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培养婴儿的好习惯
上学的时候,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婴儿的好习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人们对独生子女的重视及对早期教育的投入,现又出现了一些单纯偏重某一方面的现象,特别是偏重智力培养而忽视品德教育的情况较多,这对小儿的发育也是不利的,对于早期教育来说,我们要求从小就要注意小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当然,对3岁以前的小儿我们认为可按体、智、德、美的排列来给予教育和发展。这里我们将体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小儿发展的基础,是主干,是支柱,没有体质的发展做保证,其他都谈不到。而智育和德育就像是两翼,要同时发展,如仅偏重某一方面,就会造成偏颇,难免今后会走歪路。
德育教育对于小婴儿来说应该怎样进行呢?由于此时小儿的语言及思维尚未很好发展,不可能采用一般说教的教育方法,但并不等于此时就不需要德育教育,而是要从培养小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劳动的习惯、助人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些,家长要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贯穿。比如,小儿6个月以后就会与人打招呼,学说话后也是首先学会称呼,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小儿这种见人打招呼的习惯。开始是教他(她)这种行为,反复强化,使之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再如,小儿在具备了一定的行走、抓物等能力后,他(她)就很喜欢自己做些事情,这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让他(她)做些事情,在他(她)做成后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小儿就会养成为己、为他(她)人做事的习惯。还有看书的习惯,集中注意的习惯等等也都是从小可以培养的。
当然,家长一定要注意,有时只是随意的行动,可能会使小儿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有时家长经常与小儿打着玩儿,妈妈抱着打爸爸玩,或被什么东西碰了就去打这个东西,多次如此表现,孩子就可能养成打人的习惯,到幼儿园后就会表现出来。所以,家长在平时的育儿活动中,要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意识,要注意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一些好的影响,好的行为塑造。
在培养小儿良好行为习惯时,还要注意调动小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尊重小儿,多给予情绪、情感上的支持,对一些问题态度要明确,对稍大一点的孩子要简单地讲一些道理。不要一切都包办,什么都替小儿做,也不要过度加以限制,使小儿无所适从。
总之,小儿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今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良好的习惯,长大明白道理后会更巩固、更完善,而不良的习惯在今后再校正,则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甚至造成一定的痛苦。所以希望家长要有意识地使小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她)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
1、重视培养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的好习惯。
拿不是自己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偷窃,是一种贪小便宜的坏习惯。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我在他书包里常搜出一些同学的笔呀、本子呀等等东西,我就告诉他家长这件事,这位家长竟然说:“老师,这个我也知道,我以为他是闹着玩的。”其实,这位家长是知道自己的孩子偷东西的,他没有引起重视,是因为家长本身也贪小便宜,孩子拿回别人的东西,自己就不用买了。家长自己都是贪小便宜的人,孩子怎么会不偷东西呢?一个小小的坏习惯,不但让孩子成为一个品行恶劣的人,而且将会害了他一辈子。因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一个人做了什么坏事,迟早都会让人知道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因此,希望家长们,经常翻翻孩子的书包,如果发现不是孩子的东西,一定要问清楚,并教育孩子知错能改,把东西还给同学。因为,但凡偷窃成性的人绝对是没有好下场的。一支笔一个本子不值几毛钱,实在不该因此而毁了孩子的一生。古语有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候如果孩子有这个坏习惯,大人不加以制止与教育,将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重视培养孩子“按时按量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当老师向你投诉你的孩子不交作业或者作业非常马虎时,有些家长可能会想: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按时交作业,自然会认真些的。其实,这样想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级就不交作业或马虎完成作业,一旦形成了习惯,以后几年甚至十几年,他肯定做什么事都会拖拖拉拉、马虎应付,更不用说他会按时并认真完成作业了;以后家长与老师要费心的就越来越多。
怎样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呢?这是许多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老师的看法是:
一、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最好在旁边看书看报,尽量不要去看电视或者打麻将,低年级孩子识字不多,需要家长读题。
三、最好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家长不要任孩子边做作业时,边玩或者边看电视、吃东西。家长可以规定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开始定的时间可长一些,如果孩子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家长一定要表扬,以后,可以逐步定短一些时间。
孩子做完作业后,引导他自己检查作业,能发现问题的要多表扬。开始,不能自己检查出错题的,家长要引导,不要一味批评他粗心。当孩子检查作业,能发现问题的要多表扬。这样,孩子会越来越自觉检查作业,越来越细心。另外,凡是老师需要家长一起配合完成的作业,希望家长要重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发现我每天布置的家听本,有部分同学有错别字,肯定家长只帮孩子听写,没叫孩子订正错的地方。所以,我希望你们在家里对孩子的作业要高度负责,正如你们希望老师在学校对你的孩子负责一样。
如果能按时按量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家长们不用担心他会不认真读书。所以,为了孩子往后的学习生活,我们一定要在一二年级就开始重视培养孩子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培养孩子“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我们要经常教育孩子:不乱丢垃圾,看见垃圾捡起来;不随地吐痰,不让病菌传染;不踩草、不折花木,让环境更美;勤换衣服、便后要冲水,搞好个人卫生;要养成这些好习惯。据我们老师们平常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很多个人卫生也较差,浑身脏脏的,他的座位下总是会有垃圾,虽然,个人卫生与学习成绩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偏偏就能折射出家长们根本没有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自然也会随之越来越差。
“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这个好习惯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下面我讲个从报纸上看到的故事:
有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大学生去一个企业单位面试,当老板看了女大学生的的简历后,坦白地说:“对不起!我们需要聘请有经验的人才,你可以走了!”女大学生诚恳地说:“老板,我会很努力工作的,并努力积累经验的!”老板不为所动,还是婉言地拒绝了她。女大学生只好礼貌地说:“那好吧!谢谢您!”然后,她轻轻地退出了办公室。当她走到企业门口时,发现地上有一些垃圾,她习惯地弯下腰,一一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门边的垃圾桶里。这时,老板刚巧推开窗,看到了这一幕,非常感动!他想:一个有如此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必定是个对社会、对工作有高度责任心的人!这样的人才比有经验的人才更加可贵!于是,老板当即叫人把女大学生再请回来,果断地宣告她明天马上就可以上班。
可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
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读书给他们听对他们有许多益处,包括培养对阅读的喜爱和开展延续终生的学习技巧。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和家人一同阅读的孩子在开始上幼儿园时有较充分的准备,而且更有可能在求学生涯中有优异表现。
加州曾通过提案鼓励家长经常带孩子上图书馆,参与说故事活动,同时将书借回家,和孩子一同阅读。以下是如何将阅读纳入孩子日常生活的几个要诀。
婴儿
读书给婴儿听让父母与婴儿之间建立特殊情感。宝宝喜欢听到熟悉的声音,而书中的文字、图画和故事更能刺激宝宝的脑部发育。
请勿操之过急。宝宝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所以读书的时间不要过长。经常重复故事和押韵,让宝宝能够每次都学习到新字和发音。
和宝宝一同探索书本。宝宝喜欢颜色鲜艳,里头有其它儿童的照片,和例如玩具和奶瓶等宝宝熟悉的物品图片的书籍。此外,请选择有立体活动人物和图像,而且轻柔可触摸的书籍,让宝宝感觉不同的质料。
两三岁的孩子
阅读可改善孩子听和说的技巧,帮助他们开始理解字和短句。
读了再读。两三岁的孩子喜欢重复听同样的故事,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结合文字与图片。在和孩子一同阅读时,让孩子翻书页并指出看到的物品名称。他们甚至可以猜一猜故事接下来的情节!
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两三岁的孩子喜欢书中人物做他们熟悉的事情,例如玩耍和微笑。选择每页只有简单几个字的书,故事如果押韵,就更为有趣。
学龄前儿童
在孩子开始准备入学时,若能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更会对他们有明显的好处。因为阅读不但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同时累积词汇,而这两者都是学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经常上图书馆。让上图书馆成为您和孩子活动的固定项目,让孩子自行就喜爱的主题选择书籍。此外,打听一下您和孩子可以共同参与的免费资源,例如学龄前儿童说故事时间。也不要忘了申请一张免费的借书证。
将书本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确定孩子随时想看书,随手就可取得,就算是出门办些杂事或是坐车时都是一样。任何时间都是看书的好时机。
【培养婴儿的好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让宝宝培养好习惯 -资料07-13
孩子的学习好习惯怎样培养? -资料09-28
培养行驶前轮胎检查好习惯 -资料07-02
培养气质的99个好习惯 -资料07-23
自幼培养宝宝自然睡眠好习惯 -资料06-06
婴儿瑜伽 -资料06-08
婴儿补钙的策略 -资料08-22
婴儿失眠的原因 -资料07-20
婴儿如何补钙? -资料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