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有感(精选20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人生》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人生》有感 篇1
或许你也曾经有过迷茫,有过困惑的时候,譬如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会因是跟随自己的心继续向前走,还是屈服于现实的重压,如果你在处于纠结之中,那么便可以像我一样带着疑惑去《人生》中寻找答案。
《人生》讲述了一个因高考失利而在村里任教的民办男教师高加林,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他的生活一直都不太顺利。“大能人”高明楼的二儿子三星是一个靠走后门才上了高中的迟笨人,因为高中毕业没有工作,便把没什么背景的高加林顶替了下来。高加林不服气的待在乡下,一心想着怎样回到镇上,但村里“二能人”的二女儿刘巧珍又给予他爱情的滋润。过了一段时间,高加林的叔父从远方调回来工作还当了地区的劳动局长,下面的人为讨好他,走后门把高加林带到了县城里工作,高加林还和高中同学黄亚萍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甩了刘巧珍。可命运弄人,黄亚萍的前男友的母亲对高加林怀恨在心,揭发了他走后门的事,导致他又被迫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是个有血性的青年,他不甘屈服在命运的压迫之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曾幻想未来美好的生活,可他愤怒、困惑、绝望,这都是人生带给他的教育,他可能在人生的岔道走对了的路,又有可能在他人的推波助澜下走错了路,可谁有说的准呢?是错是对都是相对而言的,高加林总觉得生活不顺,可他也找到了好些快乐幸福不是吗,有好些人在高加林选择了城里姑娘黄亚萍的时候大骂高加林没良心,是个负心汉,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大背景之下,也许选择了黄亚萍就是多了一份在城里生活的保障,而选择机灵漂亮又朴实可爱但是个文盲的刘巧珍,在日后的生活中两人的分歧可能会越扯越大。高加林不是没有过思想的斗争,他痛苦着在当初第一次与巧珍生出情愫的地方和她说分开,也痛苦着在自己失去工作后主动跟为难的黄亚萍断绝关系,他也还是有着愧疚的心。
在高加林失去工作回到农村时,故事也缓缓落下帷幕。高加林是庄稼人的孩子,他从未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可他也从未有过成为农民的`觉悟。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三起两落把他摧残的险些失去生活的希望。可德顺老汉这个和时间做着抗争的老光棍早已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心性善良的他总会在关键时刻点醒高加林,好让他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顺老汉找到了他,他的话都让高加林和我的心为之一震。他一辈子都打着光棍,旁人看起来可真是寂寞,可他却说“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着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数,修过路……遮羞难道不是活得有意思马?——那你们年轻人的词说教幸福。”啊!这就是德顺老汉眼中的幸福。他还觉得“把书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就是幸福。高加林听了这番教导,眼里又闪起了希望的火星。这……这才是人生,也许经历过挫折,跌入谷底,坠入深渊,可只要人活着,生活在这土地上,就是人生,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精彩的人生。我们都在探索着人生,没有人能断言你未来的人生会以怎样的姿态存在,那些有经验者也许能在关键时刻给你指明方向可真当实践起来,又未免是隔靴搔痒。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通往正确道路的岔口。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的这段话被路遥先生作为《人生》一书的题记,也被我摘录一段作为题记,是有着他的意义的。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你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也可能没办法总是如愿以偿,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慎重地做选择。
面对人生的岔道,可能会迷茫吧,也可能会困惑,但这就是人生的魅力所在,总是充满思考充满选择,有着无穷无尽,无法用一板一眼的语言来表达的变幻。前进吧,不要害怕,不要抱怨,勇敢的做出选择,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读《人生》有感 篇2
阿图尔·叔本华是享誉全球的哲学大师。这本《人生的智慧》是他晚年的著作,书中逐层讲透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接人待物应遵守的法则,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真正享有幸福。虽然叔本华本人并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很好地运用这些智慧,可这本书却十分有启迪性。
叔本华最著名的论断是“生命意志说”。即生命是我的意志,一种盲目冲动的力量,一种不断产生欲求的力量,一个欲求满足了,又有新的欲求,生生不息,所以生命意志的本质是痛苦。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其实这本书中很多观点我都不认同,但这不影响我喜欢它。
摘录几个我喜欢的点:
个性决定命运。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获得什么样的幸福。精神的力量尤其能帮助人们领略更高层次的幸福快乐。自身的精神力量如果不够强大,即使是在亲朋好友或是财富这些外界的帮助下,能获得的快乐也相当有限,只能获得夹杂着动物性的流于俗套的快乐,比如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低级粗俗的消遣,能感受到的最佳乐趣充其量也不过是平庸的家庭生活而已;就连最能开拓人类视野的教育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一些高学历的人却精神匮乏就不足而奇了。
一个人内在拥有的'东西是决定他幸福与否的关键。如果一个人一来到世上就被赋予了外在的富有,但同时内在又是贫穷的,当他试图用外在的财富去弥补内心的不足时,常常徒劳无功,到最后连外在的财富也都会失去。——这个观点不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厚德载物”吗。
乐观能让人更幸福。抑郁型的人十件事情即使做了九件,他也不会感到高兴,只会为了那一件失败的事情坐立难安;但乐观型的人只要有一件事做成了,就会成功地从中找到安慰,并保持愉悦的心情,因为百分之百的坏事实际上并不存在啊。——这段话用于每晚辅导作业的家长再合适不过了。即使再不能满意,孩子每天还是有闪光点和进步的,适当调整心态,孩子和家长都会更幸福。
读《人生》有感 篇3
《培根论人生》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之杰作,是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结晶,论人生之经历,述处世之信条。
本书载培根论说随笔五十八篇,他旁征博引用典广泛,内容包罗万象。为人处世类令我感受最深。
为人处世类包括《论复仇》、《论逆境》、《论掩饰》、《论性善》、《论进言》、《论时机》、论《狡猾》、《论自私》、《论假聪明》、《论友谊》、《论谈吐》、《论野心》、《论礼节》、《论称赞》。
一个人走进社会里,受到社会这大熔炉的历炼,炼出的不知是好的样品,也不知是渣滓。掌握了好的方法信条,也许成功之路便会现在眼前。
培根告诉我们:明智之人只忙于眼前和将来之事,枉费心力的人才会对过眼云烟耿耿于怀,宽容仇敌实乃王者之风。顺境需要人的节制,逆境则需要人的坚忍,因为美德就好比名贵的香料,愈是燃烧、愈是碾压,其香却愈为浓烈。对微小的恩惠也不忘感谢,那其心重视的便不是钱财,而是人心。人人需要交朋友,否则,闭塞和窒息便是人体里最危险的疾病,也是人心中最可怕的敌人。友谊却能使心中的郁结和壅塞得到疏通和宣泄。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便可以倾吐你的忧伤、欢乐、恐惧、希望、疑虑,以及一切压在你心头的事,令己轻松快乐。
交谈中、行动中,都需要礼节。正如伊莎贝拉女王所言:“礼节就好像你一封永久的荐书。”这礼节最应该注意的是:要表现的自然大方,刻意的装腔作势反而是失态的。人们都需要恭维,却不可以过分,也不能太拘于礼节,这样有时会束手束脚。有智之人不会等待机会,而是去创造机会。
一个人只学如何好好的去做,是对自己而言的,如果不知道如何防范坏人,也是不够的,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需要掩饰,他可以麻痹敌人,给自己留条退路,也能看破别人的心思,“撒一个谎便能探知一个真相”即使如此。对于狡猾的人猛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出人意料的问题常常会使其措手不及,从而袒露心中的秘密。就如同一个隐姓埋名的人突然被人直呼其真实姓名,必然会有所反应。
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正在事情的开端就把握时机,果断出击。因为当事情到了必须要执行的时候,迅速就是最好的.隐秘之术,这就好比在空中疾掠而过的子弹,非人眼所能及,“兵贵神速”亦是此理。
真
要想在社会中站住脚,赢得别人的信任,必须让人相信你。怎么让人相信你?第一,言而有信。要不别说,要说就要在说之前考虑好,说出了,一个唾沫一个钉,言必信,行必果。第二,有错敢当。既然做了,已经是结果了,何必再装,大丈夫顶天立地何需躲避(除非事关重大)。第三,知错必改。让人觉得你还可以,你这人还靠得住。诚信相交!
稳
交流时要稳,语言不可过激,过激引起不良后果,因为谦虚没什么坏处。
做事不可马马虎虎,欺人欺己,若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岂不好些。起码不会养无头的苍蝇乱碰,即使失败,如草木灰仍可以做肥料,而泥土终无所用。
我认为一个人有野心没有错,但要知野心是什么。野心是一种催人奋进的体液,力量无穷,这需要用稳来平衡:目标不可过大,循序渐进,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修养,走人间正道。
最重要的是锋芒内敛。性格本没有错,桀骜不驯、狂放不羁也很好,但很容易令人生厌,心胸狭窄之人,也许会对你心生恨意。古人云:“善藏锋者成大器”。这样一来,一可以争取好的人际关系;二将峰藏心中,该出手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霆万钧,即便不能一招定乾坤,也可极大的威慑敌人。
知道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必要了然于胸。
磨
一个人很容易冲动,冲动是魔鬼,后果难料,因此,人遇事多磨难。在哪里磨?别人误会你,细心解释,如不成,也不可动怒,怒,即伤己又伤人。倘若别人有心与你闹矛盾,争,你只能将其扩大化,正中对方下怀。忍着,不与他争锋,他闹,难道没有累的时候吗?累了,自然就没事了。退一步,岂不海阔天空?一件事,做一遍未成功,那就分析分析原因,再做第二遍,如此下去,总有成的时候。梦存心中,仗剑天下,梦想必成真!
这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时间久了,棱角、烦燥大都已磨去,而磨出的是宽容,是平静,是大度。你不必担心会变得懦弱,因为在这过程中你已知道该做什么了。你,也已变成一座活火山,平时无声无息,可以与人们友好相处,一旦把它激怒,即使在它最有杀伤力的时刻,仍可看到其四射的魅力。当然激怒它的力量必是非凡的。
真,稳,磨——这三字真言,伴我梦的实现。
读《人生》有感 篇4
人生的道路很长,有些道理年轻时想不明白,直年老时才想通,但生命却快走到了尽头,所以人生的哲理还是早一点知道,才能少一点麻木,少一些弯路。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一本《人生哲理枕边书》吧!
这本书呢!是由外国著名的编辑与北京出版社共同努力编制的。里面有很多充满人生智慧令人深思的故事。故事虽短,但每一个都藏着无穷的知识和力量。
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有三个故事,分别是:“人生,乐观的心”,“人生,学会拒绝”,“人生,不可没有诚信”。
其中“人生,乐观的心”是这样的:曾经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边小镇,镇上的人们个个都很有善,突然,有一天,一场超大的海啸袭卷了这座小镇,到处都是海水和妇女儿童的哭声,罗利也是这座小镇的一员,看,他正穿着靴子坐在院子里看书呢!邻居看见了,喊了喊罗利问道:“罗利,你怎么还是在看书啊?你不伤心吗?你不担心你的菜地被淹了吗?你不担心你的狗被水冲走吗?”“我不伤心啊?我有几天没有洗澡,我的菜也有几天没有浇水,正好海水帮忙。我也不担心我的狗,因为我的狗它自己会游泳”。罗利不慌不忙的一一回答。就是这样的心态使他成功的获得了小镇上的最佳心理奖。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感悟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人生虽然短暂,但路还是很长的,每个人都应该为了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而努力奋斗,不能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停止自己的脚步。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里面的意思,但是又好奇里面的`内容,总是瞪着无知的眼神眨巴眨巴的听着爸爸给我讲。
现在,我长大了,也慢慢的明白了这些道理。知道了一侧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着生命的真谛。
“人生,短暂也好,慢长也好,这天上是云,扑面的风,路边的树。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不必匆忙赶路,慢下来吧!看看周边的风景,单调的过程需要用心的感捂来润色,去慢慢的品味。”
让我们一起一起感捂道理,开启自己的成功之旅吧!
读《人生》有感 篇5
带着复杂的心情把这本书看完,突然想问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都要尝尽;又有人说人生就像在下棋,每个人走每一步都要谨慎,每一步的机会只有一个,谁都不能保证全盘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但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应该要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的等待,错失属于自己的机会。
说真的,书中刻画的男主高加林真的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典型的人物。他身上既有现代青年的那种不断挑战自己,自信坚毅的品质,又有着勤劳、朴实认真的传统美德。他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心高气傲,热爱生活,并且爱好打篮球,关系国际政治问题和国家大事,融入时代的潮流。
他虽然生活在农村,身上或多或少会携带一些农村的传统,但是他不想他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委曲求全,他的精神世界有着更高的追求。但是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相差很大的`。当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位民办老师是,他很喜欢这个既能展现他的才华还能实现其心中理想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在权力和现实面前,知识显得如此的没有地位,他很快就被大队书记的儿子给顶替了,这样的现实情况使他开始有点放弃自己了,而后碰到刘巧珍又重新使他振作起来了,所以当机会再次降临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抓住了,开始走进了城市生活。
但是,他却抛弃了刘巧珍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只是因为自己拥有更好的前程,只是因为自己觉得有更好的在等待着自己。这样的他是自私的,他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忘记了曾经给他莫大帮助、并且深深爱着他的刘巧珍。虽然后来他醒悟了,为失去刘巧珍,并且没有好好对她反而辜负她感到痛苦,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好多的东西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就只知道后悔。
初恋时美丽的,初恋也是激情澎湃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的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纯真质朴,她一直以她认为应该的方式去爱高加林,充满激情但又实际。当高加林失意时,她每天陪着他,给了他精神上很大的慰藉,这样的爱太单纯了,但也是太无助了,因为你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更多的,甚至可以讲适当的保障。虽然当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因为她被自己索所爱的人爱着;而当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因为它被村里最漂亮最能干最善良的姑娘深深地爱着。但是,这种爱是公平的吗?显然不是。
原本多么美好的爱情,最终变成这样并不能说谁错了,人生谁能说谁对谁错。对于繁华未知的大城市,高加林的憧憬和向往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高加林是缺少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勇气。放弃刘巧珍,告别了粗俗底下的农村生活,接受黄亚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并不能指责什么,只是最后的结果无论好坏都是要自己承受的。而巧真正是因为没有文化,而且从小在乡野山间长大,所以她对世事无常,或得或失没有过多的追求和指责,所以她乐观坚强,即使面对情感上的失意也没有像一般女孩那样自暴自弃。所以说,人生无非就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的承担一切后果。
依然还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至于他个人生活道路上这个短暂而又复杂的变化过程,他现在来不及更多地思考。他甚至觉得眼前这个结局很自然;反正今天不发生,明天就可能发生。他有预感,但思想上又一直有意回避考虑。前一个时期,他也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宁愿让自己所它看作是桥!
他希望的那种“桥”本来就不存在;虹是出现了,而且色彩斑斓,但也很快消失了。他现在仍然面对的是自己的现实。
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祖国的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祖国的未来也得指靠他们!
当然,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的奇妙在于它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人生需要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当我们都老了,还能回忆往事。
我们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把握人生的抉择,把握人生的美好爱情,把握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怀揣一个积极的心,走好奇妙的人生。
读《人生》有感 篇6
大抵上人生同时朝两个方向行进,且并行不悖,一是欲望和业力牵引的,走向老年及肉身的毁坏;一是心灵牵引的,走向童年及初心的苏醒——题记
你用黝亮照着旷野的夜空
你用凹凸填满寂寞的缝隙
一滴奶汁一粒米
从你这里盛出的
是我渴时的乳汁
是我饿时的干饴
多年后,回忆你温柔的倾诉
就象那 母亲的河
还有父亲的土地
这是我“读”赵广清先生的玉米叶画《人生足迹》,心头涌动出的几句。 一幅画,有时就是岁月的黑白底片,你咀嚼,你摩挲,你思考,就会滋生出让你心疼的感彻!
赵先生的这幅作品,通篇只有一种材质:玉米叶。两种颜色:黑色背景、玉米叶本色的黄。三个角色:碾子、脚印、围墙。就这样简单的作品,方圆交替,传统形态,互补色彩素而艳。碾盘、脚印、墙角尽占画幅。点、线、面交融发出体量。 碾盘周围串串脚印,循环往复,点点跳跃,个个抢眼。脚印清楚,各具姿态,动感十足。
越是简单,越是浅淡,越是清欢,越是穹廓。这幅《人生足迹》,恰恰是赵先生生活的轨迹经历:从乡村的晨曦中走来,历数尘埃,才高为范。从师者的传统模式中走来,育人为才,立博妙为斋。从一方斋庭走来,以大行德广,立世界舞台。
走一步,再走一步。每一步的脚印都趟着泥土走过,生活的磨盘,就象树上的年轮,记录着成长的经纬:从舞勺到弱冠,家里到村那边的磨米房,二十多里的山路,每周都要往返其间一两次......“鸡鸣起床熄灯归,推碾拉磨满 身灰。脚不停歇千斤赘,转到何时能脱轨”(赵先生语)这就是少年时代的记忆。担着全家口粮的瘦小身影,碾盘圈圈转动着,单调重复的节奏,在赵先生耳朵里就是首高亢奋进的歌。多少个寒来暑往,碾盘声声,糠米翻飞,乡村四季,大原飘风。脚步丈量着岁月,心中描摹着理想,目光灼灼,星光繁烁。一袭灯火,思忖、兴奋。碾盘如歌,脚步如飞——村的磨盘承载不住风长的思绪,生活需要有更大的舞台!
走一步,再走一步。新翻的泥土,而立的韶光,教学研究中,一个师者的责任陪赵先生育才斐然。可每每故土碾盘的声音似黄钟大吕般,深情召唤,激荡在胸。爱她!就给她最好的礼赞!又是寂寞的苦心孤诣,白昼相接,喧嚣隔透,忍把浮沉,换了最孤独的时光,水墨丹青已满足不了赵先生对生命的思考,他要寻根溯源,要把家乡的草木山水变成创作的源泉,以原生态原汁味的玉米叶为摹本,十年苦寻,力排众异,终成大器!生命的磨盘推向了另一个崭新的天地!貌似孤独寂寞,却有一缕暗香在浮动。心静,天地便寂静,嚣闹的尘事又耐他何?波澜不惊的心境,一颗有信仰的灵魂,总会彰显出不一样的芳香。磨盘如歌,脚步稳健——博妙斋的磨盘完成了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研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赵先生却让天地自然之美化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把生命最原始的质拙之美尽展!
走一步,再走一步。夯实的脚印串串,汗水酣畅的流着,是甜是咸只有自己体会。孤独是优胜者的必经之路!赵先生经过了归隐沉寂般的苦修,不但玉米叶作画独领风骚,研制成玉米叶新型超环保原生态的雕塑,建装,家具和胶水等材料,这些已经陆续投放了市场,完成了多项专利的发明,蜚声国内国际,多次的国外画展和国际友人收藏作品,绚彩电影节,飞翔联合国契约组织艺企联盟的上空,生命的磨盘也完成了华丽转身。可赵先生依旧还是那样的谦逊勤勉,不事张扬,如同磨盘上的光泽,耀眼却不障目,泛亮而不惹眼,经年的打磨,厚重守拙,亲和质朴。磨盘如歌,脚步咏踏——走出国门的磨盘让世界认识了白山黑水,也让赵先生的'脚步走不出对这土地的深情眷恋,用作品完成自我,用自我走出大我,用大我植根土地!
这幅《人生足迹》让我们遐想、思索,是赵先生学习探索创作的人生经历的缩影,又体现了变化统一的哲学思想。变化即寻找各部之间的差异,除了作品表面图案的不同,也是赵先生每一步生活创作足迹的心境视野的不同所导致的结果不同,即人生价值意义不同。统一即各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作品中材质和色彩的统一,同时展现赵先生的人生足迹里,始终贯穿的一种情感,即对家乡的深爱眷恋,对自然的敬畏尊重,对专业的求实务精,对自我的不断提升。
看似简单的作品,却把一首人生足迹之歌演绎得响遏流云,是一首心灵之歌。一个艺术家的初心,就是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引领,去表现生命的真实自然清纯静之美,如同童年童心的的不事雕琢,还生命一方净土,给净土一曲流槲,更是对自然界赐予了一份生命之美的感恩之意。
“我们的生命都是借来的,迟早会还回去”。对于宇宙而言,人的生命如此短暂!转瞬,攸然。或许,世间本没有繁华可以留住,所以用自然之美来体现攸走的流年,相逢时互投一抹微笑,便是不朽的传奇了。当脚印,丈量了生命的长度,心灵,却拓展了生命的宽度。赵先生的生命磨盘会一直转着,但不管如何旋转,永远走不出的,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和一颗盛开、跃动、暗香的灵魂之磨盘!
读《人生》有感 篇7
“哥哥你不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加林终于还是回到了高家村:一无所有,有的仅仅是沉甸甸的现实,压的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喘不过气来。
生活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书看到这里心里着实有些不美气(加林被开除,巧珍嫁人了,亚萍依旧过着城市生活……),但这就是生活,它是公平的不容抗拒的。
对生活本身而言,对高加林而言这一切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如此遭遇对年轻人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若你真是颗金子,这便是你发光的`资本;若你本来平庸,那么发生的一切便是理所应当。总之,对年轻的加林而言是一件好事,特大的好事。
生活是公平的,看你有没有能量,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
高加林是所有有梦想年轻人的缩影——真实、平凡!
巧珍——黄土地上最真的妮子,土地教会了她博大、深厚、平凡!
德顺老汉——农民,黄土地上最具智慧的播种者!
高加林的将来会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曾经有不少读者给路遥写信希望其为《人生》写续集,孰不知没有结局,便是最好的结局。年轻人的生活只能自己做主,作家怎么能左右人生的结局。
人生便是如此,《人生》道尽沧桑!
读《人生》有感 篇8
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灯,为你照亮前进的路;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座标,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理想是人生道路上行驶的动力,为你补满前进的信心。
前几日,受推荐,我与《理想点亮人生》这本让人读后受益匪浅的书籍来了一次邂逅。
书中讲的是一些关于名人的故事:从小病魔缠身却不放下的张海迪;身高仅150厘米却获得150余枚国内外奖章的邓亚萍;听不到美妙音乐却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邰丽华;立志为祖国造结实的大桥的茅以升;毕生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为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拿其中一个来说吧!
邓亚萍身高仅及乒乓球台的她,多次因身高被乒乓球馆的教练拒绝,但是邓亚萍却从不气馁,一向苦练,据统计,她一天接球打球要重复一万多次!汗水浸湿了她的训练服,只好不停地换,一天下来,她至少换了8-10件训练服。皇天不负有心人,身高虽为150厘米的邓亚萍,先后获得了150余枚国内外乒乓球比赛奖章!
是什么使她不断坚持下去?是什么使她拥有如此坚强的毅力?是什么使她越来越努力的训练?是理想!是理想!理想,就是我们的那盏灯!点燃理想之灯,我们就有了前进的勇气。再大的风,再大的雨,我们都能迎着风雨前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追求理想的道路不会是一马平川,而是充满着坎坷与荆棘。孤独,寂寞,挫折,打击更可能常伴你左右。但是没有血的历练不能成为真正的将军。同样没有各种苦难的磨练又怎样能有潜力的.提升。一颗坚定的,勇往直前的,无所畏惧的心,能够支持你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终点。理想信念就是激励我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我们如果有了坚定的理想,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此刻的我渐渐长大,我的理想也越来越清晰明朗。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追求,理想不必须要伟大。我期望能在自我的岗位上出类拔率,倾尽全力来回报为我付出了千辛万苦的父母,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期望我的家人因为我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和幸福。这就是我的理想,很平凡,但却不卑微。
过去的光阴再也不会回来,我为以后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指引我去奋斗和创造,没有人能够帮我,除了为理想战斗,我没有其他的选取。对于我来说,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黎明在回望那些曾为理想艰苦打拼的人们,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向他们一样,用心血浇开人生绚烂的花。记住: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理想的开始,脚踏实地是我们让理想成真的真正途径!
人生的路,因为有了这盏灯便不再黑暗,生活,因为有了这盏灯而不再单调,再黑,再远,再难的走路我们都不会胆怯了!我们的青春会因理想而更加精彩,给自我点亮那盏理想之灯吧!
读《人生》有感 篇9
高加林被高明楼违规操作失去代教工作,农民身份参加大队劳动。高加林想办法报复高明喽!但高加林老爸老妈不但不允许他报复高明楼,反而要求他要对高家以礼相待,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现状。
如果他老爸老妈不这样要求任由高加林报复高明楼的话,可想而知他家以后的生活不知道要受到高明楼怎样的虐待。
高加林回到农民身份后,可以说到了人生的低谷。就在他厌天忧人觉得整个世界都欠他的时候,刘巧珍带着爱情闯入了他悲观的世界。人在悲观绝望时爱情就是最好的良药,能把人拯救出来。
当高加林看到他叔叔来信说要复原到当地当劳动局局长时,高加林心情激动地跳了起来,因为他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工作火种又燃起来了。虽然他叔叔不肯帮他安排工作,但他是劳动局局长的侄子,工作自然会有人把他安排好。因此他又再一次从农村走向了城市,第二个人生的小高潮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到来了。
郭加林来到了城市,就把农村的一切都抛在了脑后,他的老爸老妈,她的`爱人刘巧珍,还有他的根也都忘记了。伤害了巧珍,伤害了他的家人,伤害了张克南。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当一个人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往上爬的时候,它爬的越高就会跌得越惨。他就像一棵树没了根长的再高一样会枯死。
就在高加林春风得意之时,是他飞的最高的时候,危险也悄悄的降临。马占胜帮他走后门安排工作的事情被张柯南妈妈曝光了。他的悲剧又再一次重演,又回到了农民的身份,又跌回了谷底。
高加林的人生可以用一个M字母来形容,两上两下最终回到原点。
《人生》告诉我们,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遵守原则,守住道德底线,不能忘本。
读《人生》有感 篇10
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让两件同样的事进行鲜明对比,结果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作者列举了许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让我恍然意识到,自己便和这文章中的人似曾相识,当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审视另一个自己时,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有着许多缺憾、许多不足,甚至让我对自己也感到厌恶的一个人。
有些人,有些事,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身份,换一种心情,再次去看待这些人或事,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当看到别人的错误时,我们也应该去反思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错误,我们也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错误,因为“生命中就应该有裂缝,阳光才能照的进来。“
当别人有难处,我们应该体谅,但当自己有难处时,却不能消极对待。我常常用一句话来提醒身处困难的自己:“哪怕是房檐和屋顶把生活压得再低,但它还是有另一片天空的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遭遇困难,没经历过的,应该换位思考;经历过的,我们更应该相互理解。
面对自己的错误,要做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面对自己的困难,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之男子汉气概。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用你的笑容去改变世界,不要让世界改变你的微笑。
读《人生》有感 篇11
对于路遥这个人物,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他是当代的大文豪,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文豪,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曾经这样评价他:“路遥的精神遗产至少有以下四点:第一,他对文学事业的那种神圣感,以整个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学;第二,他对普通人命运深刻、持久地关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孙少平等人物形象,给了社会底层特别是正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以永远的感情共鸣与精神鼓励;第四,他尽可能地挖掘、表现了每个人本身潜在的朴素而又宝贵的精神。这四点足以使一位作家永远不朽。”由此可见,这位作家的伟大,今天,我又读了他的中篇小说——《人生》。
《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荣获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二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本小说以城乡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人生的变化过程以及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本中篇小说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的糊在了我的心头。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思考到:“人生苦短,岁月匆匆,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经过反复观察,认真思考,仔细研究,我终于琢磨出来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来奋斗的!就是要努力开阔,努力奋斗,为自己的人生画出辉煌的一页,使自己的人生不留下如何遗憾!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来传承!为了完成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奋发图强,刻苦读书,掌握好每一门科目,长大后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这——靠的就是我们去奋斗!很多人经常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漫长,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要干什么的?难道就是要白白的走一遭吗?对于这句话,我的回答是——人生并不是要白白的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然后平淡无奇的离去的!人生,是要用来努力奋斗的!
人生就要奋斗——这就是路遥先生的作品《人生》带给我的启示。
读《人生》有感 篇12
人生的乐趣在于什么?大概不同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答案,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记得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独自一人徘徊在校园的小径上,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乐趣是什么?孩提的时候,孩子的乐趣很简单,一件玩具,一块糖果,一次儿童乐园,一本小人书,都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烦恼和失眠。上学了,优异的成绩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考上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是自己为之奋斗了12年的目标。上了大学后,学习成绩、学生工作能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能力的提高是自己目标所在。临近毕业,我茫然了,对工作的茫然,对离开校园生活的依依不舍等等。思考多天以后,我顿悟了,罗素的话深深的启迪了我,也深深打动了我,我其实想到了爱,想到了我为爱我的人活着,为我的亲人活着,为牵挂我的人活着,为一个或者无数个希望而活着,为一个没有实现的目标而活着,为了不断完善自己做有利于他人、社会的事。作为一名教师,人生的最大乐趣在于奉献,寻找自己认为的'幸福人生。
大多数教师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每天起早摸黑工作十多个小时,工资微薄;学校里有忙不完的“常规”工作,各种各样的检查达标活动层出不穷,自然觉得很累;遇上几个“刺头”学生和老师较劲,碰上个把家长强词夺理,同事之间难免产生点误会,自然觉得很烦;夕日里邋遢无比的同学现在成了大款,学不如己的同学在官场平步青云,社会上教师依然显得很“弱小”,这一切自然让人觉得很悲哀。做个教师又苦又累,工作中又平添了不少烦恼,社会地位还是很卑微,看来要快乐起来,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难道教师注定要做个春蚕,吐丝方尽才能解脱?难道教师注定是个红烛,只有燃烧了自己才能照亮别人?难道教师注定是个苦行僧,一辈子辛苦劳碌才算是不辱使命?难道教师注定是个痛苦的职业,一生都无法享受职业的乐趣?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惨了,直面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生活的意义可以追寻。我们都希望换一种方式生活,可是现实并不允许,也就是说,在教育生涯上,我们还要一路走下去。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找教师的快乐之道,发现教师工作的好处和意义,从而享受教师人生的乐趣。美国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生活。”“境由心生”,态度决定一切,换个角度看教育,你会发现教育同样充满魅力,快乐随处可寻。
享受阅读。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一篇有关阅读的文章里的这句话,我只看了一遍,就永远的记住了。教育是提高心智的活动,首先要求教育者本人要有高雅的气质,智慧的心灵,如果不坚持经常性阅读,以阅读这种方式来修身养性,提高学识,高雅就会走向低俗,智慧之花就会枯萎,自来水之源终会干涸。所以,教师职业的最大好处就是强迫你要不断阅读,不断提高自己。一旦形成阅读的习惯,阅读也就成了一种最好的享受,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任由灵魂自在遨游,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与名著相伴随的日子,一点点真情感悟,一处处灵犀相通,都会让你发出会心的微笑。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生命的内涵在不断扩大,精神也被提升到了一个较高境界。你的人生宽度,你的人生终点可能从此逐渐改变。
投身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每位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路。”当然,这里的教学科研决不是那种图名为利的表面文章,正如新教育理想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所言“应该真正打动教师的心灵”。触及心灵的教育研究不仅能够打动自己,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而且可以打动学生,彻底变革师生关系。关注每节课,关心每个教育事件,这时的教育教学就不再是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它们就有了生命的特征,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工作的趣味就在其中产生了,这样的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带给你更多的快乐。作为教师,教学不仅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自己的成长过程,不过,这样的成长需要你不仅把教师当成一个职业,更要把教育家当成自己的梦想,从现在起就把教育教学研究当作快乐的动力。
走近学生。我们常常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敌人,置学生于自己的对立面,这样你不想痛苦都不行,有这么多的人和你作对,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教师的工作对象很特殊,它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学生,当你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你就注定和学生不可分离了,学生会成为你生活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学生会给你带来不少烦恼:发愁他们的成绩上不去,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自己的工作成绩也要打折,一些调皮的学生不遵守纪律,老是影响班级和学校的荣誉,一些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情的付出却得不到真诚的回报。但是,你也要承认,学生也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教师节那天,学生给你送来一张张贺卡,真诚的祝福让你热泪盈眶;某个学生在作文里把你当作最敬重的人,对你无意识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津津乐道;多年以后与一位已为人父母的学生相遇,在他的孩子面前,他仍尊称你为老师的时候,这时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快乐。失去快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保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总是紧紧的包裹住自己,不愿露出一点真情,一点笑声,生怕学生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这样,我们也就走不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课堂也就成了教和学的机械传递,我们的教育现场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当教育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气息,我们自己也就失去了快乐,面对工作,多了份叹息,少了点笑声,多了份失落,少了些快乐。其实,只要改变一点点,走近学生,给学生一片真情,就会得到学生的真心,给学生一点快乐,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也许我们并不能消除工作中的烦恼,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寻找工作的快乐,从阅读开始,不断提升自己,关注教育现象,关注学生发展,这时你就会发现,在烦恼的背后往往充满了人生的乐趣,那是只有教师人生才能享受得到的乐趣。
读《人生》有感 篇13
皎皎的月光中,我掬起一捧倒映着月光的泉水;落落的余晖中,我拥一缕最暖的影子;灼灼的枫叶里,我拾一片脉络清晰的遮挡阳光;萋萋的芳华里,我捧起一本路遥写的《人生》,我仿佛透过高加林看到路遥的人生态度。
《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因为民办教师被大队长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代替而被迫回到土地,又因为他叔父的原因得到离开土地重新回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到最后被张克南的妈妈揭发控告高加林是走后门参加工作这件事,再被赶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故事中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当高加林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进行着一次又一次重大选择时,他是怎么做的呢?在感情与理想面前,他选择了去城里当职的理想,远离了真挚热烈爱着他的巧珍,没有与爱人厮守在土地上。当然,小说中这个让高加林进城机会像是给高加林开了个玩笑,最后高加林因为张克南的母亲举报还是回到了他想远离的农村。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高加林早就知道了自己会有这样一场空的结局,当初那个让他进城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时,他还会不会选择进城大显身手。我想他大概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就如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早早就看到了那些女子的结局,可他当时太小还看不懂,又或者未曾经历过又怎么会懂得呢?就如同小说中失意的高加林,他本来有文化,觉得当民办教师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价值,但却因为明楼要让自己的儿子当民办教师,将高加林减开了。后来虽然有热烈痴情爱着他的刘巧珍的慰藉,可他心里还是会时常泛起惆怅和苦闷,他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要看汽车、火车、飞机等,所以我想高加林大概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便他早就知道他这么做会失去爱人巧珍、令父母失望,毕竟人生最大魅力不就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未知却又无限可能的旅途吗?
在感情面前,他在农村姑娘刘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中,他选择了和黄亚萍在一起,他心里是有巧珍的。我想高加林在这场感情选择中,除了黄亚萍能让自己父亲带他去大城市这样的利益之外,其实还有巧珍跟他之间的文化思想上差距,刘巧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而高加林是高中毕业,高加林希望自己的伴侣能跟自己谈文学,一块天上地下地说东道西而不是跟自己说村庄的井修好了、老母猪生了十二个猪娃等这些乏味的事。
最后,我记得路遥在书中的写过这么一段,“当然,作为年轻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歪门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我们当然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生活,更不能用邪门歪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如小说中的高加林的人生,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十字路口,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正确的路其实很难走,但高加林选择了一条看似平坦实则曲折的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我认为这一点是极为难得的!他在这条路上辜负了巧珍、令父母失望,可却做到了没有辜负自己。
《人生》带给我的最大感动便是,在人生的漫漫长路,有些事情你知道归知道,但哪怕到最后一场空,可你执着的依旧执着。
读《人生》有感 篇14
《烦恼人生》以“零度感情”叙说生活的厚重和烦恼,为我们勾勒了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与内心世界,唤起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作品也同时表现了池莉作为一位女性所特有的对生活的敏感体验,也表明了池莉本人对于生活对于爱情的态度
小说中描述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武汉中的一个平凡家庭的寻常生活片段,作者池莉用她细腻的笔触合入微的观察,娓娓的道出生活的真实,也同是透出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对待人生,应该如对待茶一般,细细地去品。平淡中融合了简单的浪漫,烦恼中也折射着静静的幸福。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作者用一个中年男人的口吻道出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道理,懂得珍惜。许多平淡的,不起眼的东西往往是最值得珍惜的。不过这些领悟,往往在失去之后,才会明白!长江正在涨水,江面宽阔,波涛澎湃。轮渡走的是下水,确实有乘风破浪的味道。太阳从前方冉冉升起,一群洁白的江鸥追逐着船尾犁出的浪花,姿态灵可人,这是多少日向往的长江之晨,船上的人们却熟视无睹。是生活的磨练了他们的茫然吗?我觉得是太多的人不懂得生活,只有少部分地才会去品尝生活的丰富。品位生活,品位自然,品位人生。这是消除烦恼的最好方法,可是多少人做得到呢?
在《烦恼人生》中,主人公印家厚作为现代化钢板厂的现代化操作工,经过了日本专家的严格培训,他对工作充满自豪感,他的精神状态极好。但是低层次的现状—物质和精神的,在一天之内不断袭击他,使他成为生活的被动者;半夜孩子跌下床的内疚,晨起洗漱解手排队的无奈,带儿子挤月票的拥挤争吵,评奖金只得了个三等奖的恼怒,对徒弟雅丽的一往情深表白的恍惚,对幼儿园教师肖晓芬一瞬间的迷乱,食堂吃饭吃到青虫的愤懑,为父亲祝寿准备礼物的奔波,住房的拥挤,经济的拮据……这一系列最大限度地体现印家厚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烦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在这篇小说中,池莉抛开了个人的对生活的粉饰,冷静的不带感情的一一用“相机”拍下生活的本来面目,再把它们展现给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池莉通过印家厚一天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像一艘幽暗的轮船载满了昏昏欲睡的乘客,慢慢悠悠地逆着我们的理想而行,我们不能下船因为四面都是滔滔江水。站在生活的轮渡上,我们心中充满不可知的迷茫;但它是向前行驶的,所以生活又充满了希望。这种迷茫和希望交织的矛盾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烦恼。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的生活,它改变着我们。在生活面前,我们是积极的被动者,所以对于生活我们只有去承受。
在《烦恼人生》中,印家厚们面对生存的实际现状产生了一系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压力,面对这种压力,人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再具有自我选择性,更多的是一种被选择,在生活的逼迫下,人自觉的调整自己,无条件地接受世俗经验,在面临生活选择时,往往身不由己的`服从了社会选择。印家厚作为一个接受过先进培训的高级操作工,他有理想、有美好的幻想,甚至有那一瞬间的迷乱,但这些在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因为这些最终只能是一个“梦”、“梦”虽然是美的诱人的,但却是虚幻的,无根基的,易碎的。印家厚的这种思想,表明了他对这种烦恼人生的一种认可,实际上也表明了池莉对于这种日常生活的认可,这种认可,让池莉不再感到孤独
在《烦恼人生》中,印家厚对婚姻的态度也可表现池莉对于爱情的诠释。在池莉以前的作品中,爱情是温婉的,它闪耀着诗意的柔美的光环。爱情对于个人有至高无上的意义,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爱情的神话被现实生活瓦解了。在现实生活中,爱情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也不再是狭义的两情相悦。而作为爱情的衍生物—婚姻,也不再是卿卿我我,不再单单是精神上微妙的沟通,更多的是物质上的相互慰藉。婚姻或者爱情在池莉这里,不再是以感情作为存在的基石,更多的也许是因为生活而存在,它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衍生物,是现实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础。池莉在转型后所写的爱情,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撕裂,也是对以往理想主义的撕裂。在《烦恼人生》中,爱情不再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志同道合,爱情变成了维持生存的一种必需的条件。
池莉,她在《烦恼人生》中所描写的这样一些在世俗生活中挣扎和奋斗的人们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虽不堪重负,却能不屈不挠,不言放弃,虽有无尽的烦恼,却能时时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对于生活,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努力的活着,对于爱情,他们遵守社会秩序,坚守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这种努力和坚守让我们共鸣和感动。所以池莉的《烦恼人生》是对普通百姓的赞歌,是对所有在世俗生活的大浪中挣扎奔忙的人们的一种理解和敬重。
每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生活中不应该有绝望这个字眼,所以我们应该快乐的面对。
读《人生》有感 篇15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作品不但给我们展现了主人公高加林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更让我们对人
生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彻的认识、更明确的方向。
人生的奇妙在于其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作者通过《人生》,剖示改革进程的艰难,透射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而高加林就是在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用自己的笔尖触动着处于人生道路口的青年。
他是农民的儿子,却又是不同于父辈的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对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的不满和对城市生活现代文明的向往,构成他心中巨大的骚动。他是黄土地的儿子,又渴望挣脱黄土地的束缚,是农民的后代,又渴望跳出农门,用自己的只是和文化建设这个社会。他聪明,能干,英俊,充满活力和灵气、正气、才气,吃苦耐劳,坚毅顽强。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时代、对他人的责任。他的行为动机中,包含着对农村、农民、土地的蔑视,他的奋斗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他的负心也该遭到道德的谴责。
人生只有一次,高加林的每一个决定汇聚成最终悲剧的酿造。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无数选择,人生的美好爱情,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无数细流汇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让无数人如同人生风雨中的船只,经历了摇摇摆摆,起起落落。一生都走对路,可能正确而安全,但绝对没有奇遇和惊喜。走错了路,可能把你引入一片意外的风景,有如仙境。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作品探讨青年人生道路,特别是农村知识青年人生道路、人生要义。通过城乡“交叉地带”几名青年男女见的爱情悲剧故事,表现了他们面临人生选择关头的希望、追求、痛苦、困惑于迷惘。我想,这就是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正处于七彩的二十岁的青年,在闹铃的喧闹中不情愿但心想吾梦甘心起床;在匆忙的早餐过后心想吾梦,保持饱满的精神步入课堂;在繁碌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品一本好书、喝一杯好茶。这样的二十岁人生,应该是人生最美的时候。
或以教书育人为己梦,或以文思渊博为己梦,亦或以笔尖胜利器为己梦。能在这茫茫天地间找到自己清晰的'坐标、避免庸碌已是不易。要是在有心无意间改变他人乃至改变社会和世界,倒也不枉此生。正如海子曾说,人“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
诚然,人生难免会遇荆棘,不要害怕,不要退缩。真正的人生需要激情,任谁不想在混混沌沌中度过我们的人生,在睡眼朦胧中迷失了自己,在迷茫的爱情道路上受伤哭泣,在不知不觉中挥霍了我们年轻的生命。人生唯有脚踏实地,亦不忘仰望星空。
需要知道,人生还有另一种方式,人生是需要奋斗。人生的独特在于赠予我们美妙的同时也附带着考验,岁月的河流伴着坎坷,我们不应该做那个在岸边观看的逡巡者,要坚定地迈着前进的步伐,勇敢地穿梭在人生的长河里。铭记曾经为了人生拼搏付出的那些人,相信未来,追溯勇者的足迹,靠近人生的光环。
真正的人生应该是在一条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的,不如说它是用来绊人的,只有被绊后,人们才能发现道路的价值。
读《人生》有感 篇16
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很久,是路遥的一篇小说,在阅读完《平凡的世界》之后,也许是觉得名字太过沉重,一直尘封到现在才阅读。
整本书阅读下来,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感觉主人公的人生并没有结束,他仍在路上。
高加林即使下乡当教师遇到感情挫折以及一系列的不公,但是作者并没有将那种困难无限放大,运用更加自然的表现手法,让人感觉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正如书中所说“人生的`路漫漫但是重要的就几步”这就是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如同不同的岔路做好每一个选择这就是人生。
读完《人生》之后感觉选择如此重要,但是同时一切都还未完待续,更加重要的是在下一次选择来临之时你能否做好选择,找到无悔的人生。
高考后,我选择和伙伴开始属于我人生的第一次独立旅行。
七月里,西安的夜晚,略显寂静的街道,有我太多太多的思考……
读《人生》有感 篇17
读罢路遥的《人生》,心中不免五味杂陈,书中主人公高加林那一波三折的人生历程,让我感触颇深。
故事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一个年轻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在村中担任小学教师,但后来被村长的儿子顶替,被迫成为一名农民。这时一直暗恋他的同村姑娘刘巧珍,用她的纯朴善良感动了他,于是他俩不顾村中的闲言碎语相恋。后来高加林因为他叔叔的原因进入了城里工作,遇到了他曾暗恋的高中女同学黄亚萍。她开朗活泼,却又专横任性。高加林开始与黄亚萍热恋,同时准备去她的家乡江苏。也正是这时候,高加林被人举报走了后门,他再次卷铺盖回农村,这时刘巧珍已经和别人结婚。
高加林这跌宕起伏的人生,不禁让人感慨,这究竟是命运捉弄人,还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路遥先生并没有写完高加林的一生,他今后的生活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高加林的悲剧,说到底是他一手酿成的`。现实生活中,不也有人如高加林那样,费尽心思却以悲剧告终。就像路遥在小说的开头引用柳青的那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人生的航舵不断向前驶去,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总会遇上大风大浪,若不小心掌舵便会沉入海底。因此在重要的选择之前,我们要用洞察力预测前方,用智慧、勇气和变通应对选择。“明者應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即使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但我们可以选择自然随性地活着。
三毛曾说:“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这就是百味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出生、经历也会让我们面对取舍与选择时做出不同的判断。高加林也正是因为违背了本性而反被命运捉弄,最后以悲剧结尾。是的,命运与人的本性本就相辅相成。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路遥用平凡的人物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
读《人生》有感 篇18
今天读完路遥的《人生》,脑子里嗡嗡的,是震撼。记录下自己的读后感,留作二刷、三刷的对照。
1、女主巧珍,美得让人心疼。美丽、善良、勇敢、勤劳、聪慧,用德顺老汉的话来说:金子一般的人啊。用我的话来说:几乎满足了我所有的.幻想。路遥对她无疑是最爱的,让她爱过,又给了她最好的结局。如果,她没有快速得嫁,无疑是要和男主在一起的。然后呢,守着心中挚爱,在柴火油盐中辛苦操劳,让爱在鸡毛蒜皮中一点点消磨殆尽吗?男主的心不会那么安定下来,一开始的岁月静好,到后面的不甘与挣扎,到底意难平。也许这就是生活。
2、男主加林,有才有材,利己主义。就小山村小县城而言,无疑是有才的。再往大了说,也只是普通人罢了,不然也不会考不上大学(对比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故事的最后是被生活开了一系列玩笑后,加林回到小村庄。生活的这一顿捶,对他是福非祸。对他来说,广大农村天地,大有可为。路遥说:来来来,笔给你,你来写。于是:加林回村之后,开始闪耀在这片农村天地里,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奔上幸福小康。又因其闪耀,天然吸引了巧玲(女主的妹妹),俩人是适合在一起的,有爱的火花,有思想的共振。也许这就是生活。
3、善良是做人的底色。虽然我经常告诫自己:不知其苦,莫劝人善。但我自觉: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善良永远是做人的底色。但也只是底色,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有诗云:伏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4、如果加林没有被撸,跟着女二去了南京。最后是不是大概率落得一地鸡毛?也许这就是生活。
5、如果加林被撸,却没有跟女二分手。路遥大师,来来来,笔还您,您看应该怎么写?
6、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不停地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多姿多彩的人生。别说什么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部都要。说这话的才是小孩子。
7、体会到不同的人生,这是读书的乐趣。还没读过这本书的小伙伴们,推荐读一读,因为它绝对值得一读。
读《人生》有感 篇19
路遥,原名王卫国,在1982年写下了《人生》。我盼望了好久,才从朱老师手上接过来。
翻开书,才读了几行就已爱不释手了。高加林是一名教师,但由于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要去当老师,所以高加林就下岗了。为此他很生气,却毫无还手之力。我也很生气,因为高明楼是仗着霸气和关系下了加林的。刘巧珍是刘立本的二女儿,她和姐姐一样是个文盲。她对高加林是一片痴情,所以无论马栓怎样讨好,她都不愿意见面。
巧珍喜欢跟着加林。一次,高加林去河里游泳,巧珍给了他一个香瓜。他不想吃,还讨厌她,因为巧珍的姐姐嫁给了高明楼的大儿子。高加林家里没有钱了,母亲蒸了一锅白馍让他去卖,他没有勇气叫卖,所以一个也没卖掉。是巧珍帮他卖了馍,还给他买了包烟,并对他说愿意和他过一辈子,加林也同意了。此时,我真为他们高兴。
当我读到马占胜给加林找了份好工作——记者时,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高加林可以有城里户口,有更好的发展;难过的是巧珍见不到加林了。高加林在城里有个叫黄亚萍的同学,亚萍很喜欢他。高加林一听说可以去南京有更好的发展,就果断的离开了巧珍。我为巧珍而感到憎恨,因为高加林为了前途而背叛了她。但巧珍却说自己配不上加林。
很快,高加林是靠关系找工作的被抖了出来,他没了户口,没了工作,和黄亚萍断绝了关系,回到了农村,但一切都晚了,巧珍已经和马栓结婚了!我觉得高加林没有把握住机会,他错过了巧珍,错过了好生活。
《人生》这本书告诉了我:人生的路很漫长,一个小选择可以让人痛苦一时,也可以让人痛苦一世。我们要把握住机会,见好就收,不做盲目的选择。
读《人生》有感 篇20
清晨,紫罗兰与我一同梦醒。参差不齐的年轮日记上,风化了时间的气息;晓枝上静卧着的鸟儿,是否吟着春曲?捧一本路遥的《人生》,想起世纪老人冰心曾言:我不能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同样地,我无法说人生是什么,我只能说人生像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我们随着时间的齿轮向前滚着,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曾经有过这样的梦境,那里有寂静而沸腾全世界炫目的白,干净的表层下埋藏着世间的美好与梦幻。那些美好,让美貌永存;那些梦幻,让幸福永恒。在这样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拥有炫白的人生。然而每个人的出生便是一种原创,人生更不可能都是美好而一帆风顺的。人生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对对错错的选择构建而成未来,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人生的棋盘上走下慎重的一步。韩寒说:“生活实在是最无辜的事物,他明明最公正,却常常被当做坏事的借口,一切都是生活所逼,而生活却从没被抓住过。”多少人做着那些卑劣的事却振振有词地将责任推给生活,只为人生路上所谓的一帆风顺。一帆风顺的人生并非真正的人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出现了,我们只能努力、奋斗才能扭转残局,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说霍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与其说他有智慧,不如说他努力,面对残疾的缺陷,即使再有智慧的人,摒弃努力又如何成功呢?霍金用他的努力让人生的坎坷变坦途,让人生的高塔闪耀着光芒。
不由得想起一群人,他们是蚁族,他们居住的地方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他们丧失了理想与追求,他们平庸了。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当然,如果只有一颗甘于平庸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是草芥蝼蚁。高加林不甘于平庸,因此他走出了农村,走向了城市。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拥有一颗强者之心,才能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才能有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意,心怀鸿鹄之志,终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携长风,浩荡而去。
看看我们自己,是生活幸福的90后,我们青涩得未卷芭蕉,笑容如撕裂的朝阳般灿烂,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总挑战着社会的忍受极限,莫名其妙的“非主流”、“N重门”这究竟是青春个性,还是游戏人生?方招、陈及时、何东旭三人跳水的瞬间给了我们震撼,也令我们感到自豪,我们90后的肩膀已经承受了无数的关注与期待,一个民族的成长与社会的变迁都映在我们的眼眸中,我们的明天应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的人生应该是充满精彩的,我们应该在反省中成长,在客观思考中迈步向前。
冥冥自叹,我于何思?繁华一梦,携一卷书,悟得人生的真谛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好合适的事。愿我用奋斗、努力、信念、汗水,惊艳了时光,用温柔的岁月,精彩了人生。
【读《人生》有感】相关文章:
读《人生》有感02-04
读路遥人生有感03-10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08-31
读《理想点亮人生》有感01-11
读《人生大器》有感600字06-08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10-13
读《愿人生从容》有感通用10-12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10篇10-13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10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