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全局意识
世界近代现代史(以下称世界史)的整体观,决定了教学要以世界为全局,将具体历史纳入世界范围之中 予以考察,论其演进,这就是本文所指的全局意识。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人教版,以下称新课 本)有叙述简明、分析加强、知识面宽的优点,而支撑这些优点的是该书的全局意识。
全局意识也应体现在教法的改进上。以往世界史教学存在的最大缺陷是缺少系统的历史论证。常被使用的 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法,也多落于对具体历史知识“表解图式”的俗套,难以发掘历史的内在联系。本文论述的 历史环境分析法和基本的历史联系分析法,既是针对上述弊端而言,也是让教学体现世界整体观的一种思路。 以下分别就新课本内容结构和改进教学方法,以及中外历史联系,依次谈四点见解。
一
新课本的开篇章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叙述的是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历史变化,意在回答资本主义 是怎样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内容安排以经济为“主线”,同时叙述了这一 时期西欧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如介绍西欧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用这些没有引用过的历史材料,论证历史的 合力作用,揭示“导致现代社会形成的内在机制”,体现历史的全局变化。
历史全局意识不仅要说明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还要说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旧课本在 历史材料选用上,存在“片断性”,加上理论定性有失实之处,完整地说明世界受到局限。新课本对大部分历 史过程的叙述较简略,腾出篇幅,增加了大量的历史新材料,使许多重要的历史环节得到补充,扩大了容量; 有关内容定性,吸收了学术界的新认识,以容纳生产力发展为标准,解释了世界的竞争与共处,有助于说明世 界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拓宽了教学思路。
新课本的全局意识,还从加大现代史论述力度上体现出来,特别是二战后的当代史内容大有增加,由原来 的4课时增加到11课时,对当今世界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一些重大的历史变故,都作了较全面的评述,不仅增添 了信息量,而且给人以科学的认识。这对把握当今世界运动的走向极其有益。课本的新变化,呼唤着教学上的 创新。
二
全局意识是高中世界史教学的思维“支架”,将之托起的是对世界历史环境的分析。世界历史趋同存异, 无不与历史环境变迁息息相关。那些曾占据世界显著位置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历史 环境所促成,所造就。教学之长就在于运用历史环境分析法而得其要。所谓历史环境,就是历史存在所需要的 社会条件,以及推动其发展的社会需求。在世界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环境分析法有两个关键“切入口”。
(一)追溯历史环境变迁的源头,探讨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进行国家干预,实行某些社会改革,迎来了新的科技革命,使它们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得到很快发展,社会矛盾相对缓和,被称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从历史环 境变迁的源头观察,30年代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从一种体制向另一种体 制的过渡”(注:《试论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体进程的影响》,《世界历史》1997年第1期。)。这就是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当政期间,放弃“自由放任的经 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整政策”。新的政策“不独挽救了美国濒于崩溃的资本主义制度,还给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注:《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 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新政”还给国际经济带来了重大调整,国际经济合作机构在二 战前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建立起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这些变化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 世界历史环境变迁的轨迹,构成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
[1] [2] [3] [4]
【论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全局意识】相关文章:
论问题意识04-30
论创新意识05-02
论主体约束意识05-02
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04-27
论老子的民主意识05-01
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04-29
论垄断意识的反动性04-30
论意识形态的功能04-29
论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意识04-26
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