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打造灭火救援精兵队伍—浅谈灭火救援优秀工作报告范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消防部队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从专业队伍建设、基础信息建设、装备配置和资源整合、形成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消防部队肩负的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越来越大。今年5月1日施行的《消防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应当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并维护保养装备器材,提高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但当前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是灾害事故趋于复杂多变。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的可变性和艰巨性愈发突显出来,除传统的火灾、风灾、水灾、地震等灾害外,化学灾害事故、突发性生产事故、恐怖袭击等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交通事故、建筑物塌落的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这些灾害事故突发性强,危险性大,社会防范工作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惠安,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福建中部海陆交通要塞,随着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深入和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蓬勃发展,惠安的交通方面的枢纽作用越来越显著,近年来,惠安大队参与处置的交通方面事故的种类和数量呈迅速上升势头;在经济格局上,惠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名列,目前已形成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建筑装饰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船舶修造、石化后加工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这些行业在安全上都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而且数量众多的个私企业相对忽视安全管理,造成全县隐患广布,灾害频发。面对各种各样的灾害事故,作为抢险救援主力军的消防部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挑战十分严峻。
二是消防部队警力不足与兵员素质不高使之难以适应任务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消防部队灭火救援面不断扩大,任务增加与警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大。我市的灭火救援任务为全省最重之一,基层中队官兵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从素质上看,现代灭火抢险救援要求参战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做到业务精通、训练有素,具有高超的技战术水平,仅凭一、二年的学习锻炼甚至三、五年的'学习训练都难以达到这一要求,由于两年制义务兵役制,基层消防战斗人员的层次主要是高中初中文化程度,从本质上讲,以义务兵、一期士官为主体的部队作战人员兵员结构和文化知识结构较低。在指挥员方面,由于灾害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指挥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但受各方面的限制,基层工作的性质导致指挥员的业务培训未能及时跟上,难以胜任岗位要求。
三是装备的缺乏制约了灭火和应急救援战斗能力的提升。
虽然《消防法》明确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职责,但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实际中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惠安大队来看,现有的执勤车和所配装备基本上只能满足常规火灾事故处置的需要。云梯车等装备未配齐,高精尖的专用器材更少,在客观上制约了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面对复杂的、超常规的火灾事故和其他灾害事故,单凭简单的装备和消防兵的勇敢是远远不够的。
四是社会联动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尽管公安、消防、驻军、武警、医疗、交通、供水、供电等部门组建了各自的应急救援组织,但事实上,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消防部队往往充当主力军甚至孤军作战,其他部门还未能有效地发挥联动作用。缺乏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机制,缺少必要的协同演练和信息沟通渠道,各种救援力量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不能实行整体联动,难以形成救援合力,有时因此延误时机而影响灭火救援的成效。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既有客观上的制约,也有主观上的因素。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从队伍素质、基础业务、装备建设和社会机制等多方面思考,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进和加强,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担负起国庆60周年的安全保卫重大任务。
一、建设素质过硬的消防队伍,打造消防“铁军”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倡导终身教育意识。确立科学的人才战略,加速培养适应新时代消防部队建设和未来灭火救援工作需要的军事人才,是取得灭火救援战斗胜利的途径。在人才培养上要绐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教育官兵做到政治上合格;把教育学习的眼光放在改变官兵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上,努力培养一支打得赢高技术条件下灭火救援战斗的现代消防人才队伍;坚持立足本职岗位,瞄准未来需要,使学习和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一次教育到不间断继续教育的完整链条,建成学习型组织。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战斗意识培养,立足装备从难、从严训练,从政治、军事、科技、业务、作风诸方面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灭火救援工作需要。
二是依法创新消防组织体制,逐步实行多种体制相结合的新型消防队伍。《消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可根据消防部队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征招合同制消防员,加强执勤力量。惠安消防二中队即属于中队战斗员都是由合同员担任,干部、班长和战斗车驾驶员由现役官兵担任的合同制消防队伍。这支队伍在征招方面,以征招部队退伍人员为主,大大确保了队伍稳定以及战斗力的快速形成。在保障方面,从提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学习待遇和促进家属生活、就业稳定等方面保障。在日常管教方面,通过实行谈心、信访等方法做足思想政治和通过实行末位淘汰制、树立典型等方法抓好训练工作。惠安消防二中队通过抓合同制消防员的征招关、保障关、日常管教关提升队伍质量,自2007年以来,这支队伍在“12.20”金百利公司火灾、2008年“7.03”盛达鞋厂火灾、2009年“6.16”泉州东海轻工火灾等几起大火灾的扑救中,素质过硬;在2008年支队执勤岗位练兵中,表现突出,为大队取得“对抗赛沿海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09年大、中队干部比武中,也取得了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三是改进执勤训练模式,压滤机滤布打造“消防铁军”。现代灭火救援任务要求,要打造消防“铁军”,基本实现单兵技能娴熟、作战勇敢顽强,能攻善守、尖刀作用突出,响应迅速、独立作战和初控能力强的战斗队伍。打造“消防铁军”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囊括强化消防力量体系建设、开展灭火救援专业训练、加强指挥员队伍建设、完善预案体系建设、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培育消防战斗精神等方面内容。基层中队要坚持做到“四个在前”,即:学习教育做在前、训练管理走在前、工作任务干在前、急难险重冲在前。要打造“消防铁军”首先要改进执勤训练模式,一是构建抢险救灾网络。针对惠安正在加快净峰青兰山30万吨原油码头和辋川泉惠石化基地的建设等实际情况,惠安正在逐步成为化学工业区、商业密集地区、事故易发多发地区,消防部队要布设抢险班、抢险组,配备必要的抢险器材,形成网络体系。并根据规定的操作项目,结合历次战斗经验教训,分层次制定抢险救援基础训练项目及专业训练项目。基础技能实行普训,专业训练则按装备配置、任务分工的不同实行分岗、分业专项训练,并专项考核。二是面向实战,改善训练环境和手段。分步建成油罐、化工事故灭火救援装置及化学毒气事故、交通事故抢险、模拟烟热室等仿真训练设施和场地,组织开展浓烟、高温、毒气、爆炸等模拟训练,强化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临时应变及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在深化“三熟悉”的基础上,选择高层、地下建筑、化学危险物品等单位,组织官兵对各类企业的灾害危险性、处置方法等逐一进行熟悉,分门别类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官兵在高温、浓烟、有毒、缺氧等复杂情况下的实战能力。三是注重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协同作战的能力。分门别类,科学制订各类预案,加强官兵对预案单位的六熟悉,及时进行预案及跨区域协同演练,在形同实战的演练中,强化技战术的运用与战斗力的合成,这也是从难从实抓训练,打造“消防铁军”的重要步骤。
二、滤布加快灭火战斗基础业务信息数据化建设步伐
城市化发展使城市规模大型化,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也带动了产业布局变动。重特大火灾向新兴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致使消防重点保卫工作不得不面向更为广阔的区域,灭火战斗基础业务信息量不断增加,且更新周期缩短,因此,灭火战斗基础业务信息的数据化是一必然趋势。
一是建立一支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专业人才队伍是数据化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补充到消防专业技术队伍中来,并加以知识培训,在工作上尽可能地给予支持,使他们能够潜下心来搞业务调研分析、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从而使人员结构更趋合理。同时,还应选配好各级管理人员和数据采集录入人员,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转。
二是根据消防部队灭火作战特点,建立运行高效、使用方便、网络化的数据管理系统。灭火作战基础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应基于网络和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着重强化信息资源的采集利用和辅助决策指挥,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提供不同的检索、显示、传输、分析、查询方法,便于管理和维护。
三是重视各类信息的调查更新工作。一方面要扩大道路水源和重点目标的调查范围,取得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是建立定期检查核实制度,根据道路、单位变化情况即时更新数据。
三、加强装备配置、革新和资源整合工作
一是加强装备发展规划,提高装备配置的配套性。针对灭火作战、抢险救援的实际,优化消防车辆的配置,在保障消防常规执勤装备的同时,重点加强抢险救援车、举高照明车等特种车辆和防化、防毒、防爆、防辐射及侦检、堵漏、破拆等特种装备的配备。同时,结合惠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情况,逐步建成以点带面的装备配套保障体系。
二是加强器材装备革新,提高装备的适用性。本着“设计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官兵和消防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实战和现有装备,以及辖区火灾特点和抢险救援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和装备结构改进,提高装备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要重视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完整好用。
三是加大社会各种器材装备的整合力量,实现装备资源共享。与交通、工程施工等部门和单位联系,对于可用于抢险救援的挖掘机、煤气抢险车、电力抢修举高车、大型拖车等进行登记,一旦需要可立即通知其协同作战。
四、建立健全灭火行动和社会抢险救援联动机制
一是建立消防部队区域联合作战机制。针对重特大火灾日趋频繁、重特大火灾发生区域扩大、人员车辆装备等警力不足的矛盾日趋严峻的形势,应进一步健全联合救援机制,建立跨区域联合应急救援机制,努力提高综合救灾效率及整体应急救援能力,逐步从硬件资源的互补、共享拓展到软件资源的创新合作,走共同发展、联合救援的路子。同时,继续完善力量调度及火情报告制度、依火灾等级调集灭火力量的机制等,并逐步完善支队范围的无线通信联网工程,提高灭火力量调动集结速度。
二是建立以消防为主的社会救援机制。当前,消防部队担负任务越来越重,所遇到的灾害事故处置难度越来越大,牵涉面也越来越广,需要的智力支持、装备援助也越来越多。单靠消防部队自身力量实施灭火以及应急救援是难以圆满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救援联动机制,健全应急机制,整合救援力量。应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公安、消防、驻军、医疗急救、交通、电信、环保、化工、建设、新闻等部门以及市政工程、水、电、气等公共事业单位参加的抢险救援联动机构,明确组织指挥人员和各单位、各部门在抢险救援中的职责、任务,统一调度指挥要求,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确定抢险救援响应机制和启动形式、组织原则和通信指挥方法,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统一组织指挥,协同配合作战”的社会抢险救援联动机制。
三是建立抢险救援专家系统。由公安、消防、化工、交通、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平时,经常会合研究社会抢险救援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制定各类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分析灾害事故可能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处置措施,既要在灾害事故的预防处置和善后处理上有对策,也要在处置技术上有着落。同时,担负消防部门及社会救援力量的教育、训练咨询工作。在发生灾害事故时,可及时赶赴现场,为抢险救援决策服务。
【与时俱进打造灭火救援精兵队伍—浅谈灭火救援优秀工作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7.救援
8.灭火记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