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2-12-31 18:57:5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科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科学教案15篇

小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红、黄 、蓝、绿四种颜色。

  2、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能在活动中感受色彩的美。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卡片若干,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盒子。

  2、自制PPT。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

  2、放映PPT:各种颜色的图片。(包括水果,植物,动物)

  3、游戏活动《买车票》。老师解说游戏规则,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根据颜色放进盒子里。

  4 作业:根据今天学习的颜色,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科学教案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手指小肌肉发育尚未成熟,精细动作发展不够好,因此对于成人看似简单的点和线的绘画基础练习都比较难掌握。单纯的练习又会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如何让孩子在生动的情境中,以游戏的方式主动地进行点、线的绘画技巧练习成为小班绘画活动的重要思考。

  本次活动试图通过课件《下雨啦!》设置大雨、小雨的不同情景,让幼儿观察感受雨的不同声音和不同形态,获得感性经验,并以游戏方式让幼儿练习画短线、长线与斜线,鼓励幼儿积极进行绘画练习,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观察雨的不同声音和姿态,感受雨天的情景。

  2、尝试用点和线来表现不同的雨。

  3、喜欢绘画活动,学习油画棒的握笔方法。

  活动重点:

  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特点

  活动难点:

  学习用点、线来较好地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准备:

  1、“下雨啦”课件(大雨小雨的声音及情境,斜雨的情境,哥哥姐姐关于雨的图画)。

  2、油画棒、水粉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辨别小雨和大雨的声音

  ——听两种不同的雨的声音,请幼儿分辨。

  师:小朋友,你们都见过下雨了吧!下雨的`时候有时会下小雨,有时会下大雨,你们听听哪个是小雨的声音?哪个是大雨的声音?

  ——出示大雨和小雨图片让幼儿对比,验证猜测的结果。

  ——小结:小雨的声音是滴滴答、滴滴答,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啦、哗啦啦。

  二、看不同的雨(小雨、大雨、风吹过来的雨)外形,认识雨的不同形态

  ——观察图片,认识小雨的形态。

  师:除了声音不一样以外,小雨和大雨的样子一样吗?小雨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图片,认识大雨的形态。

  ——观察图片,认识风吹过来的斜雨的形态。

  ——小结:原来小雨和大雨除了声音不一样以外,他们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小雨是短短的,一点一点从天上落下来的;大雨是长长,一条一条从天上落下来的;没有风的时候小雨和大雨都是直直的,风吹来了,雨就变成斜斜的,风越大雨就变得越斜。

  三、边念儿歌边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的形态,感受雨的变化

  ——念儿歌:小雨/滴滴答,/大雨/哗啦啦,/风儿/吹来了,/雨儿/变斜了

  四、学习并尝试不同的雨的画法

  ——欣赏“雨”的作品。

  欣赏哥哥姐姐的作品,让幼儿观察小雨、大雨和斜雨的特点,感受不同的表现方式及效果。

  ——带领幼儿用书空的方式练习画大雨、小雨以及斜雨。

  ——师幼共同尝试画雨。

  师:刚才我们用手指来画画,现在我们要用笔来画画,你们会画大雨和小雨吗?风吹来了,雨会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试着画雨,老师也可以有简单的示范)

  ——老师提供三张大白纸放在桌子上或地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画大雨、小雨、斜雨。

  ——提示幼儿画完一种雨后,可以到另外两组去画不同的雨。

  ——提醒幼儿注意站位,以免相互碰撞。

  五、欣赏作品,添画雨天背景

  ——组织幼儿观察自己的作品,看看小雨、大雨、斜雨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用水粉刷在幼儿的作品的大海报纸上作乌云,突出雨天的情境,让幼儿清晰观看自己的作品,感受雨的不同变化。

小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用5以内的组成玩“造房子”的游戏,感知“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关心周围建造的房屋,体会城市面貌的变化。

  活动准备:

  1、4块分别贴有2、3、4、5数字的三角形积木,有1、2、3、4数字的`长方形积木若干。

  2、房子的照片。

  活动重点:用5以内的组成玩“造房子”的游戏,感知“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开展游戏—展开讨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论自己所住的房屋有几层楼。

  t:我们的城市中有各种各样的房子,你们家的房屋什么样?有几层楼?

  2、看图片说说有几幢房子,有几层楼。

  t:那你们看,有几幢房子呀?那有几层楼呢?

  小结:我们都住在工人叔叔造得一层一层的房子里。

  过渡:那我们今天也来“造房子”好吗?

  二、开展“造房子”的游戏

  1、观察不同的积木和积木上贴的数字。

  t:这些砖头有什么不同?

  小结:砖头有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形状,上面还有不同的数字。

  2、游戏:

  t:造房子可以怎么造呢?

  小结:三角形为屋顶,长方形为墙,两块长方形的墙和起来是屋顶上的数字,这样房子才会变得更牢固。

  t:那我们来试试看,谁愿意来造房子?

  幼儿操作:

  (1)第一次游戏:由4位幼儿任意选取一块三角形积木,按规则同时造房子。造好房子后共同检查,每一层楼面的组合是否与屋顶数字相对应,哪几幢房子造的对。

  (2)第二次游戏:再由4位幼儿任意选取一块三角形积木,按规则同时造房子。比一比谁造的快,造好房子后共同检查。

  t:数字2的屋顶为什么每次造的很快?原因是什么?

  小结:数字小组和的方法少,楼层低就造得快,楼层高就造得慢。

  三、观察所造房屋的高低变化,并展开讨论。

  t:你们看看为什么有的房子高有的房子低?

  小结:原来数字越大房屋就会越高,数字越大房屋楼层越多。

  思考:现在工人叔叔想造一幢5层楼的房屋,要找数字几的屋顶。

小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在游戏中,感受声音的大小。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大鼓和小鼓图片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绿豆若干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四)、活动延伸出示两个瓶子,提出: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科学教案5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单向序数第一至第五,初步建立序数概念。知道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幼儿知道喝白开水有益身体健康。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5的数字卡片人手一份、五只小羊的图片、五种饮料的图片、幼儿的操作材料板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认识5以内的序数,能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5以内的数。

  活动难点:

  能将5以内的序数正确排列。

  活动过程:

  一、出示羊村的'小羊们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

  二、游戏《排队》

  1、将小羊们排好队,引导幼儿说说从左往右数每只小羊的排列顺序。出示数字卡片,教幼儿用数字表示序数,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意义。

  2、学习说"***排在第*"或"排在第*的是***"的句子。

  三、游戏《好喝的饮料》

  1、出示五瓶饮料,引导幼儿说说每种饮料的名称,引导幼儿说说从左往右数每种饮料的排列次序,操作数字1-5的卡片表示序数。

  2、引导幼儿说说每种饮料的颜色,说说"*颜色的饮料排在第*"3、尝试把五种饮料的摆放位置调整后,再次巩固对序数的认知。

  四、幼儿操作游戏活动《帮羊羊们摆饮料》

  指导幼儿贴1-5的数字卡片表示饮料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可以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饮料排列顺序。

  五、小结活动

  1、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数字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它就叫序数。可以读成"第1、第2、第3、第4、第5"。

  2、饮料虽然很好喝,但也不能喝的过多,过多的糖分会容易发胖,而且还含有色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好,要多喝白开水,它是既解渴又健康的饮料。

小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尖尖的物品,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知道尖尖的物体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又有一定的危险,生活中会避开尖尖物品。

  3、愿意接受成人的安全提示,尽量让自己不受伤害。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尖尖的物体,并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

  2、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尖头剪刀、大头针、牙签、竹签、树枝等每桌一份。

  3、红色即时贴贴小圆点若干。

  4、图片4幅:图1:小兔用尖尖的笔尖在小鸭子身上画画;图2:小猴在挥舞树枝;图3:小狗正确使用剪刀剪纸;图4:小兔拿着筷子在专心地吃饭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一看、再轻轻摸一摸桌上的物品,初步感知尖尖的物品。

  提问:桌子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组织幼儿与同伴分享

  交流收集到得各种尖尖物体的照片,认识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尖尖的物体。

  说一说这些尖尖的物体有很多,牙签、大头针、剪刀、竹签、针、刀子、削好的铅笔、树枝等

  都属于尖尖的物体。

  三、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了解尖尖物体存在的危害。

  1、提问:它们谁做的对?为什么?怎样才能不受尖尖物品的伤害?

  2、小结:尖尖的东西戳在身上会很痛,使用不正确会戳伤我们的身体,导致流血;戳到眼睛上,

  会使眼睛失明。所以

  仙豆教育

  在使用尖尖物体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手持尖尖的东西和同伴追逐、打闹;不能将尖尖的东西对着别人或自己;

  当看到别人拿着尖尖的东西时要尽量远离,不要让自己收到伤害。

  四、玩游戏"找尖尖",让幼儿找出教室里尖尖的物品。

  1、出示即时贴,请幼儿找出教室内尖尖的物品并贴上标志。

  2、请幼儿说出:"我找到的尖尖是……"提醒同伴注意安全。

  五、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

  生活中还会有哪些危险?怎样避开这些危险?

  小结:除了尖尖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外,还不能乱动电源、电器和热、烫的物体等。

  小朋友年龄小,生活中还有很多危险是我们想不到的,但只要小朋友记住爸爸、妈妈、老师

  给我们的安全提示并尽量照做,就会避开很多危险!

小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特征,尝试有规律的排序。

  2、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树叶若干;绿叶树、常绿树图片若干。

  2、课件“树妈妈的话”一份。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说说自己收集的各种树叶

  1、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

  2、谈一谈: 你捡到的是什么树叶?它象什么?”

  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树叶有的'会在秋天变成黄颜色或者红颜色,有的一年四季都是绿颜色的,而且不同的树叶都有它不同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了。

  4、提问:——“为什么这些树叶有的到了秋天会变成黄颜色,然后枯掉了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还是绿绿的留在大树妈妈的身上呢?”——“让我们听听大树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课件,幼儿拓宽经验

  ——“为什么有的树叫落叶树?而有的树叫常绿树?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吗?(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

  ——师小结: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叫常绿树。如棕榈树、冬青、桂花树等。有些到了秋天叶子就枯黄,树枝变成光秃秃的,这叫落叶树。如水杉、枫树、柿子树等等。

  三、文学欣赏: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到处乱跑。

  树真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飘呀飘。

  树真好,天热了,我们躺在树下睡午觉。

  四、操作活动:种树

  1、欣赏常绿树、落叶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间隔排列的关注。

  2、操作“种树”。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因为:

  《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应遵循: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的幼儿对秋天树和树叶特别感兴趣,他们能观察到树叶颜色的变化,户外活动还发现,有的树叶从树上掉了下来,有的还留在树妈妈身上,所以引发了幼儿对常青树和落叶树的问题。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的参与老师的活动,有2-3名幼儿参与不够积极,游离于活动之外,一方面是也许是因为活动的内容脱离了这几名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学手段不适合这几个幼儿,我应该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策略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小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棒棒糖、棉花糖和跳跳糖的颜色、形状、味道、软硬等特征。

  2、乐意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与同伴品尝糖果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棒棒糖、棉花糖、跳跳糖。

  2、已消毒的碗、勺子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糖果导入(出示三个放糖果的礼盒)师:宝宝们好,我是糖果姐姐,今天我给宝宝们带来和多糖果礼物。

  (出示第一个盒子)

  师:听,是谁在敲盒子呀,敲得这么响,他想跑出来和宝宝们做朋友了。

  (打开盒子,取出糖果)哦!原来是棒棒糖!

  师:棒棒糖长什么样的呀?

  (幼儿回答)师:它有一个圆圆的头,还有一根棒,所以我们叫他棒棒糖!

  师:这些棒棒糖漂亮吗?这个棒棒糖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道的呢?

  (幼儿回答)

  师:真的吗?我们打开糖纸来看看是不是红色的,草莓味道的'?

  师:哦,原来真的是像草莓一样红红的,红红的是草莓味道的。(棒棒糖插在盒子上面)

  (教师取出第二个棒棒糖)

  师:那这一个呢?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呢?(幼儿猜)(打开糖纸)

  师:原来是和苹果一样绿绿的,绿绿的是苹果味的。(棒棒糖插在盒子上面)

  教师总结:糖纸是什么颜色的,里面的棒棒糖也是什么颜色的。

  师:继续和幼儿说说其他的棒棒糖的颜色和味道,并且将棒棒糖插在盒子上面。

  教师总结:棒棒糖呢在它们圆圆的糖下面都有一根棒,而且有很多种颜色,都很漂亮。

  2、师:糖果姐姐还给宝宝们带来了一份糖果礼物出示第二个礼盒师“里面会藏着什么糖呢?

  “师:想和糖果宝宝做朋友吗?请宝宝在盒子里面找一个好朋友,把它放在你的手里面,捧好,不要让糖宝宝从袋子里面跑出来。

  师:请宝宝来捏捏,糖宝宝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幼儿说说)

  师:原来是软软的,就像软软的棉花糖一样,所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棉花糖。

  师:棉花糖的袋子上面还藏了一个秘密呢!请你猜猜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说说)

  师:你怎么知道的?原来棉花糖的袋子上面有一个水果的标记,如果是葡萄,就是葡萄味道的,如果是橘子,就是橘子味道的。现在棉花糖宝宝要回家了(出示两个有水果标记的篮子)请宝宝看看哪一个橘子味道棉花糖宝宝的家呀?哪一个是葡萄味棉花糖宝宝的家?谁的是橘子味道的?请你把它送回家。谁的是葡萄味的?请你也把它送回家。(幼儿送糖回家)

  教师总结,原来棉花糖是软软的,还有很多的味道,只要你找找袋子上面的水果标记就知道了。

  3、神秘请出跳跳糖。

  师:糖果姐姐还给宝宝带来了糖果礼物,他很调皮,我们一起来把它喊出来吧!“糖果宝宝,快出来,糖果宝宝,快出来“(打开盒子,取出糖果)是什么呀?(跳跳糖)

  师:跳跳糖特别喜欢和小朋友做游戏,想不想和他来做游戏?请宝宝拿好一把勺子舀一点点你喜欢的糖放在嘴巴里,然后闭上嘴巴,回到座位上,糖宝宝就会和你一起做游戏了(提醒幼儿一定要把嘴巴闭好了)

  师:宝宝们,刚才盘子里的糖在你的小嘴巴里是怎么样做游戏的?(引导幼儿说出“跳“)

  教师总结:这种在嘴巴里会跳的糖就叫跳跳糖,师“宝宝们,我们也来做一粒跳跳糖吧!“那我们也来学学跳跳糖跳一跳吧!(带领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跳一跳)(音乐结束)

  “跳跳糖们,跳回你的小椅子上,看看哪一个跳跳糖跳得最快!

  三、活动总结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糖

  1、师:小朋友今天咱认识了棒棒糖、棉花糖和跳跳糖,那小朋友你还吃过什么糖?

  看视频:巧克力、牛奶糖、彩虹糖、瑞士糖。

  五、结束部分

  1、师:糖呀都很好吃,但是,我们不能多吃,因为糖吃多了会长蛀牙的,会疼的!

小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特征

  2、对蔬菜宝宝进行点数、分类、排序

  3、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萝卜、黄瓜、番茄每人若干。教具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生日歌磁带

  活动重点:

  对蔬菜宝宝进行点数、分类

  活动难点:

  按某种特征排序

  活动过程: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1)(出示纸制青菜)这是什么?

  (2)是呀,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就在这个小布袋里,请小客人出来,你们看看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看看小客人是什么样子的?

  ①我的黄瓜宝宝是绿色的。我的黄瓜宝宝是长长的。(针对性提问举着短黄瓜的小朋友“你的黄瓜和他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呀?”)

  小结:黄瓜小客人有长长的,也有短短的,都是绿绿的,摸上去呀毛毛的。

  ②我的.番茄宝宝是圆圆的。我的番茄宝宝是大大的。我的番茄宝宝是红红的。(针对性提问拿小番茄的小朋友“你的番茄宝宝和她的不一样哦,哪里不一样呀?”

  小结:番茄小客人有的大大的,有的小小的,都是圆圆的、红红的,摸上去呀滑滑的。

  ③我的萝卜宝宝白白的。我的萝卜宝宝红红的。(告诉幼儿那是橘红色,橘红色的萝卜叫“胡萝卜”)

  小结:萝卜小客人有的白白的,有的是橘红色,叫“胡萝卜”。

  ④出示蔬菜图片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黄瓜”宝宝,黄瓜宝宝有长长的,也有短短的,都是绿绿的,摸上去呀毛毛的;有“番茄”宝宝,番茄宝宝有的大大的,有的小小的,都是圆圆的、红红的,摸上去呀滑滑的;还有“萝卜”宝宝,萝卜宝宝有的白白的,有的是橘红色,叫“胡萝卜”。

  2.“小客人”来排队

  小客人要排队去青菜奶奶家,请你来帮帮忙,一个挨着给他们排排队。

  (1)每种蔬菜每个幼儿选一个,然后给他们排排队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发现好方法请个别幼儿用图片介绍,分享经验。

  小结:这种按蔬菜某种特征排队的方法叫“排序”,请你用“我们新学的本领“排序”给小客人排排队。

  (4)、幼儿再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去青菜奶奶家,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小客人一个挨着一个,排得多神气呀,想请你们一起去给青菜奶奶过生日哦,你们高兴吗?

  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青菜奶奶家到了哦。青菜奶奶看到这么多的客人都来给她过生日,多高兴呀,我们表演节目给青菜奶奶看吧,一起唱“生日歌”。

小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实验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

  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小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初步了解五官的主要作用。

  2.知道要爱护五官,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活动重点:认识五官的主要作用。

  3.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称,了解五官的位置。

  4.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明确五官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小镜子、教学PPT活动过程:

  1、照镜子找五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玩照镜子的游戏:

  --"你的脸上有什么?它们在哪儿呢?"。

  2、向幼儿介绍我们的.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

  3、游戏:找一找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4、听口令指五官:

  (1)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用手指点,如:教师说"眼睛",幼儿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教师不断的变换口令,速度不断加快5、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教师告诉幼儿,眼睛、嘴唇、鼻子、耳朵、眉毛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官。

  (2)想想说说五官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吃、说)"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闻、呼吸)"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6.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

  (1)请幼儿想想说说:

  --"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2)教师小结: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到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

  教案反思:

  在这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由于知识面及经验的原因,在猜各种动物五官时有点盲目,但却表现很积极。特别是当看到猫的眼睛时,说是“娃娃的眼睛”老师本想将这个问题留下来就提示说:“这是一种小动物的眼睛”结果直到讲完是猫的眼睛,还有孩子回答是“小动物的眼睛”。但也有个别幼儿猜出了大象和猪的鼻子,鸟的嘴巴以及河马的大嘴巴。经过反思,觉得要是先认识了各种动物,后再与各五官进行配对,效果会更好。

小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练习借助圆柱体向指定方向滚动物体,感知物体滚动的特性。

  2、大胆地并有创造性的玩易拉罐。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纸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健康歌》,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运动。教师鼓励幼儿听音乐节奏,大胆地、自由地做动作。

  二、与小猪共同游戏。

  1、介绍小猪及赶小猪的工具,使幼儿了解游戏的对象。

  2、请幼儿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戏。

  3、讨论:

  A:你是怎样与小猪玩游戏的?

  B:你是怎样让你的小猪滚动起来的?

  三、游戏《赶小猪喂食》

  1、引出游戏,简单说说游戏的玩法小猪呀玩得可开心啦,可它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想吃些东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必需穿过树林(绕梅花桩),走过独木桥。现在它很累,需要有人来赶着它走,谁来帮助我们小猪?

  2、请个别幼儿尝试幼儿尝试时,教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的同时适时地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在练习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赛请幼儿自由组合成两组进行比赛,并提醒幼儿在过独木桥时注意安全。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利用工具把小猪送回家——滚进拱门内。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小班科学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柳树的特征。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懂得爱护树木。

  二、活动准备

  园内的柳树下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春天到了,许多的树都发芽长出了新的叶子。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树长出了新叶子好吗。(好)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出去一定要听老师的'口令,不能随自己走好吗?(好)那出发散步到柳树下。

  (二)观察谈话。

  1、小朋友,谁知道我们现在站的树是什么树?幼儿回答:昨天我妈带我去过小普陀,那里也有,妈妈说叫柳树,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告诉我:我也看见过了,树枝长得长长的细细的,叶子是绿色的,会弯下来的,还可以做花环戴在头上很好看。对了,小朋友真聪明,我们现在站的树就叫柳树。

  2、老师小结:柳树的树枝细细长长的、轻轻地往下垂,看上去一条一条的,我们叫它柳条,柳条会随风摆动,风一吹来,它就会左右摇摆,柳条上会长出绿色的树叶,好看极了,它们可以挡住夏天的太阳,老师小时候不好会折柳枝做花环戴,现在明白了,要保护树,不能折柳枝,对吧!

  那我们小朋友就不要去折,如果妈妈折了要及时阻止,告诉妈妈好吗?(好)另外,老师告诉你们:柳枝的生命力很强,把柳枝用剪刀翦下来插在泥土里很容易生根成活,柳树的根很发达,不怕湿,不怕风沙,还能抵挡烟尘,因此一般柳树都种在工厂区、河滩边、沙地中,能防止河水冲击河岸的作用。

小班科学教案14

  活动内容:

  什么东西飘下来(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⒈对物体飘落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⒉尝试用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

  活动准备:

  ⒈观察过落叶的情景。

  ⒉叶片、羽毛、纸条、自制降落伞。

  活动过程:

  ㈠观察、认识材料。

  ⒈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东西,你们认识它们吗?”

  出示:叶片、羽毛、纸条、自制降落伞,引导幼儿逐一认识。

  ㈡摆弄材料,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落体过程,对物体飘落产生兴趣。

  ⒈师: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材料来玩个游戏,请你把这些材料高高地举起来,然后放开来,让它落下来,看看它是怎么落下来的?

  ⒉幼儿操作材料,并仔细观察材料落下来的样子。

  ⒊集体交流:树叶(羽毛、纸片、降落伞)是怎么落下来的?

  ⒋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如小朋友只能说出是飘下来或飞下来等,进一步引导其在空中的动作。

  ㈢再次摆弄,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对物体飘落产生探索兴趣。。

  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发现了树叶这几种材料飘落下来的样子,发现它们是非常有趣的,现在我们再去玩一玩,这一次你们要请你们用动作来变现它们落下来的样子喽!

  ⒉幼儿再次操作,重点用动作来表现下落的'样子。

  ⒊请个别幼儿用动作表示树叶等材料落下来的样子。

  ⒋集体模仿物体的飘落。

  ⒌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有飘落的现象,请你仔细的去观察它们,看看它们是怎样落下来的。

小班科学教案15

  一、活动来源:

  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选自于建构式课程《热和冷》的一个活动。该活动选自于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冰作为活动内容,又因为冰的凉让幼儿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幼儿对此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该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冰的凉和易融化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活动的选材非常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

  二、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⒈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⒉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的原来目标是:⒈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⒉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修改,使得目标更加的具体可行,使教师方便操作,也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活动准备:

  ⒈辅助工具:吸管、鹅卵石、温水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各种形状的小纸片放于冰块中。

  【本次活动的冰是幼儿容易接触到的事物,吸管、鹅软石、温水,三件事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可以活动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中,作用于生活中。同时注意吸管要用大号的奶茶吸管,这样方便幼儿较快地达到吹就能吹出洞洞,冰易融化的特点。

  原课程中活动准备⒈辅助工具:罐子、盆、木制小榔头等。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

  说明:冰块的制作非常容易,但是要将粘纸夹在中间就不太容易了。我们做法是:先在小的牛奶杯中放少量水,将雪花片放在其中,雪花片会浮在上面,等有些许冰住的时候再放满水,这样夹心冰块就完成了。】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难点:怎样将礼物从冰中取出活动过程:

  ⒈体验冰块的特征⑴今天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块冰,请你去摸摸、看看、说说,冰块是怎样的?

  ⑵幼儿自由体验⑶集中:这些冰块是怎样的?(硬硬的'、凉凉的)这些冰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里面都有小东西)【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体验冰凉的特点,其实这是冰给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该活动也是幼儿在家中经常玩的一件事情。】

  ⒉尝试用各种方法取出小礼物⑴冰块里的这些东西其实是我送给你们的小礼物,可怎么把冰块里的小礼物取出来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鹅卵石、吸管、温水,请选择其中的一件,想一想、试一试,将小礼物取出来。

  ⑵幼儿操作⑶集中:你有没有取出我送给你的小礼物?(请你将小礼物放在自己口袋里)你是怎样取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师现场演示)师小结:鹅卵石可以将冰块击碎将小礼物取出来。吸管可以吹出风将冰块融化取出小礼物;放在温水里,冰块受热融化掉了。

  【该环节是让幼儿利用鹅软石、吸管、温水,尝试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来。选用的这三种材料都是生活中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同时这三种材料代表着将礼物取出的三种方法即鹅软石是击碎法、吸管是靠风力加速冰的融化、温水是遇热融化。这三种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使并融化的方法。这样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⒊经验迁移⑴冰融化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呢,请你想想那除了刚刚我们用到的这些工具,还可以利用什么也可以将冰块融化?(在太阳下晒、用吹风机吹、用手悟)⑵那接下来大家说的这些方法请你在家和幼儿园去试一试,将结果告诉我们。

  【此环节是一个经验的延伸,上两个环节虽说利用了生活中的材料解决了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毕竟还是在学习的活动中。该环节可以说充分地回到生活中,即请幼儿想想: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方法使冰融化,这样就让幼儿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试一试,让幼儿感受到了冰易融化的特点。】

  活动反思: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此次教育活动中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如在幼儿动手的这方面,如果能准备更多的夹心冰块和勺子,热水,吸管等工具,将幼儿分组,同时进行,多种方法观察,必定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幼儿对借助融化冰块取出工具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校讯通发动家庭教育资源,请幼儿与家长回家后共同尝试,相信必定能够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

【小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小班科学教案我会吹泡泡(通用10篇)10-06

小班总结12-08

小班活动策划01-12

幼儿小班方案11-26

小班学期总结02-13

小班活动方案06-28

我们的快乐小班11-20

小班个人反思12-10

小班个人总结12-11

小班教研总结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