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的印象散文

时间:2021-06-18 10:28:33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大大小小的印象散文

  大大小小的印象,来自大大小小的视觉感受。

大大小小的印象散文

  这里椰树成林,浓荫蔽日,走在椰影下的海边,吹海风,赏海景,舒爽惬意。这里没有人头攒动,当然就没有了熙熙攘攘。一个五星级的景区,竟如此的令人放松、自如,有些出乎意料。是它太僻远了吧?一路奔过来,一溜著名的景区——海月广场、西岛码头、天涯海角、南山佛文化苑——从车窗外一一闪过;当大巴车到达终点的时候,它才半遮颜面,姗姗而来。是它太内向了吧,绝不招摇,又与世无争,百花丛里它迟秀,绝美景中它后来,静静地等待着“灯火阑珊”之时,方显出靓丽的本色来。这就像它的名字:大小洞天——时而鲜明,时而隐匿,不到峰绝处,怎见好风光!这算是“小印象”之一了,最初的,浅浅的。

  这里的海滩远不像亚龙湾和大东海的海滩那样细沙绵绵,粗大的沙粒镶成一道窄窄的沙滩带,而一堆堆、一块块的礁石却成了这条沙滩带上的新主人。它们参差错落,恣意堆积,阻挡了海浪的袭扰,却每每把海浪撞碎,伴着沉闷的响声,送来一阵阵大海的体味——淡淡的、隐隐的。这里的礁石是最美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礁石如鬼斧神工般,肖形状物,奇绝无比,大的如鲸的出水、如象的昂首、如龟的匍匐,小的如猴的攀援、如犬的.蹲踞、如兔的打桩。杂沓的礁石携着无尽的海浪,把这里的海滩装扮得多姿多态,再没有了沙滩的单调与碧海的单纯,着实让人兴奋不已。踩着已被大海磨得没了棱角的巨石,摆个造型,拍张照,便是最好的记忆。这算是“小印象”之二了,略现魅力端倪。

  时间与趣味同行,总是走得飞快。徜徉在海边的礁石间,竟险些忘了这景区之“魂”的所在,想想园区的名字,蓦地心生几分焦急:“大小洞天”在哪里呢?眼见那条沙滩带到了尽头,方才发现散落的游客在那里聚堆儿了。远远看过去,一块巨石卧于崖下,上书三个大字,虽看不大清楚,却给人一种提醒:该不是“洞天”到了吧。渐走渐近,巨石上三个鲜红的大字也渐近渐清,“小洞天”!果不其然!巨石下,景区之“魂”就这样不急不迫,却说来就来了。一条不足半人高的石缝,吸引了好奇的游客们排队,弓身,鱼贯而入。70岁的腰身钻进这样的石缝着实不易,但好奇之心还是驱使我和老伴儿钻进去了。石缝里,豁然开阔,可以直起身了,洞呈半躺半卧姿态,不知何年何月落座这里,阴暗的空间,光滑的石壁,潮湿的地面,一目了然,再没有什么秘密了。人进来了,心自然也就踏实了。可是,总觉得意犹未尽,在沙滩上走了这许久,为的是一睹“洞天”真容,而所见之处竟是这样的简约;这算是“大印象”吗?不禁开始琢磨起这“洞天”的要义,想找找“大印象”的真身在哪里,更想给它寻一份令人心驰神往的依据:“洞天”,原指山中有洞,且通达上天的自然之观、名山胜地,而一旦有神道们住了进去,便添了神秘色彩,便有了“天人合一”的属性,再加上“大”与“小”的修饰,中华大地上便衍生出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随之,就有了更多关于“洞天”的好感:“如此洞天福地,倘得几间幽室,在此暂住几时,也不枉人生一世。”这是《镜花缘》里的向往;“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唐代诗人章碣在《对月》中运用反衬手法渲染“洞天”的魅力……这里不知是否隶属哪座名山,也不知是否真的住过哪路神道,但称其为山海胜地,也许是可以被接受的。带着好奇之心和似懂非懂的意念,细细浏览洞中的每一个角落,想发现点什么,下意识拾起几块棱角分明的碎石,反复端详、思谋:它们会记录下什么呢?莫不是神道们曾经使用过的“工具”?此外,便没有杂物了。顺手摸摸湿滑的石壁,凉凉的,有水在渗出,却又不滴下来;洞中的水就是这样——透着,润着,无声而有痕。“小洞天”实在不够大,不足20分钟,也就走遍了,看完了,顺着不规则的石阶再往前走,一块导示牌这样告诉来访者:前面是“通天”之处;天,就在头顶。洞虽不够大,且并无神奇之处,可一旦要离开,难免会有几分不舍。当然也明白这里的“规矩”:“先来让后到”;不舍也得舍啊。台阶的尽头,是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那是望向天空的窗口,天,就成了洞口的模样,阳光投射过来,有些耀眼,却把“洞天之旅”画上了比洞口小得多的符号。

  钻出洞口,站在如屋顶一样的“小洞天”的巨石旁,晒着正午湿热起来的阳光,不禁回味起洞中的短暂停留,那实在是寸金难买的凉爽啊。“小洞天”就这样走入行程,摄入眼底,纳入怀中,又要离开了。不想说再见也要真的再见了。回首身后的“小洞天”,总想问个究竟:为什么就叫“小洞天”呢?是因其不大,自然得名吗?“小洞天”啊,你会告诉我吗?带着这样的诘问,走进了一篇古文的世界:《游褒禅山记》,那是宋代大文豪王安石先生的一篇哲理散文。当年,他曾游过褒禅山,也到过山上的“华阳洞”,却因当时的心气不足,又受了同行人的蛊惑,结果半途而返,没有探到洞中奥秘。这便成了先生终生的遗憾,遂感叹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意思是说,容易去的地方,去的人就会很多;不容易去的地方,能到达的人就很少了。而世上最稀缺、最奇异、最美好的景致,常常在不容易去的地方,于是得出结论:没有志向的人是到达不了那里的。

  “小洞天”让所有来此一游的人都身临其境了——这算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志向吧。“小洞天”,正如它的名字,足够地小,但,却是真实的存在,一副天然的模样,毫无雕琢之痕。见过“小洞天”,便情不由己地想到了它的那位“长兄”——“大洞天”。“大洞天”在哪里呢?据说,它在小洞天不远处的海里,说它的现身要等到大潮退了的时候,而是否能赶上退大潮,要看来访者的时运了。芸芸众游客们当然都会自诩时运不错,却从未听说过哪位幸运者有幸一睹那“大洞天”的真实风采。此种说法与史籍所记相去甚远,至此,也才悟到了景点名字的寓意:“大小洞天”,明知难见,有意为之,设下悬念,也就有了诱惑,虽然会给游客带走一丝遗憾,却也留下了再访此地的期待吧。“大洞天”隐而不现,是它的“骗术”在作祟吗?是因了这“骗术”才导致了这里的静谧、清幽与僻远吗?这种印象算不算“大印象”呢?如果说,“小洞天”留下了“大印象”,那么,“大洞天”呢,它该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这里的景色是真实的,是自然的奉献,又是人文的点缀;二者一经携手,便成就了“印象”的真实内涵。比如慈禧的题字碑前,比如关山月的题字石旁,比如五棵不老松之下,比如静心吊桥头,比如仙路阶梯上,比如金顶之巅,尤其是小洞天中……任你游走骋怀,任你赏心悦目,只需不辞劳苦,好奇前往,便定然是身在真实中,心在无价里,便绝然不会留下如王安石那样的历史遗憾。这许多的小景点走进视野,撩起兴致,算是“大印象”,还是“小印象”呢?

  走出这样的山海胜地,大大小小的印象便深深刻在了脑海里,而先前走过的那些居于三亚的著名景点,大东海便淡然了,小东海便悚然了,亚龙湾便默然了,西岛便黯然了,南山寺便肃然了,鹿回头便木然了……唯有这里,大小洞天,天然中揉入了善良,渗进了祝愿,化作了静谧,饱含了神奇。如此纯洁的大小洞天,在“大大小小”间作了大大小小的“文章”,这文章在三亚——历史上的崖县——的极远处抖开了一面大旗,上书几个大字:天人合一,洞天福地。

  后记:对大小洞天的偏爱,缘于它的本真和质朴;这份情,没有大起大落的气势,唯有心心相印的眷爱。自诩我是一个趋于真实又倾心自然的人,便对如此的天人合一多了一份青睐。

【大大小小的印象散文】相关文章:

大大的城小小的我散文欣赏12-09

作文 小小的钢笔,大大的爱04-09

《大大小小的图形》精选教案设计04-02

独山印象的散文11-03

土豆印象的散文11-13

东湖印象的散文11-09

印象童年散文11-08

印象狼散文12-15

柳州印象经典散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