网暴轮番出现,这与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和群体性特征关联巨大。一方面,互联网具有匿名性,会让部分用户产生网络是法外之地的错觉,躲在网络昵称背后胡乱发言、传播不实信息,进而误导大众;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网络社群让人们找到了跟自己兴趣相同的小群体,这种群体性容易让个体产生罚不责众的心理,跟风骂人、盲目评论,让网暴事件频频出现。
当然,作者在书中并不只是批判,他在批判群体的盲目时,反复提到理性。理性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它代表着我们思维中正义的部分、公平的部分,是人们需要不断反思才能达到的目标,具体到参与社会讨论,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开阔眼界,多听多看,俗话说“兼听则明”就是这个道理;第二,要多读书、多思考,理解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最后,就是要保持独立、理性的态度,不盲目跟风,不情绪化地参与讨论,尽最大可能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读《乌合之众》有感10
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学者勒庞是个保守派社会精英,他反对传统的国家主义,反对新兴的集体主义,推崇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他生活在法国革命不断的年代里,经历过巴黎公社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等历史时期,亲眼目睹了法国民众在传统的信仰与权威崩塌后,在近乎宗教般的革命激情中,退化成一群野蛮、善变、极端的原始人,在少数人的怂恿下,民众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骇人听闻的暴行,事后却要求爱国主义的荣誉勋章。于是,勒庞在他的传世名作《乌合之众》中总结道:民众缺乏理性,依赖于信仰与权威的引导,用想象来判断,模仿他人行为,简而言之,民众是盲从的。
很不幸,我们也是“乌合之众”,我们也会盲从。全球化信息化的年代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使我们愈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而开始追求信仰的庇护和权威的支持,两者共同的结果,就是解释古典人生哲学的于丹教授的走红。
《地球是平的》一书预见了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未来。我以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政府将失去左右舆论的能力,民众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民主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国际间竞争使政府必须拥有更高的效率,民众必须赋予政府更多权力,集中也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中国未来的政治体制将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权威民主双向加强的模式,即民众选出强力领袖,由他来行使巨大的权力。这一切,正如勒庞所言。
勒庞曾预言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必将是艰苦的过程,也曾预言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必将迎来更加极权的专制。他的“乌合之众”心理学认为:民众为了追求幸福,会愿意牺牲自由,追随强力领袖,赋予他绝对权力,并为他所宣扬的理想牺牲一切。令人不安的是,这个片面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有力映证——二战、文革——民众哪一次不盲从?哪一次不为疯狂的理想而疯狂地杀人?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心理学,了解是什么让我们盲从,如何克服盲从,从而确保一个稳定发展的幸福未来。
在连续读了佛洛伊德批判继承勒庞思想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和当代学者写的讨论盲从行为的《影响力》以及一些研究催眠术的书籍后,我倾向于用“催眠”与“同步”(synchronization)理论来解释“乌合之众”的盲从。
“催眠”是指个人意志被他人意志所战胜和控制。强大的群体意志战胜和取代了个人意志,个人被群体催眠了。(前面我专门写过一篇关于催眠的文章了,所以这里就不细谈了)
无论是否被催眠,人都有模仿他人的倾向,心理学上称之为“同步”。由于人天生都是自恋的',所以爱屋及乌,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即“认同”。为了让其他人喜欢自己,以便搞好关系实现合作,人会模仿其他人,即“求同”。“认同”与“求同”合并在一起,就是一种“同步”,它仿佛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写入自己DNA里的基础核心程序,是一种不是本能的本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古代律法正是对这一本能的总结。别人馈赠我,我就回赠他;别人攻击我,我就回击他。商家就很懂得利用“同步”赚钱,超市里那些免费品尝的甜点,在“同步”作用的帮助下,总是能让消费者乖乖地买下自己本不必买的东西。此外,销售人员千方百计地与消费者套近乎,也正是为了博取一种“同步”。
乌合之众的盲从,正是“催眠”与“同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催眠使我们变成了盲目之辈,而极端强化了“同步”效应,使得我们不受理性与道德的约束,做出不可理解的事情来。“自信”是抑制“催眠”的良方,“谨慎”是把握“同步”分寸的要领。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经常提醒自己,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自我。
PS,谈点关于“同步”的题外话。
在与人交谈时,模仿对方的表达方式,如语气、姿势、词汇、节奏等,通常可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所以,与父母沟通时要用家长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的方式,一旦反串,结果就很糟糕。多数时候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不畅,就是因为彼此都坚持自己的方式,而不愿意主动与对方“同步”。
人不只与他人同步,还努力实现与自身的“同步”,即前后一致性。因此,先问两个问题,让对方做出“肯定”回答后,再提一个过分的要求时,对方会很难拒绝。
“同步”也有副作用。如街头有人需要救助时,由于过路人都不知情,因此,他们只会观望他人行为,以期用“同步”来避免犯错。如果其他人都无动于衷,则人们也会“同步”这种无动于衷,结果便是一种“社会人情淡漠”的假象。针对这种现象,求助者只需指定一个帮助者,道明原因,并指明要求帮助的内容,使对方开始行动,便会帮你赢得更多人的“同步”协助了。
【读《乌合之众》有感】相关文章:
读《乌合之众》心得09-13
读乌合之众有感01-29
读《乌合之众》有感04-19
读《乌合之众》有感11篇11-18
读《乌合之众》心得(9篇)02-24
读《乌合之众》心得9篇02-24
《乌合之众》读书感悟03-27
《乌合之众》读书心得11-15
乌合之众读书心得09-21
《乌合之众》的读书心得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