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用比较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对比直接、明显,效果较好。如在早期生物学上,我国有四个领先:(1)根据考古研究,在我国河磁山古人类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中均发现碳化的粟类谷物。浙江余姚市河姆渡古人类遗址中有碳化稻,经研究证明早在67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开始种粟植稻,这在世界上是最早人工栽培作物。公元533--544年间,北魏农学家贾思想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书;在国际农学、生物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中记载的“闷麦法”,就是把萌动的冬小麦种子放入瓦罐中进行0度至5℃的低温春化处理,比前苏联李森科院士提出的“春化发育阶段学说”约早1400年。(2)我国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早利用草药治病的国家。公元前200多年战国时期间世的《神农本草经》一书收录了药用植物和动物360多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收录了药用植物达1095种,令世界各国称奇。
此书还把如此众多的药用植物按其用途和来源分成五部30类。他的分类方法比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的双名命名法的问世要早近两个世纪。在公元2世纪,我国名医华伦首先使用麻醉剂----“麻沸散(一种草药方剂)”进行外科手术,比美国摩顿于1846年研制成功的麻醉剂早1600年。(3)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和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秦汉时期,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和饮用茶叶。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而西方直到18世纪才向我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开始饮茶,比我国要晚上千年。(4)我国被称为“丝绸发源地”。蚕丝是一种蛋白质,即丝蛋自。在40年代,北京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汤佩松曾对吐丝前后的丝蛋白作过深入研究。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江苏、河北、河南一带从事种桑养蚕,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有“桑、蚕丝、帛”等象形文字,并有“女蚕”等金文官职记载。远在2000年前,我国的丝绸经长安(今西安)输送到波斯(今伊朗)、罗马等地,引起国外人士的惊奇和喜爱,我国被称为“东方丝国”,这条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而西方直到7、8世纪才向我国学习栽桑养蚕,比我国要晚3500年。我国发现一系列“猿人化石”,在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遗传育种的国家。早在达尔文之前,我国人工选育良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2000年前的(池胜之书》中就记载了“存优汰劣”的穗选育种法;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有关此类的记载很多,并已普遍用于畜禽和作物。在讲授“遗传显性相对性”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生物学家陈侦首先用透明的金鱼与不透明的金鱼杂交,发现F1(即子一代)是“五花鱼”,其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即不完全显性或说“显性相对性”。
【用比较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文章:
用比较法突破方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05-01
渗透04-29
比较法在物理中的应用04-30
超滤+反渗透技术在排污水回用中的应用04-25
微滤/反渗透处理、回用循环冷却排水04-27
比较法证明不等式04-29
运用改换比较法培养语感04-30
比较法巧解小阅读04-30
比较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