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精选20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
1、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2、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5、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加酶浸泡、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特殊污染器械应单独处置,先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灭菌。
6、严格执行监测制度,定时进行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
7、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8、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或使用避污纸一次性使用。
9、配备器械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的器械清洗池、超声清洗机、压力蒸汽灭菌器或干热灭菌器。有条件的可配备全自动器械清洗消毒机、官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10、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2
1、学习有效的表达方式,加强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获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全面检查病人的口腔情况,详细制定治疗计划,清楚而全面地向病人做解释,保证病人充分理解和同意。
3、对每一项治疗内容的收费标准都要准确无误地告诉病人,并协助病人制定支付计划。
4、对就诊病人全部实行电脑管理,每位病人一个ID号,认真记录病史,安顺序就诊。
5、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6、对所有用于口腔内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包括牙钻、机头、托盘等)均严格消毒。
7、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手术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或用0.1%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1—2分钟,必要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8、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自身伤害、医疗责任事故、技术事故及差错,责任自负。
9、治疗室内的各项物品,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逐日检查,随时补充,及时更换。
10、门诊所有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
11、保持室内整洁,每日治疗室通风30分钟以上,紫外线空气消毒。
12、清洁整顿应在治疗前、后进行,治疗中不得进行,清洁地面时应先拖后扫。
13、注射麻醉剂前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按常规要求作过敏实验。
14、治疗室内应备有常规急救药品,并专人负责,每日检查。
15、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术室,并切断水、电总开关,防止发生意外。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3
一、建筑布局
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布局合理。
二、环境管理
1、诊疗区域保证环境清洁、整齐、干燥,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二次,台面及地面有污染要及时消毒并清洁处理;室内空气每日通风2次,紫外线消毒一次;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要及时消毒处理。
三、人员管理
1、医护人员应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2、工作人员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
3、医护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
四、诊疗器械管理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有关消毒灭菌原则进行处理。
1、以下器械必须灭菌: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器械如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灭菌。
2、以下器械必须中水平以上消毒:接触病人完整皮肤黏膜的口腔诊疗器械如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3、诊疗器械使用后应送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牙钻等不宜送供应室的由专人负责清洗,按照冲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的`步骤清洗消毒包装后送供应室灭菌。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不得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被淘汰的医疗器械。
五、医疗废物管理
严格执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登记等工作。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4
一、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高危器材,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根管器械等每人用后均采用高压灭菌。
三、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手术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或用0.1%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1-2分钟,必须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四、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五、每日工作完毕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洗各种物表和地面,每日用紫外线或三氧机空气消毒1—2次,时间为1小时。
六、门诊所有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
七、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每日治疗通风30分钟以上,紫外线空气消毒。
八、清洁牙科椅应在治疗前、后进行,治疗中不得进行。清洁地面应先拖后扫。
九、注射麻醉剂前,应首先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按常规要求作过敏试验。
十、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术室,并切断水、电总开关,防止意外发生。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5
1、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分开设置。
2、口腔诊室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室、清洗消毒室进行清洁、消毒;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诊室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并记录。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
4、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漱口盂保持清洁,每日用500 mg/l含氯消毒溶液刷洗2次。
5、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6、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7、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8、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9、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10、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11、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12、消毒与灭菌后的口腔诊疗器械应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
13、器械应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14、麻醉的药品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抽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
15、无菌镊子罐采用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更换,清洗后进行灭菌。
16、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灭菌物品放置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仪表运行正常;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
17、干烤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干烤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每锅灭菌物品要有登记。
18、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口腔器械每季度进行一次消毒效果监测并记录。
19、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回收记录本保存三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6
一、关心体贴病员,认真解答病员提出的问题,经常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二、对病员进行认真细致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
三、实际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交叉感染。
四、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切实解决患者病痛。尽可能减轻病员负担。
五、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
六、抓好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爱护设备器械,作好维护保养。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7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
1、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
2、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应出具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验看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并索取其身份证复印件,并加盖持有商的印章。
3、进行质量验收,并记录购买时间。
4、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进口产品应有相应的中文标识等,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不得使用。
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
6、应有植入物、高值耗材管理制度,购入时索取相关证件,有购入、使用记录,粘贴条形码,并可追溯。
7、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消毒药械的管理
1、医疗机构统一采购消毒剂。
2、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
3、进行质量验收,并记录购买时间。
4、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配制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1、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定期培训,使医务人员熟悉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方法。
3、配有方便医务人员洗手的手卫生设施、干手设施,使用皂液或肥皂,皂盒应有良好的滤水功能。
4、医务人员当手部有污染时,应洗手。当不便洗手或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5、直接接触每个顾客前后;接触患者粘膜、伤口、血液、体液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6、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洗手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内(见图A.1)、外(图A.2)、夹(图A.3)、弓(图A.4)、大(图A.5)、立(图A.6)、腕。
7、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8、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同以上洗手图示。
标准预防原则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一、局部处理
1、锐器伤:依靠重力作用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使损伤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75%的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后用创可贴覆盖,必要时包扎。
2、粘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二、检查及追踪
1、报告机构负责人,进行相关化验检查及追踪。
2、被乙肝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如抗HBs﹤10mu/ml,加强注射乙肝疫苗,24小时内注射免疫高价球蛋白;如抗HBs阴性,注射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一个月、六个月后完成第2针、第3针的注射。如抗HBs﹥10mu/ml可不做处理。暴露后第1天、3月、6月进行化验。
3、被HIV(+)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立即拨打:市疾控7245459 →确认暴露级别,实施预防用药,并在暴露后立即、1月、2月、3月和6月后监测HIV抗体。
4、被梅毒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青霉素或长效青霉素预防,并在暴露后第1天、1月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8
为了使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培训和实训教学,规范实训基地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管理,特制订本规定。
一、仪器设备的维护。
(一)实训基地应根据厂家提供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周期,责任人按期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及时清除故障隐患。
(二)每次使用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校验和复原等维护工作,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三)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终止使用,严禁带病运行;带电设备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故障扩大,按要求详细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起因、故障现象等信息。
(四)仪器设备保修期内,不许随意拆启封签,不许擅自拆卸改造仪器设备。
二、仪器设备的`维修。
(一)维修工作应本着按质按时、节约资金的原则进行,采取自修、院内维修、院外送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立足自修,鼓励院内维修。
(二)任何仪器设备发生故障,都应查找原因,防止再次损坏和预防性维护。
(三)凡无法自行维修的仪器设备,由实训基地统一协调,由厂家或代理商进行院内维修或院外送修。
(四)仪器设备的维修应填写《设备维修记录》。
维修的申报程序。
由使用人填写《设备维修申请表》(一式二份,一份单位留存,一份交维修主管部门存档)并向实训基地领导提出维修申请,经领导同意后,报学院主管领导审核批准方可进行维修。仪器设备修复后由使用人验收合格,并报告本单位领导。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9
1、医务人员治疗时应衣帽整齐,戴口罩,防护眼罩,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净双手,经常保持操作台、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口腔科所用医疗器械如镊子、拔牙器械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用过的器械应按:消毒液浸泡——清洗——高压蒸气灭菌程序处理。
4、流水痰盂应每天消毒液刷洗,室内空气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消毒时间大于30分钟,并做记录诊疗室地面,工作台面,椅子,墙面等每日用高效消毒剂拖洗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
5、洁牙机头,牙用扩大针、拔髓针、牙钻等经初步消毒浸泡清洗后,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处理,消毒液一周更换一次。
6、搪瓷用具、敷料、棉球器械盒、镊子罐等容器每周一次高压蒸气灭菌。
7、治疗用的棉球等污染物切忌乱扔放,一律倒入医用垃圾桶,作无害化处理,严禁与生活垃圾混倒。
8、口腔科专用药液,注意保护,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
9、下班前洗净双手自然晾干,禁用工作服,公用毛巾擦手。
10、口腔一次性检查专用器械及一次性注射器,先毁形后作无害化处理。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0
一、消防设施维护
口腔门诊应当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灭火器、喷淋系统、烟雾探测器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不得带病运行。同时,应确保消防设施的易用性,方便员工和患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二、火源管控
严格控制火源是确保患者和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口腔门诊应严禁吸烟,并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如禁止使用明火、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此外,应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三、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是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的重要通道,口腔门诊应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不得在消防通道上堆放杂物,确保其宽度和照明符合规定要求。同时,应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的标识和指示,确保清晰明了,以便人员快速找到出口。
四、消防演习
口腔门诊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员工和患者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演习,让员工和患者熟悉疏散路线、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火场逃生的基本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五、员工培训
口腔门诊应对新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处理程序。同时,应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患者指引
在口腔门诊的明显位置,应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牌和疏散指示图,向患者提供火灾逃生指引。同时,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向患者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醒患者注意火源、电源安全,增强患者的消防安全意识。
七、紧急疏散
在紧急情况下,口腔门诊应迅速启动紧急疏散预案,组织患者和员工有序疏散。在疏散过程中,应保持冷静,按照预先确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撤离,并注意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同时,口腔门诊应制定针对特殊患者的救援方案,确保行动不便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八、报警系统
口腔门诊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并发出警报。报警系统应与消防控制中心相连,以便及时掌握火灾情况并进行处理。同时,应定期对报警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1
一、总则
消防安全工作是门诊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工作中的重点,本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根据消防相关规定,结合本门诊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1.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XXX,负责本门诊的'消防安全工作,并担任消防安全责任人。
2.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并落实到每个员工。
3.制定消防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4.建立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门诊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5.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流程和措施。
三、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严禁擅自挪用、损坏消防设施、器材,如发现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3.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测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4.灭火器应当放置在明显、易于取用的位置,并标明使用方法和责任人。
5.消火栓、喷淋等消防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转。
四、防火安全制度
1.严禁在门诊内吸烟,如有需要应当在指定区域吸烟。
2.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电热杯、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
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门诊。
4.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当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关闭,严禁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
5.对于易燃物品应当妥善存放,并标明防火警示标识。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2
1、建立健全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个人防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
2、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志,临床微生物室/实验室应设置门禁开关,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非手触式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安全柜、蒸汽回收型高压消毒锅,对源于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物安全柜安置位置符合要求。
4、无菌间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紫外线定期空气消毒并记录。
5、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保洁处理,湿式清扫,遇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
6、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存放时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柜,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
7、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玻片﹞,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9、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灭菌物品包外贴指示胶带,并标明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员姓名及无菌包名称等。
10、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消毒灭菌,按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置。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3
一、布局合理,内部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和血液治疗室等应设在清洁区,办公区设在半清洁区,实验室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
二、血液及血液成分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应。
三、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四、采集患者自体血、储存血液和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应在Ⅱ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有相应的`隔离设施,感染病人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五、保持环境清洁,台面、地面、桌面每日清洁2次,被血液污染应及时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六、储血设备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1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八、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验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九、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4
院感管理制度是现代医院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它是以感染预防为核心,通过各种措施对医院内部环境、员工、医疗设备等进行管理,保障医疗工作的安全与有效。开展院感管理制度,对保证医疗效果、防治医院内部感染、提升医疗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院感管理制度的意义
院感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医院内部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防范和控制因医疗操作引起的交叉感染和医院内部流行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院的治疗风险,提升医院的信誉,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卫生质量。
1. 保障医疗安全:医院内部感染是医疗卫生工作中敏感、复杂的问题。通过完善的院感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医疗工作中的安全、高效和规范。
2. 强化医疗质量:完善的院感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和设备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3. 降低医疗成本:医院内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费用比一般患者高出很多,通过科学有效地防控院感病例,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医院财务效益。
4. 维护医院声誉:医院内部感染病例的发生,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更会使医院形象受到严重损失,破坏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和认同。通过实施院感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医院内部感染病例和相关的医患纠纷,维护医院声誉和社会信任。
二、院感管理制度的内容
1. 院感管理组建:建立院感管理委员会,实行全院范围内的协调、处理、解决院感问题。
2. 严格卫生要求:医院内部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实行定时、定期的消毒和清洁监管,确保医院内部垃圾清理,并严格执行医院卫生制度。
3. 员工培训:定期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专业培训,熟悉院感管理的各项标准和规章制度,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4. 严格手卫生规定:对所有医护人员和患者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应对各种传染病的防控。
5. 感染病例报告:实行全院范围内的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举报并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6. 感染病例隔离:对院感病例严格实施管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扩散;对重症院感病例实行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7. 医疗设备管理:定期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维修和清洗,确保医疗工具的使用安全和卫生无害性。
8. 医疗废物处置:严格执行医院医废规定,采取合理的医疗废物处置措施,确保医废不被不合法机构所采用。
三、院感管理制度实施的保障
实施院感管理制度需要全院医疗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并且需要注重人、物、财的投入保障。
1. 人员培训:医疗工作人员应进行院感预防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院感预防意识和技能。
2. 财务支持:完善的院感管理需要财务上的支持,以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执行能够顺利进行。
3. 安全设备:对医院内部工具和设备要求高标准,必须符合安全、健康和卫生要求,可以支持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中的防控工作。
4. 及时的医疗响应:在院感病例出现的情况下,要做到快速响应、有效治疗,并通过各种手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的安抚和疏导工作。
四、结语
通过制定和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医院能够有效防止医疗卫生事故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为了保障医院的质量和声誉,医院应当严格执行相关的院感管理制度。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强化设施建设、加强物质保障,医院的院感管理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医院的质量和信誉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5
一、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诊所主要负责人为法定传染病责任。
二、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应协助上级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理工作。
三、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必须及时或2小时内报告;乙类、丙类应在确诊后24小时内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如发现严肃处理。
四、不得收治传染病人。发现时应按规定做好登记转诊及上报。
五、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定期参加培训。
六、完成传染病防治其他工作任务。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6
一、血液透析室应当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科学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二、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三、血液透析室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
四、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区域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透析治疗区、治疗室等区域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Ⅲ类环境的要求。
2.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3.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4.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五、血液透析室应设有隔离透析治疗间,传染病病人、感染病人。和经血传播性疾病病人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
六、血液透析室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1.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七、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八、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九、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
十、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十一、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十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
十三、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
十四、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发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存在严重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透析工作并进行整改。
十五、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等各项规章制度。
十六、医疗机构发生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7
(一)消毒原则
1、实行所有病人的标准预防隔离原则,简化控制感染的措施。
2、治疗区的操作台,治疗每个病人后均需用中效消毒剂进行消毒,治疗外周区应在每天工作束后消毒及通风。
3、外科器械及穿破组织或接触组织的器械都应进行灭菌。只与皮肤接触或手污染的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4、对每位病人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处理每个病人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5、每天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桌面、门窗、地面等),然后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并记录。
(二)器械消毒灭菌
1、严格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一人一针消毒”的程序及原则进行。
2、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3、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4、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有条件的配备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5、治疗棉球、敷料必须高压灭菌,用后集中无害化处理。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8
口腔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医疗质量:通过标准化流程,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提升团队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减少工作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3、遵守法规:符合国家医疗卫生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4、保护患者权益:规范服务,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增强患者信任。
5、促进科室发展:为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基础,推动科室长远发展。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19
1、提前10分钟上岗,穿戴好工作服、帽子。
2、开窗通风,开灯、开闸,保持诊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保持治疗室整洁,打扫诊室卫生,整理台面、桌面,候诊杂志、期刊管理、清点。
3、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1)消毒液擦洗台面、桌面以及拖地。
(2)用75%酒精擦拭调药台,并更换玻璃板。
(3)取出消毒的'口镜、玻璃板,擦干备用。
(4)检查补充各诊室桌上药品(含氧化锌、干尸、根管糊剂)、消毒液、敷料等。
(5)按时更换消毒液,及时补充药品、棉球等。
4、提前整理当天预约患者的资料,必要时打电话提醒和确定预约的时间。
5、衣帽整齐、佩戴胸卡、精神饱满、坚守岗位、热情接待每位患者,指导其舒适就座,调好椅位、灯光、系好胸巾,准备漱口杯及检查器械。
6、听从治疗医生指挥,与其保持行动一致,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主动看阅病历,问病情,准备所需的物品与器械,及时递送调好的材料与药品。
7、患都就诊完毕,帮助取下胸巾,搬走漱口杯及检查器械。
8、维护就诊秩序,安排陪同人员舒适就坐和阅读报纸书刊。
9、及时补充诊室各种消耗物品,经常整理医生诊桌、调药台、治疗台上物品,保持干净、整齐,各物品归位。
1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口腔用物均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在进行各种配合前均应洗手、戴手套。
11、揉搓汞时用丝布,严禁直接用手捻,银汞枪每次用前须酒精消毒,汞应挤入高盐水瓶内。
12、负责诊椅、痰盂的卫生及保养,每一个患者治疗完毕后刷先痰盂,诊椅每半天门诊结束后清洁。
13、熟练掌握本科常用器械、药物、材料的作用、用法及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20
1加强医务人员意识及职业道德
医德与院内感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防止院内感染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预防院内感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才能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率。
2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
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感染知识的学习,使医务人员掌握消毒隔离技术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必须使医务人员,认识到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工作,视所有患者都为感染病例,并按感染病例进行处理,将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3加强对手带菌的预防控制
患者的院内感染,通过医务人员、病人手带菌污染最为严重。除医护人员外,医院清洁卫生员由于要经常清理污物、医疗垃圾、手的污染更为重严重。接触传播是许多疾病重要的治病原因。手的污染常造成医院环境物品的污染,就要有效的控制预防手带菌。
4观念改变
口腔治疗中要解决部分医务人员传统观念,即认为口腔本身就是有菌器官,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自我防护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概念不强,因此应加强对口腔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和自我防护的教育,引入标准预防概念,视口腔为感染源。接触病人诊疗时穿立领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或眼镜。值得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戴手套应和洗手相辅使用,每次诊疗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均需洗手,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有研究显示,虽然病人是感染的直接来源,但是造成医院感染扩散的途径则主要是医务人员的手,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用流动水冲洗、肥皂洗手,自然菌消除率达99.5%。
5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5.1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规要求,制定适合本医院口腔科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防护制度、医务人员培训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5.2制定诊室保洁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对于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棉球、纱布及各种敷料以及注射器、手套、帽子、口罩、一次性诊疗器械等,均按照感染性废物装入黄色包装袋中,对于针头、探针等锐器需按损伤性废物放入防渗漏、耐刺的锐器盒内,在包装袋和锐器盒外应当有警示标识,并标明科室、日期、类别,对于特殊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采用双包装袋双扎口。科室人员与专职回收人员严格交接登记手续后送焚烧站统一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
5.3制定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各项操作程序
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5.4定期监测,规范化管理
口腔门诊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设立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加强对本科室医院感染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形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三级医院感染监测网络。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考核标准及奖惩措施,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口腔科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责任管理体系。
总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和控制诊疗过程中交叉感染发生的核心,工作中严格执行现有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方案,加强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卫生习惯教育,增强行政部门的有效干预,可确保口腔医疗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因素。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院感管理制度11-06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精选16篇)10-31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必备23篇)06-28
口腔科设备管理制度(精选5篇)01-24
养老院管理制度07-22
美容院管理制度10-11
敬老院管理制度06-27
美容院管理制度10-27
设计院管理制度10-02