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3-02-18 08:04:06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近日,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得到了和国人的认可,他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虽然斯人已去,但是其奋斗精神、爱国奉献精神永驻。

  作为一名90后,从小就被教育要爱国,要奉献。通过学习,我深受震撼,我们新时代的国家公职人员就要有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我们要学习王继才夫妇,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忘了自己的初心,在利益面前只看小“家”不顾大“国”,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最后难逃法网,难逃党纪国法的处理。而有些人默默无私地在艰苦和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用奉献精神诠释着爱国之心,他们有平凡的守岛人、边防线上的`战士、烈日下的警察还有夜以继日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基层干部,他们都有一种特征就是坚持,他们不是一时心热,也不是人前摆摆样子,而且踏实的做下去,扎根下去,用时间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奉献精神。

  学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不能仅仅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而是要扎实做下去,而是要切实增强对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克服浮躁,沉下心来学习模范榜样,在中华民族接近实现复兴梦想的今天,利用自己的热忱和知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在眼泪中看完了感动中国的颁奖礼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要向他们致敬,这些人的面孔都很平凡,但是这些人做的事情却一点都不平凡,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了伟大,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容易被感动是人类的良知与天性使然,它只是向善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行善,把感动化为坚实的追随与行动。只有真正行动起来,才能带来道德的切实改变,“这个世界才会有爱而转动”。

  也许我们不具备科研潜质,不能像黄旭华、沈克泉、沈昌健那样倾情研究;也许我们不是良医,无法像胡佩兰老人那样终身行医,治病救人;也许我们遇不到落水的儿童,不能像方俊明一样不假思索,纵身一跳;也许我们不是良师,不能像龚全珍、格桑德吉一样,献身教育,爱生如子;也许我们并未身罹重症,不是战友给了“二次生命”的战士,不是拾荒老人,不是村官,不是航天员......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爱国的情怀、执着的毅力、向善的追求、感恩的回馈、职业的操守、爱子的炽热,进而多去感恩社会,热爱职业,同情弱者,带着感动,尽己所能,从点滴做起,去温暖周围的人,感动周围的人。

  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道德楷模的引领,也需要每一位国人的追随与效仿。

  国家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我们感动过,也哭过,接下来就赶紧行动起来吧,加入到感动中国的队伍中去,用你的正能量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艾岩,你离我远一点。”

  20xx年10月11日,在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扫雷人工搜排的最后一块雷区,27岁的杜富国在发现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时,对战友艾岩这么说。

  67式手榴弹,全弹质量600克,主装药38克TNT,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9米,破片离炸点80米以外仍有杀伤威力。

  “没有他,我可能连命都没了。”

  在拆弹时,“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将杜富国炸成重伤,防护服也被撕得粉碎。在这瞬间,杜富国下意识地往离炸弹仅有2米的艾岩一侧倒下,使得战友艾岩只受了面部的一些擦伤。艾岩回忆起这件事时这么说。

  杜富国受治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询问爆炸时离自己最近的战友艾岩的情况。说到艾岩没事时,他才安心。

  “我想回去,想和你们一起把这些雷扫完。”

  杜富国躺在病床上,请求战友们给他打饭时多打一些肉和蔬菜,为的是尽快把肉长好,和战友们一起继续排雷。

  可他不知道,为了他的生命,他不得不将他的两个眼球和两只手统统放弃。

  “终于大家都安全了。”

  当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趟过那曾经布满地雷炸弹的.雷区时,这证明这块土地已经安全。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杜富国很欣慰,很开心。

  他始终心系着国家,战友,百姓,即使要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你退后,让我来。”这不仅是一个军人对战友的保护,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肩上所扛的责任。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留恋在校园里的每一寸光阴!文章讲的是一个6岁的加拿大男孩。接下来,我们一家人去了袁家寨子做客,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那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风俗。今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买棒冰吃?我要学习张嘎,机智勇敢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考验。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感动中国学习双百人物规划精彩人生》的书。这本书既是老师布置给我的暑假任务,也是我心中早已渴望已久的一本关于中国英雄的书。

  这本书中将了很多个人民英雄的故事,其中令我最为感动的就是《三轮车上的大爱》与《183个孩子的父亲》。

  第一个故事《三轮车上的大爱》讲的是河北老人白芳礼靠打工、捡破烂、帮别人看自行车。.。.。.这一类的`杂活来赚钱资助学校,到他93岁在20005年9月23日早晨临终时,他一共捐资助学35万元。他自己没有文化,却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的私有账户上的存款是零。

  第二个故事《183个孩子的父亲》讲的是辽宁省盘锦市的一位父亲,他有183个孩子,他叫丛飞,原名张琮。他原本是一名歌手,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了一名义工,他资助了183名贵州、湖南等省的贫困儿童。为了给孩子及时的交上学费,丛飞玩命一样的疯狂演出,他常常收到一笔演出费后,马上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自己却身无分文。20xx年4月20日年仅37岁的丛飞永远的离开了他爱着和爱她的人们!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人:鲁迅、朱自清。.。.。.我既看到了他们的人品、人格和精神。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的他们的那种人品、人格与精神。做一个有志气、有爱心和有志向的人,长大后我要用我的志气、爱心来报答养育我的父母与祖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xx年度十大人物”颁奖晚会。

  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格桑德吉和姚厚芝。

  格桑德吉是一名乡村教师。她是村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她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是她舍弃繁华富贵,甘愿回村当一名教师。看到这里我已经很感动了,但是后面的事迹更让我感动。这个村的孩子每天上学都要穿越一段异常陡峭的崖壁,许多人都在这条道路上跌落悬崖。悬崖下便是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人掉下去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格桑德吉为了让孩子们能上学,每天都要穿梭在死亡的边缘,亲自指挥孩子们过崖壁以免孩子们跌落悬崖。她的这种行为使我倍受感动。

  她还经常到别人家去劝学,如果劝不动,便会一直劝,劝到别人同意上学为止。这真是一位为了能让别人的孩子上学而甘愿奉献自己的最美乡村教师啊!

  另外一个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姚厚芝。她是一位母亲,患了乳腺癌,但是治疗费用太高,她支付不起就放弃了治疗。她还想靠刺绣赚钱,供两个孩子上学。为了不让孩子担心,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开始刺绣的时候,姚厚芝选择了难度特别大的《清明上河图》。这对于一个刺绣能手来说尚且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更何况她并不懂刺绣,没有一点刺绣基础。可是,姚厚芝做到了。每当她身上疼痛的时候,她便想到这是为了孩子,再苦都要忍受下来。日积月累,姚厚芝的手上起了厚厚的茧子。经过不懈的.努力,用了3年半的时间,她终于完成了刺绣,比计划提前1年半的时间。她能坚持下来,正是母爱的力量。她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啊!

  颁奖晚会使我非常感动,我看到了人间的真情,看到了人性最美的一面。同时,我也懂得了人活着要为他人奉献,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我们观看了2016感动中国,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讲述的是一位磨刀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名叫吴锦泉,他的家住在农村,自己家有一片小菜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己吃,他家境贫寒,自己靠磨刀赚的钱也就是一元一元的硬币,他都积攒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位老人立刻回到家,取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一千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可能大家会说一千多元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贫穷的老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这些钱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他磨了上百甚至上千把刀所攒下来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啊!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两个人,他们曾经在一次商场购物时把自己家的'孩子给丢了,当时就是他把两个人急哭了,经多方努力,孩子总是在一个月之后找到了,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们体会到了丢了孩子家长的心情,于是乎他们自费创办了“宝贝回家”网站。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三万人在这个网站里注册,寻找丢失的孩子,虽然最终找到孩子的家庭只有几千个,但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两个人说:“今后还要继续宣传这个网站,还要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体悟到什么呢?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感动中国这一节目一直倍受我的关注。昨晚的“感动中国”已经是第十三年了。节目中的感动人物依然值得我们去赞美。

  第一位:于敏。他是一位中科院院士,胸怀报国的梦想,在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为了尽快研制出更先进的'氢弹,他隐名埋姓,深入大西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不怕苦,不怕累,与其它科技人员创造了仅用2年多时间就研制出氢弹的世界记录。向世界证明:中国强大起来了!当大家评价他为“氢弹之父”的时候,他非常谦虚的说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是“报国心皎洁”。

  第二位: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朱爷爷是一名外交官,孙奶奶是一名老师。他们退休后,仍不忘为祖国做点事情,于是便去偏远的贵州山区小学支教。他们离开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不畏艰苦,即使生病了仍一直坚持着,直到累倒讲台上。真不愧于“为霞尚满天”的称呼。

  第三位:他化名“炎黄”。他本来事业有成,非常富有,更有着高贵的心灵。为了捐助敬老院、穷困山区……,他卖掉家产,使用化名,一捐就是几十年。他真名张纪清,自己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若不是由于在银行办理捐款后晕倒,大家都不知道他的真名。以他为榜样的志愿者队伍有许多个了,真是“涓滴见沧海”。

  其它的如陇海大院、师昌绪、中国援非医疗队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突显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奉献、宽厚、爱国、博爱、互助的传统美德。他们是普通的个人,是不平凡的群体,他们的光辉照耀着中华大地,照耀着世界,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这就是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特别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梁益建的获奖感触颇深。

  梁益建,医学博士,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尽可能的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20xx年,梁医生在凉山州木里县遇到一个年轻患者刘正富,当时即给他许诺,“你等着,我帮你找到钱就回来接你。” 1年后,梁益建驱车7小时,去木里县接刘正富,并为他实施了手术。

  为了给这些贫困患者赢得更稳定的求助渠道,梁益建博士团队从20xx年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获得帮助的患者接近200位,金额近500万元。

  从医三十年来,他用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实现在极重度脊柱矫形领域禁区的不断突破,用自己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和刀尖上行走的。精妙技艺书写了医务工作者忠于信仰、无私奉献的人生轨迹,为无数“低头”病患开启了他们的“抬头人生”。

  看了他的获奖我也想到了我自己的临床工作,平时老是觉得又苦又累,但是同梁老师比起来,还是闲适许多,我应该向梁老师学习,孜孜不倦,不畏艰辛,为了病人的健康贡献竭尽全力。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王娅是本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从1985年开始,她就走上了爱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坚持了30余年,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爱心善举的痕迹。在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更是将唯一一套住房捐给基金会,用于资助寒门学子。此外,王娅还常年无偿献血,并于2016年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心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生前延续到身后。

  2016年7月,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王娅知道此事后,通过邮件与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取得联系。“我是工薪族,愿意为贫困孩子尽点心意。”王娅述说了她朴素的心愿。于是,她开始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先是汇去6000元资助了甘肃一名高中生三年的生活费,随后又捐出6000元资助了另一名学生。王娅常说:“虽然我没有孩子,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孩子是未来。”

  当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晚期,倔强的王娅一边和病魔抗争,一边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就在化疗进行第五个疗程的时候,王娅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本应用于治疗的钱全部捐给贫困学生,就这样,一笔3万元的捐款汇到基金会账户上。不仅如此,王娅还将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资产--一套商品房捐赠给基金会,用以资助更多的贫寒学子。

  2月16日22时21分,王娅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和生前协议,她的遗体被送到了天津医科大学,这位生前坚持助学助困的普通女工,在身后为医学教育事业燃尽自己的光辉。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必大家对这句诗都略有耳闻。这句诗告诉我们:如果奉献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我们将变得多么渺小。生活中处处有奉献,那个人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慢慢吞吞地穿上衣服洗漱好,最终我走出了家门。我刚走出家门几十米,就看见一个清洁工在疏通昨日堵塞的“臭水沟”。

  她站在水沟上头,拿着铁锹在把垃圾挖出来。她挖出一点垃圾,那恶臭的'气味一阵一阵扑面而来,但她一点也没有退缩,一向坚持着,她挖出了一点又一点垃圾。突然她拿铁锹挖不到垃圾了,她站到“臭水沟”里去,冰冻且有恶臭的水冲击着她的脚,她蹲下来,用手去挖,她挖出了许多垃圾,越挖她的手就越黑,她不但没有退缩并且更加努力地干活。大多数人肯定是嫌脏的,甚至连靠近都不敢,可是这个清洁工正好相反。

  突然我听见一段对话,一个男清洁工说:“别干了,让别人去干吧。”这个清洁工说:“不,既然做了,那我就必须要做完。”男清洁工又说:“快走吧,那下水道又脏又冰,不值啊。”“不,你先走,我在干一会儿”女清洁工说。说话间,她把下水道疏通了,被堵住的污水向她的脚冲去,她的脚变得黑不溜秋,但她一点也不在意,悄无声息的走了。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大树永远葱笼茂盛。

【感动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10-07

感动中国,感动世界10-07

感动中国作文09-26

感动中国(转载)10-07

感动中国颁奖心得11-05

感动中国聂海胜事迹11-07

感动中国初中作文02-11

感动中国的人物10-06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作文(精选20篇)06-07

感动中国优秀作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