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认识米》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认识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认识米》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教案《认识米》2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
[意图:创设设计秋游最佳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
[意图:"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所以在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乡土实际,教"书"育人。]
教案《认识米》3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导入通过我和学生比高矮这样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同学们回顾了以前学过的一些长度单位,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千米的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有效地开展下面的活动。利用这样的活动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着重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强调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形成1千米概念的`活动中,我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再说说15分钟能从学校门口到哪儿?再出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让学生判断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整个过程,我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物、场景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把1千米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很好地联系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动态生成过程,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留了10分钟时间带着学生切实体验1千米的长度,让孩子们在跑道上量了50米,再体验走了20个来回,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的概念建立。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
教案《认识米》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和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米。(学生用手势,米尺或身边物体的长度表示1厘米,1米)。
2、填空:给下面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安镇到无锡的公路大约长14()
师:我们安镇到无锡的公路长度,为什么眼用千米做单位?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3、讲述: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板书:千米Km)学习千米的读法。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相机出示图片:铁路、公路的里程碑,公路上的限速标记,香港行政区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等)你知道每副图片的含义吗?
二、师生探究——建构“1千米”的概念
1、动态演示过程——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应用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猜看!
(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大家仔细观测公路长度的过程,把你看到的记下来。
多媒体可见演示:每测量出100米,就放大分别显示出“100米”“200米”“300米”……“900米”,最后随着音乐声响起,“1000米”变为“1千米”。
(3)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1千米=1000米,1000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000米=1千米指导学生读这个式子是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2、回忆课前活动——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课前已经量出我们的学校跑道一圈有多长,(250米)几圈是1千米,明确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呢?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大约什么地方是1千米?你还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生活应用——活化“千米”的知识
1、进一步认识“1千米”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请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1千米=1000米”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3、进一步明确各种长度单位。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组织交流。
4、综合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
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想法。
四、小结延伸——拓展“千米”的知识
1、提问: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到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2、实践作业:
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结果。
车辆名称
轿车
火车
轮船
飞机
一般时速
路段
路程
安镇——无锡
无锡——上海
教案《认识米》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学生自己感受“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概念,走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200米一圈),和同学说说你走了几圈。
教案《认识米》6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
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
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教案《认识米》7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3.教学用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4.标签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课件出题图片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数字 小格 大格 厘米.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堂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认识刻度尺
2.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3.认识几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教案《认识米》8
【教学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千米的认识
1、(出示高速公路的路程指示牌)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出示数射线)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小结:1千米就是1000米。1千米也可以表示10个100米。表示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km作单位。
3、运动场的标准环行跑道是400m,1km有几圈?
4、学校环行跑道一圈是几米?1km有几圈?估一估走1km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下课后在跑道上走上1千米,说说走完之后你的感受。
5、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估一估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km?
6、千米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举例说明
二、千米、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1、(出示出租车和放大的红色贴纸)我们经常可以从出租车上看到一张红色的贴纸,你能读懂上面的意思吗?
2、1公里也就是1千米。3公里就是--3千米;
师:上海市的出租车,3公里以内的起步价为11元,超过3公里,10公里以内的路程,每1公里单价2.10元,可是我们平时付车费却从没有遇到过的几角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出租车里的计价器会根据实际车费进行四舍五入计算,所以我们平时付的车费实际上都是以“元”为单位的。
3、练一练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馈
(3)重点讲解:(方法)11km=( )m
28000m=( )km
50000m-2km=( )m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8000m=()km 12km-6km=( )m
1km5m=( )m=()km重点讲解6540m=( )km( )m
2、判断:
小轿车每小时行驶80米()小丁丁身高135厘米()
电线杆高6千米()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千米()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出示课题
五、板书:
千米、米--用小数表示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教案《认识米》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画、量探究厘米与米长度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建立厘米与米的表象为目标,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直尺(20厘米),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各种平面图形的纸张,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把米尺和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我会数:
1、数出1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厘米有多长?能不能在直尺上指出1厘米有多长?
教师指名两个同学回答,注意引导大家发现两位同学叙述与演示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直尺上两个相邻刻度线(数字线)之间的长是1厘米。
(2)请同学们拿起直尺,用笔尖指到0刻度线,从0刻度线划到1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2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9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厘米。
(3)下面呢我们倒着数出1厘米。用笔尖指到20刻度线,从20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9刻度线划到18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1厘米。
2、数出2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2厘米有多长?
(2)请同学们拿起直尺,用笔尖指到0刻度线,从0刻度线划到2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4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8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2厘米。
(3)下面呢我们倒着数出2厘米。用笔尖指到20刻度线,从20刻度线划到18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8刻度线划到16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2厘米。
(4)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数出2厘米?引导学生发现:从1刻度线划到3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5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7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2厘米。或“倒着数”:从19刻度线划到17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7刻度线划到15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1刻度线长是2厘米。
3、数出5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5厘米有多长?
(2)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数出直尺上的5厘米:
A:从0刻度线划到5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5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5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5厘米。
B:倒着数--从20刻度线划到15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5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5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5厘米。
(3)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数出5厘米?
引导学生发现:
A:从1刻度线划到6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6刻度线划到11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1刻度线划到16刻度线长是5厘米。
B:从2刻度线划到7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8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4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5厘米。
C:用以上两种方法“倒着数”。
(4)教师用上述方法引领学生一起数出5厘米。
4、数出10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0厘米有多长?能不能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会发现--
A:从0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0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0厘米。
B:从0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11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12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9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0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0厘米。
C:用以上两种方法“倒着数”。
(2)教师用上述方法引领学生一起数出10厘米。
4、数出1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米有多长?
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桌面上的直尺长是1米;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直尺长是1米;1米=100厘米。
(2)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我们一起数出100厘米来好吗?哪个小朋友能利用直尺(米尺)把100厘米数出来?
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
A:从1开始,依次数到100。
B;以10厘米为单位来数。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反思,从而说明:用第二种方法数要快。
(3)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数出100厘米(学生每个小组一把直尺):
先以1厘米为单位数出直尺上的`第一个10厘米,既从1数到10;然后以10厘米为单位依次数出100厘米,既从10数到100。在数的时候注意提示学生每一个长度都是从0开始的。
二、我会画:
1、用直尺画线:
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
2、用直尺画两条任意长的线:
先让学生独立画,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说己是“怎么画的”:如2厘米,有的同学是从0刻度线画到2刻度线,,有的同学是从5刻度线画到7刻度线等等。最后教师结合上述实例引导学生画线时要注意的事项:画线时一般从0点开始画,直尺按住不动,一直画到终点的刻度,不能超过终点的刻度。
三、我会量:
1、量图形边长:
2、量实物边长: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材料: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棱长为整厘米数),测量边长。让学生感悟长方体、正方体棱长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如果要测量黑板的长、窗台的高、教室的长,应选用什么工具?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开展每一个活动,汇报测量结果。
四、课堂: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的?
教案《认识米》10
教学内容:第73、74页“千米的认识”,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一根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千米”
测量教室的长可以用米做单位。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觉得用米这个长度单位来量怎么样?
既然“米”小了就必须要用一个新的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
(1)平时我们也把千米说成公里。大家打开书,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问: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100米有多长,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长度吗?
几个100合起来是1000呢?
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书: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就是()(板书:=1千米)
(2)感知1千米路程
刚才我们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你能说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吗?
我们同学1分钟大约可以走100米,你们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几分钟呢?
3.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教学例1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
出示:4千米=()米
让学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个大,就是由大的换成小的。想一想昨天我们学习的思考方法,这道题我们要怎样思考呢?
教师指导学生想思考过程
提问:1千米=()米,4千米就是()个1000米,也就是()米
(2)教学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这道题是把小的长度单位变成大的,又因该怎样想呢?
根据书上的提示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书上。(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填在书上,指名回答,并说出思考过程。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理清题意。
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这条路要划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么?
把这道题目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回答)
3.做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先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集体评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时还学会了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五、作业布置
课作:
练习十六第3.4题
家作:
1.练一练第1题
2.练习十六第2题教案
教案《认识米》11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
3.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从图里收集数据信息。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老师要考考你们。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 )。
2.旗杆的高度是300( )。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二、填空。
2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300厘米=( )米
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讲授新课
1、估算一下: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1分钟走的路程和从学校到家用的时间进行估算。
学生展示:
充分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教师选择典型数据
65×20=1300(米)
67×15=1005(米)
≈1000(米)
介绍1000米可以写成1千米,千米用字母km表示。并板书:
1000米=1千米或者1000m=1km
2、说一说,算一算。
你家到学校不到1千米,还是超过了1千米?
根据估算的结果,用千米描述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
学生交流:我家到学校860米不到1千米等等。
教师介绍:标准操场1圈是400米。算一算几圈是1千米?
师生共同计算出结果2圈半是1千米。
3、师:千米(也叫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表示比较远的路程时,用千米作单位。
马拉松赛跑全长约是42千米。万里长城全长约是6300千米。
长城只有6300千米,为什么叫做万里长城呢?
教师介绍“里”是我国以前用过的长度单位。1千米=2里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师总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重难点精讲
100米的跑道
想一想:沿着跑道跑几次是1千米?
10个100米是多少米?(1000米)
1千米=1000米
所以跑10次是1千米。
归纳小结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测量的比较精确时,用毫米作单位;表示比较远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五)随堂检测
1、填空
2千米=()米
2千米500米=()米
2、口答:
8千米=()米
6千米=( )米
4千米=()米
5千米=()米
3千米=()米
3、选择
(1)冰箱的高度是140()。
A厘米 B米 C千米
(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缩短
200( )。
A厘米B米C千米
4.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出行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800千米 60千米 4千米 15千米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七、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习上的习题。
2、预习课本40、41页。
八、教学反思
资源文件列表:
教案《认识米》12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后,教材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安排学习两个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幅体育场主题图,提出问题——这么大的体育场,怎么测量它的面积呢?让学生感受到前面学习的三个面积单位在实际测量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产生了学习新的面积单位的需要。
然后教材给这两个单位进行界定,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实际大小。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很少了解到和公顷、平方千米相关的东西。为了帮助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材还采用“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告诉学生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针对本课时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公顷的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应用公顷计算土地面积。。
2、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与他们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进率解决换算.
教学难点:知道公顷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和发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探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说学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运用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密度。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出示课件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计算机键盘上的小按键,面积大约1()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8()
我校计算机教室的面积大约96()“鸟巢”占地面积大约()()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体验面积单位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开始,体会“公顷”这一面积单位产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前面的三道题目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可。最后一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单位。估计会有学生说出用公顷。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平方米。填写上平方米后,再写数据200000。让学生读一读。学生就会体会到单位的不适应了。我这时就可以引出新课]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板书)
师:你们想知道1公顷有多大吗?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我是通过以下几点来教学的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谈话: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都是根据边长一定的正方形面积来确定的。例如: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分米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
这时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蓝色的正方形就代表1公顷的土地面积,请你仔细观察它,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他们的发现:我发现1公顷是一个大正方形,他的边长是100米。
那先让我们来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1公顷= 100 × 100=10000平方米。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谈话:让我们来算算看,我们学校的操场面积大约有多少公顷?
操场一边长大约50米,相邻的一边长大约40米。计算:
50×40=20xx平方米
10000÷20xx≈5大约我们学校这样的操场5个才能有1公顷。想像一下看,有多大啊?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我们身边的大面积的实际情况出发,体会“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的大小。在教学过程中,我用自己学校的操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再想像,会对1公顷的认识更具体。]出示课件: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
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
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3.进行单位换算。
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倾?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公顷这一面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是从平方米换算而来。重点是体验平方米与公顷的换算过程,怎样方便、不错。250与160的乘积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便计算。]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一万)
4.小试:下面我来了解公顷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请看大屏幕:出示填空题,点名让学生回答。
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约为406000平方米,合40公顷。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720000平方米。
教师对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进行步测后,师生共同计算出面积。再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
师: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下面我们来听听数学小灵通的介绍。(课件演示)听了这段话你能了解到什么?(生1:我能了解到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生2:古代劳动人民很聪明,古代的土地面积单位是亩。)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与国际接轨,亩这个单位已经废除了,我们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师:请同学们说说我国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这里出现了平方公里,其实1平方千米就是1平方公里。(设计目的:采取以旧引新,从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到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10000平方米=1公顷。现代认知科学认为,知识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构建,教师是知识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
三、认识平方千米
师:1平方千米有多大?它与公顷和平方米有什么关系?请你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共同研究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面积是1平方千米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00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1米,所以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00米。
1平方千米=1000000(一百万)平方米=100公顷。(板书)
师:同学们通过积极动脑思考,自主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真了不起!
(设计目的:在认识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后,关于平方千米的认识就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充分发挥了 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鸟巢”占地面积用“公顷”做单位大约是多少?
200000平方米=20公顷
20公顷比200000平方米在使用时方便的多了。
2、乐清市陆地面积约1174(平方千米),约( )公顷。
(设计目的:练习题的设计紧扣重点和难点,加强了学生认识面积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面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在此也特别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生活资料也有所了解,希望同学们把这些资料记在自己的数学日记上。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板书: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
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 100 × 100=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是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 1000× 1000=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我的说课内容完毕,请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教案《认识米》1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
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1米=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长度单位“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机会少,度量时也比较困难。
教学一开始,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测量较大的物体课桌的长度,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厘米”去测量,非常不方便,使学生体会到需要较大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分三个层次,首先认识米,通过看米尺,用米尺量出物体的1米高,1米长,在黑板上画出1
米长的线段,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米卷尺,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互相量身高,1米高在自己身体的什么部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量出2米、3米、……的绳子来。
第二层次,根据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研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在1米的直尺上、折尺上,和学生自己的卷尺上,找出1厘米,再数一数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并通过1厘米、1米线段的对比,学生清楚地了解“1米=100厘米”,为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提供鲜明的表象。
第三层次,指导学生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由于距离比较长,所以采用小组合作测量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测量要领。最后通过选择合适单位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米、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
教案《认识米》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以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 )厘米,宽( )厘米。
二、新授。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再加以总结。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实际进行测量,老师给予适当帮助。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口答,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板书设计:
认 识 米
1米=100厘米
测量较长的物体:米m
教学反思: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补充、修正,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案《认识米》15
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分米”、“厘米”、“毫米”,对这些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将学习长度单位中的“千米”,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或距离的长度。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知道米和千米的关系,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三单元的知识:测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那你们能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你们能从中选择一种长度单位,用你的手去比划一个这样的长度单位是多长吗?比如说,一毫米是……
你们会用这些长度单位吗?那好,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书桌的高度为80()。
(2)书桌的高度为8()。
(3)数学书的厚度为8()。
(4)我们学校的跑道是50()。
(5)北中小学距太湖县城约88()。
师:我们在选择不同的长度单位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要看什么?
师生一起总结方法:要看数字的大小,再结合物体的实际长短判断选择大单位还是小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我们一般用米。
师:那要测量更长的距离呢?比如从学校到我们的太湖县城,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合适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就小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长度单位的出现,这就是千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发现生活中的千米
1、师:在平时生活中,你若是一个善于发现和观察的人,你就已经留意到这个长度单位了。
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指路标、里程碑、时速表等)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例子。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图一:公路上的里程碑或里程牌
图二:汽车的速度表盘
图三:限速标志,理解时速不超过的意思。
图四:安徽地图的线段比例尺。
2、师:同学们继续往下看,读出下面的信息。
马拉松比赛的全程长约为42千米;长江全长约为6300千米;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可达500千米以上;杭州湾跨海大桥长为36千米。
总结:在测量道路、河流等比较长的距离或交通工具一小时行使的路程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二)感受1千米的长度,学习单位间的换算
1、师:公里是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长度单位,1公里就是1千米,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板书:1千米=1000米)虽然使用的长度单位不同,但表示的实际长度是一样的。
提醒: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分清读的是几千米还是几米。
2、师:你能用手比划出1千米的长度吗?(不能)但是我们能比划出1米的长度是……因为1千米就是1000米,所以我们需要量几个这样的长度才能量出1千米?(1000个)这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
师: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课前量出的`10米长度,用了8个人。如果用这样的长度去量需要几组这样的同学?(100组)那需要多少个同学张开双臂站成一排才是1000米呢?(800个)只是我们没有这么多三年级的同学啊。那我们还能用什么代替尺去量呢?有句话叫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我们还可以用脚步去量,这个办法一个人就能完成,相对还是较简单实用。这是我们之前走100米的视频片段,通过测量,走100米,需150步,用时1分半钟,要走1000米就是走几个100米?照这样计算,大约多少步?(1500步,用时15分钟)
3、师:这是一条环形跑道,如果是一条200米的跑道,需要跑几圈才是1千米?为什么?用这样的计算方法,如果是250米跑道,跑1千米要跑几圈呢?400米跑道呢?思考:我们学校只有50米跑道,那要跑几个来回才有1千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中走一走一千米,体会一千米的长度,课后请同学们真实地去走一走,看看你真实走的来回数和你刚刚在脑中走的数量是否相同。
4、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了吗?(1千米=1000米)
师:请换算下面的单位。
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想法。
(三)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1、师: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小学里的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谁能按一定的顺序给他们排排位,并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2、师: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3、小结
五个基本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距离的估算
师:学了这些长度单位,你们说,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有多长,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师: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吧?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先小组讨论,估计教室的长和宽,互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全班交流汇报,再测量验证。
三、巩固应用
师:你已经掌握了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练习六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用你的方法估一估,从学校大门口到你家大约有多远。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km、公里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教学反思: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处于学生安全,没有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1千米的距离,只是用一般步行速度走100米所用时间,去想象10个100米有多远,需多长时间,学生对于千米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教案《认识米》】相关文章:
幼儿认识米的教案08-26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01-02
千米的认识教案03-31
《千米的认识》教案02-13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01-24
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案01-06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5篇01-02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5篇)01-02
《千米的认识》教案15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