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时间:2023-05-03 15:55:01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精】读《论语》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1

  在20xx年寒假中,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其中有几篇我深有感触: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习知识的同时又时常去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让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中的“实践”,就是把所学的东西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并体会到其中的喜悦。因为好学者的心胸是敞开的,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远方有人来讲道论学,近处的人也向自己请教,这不正是学有所成的快乐吗?再者,当他人不了解自己时,也不去怨恨他人,这是君子的涵养。

  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师长,做事情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爱护众人,与有仁德的人亲近。如果之后还有精力,就去学文化知识”。古代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说的这段话。在我国古代,书本知识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基本内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孝敬父母、谦逊待人、讲究信用、团结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就很难胜任以后的工作。学习做人的品质与学习书本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发展。古今社会的发展给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孝敬父母、为人处事,这本书真的很好,建议大家来读《论语》吧!

读《论语》有感2

  最近,我读了《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其内容为做人之道,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一部惠泽后世的礼仪之书,仁义之书。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四书”之一,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的书籍。随着儒家思想受到历朝君主的推崇,逐步成为正统和主流,孔子和他的论述对思想界,对知识分子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发挥越来越深的.影响,人们也将孔子称为“圣人”。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所主张的修身之道,以及他的智慧哲学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论语》中所蕴涵的道理数不胜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温是温习。复习的意思,故则是以前学的知识见闻,新是新的体会。发现。认识,总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我不禁想到“温故而知新”是孔子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要经常温习,因为学习是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温习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才能进行思考,举一反三。

  《论语》,当你每次“温故”时都会“知新”。

读《论语》有感3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被世人誉为“圣人”。《论语》是一本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语录体散文。《论语》蕴意深邃而又妙趣横生,人性与文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我们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不少感同身受的例子。

  学思并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每天都会学习,每天也必须要去学习,那么我们是如何学习的呢?上课时,是老师辅助我们学习,引导我们思考;下课时做作业,我们会照着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认真思考。

  假设我们不去思考呢?那么上课时便是另一番光景了:老师拿着资料念给我们听,我们在书本上写下来,下课时我们一遍一遍地读、背。这样会使我们感到疲劳和厌倦,甚至慢慢的厌恶学习。所以说,学思并进很重要,掌握好方法,我们就能事半功倍。

  乐在其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们常说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我们的态度就分为三个层次:知、好、乐。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中学习,以学习为快乐。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我们更加灵活 的知把识运用在生活中。

  善于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反省是一朵美丽的花。反省能让我们学会豁达,让我们做到乐观,让我们拥有豪情。

  倘若我们都不反省,都不会反省,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怎样?世界会怎样?若科学家们不反省,现在生活怎会如此便捷?若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不反省,那怎会有我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可见,反省多么重要啊!

  《论语》,它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直到今天,它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儒家经典永远不会过时!

读《论语》有感4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孔子说,君子不器。于是“不器”二字便犹如珠穆朗玛峰顶的星星,从古至今的人们思考着它,仰望着它,为它作注,设法践行,那些在我们耳中那些顶顶大名的贤者们无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读着它,而更加无一例外的是,每一个身体里流淌着黄河的血脉的中华儿女都坚定地向着它,像每天从不会迟到的越过地平线的第一缕阳光一样坚定地向着它,向着东方。

  第一《易经》有言:“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体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于教条,不仅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领略万物之道,追求道器不离之境。万物之道是个极广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说要去其中有所参透的人是君子,从这里来看,儒家中所强调的'社会责任感便渗透了出来,君子是读书人,有仁有德的人,这样的人长于世便要去领略万物,要去感怀天地,所以这样看来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于形式的,但也是束缚的有着清晰地道路的与方向的。这似乎便与我们今日所谈的新青年,新思想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灵魂驶向坚定地远方。

  第二,古代的“器”,专门指具有某种功能事物。于是从这个维度来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层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样,有着局限的用途。君子该是广博的,君子的才华该是海纳百川的,这好比是我们如今所说的短暂的生命与绵延的厚度,君子当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无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剑武器之意,所以这样看来,又有了第三层意思,君子当智慧清明,心中坚定有规,不成为小人的工具,不为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为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体现。

  第四,“器”也有气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怀天下,气量没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时君子多为有知识的阶级或更有统治阶级,他们是人民的牧羊人,当以容恕之道福泽天下,庇护万民。而今之君子更当以仁之心,恕之方,向着道。

  综上所述四点,谓之“君子不器”。

读《论语》有感5

  我认为读论语就是陶冶自己的情操,让自己了解很多的东西。

  读了论语之后,我认为自己应该做到论语里所说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觉得在读论语的过程的中,我应该做到孔子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有很大的缺点,有一些不经意间的缺点不易发现,所以我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学习,认真的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

  对于论语,我知道自己读的还不够透彻,我认为论语的内涵不知在于教人怎么变得更好,而是让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论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说生活处处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在这个新时代,很多人都丧失了自己的品德,但是我一直坚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社会风气变得更好,论语中孔子一直想要达到的,这正是我们要做到的,论语真的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也是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思想,所以以同一个要求去教导不同的学生,是做不到的,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的班主任做的很好,他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这个方式,他从来不要求自己的学生做到一样的效果,总有些人是做不到的,总有一些人可以做的更好,所以论语教会我们如何做到更好,当然论语也教会我们如何处事做人,没有必要去计较一些不值得的事,总有些人是你高攀不起的,也总有些人会出现在你的黑名单里的,所以啊,不必要去计较一件事,总会过去的。

  论语里真的蕴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向前看,要做到不怒,我们可以努力做到自己最好的样子,所以我们可以认真的研读论语,在这个新时代的潮流里,所以我们更要做到自己更好的一面。

  论语,也许没有教会我们什么,但是至少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如何做到更好,所以啊,论语就是我们学习的东西。

  还有人质问,学这么多《论语》,高考又不考,有什么用啊?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大丈夫不是为了炫耀而学习,而是为了明白事理,济世救民。顾炎武先生的回答多么经典。

  即便不是为了高大上的理由而学习,那也该为自己修身养性而尽力。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告诉我们复习求思是重要的。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告诉我们学习要追求正义,不钻牛角尖,当然,求异创新另当别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不断思考,在思考中要不断学习,如此,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人才不会成为书呆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告诉我们对待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切不可不懂装懂。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告诉我们特别是那些喜欢看成功鸡汤文的人,要看清楚别人成功背后的努力。

  如此《论语》,如此孔子,如此智慧,如何过时?如何腐朽?如何无用?

  文史悠悠,先贤已矣;阅读经典,幸得圣缘。作为新青年,我们首先应深入学习经典,而不是轻狂自居,鄙薄先贤。学下去,继承下去,为往圣继绝学,这是我们的责任。

  所以啊,我们应该学习论语里很多东西,所以真的,论语真的值得我们认真的研读论语,终于论语读完了,我的思想也经过了洗涤,成功的认识到我自己的不足,学习了别人的优点,真的感谢论语,是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也可以读到这么好的书。

读《论语》有感6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假期里,妈妈买来一本《论语》让我学习。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徒弟写的,写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书中主要写了怎样学习和思考怎样孝顺父母。

  我还记得孔子有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还有一个故事呢。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一天看到两个小朋友在争吵。

  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争吵不休。

  他们看见了孔子,就让孔子评理。

  着个问题把孔子也难住了。

  就向两个小孩承认自己不会这个问题。

  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实事求是的承认自己不会,也不怕别人嘲笑。

  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不会的问题,不会就问。

  《论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读《论语》有感7

  许多人都站下来静静地凝望?近年来我们的书刊市场上出了许多好书,但也出了不少坏书。因为这些人,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强,更好。哪一组胜出,就可以拿出自己的一些分数加给低的一组,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帮助他们,让他们有前进的动力?直到现在,这件事仍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闲来无事,掐指一算,自余去年习《论语》,至今已有一载有余。除过背了“乡党”,“先进”等几篇以外,竟无甚感触。正暗暗哀叹时,周礼不禁触动了我,遂意欲小议周礼。在此不敢高谈阔论以充学者,实只乃表我之浅见也。

  礼,乃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即周朝时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基础上,并束缚人的思想和社会活动,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周礼,和礼法、祭祀于一体。所谓礼法者,即法纪与礼仪。法纪即法律。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何谓祭祀?即备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于是乎,周礼既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道德标准,又是法律规范,形成了礼律相通的礼教。即礼允许,法律亦允许;礼不允许,法律亦不允许。所以,周礼巩固了统治者的权威,这大概也是周公制礼的真实目的吧:巩固年幼的成王政权。

  为什么说周礼是统治者巩固和加强政权的工具呢?因为它强调阶级性与等级性的差别并且设计了一套繁琐的程序来维持这种差别。正如荀子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周礼要求必须亲爱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使亲者贵,疏者贱。此谓“亲亲”。

  周礼还要求下级必须遵从上级,特别是周王。严格规定上下级秩序,不得犯上作乱。又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讲的是一个卿大夫冒用皇帝规格的舞蹈,孔子认为不可原谅。此为“尊尊”。

  周礼维护父权中心的社会,特别歧视妇女。“幼从父兄,嫁而随夫,夫死随子。”

  看罢礼法,再来看看祭祀吧!“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说一个大夫级的人物,却祭皇帝才能祭的山,所有人反对。这说明不同等级者的祭祀也不同,绝不允许僭越。

  撇开礼的等级性和差别性束缚不谈,其实践过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琐,如诸侯每月初一杀一头羊举行祭祀,表示‘听政’开始;国君祭祀赐的肉不能过夜……。

  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统治者是如何利用礼来压迫人民:周礼强调等级性、差别性和程序繁琐性,并且极其严格地维持这种等级差别,决不允许任何人僭越,如果违反,轻则受众人谴责,重则受刑罚制裁。

  周礼因身份等级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礼不是一种公平的社会规范。它不仅表现对被统治者的束缚,更是表现了统治者们不同的等级关系!只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一点觉悟,对礼的束缚毫无察觉,并认为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连圣人孔子都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周礼全盘否定,在当时的社会,周礼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毕竟“礼崩乐坏”不是好事。同时周礼还形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精神渊源。总之,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去剔其糟粕,汲其精华。

读《论语》有感8

  于丹这位作者编写了一本《论语》感悟,主要讲了以下七个道,对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帮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种人物,可能从你生下来你就必须孝顺自己的长辈,但它不是一种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有人开导,教诲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识可能是生产智慧的.基本条件,但小聪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们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千万不能动歪脑筋。

  第三,学习之道,一个人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不同的人,在学习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长补短,不耻下问。

  第四,诚信之道,人活着是为了正义,不能靠投机取巧,不守信誉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说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们小孩谈不上什么治世,但我们也要学一学,没准你长大就是总统呢。如果仅用政令来诱导,来约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这不足以上树立他们的廉耻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观念,尽自己的心去帮助他人,不要把种种是非推及给他人,要跟别人换位思考,假如别人这样对你呢?

  第七,仁爱之道,仁爱是一种人格情怀,它应表现为一种高风亮节,一种胸怀大志的气度,要帮助别人,鼓励别人,它是一种身体立行,点点滴滴的行为,不仅让别人受益,自己也很开心,也有收获。

  这七道,耐人寻味!

读《论语》有感9

  初读论语,有一种高不可及之感。但静下心来,慢慢去品味,你便会发现书中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永远都是最简单的。

  论语是一本记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语录,它运用了最朴实的语言去阐述一个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圣人。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善诱的,跟人言榷的口气。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了孔子的态度,一种儒家的态度,一种朴素。温暖的态度。

  我们看到的孔子,态度平和但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所以,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他的学生自贡曾经问过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就是论语中自贡问政的故事。而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自贡却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去什么?孔夫子说:去兵。我们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自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这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信念的重要地位。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至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就现在而言,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信仰。国家的凝聚归根到底是信仰的强大力量。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令我记忆犹新。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过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那非常破陋的小巷里。这么艰苦的环境对于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很佩服颜回,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时,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我想也只有那些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相比现在,很多人虽然已“丰衣足食”,但仍不满。因为他看到的总是比自己更富裕的上一阶层。而论语所阐述的,便是去寻找你内心中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合上论语,孔子的思想却仍历历在目。论语中虽然都是浅显的道理,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让我们细细地去品味论语,品味孔子的思想吧。

读《论语》有感10

  初识《论语》,还是小学五年级时,正值童年到少年的过渡时期。缘由是我听了一个台湾学者的讲座,他说儒家文化能影响人的一生,从小背诵四书的孩子会与众不同。年幼的我相信了,于是我开始读一则,背一则。坦诚地说,到现在也只背了一半,但我想并不必急于去求速,因为这一半,离吃透还很远。

  读一本书,是要与它一起成长的。在我看来,课本上的讲解永远也不能充分解释《论语》的含义,它不是一个“仁”字可以概括的,因为它本身就涵盖了人如何更好地立足于天地之间、获得幸福的大问题。这样的问题是从孔子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的,而我们也只有把它放到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才能明白其中的智慧。

  这些年来,也时常拿出《论语》诵读,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其中有些文字越发像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新读的文字也不时映射在我生活的各个角落。感谢《论语》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融入我的精神世界,在我心中无形地生根发芽。《论语》已经成为我的精神支撑。

  下面选印象最深的两点谈谈我自己的体悟。

  《论语》中记录很多人向孔子“问孝”,孔子的回答大多强调的是尊敬。世人所谓的孝,首先看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然而物质层面的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甚至“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这种尽心奉养也绝对达不到孝的标准。因为只有“敬”,才能让那些年迈的老人拥有对自我价值的自信,拥有精神上的愉悦,拥有对一生奉献的无怨无悔。若干年前,我觉得孔子的“敬”不过是把长辈地位放在儿女之上,但如今,我认为这是孔子对于长辈精神需求的一种体会。

  当然“敬”并非一味顺从,可以指出父母的错误,但孔子认为要“几谏”,如果父母不听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一点虽然不能适合所有的情形,但对于中年人赡养年迈的父母确实是很好的一个标准。当父母日益衰老,与社会脱离,很多事情上,他们的认识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也难以去改变一些固有的习惯和观念。孔子的话给了我们启示,对于父母的缺点要包容,不要过分与他们争出个是非,更不要因为他们改变自己就失去了孝心。

  在当今时代,“敬”应当包含更多的内容,总而言之,我们缺乏的更多是对老人精神上的关怀。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许多人能够给父母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也确实做了,但父母是否真的感觉到幸福了?今年春天去一个老年关怀中心看望那里的老人,一个年近90的老奶奶握着我们的手,告诉我们她的五个女儿除了最小的'女儿还来看她,其余都不管她。看看她住的地方,吃的东西,身边的陪护,也许物质上真的不缺什么,也许女儿们做了很多,但老人的心却未能因这些而温暖,她所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是女儿的温度。

  谦

  从“人不知而不愠”开始,《论语》处处教导人要谦逊,而这是修身立足的根本。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孔子看来,认识别人比让别人认识自己更为重要。在任职求官上,孔子也欣赏“吾斯之未能信”的谨慎。

  谦逊本身自然是高尚的,但人们又不想因此而不为人所知,放弃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是更难的一件事情。个人认为,自信与自我才能的展示是必要的,但前提是自己先具备了这种才能。在习得一种才能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即便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了,仍能“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那便是极高的境界。所谓“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稳重之中也包含了谦逊的心境。

  孔子曾提到和颜回终日交谈时,颜回总是“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姑且不说颜回的学习方法是否可取,他的确具有一种不显山、不漏水的秉性,而孔子不愧为圣人,他能够从各个方面考察一个人,因而颜回终究是低调还是愚蠢,这些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启示我们,有时刻意表现虽能瞒过普通人,却未必瞒得过高人。同时,我们在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对其全面地考察,“听其言而观其行”,而非“听其言而信其行”。极端一点,那就“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恐怕他的真实面目也就难以掩藏了。于是,谦逊未必丧失表现自己的机会,相反,一味表现抢眼而无真才实德的人,经过时间的检验,也必然暴露真实的自己。

  《论语》的智慧可以作为理想的准则,又可以真正地拿来与生活相结合。从古到今,不管时代怎样变革,《论语》一直可以指导中国人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发展。当然,其中思想并非一成不变,但那种古典文化中很容易启发我们如何在一个现代社会生活。这便是它的神圣之处。也许是性格使然,天生就特别喜欢《论语》以及儒家文化的安分和宁静,也许是《论语》促进了这种性格的发展。时常觉得自己在喧嚣的世界里找不到位置,想起《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竟有热泪盈眶的冲动,那种知己的感觉,恐别处再也寻不到了。也许是因为这种别样的感情,让我竟不能很理智地去评价《论语》了。

  当然读《论语》的一大障碍就是语言上的隔阂。多样化的解释、无穷的争议恐怕永远都存在,但这也许是件好事,每个人的生活体悟、文化层次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与其尽信某种解释,倒不如自己通过生活去归纳,去寻找与古人的共鸣。

读《论语》有感11

  近来,我们学校开始了“好书漂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读了很多有益的书,其中最喜欢《论语》这本书。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

  书本里面写了许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写 “孔子学琴”,孔子从小刻苦好学,他向鲁国大师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几天,大师都很满意了,但是孔子觉得自己还没有掌握技巧,又过了几天,孔子已经把这首曲子弹得如行云流水般动听了,可孔子还是觉得曲子的道理没有理会。读到这里,我觉得孔子很专心学琴,没有浪费时间,他整个人都沉醉在音乐当中。

  当我继续读下去,我知道孔子把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学新的曲子。但他还没体会作者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经过不断练习,终于有一天,他从曲子里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学习知识之后,不要骄傲自满,无论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专心致志、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还要不懂就问。孔子勤学好问,对事情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读《论语》有感12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国学名著——《论语》。其中,我对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朋友交而有信乎?传不习乎?”感触颇深。

  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我认为曾子说得非常正确!的确,既然是为别人做事,那么我们就要一心一意做好,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朋友之间要讲诚信,不能搞阴谋诡计;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如果不复习的话,会前记后忘,这样是学不好的。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以上面的做人、做事的标准时时刻刻要求自己,一直被人们传诵。三国时期,蜀国战败,刘备病逝,刘备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请诸葛亮来辅佐他的儿子。诸葛亮不负刘备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光复汉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末的季布,他一向说话算数,从不反悔,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温故而知新。他读书的方法有点奇怪,他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咀嚼,就如同老牛反绉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总会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新的收获,新的认识。

  三省吾身,是古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在做人和做学问上面。只要按三省吾身的要求去做,都会得到别人的称赞,取得成功。我们应该多多学习古人的优点,传承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使我们的言行永远不败于古人。

读《论语》有感13

  有人说,阅读是汲取精神的食粮;有人说,阅读是接受灵魂的洗礼。但我说,阅读是开启新阶层的人生,每读一本书,我都感到自己在蜕变,在成长。书,就像一个引路者,它引导着我脱去幼稚的外衣,变得更加沉稳,智慧,向着知识大道走去。而《论语》这本儒家名著,是众多书籍中给我启发最深的一本书,每次读到这本书,我都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知识,感悟更多的人生智慧。童年,在阅读中慢慢成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的名言。那时,我才七岁,但也懂得了“自尊”,经常满怀嫉妒愁闷,老是想着如何超过别人,抬高自己,这时,我看到了《论语》中的这句话。顿时,我如同挨了一记闷棍,我明白了整天想着如何抬高自己,想这想那,成天忧虑是小人之举,不仅没能如你所想,还白白浪费大好时光。而君子,心胸宽阔,宰相肚里能撑船,与小人相比,显得多么有气度!我立刻提醒自己平时要“制怒”,拥有宽广的心胸。从此以后,我一旦发现“嫉妒之魔”出现,我就会告诉自己,这是平庸的表现,只有市井小民才会这样做,道德高尚的君子,心怀如天般宽阔,我要克制住自己。从此以后,我生气的次数大减,一直保持着广阔的胸怀。《论语》,是你教会了我做人之道!

  在我成长的.每一步,背后都有着一个身影——《论语》。它将不慎落入沼泽的我拉出,将卷入漩涡的我拉出,它几乎帮助我化解了一切困难。我一见到它,就像见到了一位老朋友,又像见到了父亲。它就是一把利剑,帮我将拦路虎一一击败。记得三年级,在三月一日那个黑暗的日子里,我的语文成绩跌到了历史最低点,我就像被人扇了一记耳光,一整天恍恍惚惚。那时的我,就像失足坠落悬崖那般绝望。在这时候,《论语》又给了我以无尽的动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啊,我怎么能如此之快地失去了斗志,变得绝望?难道失败不是暂时的吗?人的志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绝不能轻易失去啊!于是,我立刻恢复了信心,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果然,在第二次考试中,我的成绩又恢复到优秀水平。《论语》啊,是你让我不断成长,不断抛弃坏品质!

  看似普通的一本《论语》,却为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有了阅读,我相信,我将会迅速成长,有了阅读,我相信,我的人生必将精彩!

读《论语》有感14

  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仁义的人,由于内心的富足使得他不会担忧,所以仁厚的人能够坦然的面对一切。有智慧的人,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不迷惑。我们当下的选择太多,所以我们只有努力让自己更强大成为一个智者,才能从容面对。勇敢的.人由于内心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就会足够自信。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当自己足够勇敢时,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害怕了。孔子认为君子能够做到仁、智、勇,所以就少了很多的忧、惑、惧。正是因为君子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才能表现的从容不迫。

  君子注重自我修养。君子不去苛责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经历等用来苛责内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也就是说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就远离了怨恨。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身的修养,做最好的自己,做一个善良的人。

  君子胸怀天下。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牵挂的是道德,小人惦记的是自己的房子,君子尊重法制,小人关心恩惠。君子是高尚的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人在穷困潦倒之时仍不忘自身修养,不断地磨练自己、完善自己,在他有能力之后才有可能去帮助他人。

  君子讲究言行,注重说话和做事的标准。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总是等真正做到了再说出来,敏于行而讷于言。

  君子,虽然只是简短、朴素的字眼,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君子,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论语》有感15

  曾陪着儿子一起去读他们学校组织的《论语》学习班,请来的是同济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上课,课上得很精彩,由此让我开始了对《论语》的再接触。大学里曾学习过《论语》,但都没有这次重读体会更深。

  《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当时,既没有电脑,又没有印刷,“书”是在竹简上刻出文字再用熟牛皮绳一片片串接起来的。这样,一本《易经》之类的书可能要有几十卷。而孔子经常反复翻阅,以至于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翻断,勤奋学习后又能将所学的化成自己的东西,实践在自己的人生中。这就是他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的原因吧。而如今,几乎家家都有书架,人们却不那么爱读书了,有些书都成了摆设,很少有像孔子那样读书如饥似渴,一本书读上十遍百遍的`人了。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孔子学习,要多读书、多实践,继而从中体会到孔子的“悦”——读书带给我们的内心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现在,人们交往绝大多数已经放弃写信,而改用E—mail,而且几秒钟就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发布到全世界。就算没电脑,打个电话也能迅速地相互取得联系。可在古代,联系远方的朋友只能用书信,以两千五百年前的条件,信使传递信件的速度与今日相比可想而知。今天交通便利。地上有火车、海里有轮船、天上有飞机。可你想象一下孔子时代人们怎么出行呢?他的朋友要从越国去鲁国拜访他,就需带上足够的干粮、盘缠,赶着驴车,历尽千辛万苦才能见上一面。当孔子见到他久违的好友风尘仆仆来到他家时,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而且其中的“乐”一定不仅在于聚会时的互叙衷肠,它也证明了孔子的德行与声望之高,远方的朋友才会不辞劳苦来看望他。

  尤其欣赏《论语·里仁篇》里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意思是说:看见贤能的人,要想着向他们看齐,遇见不贤德的人,要想着相对照地在内心反省自己。能够有向好的、贤德的人学习、看齐的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真正落实行动可是不容易。生活中有些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等等。孔子的学生冉求就说过这样的话,于是他就给自己画地为限,不愿再努力进取了。这样看来孔子所说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多么及时和必要啊!它让我们就像照镜子一样,时常观察周围而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不贤之处,以便及时改正。我想我们身为教师,既要这样去教育学生,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大家都努力照老夫子所教诲的去做,我想和谐社会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吧。

【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读论语心得01-29

读论语的心得08-24

读《论语》有感12-21

读《论语》有感09-16

读《论语》有感08-15

读论语有感12-26

读《论语》有感04-24

读论语有感02-26

读《论语》有感【热】09-04

【推荐】读论语有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