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讨论文

时间:2023-05-03 00:47:47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高校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德育理念,确保德育工作能有效发挥其实际价值。对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探讨非常关键,其能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载体和切入点。文章集中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并对功能的实现路径展开了讨论,以期为相关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讨论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体系的交叉研究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德育教育越来越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和比重①。要想提高高校音乐的学科建设水平,就要夯实德育教育功能和基础,从爱国情操、审美情趣、集体思想以及批判性创新思维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从而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高校在音乐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德育的价值和意义,更要着重了解音乐教育德育的功能,从而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框架,促进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培养优秀人格

  在对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进行系统化分析的过程中,要从阶段性音乐教育的教育对象出发,因为其本身就是面对大学生开展的教育工作,也是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工作。因此,无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层面,都要将育人作为根本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全面落实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表现形式都要满足社会的行为规范,确保其是以最健康得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选择予以关注,不仅要对艺术性予以关注,也要对思想性进行统筹监督,以带领学生更好地走入艺术课堂。目前,较为常见的德育教学方式就是演唱爱国主义歌曲以及革命歌曲,这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在学习传统音乐作品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思想境界,并且,丰富的音乐知识会以更加深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其内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和升华。借助德育教育的直观表达方式,能在学生心灵中种植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的种子。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将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歌曲作为重点,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的特质和功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通感手段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并且深化教育成果,从而完善艺术形象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感觉,通过不同感知间的沟通完成教育工作,如利用声音触发学生产生视觉、触觉以及形象的想象,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确保音乐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发挥其人格培养的功能。

  (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从音乐的发展角度对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进行分析可知,音乐表现形式就是基于情感的表达,因此需要建立人声交织以及结合的基础。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都要将可塑性作为关键,能够有效推进建立完整的教育结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从音量、音域以及音色等几个层面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并且将其作为教育的基点,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维护音色和音量等协调性,确保教育工作和教育本质都能围绕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利用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说,在集体合唱或者是合奏的过程中,集体配合十分关键,也是协调性维持的关键,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全局观念,从而整合整体效果,建立完整的集体主义思想认知模式,避免形成个人英雄主义。在集体式的训练中,学生遭遇矛盾、化解矛盾,有助于他们体会合作的好处②。基于此,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后,教师可利用音乐活动和教育项目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的思想和认知,形成积极向上的引导,确保教育工作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优势。音乐教育德育工作要将音乐和谐化教学理念作为关键,推行更加契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方式,有效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对音乐的特殊性予以利用,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引导学生形成集体意识。

  (三)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观念的重要一课③。在高校音乐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非常直观的德育功能和价值。音乐教育本身和其他学科就存在区别,自身就是美的代表,因此,要将内在内容和外来内容融合在一起,有效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教师要借助多样化音乐教育结构和德育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真、善、美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音乐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功能和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审美教育的构成要素中音乐教育是关键,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感觉教育,是对学生审美因素反应的关键。多数音乐作品在落实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借助乐器或者是歌唱方式进行传递,能在提升学生理解以及欣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调动学生的感知行为,从而从学生的主观情感层面建立审美体验,对于学生情感升华以及心灵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综上所述,在音乐培养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关键路径和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的关键,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有助于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为优化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建立完整的教学路径。

  (四)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机制,合理落实系统化的教育结构,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引导作为教育关键。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形式,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合理地改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想象,要想提升教育的力量,就要对想象力、创造力予以培养。基于此,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整合教育机制才能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并且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对于创新思维以及感性能力的培养工作要给予重视,有效发挥音乐教育中德育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突出音乐的教育目的。除此之外,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还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并且发挥其人才培养的多种功能,借助相应的多元化教育机制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全能型综合人才。

  (一)完善教学体制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音乐德育功能,高校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作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教育目标,并且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逐渐优化阶段性教育反馈管理。在教育媒介不断丰富以及创新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形式都要事先创新,形成更加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设置方式,并且强化德育功能,维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关系④。第一,打造高素质音乐师资队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将创新意识较好的高校教育人才队伍作为关键,并且整合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确保教师能秉持先进的思想认知和精神意识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德育教学能发挥其实际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第二,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高校音乐德育教学机制,并且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予以关注,有效整合实践机制,组织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等指导高校音乐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要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确保能配合课程设置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资料、设备等,从而真正提高高校音乐德育教学水平。

  (二)优化教育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元化角度分析具体问题,并且要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予以系统化考量。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建立更加契合的教育规划,保证典型性和教育意义都能发挥其实际作用。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的吻合程度,教师在整合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要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确保音乐艺术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契合,从而将民族文明和民族精神都融合到日常高校音乐德育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特殊的感召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水平⑤。一方面,教师要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体系内将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创作等过程和学生的感受结合在一起,有效结合音乐开展想象,从而利用音乐教育提升学生对德育理念和内容的内化水平。例如,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节奏和敲击方式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借助差异化节奏类型培养学生健康的处事方式,让学生拥有轻松开朗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今不同的教育媒介层出不穷,教师要想真正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就要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常识,从而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利用音乐为学生带去激励和启迪。在不同教学机制和教学框架体系内,应发挥高校音乐德育功能价值和优势,以确保能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能在培养学生道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完备的人格。例如,建立大学生音乐社团,能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积极提升校园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奠定基础⑥。

  结语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建立完整的德育框架,确保能提升大学生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也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和优势,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民族音乐教育及实践路径探讨论文05-02

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及对策研究论文05-01

高校体育社团德育教育功能及作用论文05-02

高校创业教育路径探究论文05-02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施途径05-01

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论文05-02

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探讨的论文04-27

网络时代与高校德育的路径选择04-26

职校教学管理路径探讨的论文04-30

中职德育教育路径研究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