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时间:2024-08-08 13:15:40 炜亮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精选14篇)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

  一、教材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习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习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平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平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平,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过渡>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

  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

  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3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

  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二)岩石(板书并讲解)

  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

  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

  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

  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叙述]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叙述]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

  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叙述]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板书]

  2、社会和经济原因

  [叙述]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

  (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总结]同学们本节我们就讲完了。但留给我们思考的内容却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使我们学的知识更扎实,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现留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问题: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共富"重要理论?(提示: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考)。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树立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理论,并且有了农业地域类型的一些基本认识,学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兼有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种植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归纳总结)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一

  (总结归纳)

  一、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分析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学生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1.探究方案:需要着手组织哪些方面的相关材料知识。

  2.列出资料清单。

  3.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友情提示)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水平。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农作物:小麦、玉米

  (学生活动)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3.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教师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

  (总结归纳)

  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

  参考答案:

  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学生活动)

  通过这个案例3,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世界上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效益。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学生活动)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教师提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二

  (总结归纳)二、美国成为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

  区位优势

  评价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①平原地形广阔

  ②黑钙土和冲积土肥沃

  ③温带草原气候,夏季温和湿润

  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为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利于作物生长、稳产

  (二)便利的交通运输:

  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

  ②公路、铁路与水运构成发达交通网

  集散便利、降低运费、提高效益

  (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规模经营

  竞争力比欧洲强

  (四)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

  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进的科技:国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广系统,免费提供科技成果

  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实现

  (总结归纳)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三、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的差异是什么?

  (学生探究)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

  水稻

  自给一商品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等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书设计】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主要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区位条件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7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宇宙是个什么“模样”呢?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太空像汪洋大海,天体像相距很远的小岛,天体系统如同群岛。我们的地球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呢?

  [讲授新课]

  二、宇宙中的地球(板书)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板书)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读图,首先找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注意小行星带的位置,然后教师可根据以下资料把九大行星给学生做一个简单介绍。

  (1)宠爱的小个子——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的小个子,除了冥王星外,算它最小了。我国古人称它辰星,国际名“墨丘民”,是罗马神话中商神的名字。

  水星是一个固体行星,自转一周(一天)58、6天,公转一周(一年)约88天,体积、质量均为地球的1/20。

  水星也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用望远镜看水星,像一个小月亮。

  水星是名不符实的,在水星表面和上空一滴水也没有。

  (2)美丽的女神、地球的姐妹——金星

  金星因有白皙的光辉,我国古代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的国际名为“维纳斯”。在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描写有一位白胡子老头,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当弼马瘟,他就是太白金星。金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每天都可看到,它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称为长庚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称为启明星。西方国家把金星比喻成太阳神阿波罗的先驱和使者,又说它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俄共向金星发射了近20个探测器。飞向金星的第一个探测器是美国1962年8月27日发射的“水手—2号”。根据观测资料,科学家们认为,金星表面温度很高(可达380℃),那里没有河流、湖泊和海洋,也没有磁场,至今没有发现有生命的痕迹。

  金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惟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金星上“一天”是243天,“一年”是225天。

  (3)战神玛尔斯——火星

  火星,似火一般,发出火红的光芒,在地球上看是一颗红色星球。火星在午夜可看到,我国古人称它为荧惑,国际名叫玛尔斯。

  科学家认为,火星是最像地球的一颗星。它被大气包围着固体表面,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但证实大气很稀薄,无氧气,也无液态水。

  近些年对火星的探测较多,有人说火星上有运河,有人说有生命,但至今无定论。

  (4)“巨人”朱庇特——木星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均的一颗星。朱庇特是古罗马主神的名字,现为国际名。我国古人叫它岁星,民间传说中的太岁也是指木星。在九大行星中,木星自转最快,它9时50分自转一周,但公转慢,需11.8年。

  人类访问木星的第一位使者是“先驱者——10号”,是1972年3月2日由美国发射的。据探测表明:木星上空有大气,周围有光环,是一个流体星球。

  (5)戴草帽的星——土星

  土星是太阳系中一颗美丽的行星,淡黄的球体,浅蓝的极区。用望远镜看土星,它周围有一圈明亮的光环,像是戴了一顶漂亮的草帽,所以有人送它一个雅号:戴草帽的星。在西方,罗马神话中称它为农神,国际名叫萨图恩。中国古代叫它填星或镇星。

  在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都名列第二,仅次于木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它公转一周需29.5年,相当于地球上2万天,但自转很快,仅需10小时14分。

  (6)躺着走路的星——天王星

  天王星的国际名叫“乌刺诺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天王星是在1781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的。他出生在德国,起初是一个音乐家,17岁去了英国,当宫庭歌会的双簧管吹奏者,天文是他的业余爱好。1774年,他亲手制成了一架望远镜,用来观测星空。天王星是他偶然发现的。

  天王星在九大行星中排第三,其他星是侧着身子转的,而天王星的自转轴和轨道面只有8度的夹角,好像躺着运动。它公转慢,自转快。

  (7)笔尖上的行星——海王星

  天王星发现后,一些天文学家发现它运动有点“古怪”,于是有人就提出其外侧可能还有一颗星。1843年,英国剑桥大学23岁的青年学生亚当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于1845年算出这颗新星的位置,于10月21日送到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当时天文台并没理睬这位“小人物”。

  在亚当斯的同时,法国青年勒威列也独立计算出这颗星,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寄给了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台长伽勒。当伽勒接到信的当晚,即9月23日,果然在天空中找到了这颗星。

  古罗马神话中有一位统治水晶宫的海王,名叫“尼普顿”,现为国际名。天文学家根据这个神话,把这颗新星叫海王星。

  (8)冥王普鲁托

  冥王星是在1930年1月下旬由英国洛威尔天文台的22岁青年天文工作者汤博发现的,是九大行星中发现最晚的'一颗星。

  因冥王星距太阳非常遥远,相当于日地距离的40倍,所接受太阳的光、热仅相当于地球的一千五百分之一,因此,那里到处是黑暗和寒冷。天文学家给这颗行星命名时,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神——冥王普鲁托(现为国际名),所以就叫它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个行星,体积为地球的1%,质量为地球的1/400,比月亮还轻。它绕太阳一周需248年。

  引导学生分析表1.1,依据其质量、体积和距日距离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即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巨行星,质量、体积都很大的行星;远日行星,即距离太阳较远的三颗行星。从表中提供的五项资料数据来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板书)

  (承转、过渡)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生命存在,特别是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颗适宜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宇航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界人士也相信宇宙间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它们。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分析课文,可以分组讨论,来寻找答案。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板书)

  (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

  [课堂小结]

  宇宙是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较稳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有利条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

  [课后作业]

  1、根据课本P4表1.1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答案:略

  2、根据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有生命物质的天体的原因。

  答案:略

  板书设计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掌握东亚季风环流及成因。理解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地位于作用。

  2、能够运用所学的季风环流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大气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已知的条件,命制题目的能力。

  3、通过对地理原理的探究,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对地理实际问题的探讨,最终掌握季风环流发生的原因是本节的重点。

  2、根据已知的地理情景,并根据教师要求命制题目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小组合作、辩论法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区域如何作为呈现地理情景的舞台

  1、出示区域地图,介绍地图中等大风日数,等年降水量等值线。创设区域承载必修知识的情景。

  2、逐渐减少区域中的地理信息,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自主回答区域定位的方法。

  环节二:如何通过学生命题,解释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命题题目,互相考查。

  1、出示等大风日数图,鼓励学生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个角度命制关于等大风日数的题目,首先学生从大尺度出发,命制的题目应该比较容易把握在理想的范围内,即从西北到东南递减,并追问原因。但在命制小尺度时,学生可能会出现诸多教师无法掌握之题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功课做足,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

  2、鼓励学生从大小尺度命制关于等年降水量的题目,首先学生从大尺度出发,命制的题目应基本在教师的.掌控中,从小尺度命制题目时,教师要多做准备,做到充分准备,将学生可能命制的题目尽量列出,并做好准备。

  3、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小组合作,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环节三:图解区域与季风环流(必修知识)在高考中的侧重点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是上述内容的总结及延伸,她在本节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结构如下:

  环节四:总结提升季风环流

  当向学生讲解了区域地理与必修地理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后,进一步将季风环流提升总结,知识结构如下:

  六、板书小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内容分析

  本节课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最后一节,上承岩石圈和大气圈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涉及水圈,水既是自然地理环境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又对人类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人地关系主线。

  二、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地理意义。

  三、课标解读

  从本条标准的内容要求来看,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水循环的环节是指实现水循环运动的途径,包括: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水平层次不齐,地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仍存在重识记而轻理解的倾向。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使学生理解水循环地理意义.

  (2)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能绘制简单示意图,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学生能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六、重点难点分析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七、教学方法分析

  微课教学法、分层推进设问法、

  八、学法指导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

  九、教具准备及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导学案

  十、教学过程(节选)

  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师生活动

  主要评价方式

  参与式导入

  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背景音乐)“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让学生动手写出《假如我是》与水有关的诗歌,“即兴三两句”,并予以展示。

  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引起学生兴趣。

  观看微课自主学习

  回顾旧知,并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地球因为有水而显得与众不同,那么地球上的水按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哪几种呢?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课视屏,得出结论:地球上的水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0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而展开的,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知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乡土地理的内容,本人先后采用了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广州本田厂等例子。使学生感到这一知识讲的就是自己周围的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本节内容的主线,即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理清知识线索,使本节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重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现象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我将每个班分成四个小组,各组分别调查“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

  并对每个调查内容提出调查要求。

  1.新塘牛仔业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做一条牛仔裤要经过哪些工序

  C.做牛仔裤的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2.永和经济开发区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工人工资是多少

  C.工厂租金是多少

  D.厂区附近的交通情况

  E.厂区附近有没有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导入新课]

  1.请问生产一条牛仔裤经过哪些工序

  2.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3.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组讨论,找代表发言。

  [图片展示]新塘牛仔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围绕图中牛仔工业的分布,说出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一家工厂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些工厂联系在一起可以进行消息交流,工作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

  板书:1.工业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专业化工业集聚

  [图片展示]永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分布图

  [提问]

  1.主要有哪些工厂?

  2.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3.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图中工厂的分布及课前准备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这些工厂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布局在一起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板书: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用公共设施的工业集聚

  [承转]由于工业联系而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工业地域。

  [提问]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新塘牛仔城和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永和经济开发区在形成上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的关系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各工厂由于共用公共设施而集聚在一起。

  [知识拓展]世界上有许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面包城”,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城。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很少形成工业城。

  [承转]从工业联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集中在一起,产生工业集聚现象,而有些工业虽然有联系,却是分散在世界各地。

  [提问]

  1.分布在广州经济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总厂有没有联系?

  2.两间工厂有联系为什么不集聚在一起,而却分散在不同的国家?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工业分散可以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力丰富地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知识拓展]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设立生产厂家外,还设立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问]什么导致工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也能取得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现代化的交通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热点渗透]广州本田在新塘镇沙埔正在大规模地筹备建建厂,假设抵制日货成功,你们认为这间工厂还能否建成?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七、教学反馈

  1.保洁公司在广州设厂的目的是什么?

  A.充分利用自然资源B.接近市场

  C.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D.减少污染

  2.根据工业的集聚效应,你认为在仙村最好布局什么工厂?

  A.制药厂B.炼油厂C.硫酸厂D.瓷砖厂

  3.我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投资建立的工厂正式运行,所雇佣员工大部分是美国人,而美国人的工资要高出我国好多倍,海尔雇佣美国员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美国就业水平

  C.增进中美友谊D.企业文化建设

  4.新塘牛仔业的集聚与新塘太平洋工业区集聚现象是否一样?目的分别是什么?

  5.仙村的主导产业是水泥厂,随着经济的发展,仙村有没有可能发展成水泥城?为什么?

  6.东莞家电分布是属于集聚还是分散?

  7.东莞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称,现有3000多家电脑生产企业,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探究活动

  上网搜集有关辽宁鞍山工业城,

  1、鞍山主导产业是什么?还有哪些工业?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2、主导产业生产工序如何?

  3、工业是分散还是集聚?为什么?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考纲呈现】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掌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学会应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教学过程】

  (引入1)今天我们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们先来回顾近五年江苏高考,每年必考,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考原题。把每道题目浏览一遍,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发现考查的关键词基本都是哪些词语呢?--自然景观、自然带类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根据这3个考点我们要做哪些事呢?

  我们要做的事: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掌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学会应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引入2)今年暑假出去旅游了吗?肯定有不少同学出去旅游了!应该也拍了不少照片吧!我从我的朋友圈里找了一些照片分享给大家!

  (学生欣赏照片)海南三亚、南山竹海、哈尔滨白桦林、北京树林茂密的高尔夫球场、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过渡)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我们来对比两张照片的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呢?一张是草原,一张是森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我们一起来看地图(可能会回答热量、水分、气候,师往前引导),找到这两个位置。

  总结:不同的热量和水分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出现不同的植被和土壤—最后形成自然带。

  (过渡)有关自然带的分布图你掌握了多少?我们来检测一下

  1.我们先一起来说一说气候类型(齐说)

  2.(先在黑板上画好框,学生填写1-5,6-10)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其他同学完成活动1的填图。

  (过渡)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之前看到的图片,有海南的三亚,它的自然带是什么呢?、江苏南山竹海,它的自然带是什么呢?哈尔滨白桦林,它的自然带是什么呢?(再次复习自然带)从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分异规律呢?

  (生: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请同学们思考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呢?形成原因呢?分布特征(引导学生到板图,指图什么方向更替、什么方向延伸呢?接着师画图表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典型地区(复习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过渡)有一位北京的朋友今年暑假自驾去了新疆,下面是他拍的一些照片,从北京出发,是什么自然带呢?向西到内蒙古草原,是什么自然带呢?最后到达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什么自然带呢?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到温带草原带到温带荒漠带又体现了什么分异规律呢?(生答: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请同学们思考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呢?形成原因呢?分布特征(引导学生到板图得出特征,师画图表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根据特征找出典型分布地区)典型地区?

  (当堂练习)例1-3下面我们通过解题探究来巩固这两种分异规律。

  (学生说)你是怎么分析的?解题思路。例1通过自然带确定要找的是地中海气候,对应图中去找。例2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判断沿途的气候类型,得出对应的自然带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爬过高大的山体,像黄山、庐山等,在爬到山顶时能明显感受到气温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呢?--海拔变高,气温变低。好!我们来看这座山,植被从山脚到山顶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气温、水分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是海拔变化。这种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变化体现了什么分异规律呢?

  有关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垂直自然带数量问题。

  1.第一种情况,两座山海拔相同,纬度不同,自然带数量有什么差异呢?--纬度越低,自然带数量越多。

  2.第二种情况,两座山纬度相同,海拔不同,自然带数量有什么差异呢?--海拔越高,自然带数量越多。所以,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有3个。

  第二,关于垂直自然带分布特点。

  第三,关于雪线高度问题。影响雪线的因素:降水、气温。

  (当堂练习)例4

  (结束)最后用3句古诗结束今天的课程。

  请说出以下诗句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2

  一、通用原理

  1、遇到弯曲情况最好做切线

  2、任意相邻两条等值线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个等值距。

  3、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4、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可以用切线法)

  5、注意逆向思维的使用

  二、等高线

  1、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2.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同图等距):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3.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记忆)

  类型高度地表起伏特征

  平原一般在200m以下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高原一般海拔较高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丘陵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以下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地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100m以上地表起伏大

  盆地无一定高度四周高中间低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2、剖面图

  三、等温线(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

  等温线分析——即等温线的“三读”:

  ⑴读等温线的数字: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①判定半球: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判定低中高纬地区

  15--250为低纬地区5--150为中纬地区50以下为高纬地区

  ③判定地形:低温区-----山地或丘陵;高温区-----洼地或盆地

  局部等温线闭合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再判定是低温区或高温区

  注意温度高低与其它知识结合:

  “大于大的”——夏季陆地、盆地地形、城市、冬季水面等;

  “小于小的”——冬季陆地、山地地形、夏季水面、森林绿地等

  ④判定相对高度—1000米/60

  ⑵读等温线的的延伸方向

  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⑶读等温线的弯曲变化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40°---60°S处的等温线较平直---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等温线弯曲——“凸高值低、凸低值高”法:等温线向高值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等温线向低值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方法:分析某两点气温高低或等温线弯曲、闭合的原因:

  首先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其次考虑地面状况:若两点均在海洋上,则主要受洋流影响(暖流-高,寒流-低);若两点均在陆地上,则主要受地势的影响(海拨高--气温低)。

  第三,考虑大气环流(如冬季—气温陆低海高,夏季—陆高海低。)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四.等压线图的判读

  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比较气压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4)判断鞍部:鞍部国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五.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水位线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e)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c)距海远近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等值线分析

  (a)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3、等降水量线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闭合曲线:越向内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内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3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

  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使得我国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不论是地表资源还是地下资源,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比如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能源矿物南少北多,西多东少;水能资源集中在西部和西南的部分省区;金属矿产资源基本上分布在西部高原到东部丘陵的过渡地带。这种资源的整体性分布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却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合理开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等。

  本课标的制定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我国今后区域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应通过两步来实现这一课标:首先通过对西气东输这一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其次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从“个”推知“类”,掌握普遍的规律性原理,能宏观分析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空前紧密。本章内容即从区域之间的联系入手,着重研究了跨区域之间的资源调配以及区域之间应该如何协调发展两个问题,从现象入手,溯因释果。本节内容首先从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一般不具有流动性以及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两个方面,说明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然后以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为案例,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油气

  开发的战略重点转移等方面剖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然后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西气东输的积极影响和应注意的问题。

  区域资源调配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本节的重难点,要提醒学生学习时应特别注意。本节内容主要沿着区际联系的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展开,教学时要在抓住这一内容的同时结合身边的实际以及时事热点分析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如起点、终点、经过的主要省区。

  2、能通过读教材中附图,分析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

  3、能理解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4、了解其他三大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线路及对区域发展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不均衡性,看到我国为协调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养成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从具体意义分析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在西部地区,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3/4都在中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西气东输则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思考

  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

  点拨: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

  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你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

  点拨:可以从不同方面分析。

  ⑷对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据监测显示,在同等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气作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为减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长期高度依赖煤炭,例如,上海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从西部地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4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形成形状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02-02

高一必修二教案01-16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1-05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精选12篇)09-21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0篇12-01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0篇)12-01

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09-28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合集10篇)12-02

地理必修三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