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勇:我眼里的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07 08:04:54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晓勇:我眼里的未来教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唐晓勇专栏 2015年1月

唐晓勇:我眼里的未来教育

我眼里的未来教育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  唐晓勇

E-mail:txy922@hotmail.com

刊发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5年1、2期

      最近,“未来教育”的话题逐渐成为教育界谈论的热门,冠以“未来教育”名头的各种教育论坛和研讨会在国内如雨后春笋。为何大家越来越聚焦关注未来教育?我认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事业,现在的孩子最终也要独立走向未来社会。同时,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知识的裂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引发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因此我们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

      面对“未来教育”,大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主要聚焦在学习环境重构、信息技术运用、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设计创新等“技术层面”,当然这些元素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从“课程层面”来思考才能直达未来教育的内核。因为面对未来,学生需要具备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与素养。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数字素养、跨界交流合作等技能是未来社会人才的必备能力。而要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的这些关键能力,如果仅仅是运用了新技术,重构了学习环境,改变了教学方式,如果我们的课程形态没有变,我们的课程内容还是聚焦于传统学习内容,那未来教育也就仅仅是空中楼阁而已。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学校课程主要有程序型和项目型两种课程形态。“程序型课程”是按照“目标-达成-评价”的流程来进行组织教学,主要聚焦知识传授,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性知识。目前,我国虽然经历了新课程改革,课程形态和教学方式有所变革,但程序型课程依然是我们的主流课程形态。“项目型课程”是按照“主题-探究-表现”来进行统整式的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当前,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是以项目型课程作为学校的统领性课程。

      在我国,程序型课程所带来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以试卷考试为核心的终结性评价越来越让中国孩子思想受到禁锢,没有创意。北京大学著名社会学教授郑也夫曾指出,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98.9%受访者深感当下年轻人缺少质疑精神;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调查显示:中国学生计算能力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而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不考试,这门课程也逐步被边缘化,成为“鸡肋”课程,这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在发达国家,项目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流课程形态,着力于学生面向未来关键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技能。美国提出“为学生生存的时代而学习”, 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我也曾有幸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微软全球创新教育大会”,在与全球110个国家300多名教师交流与竞赛中深切地感受到,在欧美发达国家,“协作学习和合作学习”已是学生天然的学习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是学校最基本的课程形态,“用技术支持学习”突破学习困难是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法。

      1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项目型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用技术支持学生深度学习,效果非常显著。我曾带过学校第一届电脑实验班,1997年入学,每位学生家里配备一台电脑,每周学生在学校网络教室上课不少于3节,开展WebQuest和基于真实世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意识、跨学科学习以及自主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思维底色。如今,多名学生入读世界名校,并能参与国际一流教授的课题顶层研究,凸显全球竞争力。

      我认为,“未来教育”首先是课程的重构,其次才是学习环境、学习技术、学习方法的创新。为学习者构建统整式项目课程体系,让学生浸润在开放的、探究式的课程中学习,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建构,真正的“未来教育”成为可能。

【唐晓勇:我眼里的未来教育】相关文章:

师恩难忘 唐晓语05-06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 团结小学 唐晓艾05-06

我眼里的春天02-24

我眼里的秋天04-28

我眼里的作文05-07

我眼里的作文05-01

我眼里的师德04-30

(经典)我眼里的春天02-25

我眼里的作文04-25

同学眼里的我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