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时间:2025-01-22 15:55:34 思颖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除了继续巩固上一学期的基础知识外,还会接触到新的数学概念和技巧。以下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旨在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而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支持。下面是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欢迎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 角+角 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 角-角 “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

  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

  5. 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 写作:55(写数学字)

  6.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 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注意题型:

  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第五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 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 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 100以内进位加362+8=44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 破十法 :161-9=7 个位加补数

  2. 100以内退位减:361-9=27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第六重点: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 ? ○□□(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2.变化的规律:

  2 5 8 11 14 □ □

  □ 18 15 12 □

  3 4 6 9 □ □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一、应用题

  1、先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多余信息直接舍掉;求一共多少?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4、要列出算式,解答,并带上单位。

  二、分类与整理

  1、用象形统计图进行分类整理时,涂色时从下往上涂,要注意一一对应,记录分类结果用表格更清楚;

  2、分类时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总数是相同的。

  三、数数和数的组成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用阿拉伯数字,读数时候用汉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百数表。(能根据提示猜数)

  同一行,前九个数十位相同,相邻的两数相差1。

  同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相邻两数相差10.

  4、比大小。

  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大;

  十位相同,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大。

  5、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去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6、摆一摆,想一想。

  四、认识人民币

  1、在进行等价兑换时,用小面值的人民币兑换大面值人民币,就要看大面值人民币里面有几个小面值。

  2、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五、100以内的加减法

  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十位相加,个位直接挪过来;

  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相减,个位直接挪过来;

  2、两位数加一位数:满10进1。

  如果不进位,个位相加,十位直接挪过来。

  如果进位,个位相加,十位直接加一。

  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一当十。

  如果不退位,个位相减,十位直接挪过来。

  如果退位,向十位借1,用十几减,十位直接减一。

  4、两位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十位和十位相加减。

  六、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尝试-调整”“有序罗列”

  七、分析解决问题

  1、先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多余信息直接舍掉;

  2、看清是“+”还是“--”,应用题要先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3、列算式,算出得数;(要计算正确)

  4、一定要加上单位。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相关文章:

中班下学期培养的内容10-31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10-16

数学内容手抄报09-20

大班下学期主题内容活动方案09-27

福建高考数学考查内容及建议08-31

数学与生活的手抄报内容07-28

趣味数学的手抄报内容08-20

趣味数学手抄报内容07-13

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08-29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除了继续巩固上一学期的基础知识外,还会接触到新的数学概念和技巧。以下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旨在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而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支持。下面是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欢迎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 角+角 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 角-角 “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

  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

  5. 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 写作:55(写数学字)

  6.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 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注意题型:

  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第五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 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 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 100以内进位加362+8=44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 破十法 :161-9=7 个位加补数

  2. 100以内退位减:361-9=27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第六重点: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 ? ○□□(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2.变化的规律:

  2 5 8 11 14 □ □

  □ 18 15 12 □

  3 4 6 9 □ □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一、应用题

  1、先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多余信息直接舍掉;求一共多少?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4、要列出算式,解答,并带上单位。

  二、分类与整理

  1、用象形统计图进行分类整理时,涂色时从下往上涂,要注意一一对应,记录分类结果用表格更清楚;

  2、分类时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总数是相同的。

  三、数数和数的组成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用阿拉伯数字,读数时候用汉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百数表。(能根据提示猜数)

  同一行,前九个数十位相同,相邻的两数相差1。

  同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相邻两数相差10.

  4、比大小。

  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大;

  十位相同,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大。

  5、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去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6、摆一摆,想一想。

  四、认识人民币

  1、在进行等价兑换时,用小面值的人民币兑换大面值人民币,就要看大面值人民币里面有几个小面值。

  2、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五、100以内的加减法

  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十位相加,个位直接挪过来;

  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相减,个位直接挪过来;

  2、两位数加一位数:满10进1。

  如果不进位,个位相加,十位直接挪过来。

  如果进位,个位相加,十位直接加一。

  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一当十。

  如果不退位,个位相减,十位直接挪过来。

  如果退位,向十位借1,用十几减,十位直接减一。

  4、两位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十位和十位相加减。

  六、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尝试-调整”“有序罗列”

  七、分析解决问题

  1、先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多余信息直接舍掉;

  2、看清是“+”还是“--”,应用题要先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3、列算式,算出得数;(要计算正确)

  4、一定要加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